狐狸列那關於現代詩自由詩的一點體會。

2020-12-20 狐狸列那的城堡

現代詩,自由詩,都是與古代格律詩相對而言的。

現代詩,自由詩,因作者的表達內容所定,篇幅可大可小,句式可長可短,字數可多可少。沒有韻律的嚴格要求,沒有平仄的嚴格對仗。內容充實,可表達感情,可記述事物人物。如艾青的詩,大堰河我的保姆。還有餘秋雨的詩,我在等你。這些都是現代詩的典範。

現代詩句式不拘一格。有短短長式,有長短短式。字數有二字至多字。

現代詩,自由詩,句式的布局靈活。字數的多少自由?句式可長可短,字數可多可少,特點是容量大,流暢自然,不刻板。

現代詩,自由詩,高度概括,高度凝練。字數少,語句精煉。不刻意要求押韻,但是讀起來必須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例詩如下。

一,二字詩。

惡人,

天譴。

善者,

自安。

懶人,

無食。

勤者,

善耕。

二,三字詩。

長白山,

有天池,

談水怪,

是傳說。

三,六字詩,六句式,對偶句,二欄位對等式。

小詩津津有味,

古籍歲月留香。

羌笛何須獨奏,

琴瑟琵琶和鳴。

天道酬勤有證,

大愛普開無疆。

四,四句七字,長長短長式四段句式。

水流千遭歸大海,

殘秋落葉總歸根。

人老思故是常情,

遊子戀家在理中。

五,七字八句,長短短三段式。

國之願。

擋不住似水流年,

中華人有識有膽,

靠科技強龍沖天,

固國人萬代江山,

莫學那史上莽漢,

只道是不可爭戰,

寧靜中國泰民安,

和平日千載無亂。

懇請喜歡自由詩現代詩的朋友們各抒己見。

作品原創首發。

圖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立即停用。

相關焦點

  • 功夫在詩外——《梁恩洪原創現代詩自由詩集錦》閱讀感受
    功夫在詩外——《梁恩洪原創現代詩自由詩集錦》閱讀感受張紹九詩人梁恩洪。寫下這五個字之前,我還是花了點時間,對如此稱謂我品評的這一系列詩歌的作者的原因進行過認真的思考。這一方面,詩人梁恩洪的自由詩作品具有明顯的現代派後現代派味道。比如詩歌《一幅油畫》,談論的是西式油畫家作畫的情形以及它的感染效果。銀杏樹拉長的身影,金光的茅草,如烈焰的塬草以及白色長裙的姑娘等等具有鮮明色彩詞彙的陳列,迅速讓我想到如梵谷那樣的現代派畫家用向日葵奪目的色彩鋪展出的現代情感衝擊力。本詩的收尾稍欠餘味。
  • 《瘋狂動物城》的狐狸尼克 與法國童話中的列那狐一脈相承
    在西方童話裡,狐狸其實是很常見的角色,而狐狸尼克的身上,更是有著法國中世紀童話《列那狐的故事》中列那狐的影子。 換言之,列那狐謀生的手段既不是靠田地中的生產勞動,不是靠當官的俸祿,更不是靠祖宗留下來的遺產,而主要靠智慧和計謀來獲取食物。
  • 新詩舊詩自由詩和格律詩搞不清楚,詩應該如何分類?
    有朋友問:詩應該如何分類?自由詩和格律詩嗎?詩的分類首先是新詩和舊體詩,國人作詩在五四以前都是舊體詩,在五四以後出現了新詩。古體詩不僅僅在隋唐以前,包括隋唐以後的不合律的詩都是古體詩。2、近體在唐朝格律詩定型,符合格律的詩我們稱之為近體詩,也叫今體詩,不符合格律的詩我們稱之為古體詩(古風)。近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
  • 《列那狐傳奇》,以諷刺的口吻,充分展現了歐洲中世紀的社會現狀
    先是列那狐力圖欺騙公雞、山雀、貓、烏鴉。第二個時期的故事詩描寫獅王生病,醫生束手無策,請來狐狸。這則故事集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那個時代下社會生活的現實圖景,極具藝術諷刺意味。如列那狐為了逃脫判決,答應獅王,將伊沃裡王的公主嫁給它。為了騙取貓嘴裡的鰻魚,它喊道:「這兒有一隻老鼠!」故事詩的中心角色是列那狐,同時描繪了各種飛禽走獸,故有「禽獸史詩」之稱。詩中的動物既有各自的生物屬性,又賦予了人的社會屬性:兇猛的大動物相當於貴族統治階級,而弱小的動物則是下層階級。
  • 洪荒歲月|大槍的詩|狗尾巴草
    關於「散文詩」的定義,我們先來看看《辭海》對它的解釋:「散文詩: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樣式。篇幅短小,有詩的意境,但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魯迅的《野草》。」可以看出,《辭海》對「散文詩」的定義非常簡潔,基本上抓住了「散文詩」這一文體的外在形態,但對「散文詩」的文體屬性(性質)與功能認知模糊,語焉不詳。
  • 最美現代詩,徐志摩《再別康橋》和戴望舒《雨巷》,你選哪個?
    古詩詞之美,今天的詩人很少能夠寫出來然而,現代的白話文詩歌,至少這兩篇還是可以拿得出手的。至少在現代文學史上,這兩首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這兩首不輸於古詩詞的現代白話文詩歌,一首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一首則是戴望舒的《雨巷》。
  • 《小王子》:那隻等愛的狐狸
    這時,那隻狐狸出現了。小王子想讓狐狸和他一起玩兒,但狐狸拒絕了:「我不能和你一起玩兒,」狐狸說,「我還沒被馴養呢。」小王子不解,什麼是「馴養」呢?小王子想起了他的花兒,那朵馴養他的玫瑰花。狐狸告訴小王子,想要馴養一個人,便要很耐心地去了解她。哪怕,只是坐在離她遠一點兒的地方,她會悄悄地用餘光看你。語言總是引起誤會的根源,你什麼也不用說。
  • 學書法學寫詩……古體詩,後格律詩,打油詩
    旅居法國的哲學家、藝術家,雲南人熊秉明先生,在刻骨銘心的思鄉情愫中,李白的《靜夜》詩,「床前明月光……」,如同主導樂思一般,在他人生的交響中無窮地變奏,最終圍繞著變奏,產生出一本以故鄉的水牛雕塑和山谷回聲共同構成的一本書。深夜想到,我們的語文課為什麼不能安排一些課,從小學到中學,按照現代的讀音和詩韻,學習詩歌的寫作呢?
  • 新華體詩十二首‖朱閱會
    新華詩學讓新華體詩在自由詩和中華古典詩詞的完美結合中獲得新生。新華體詩和自由詩同為新詩,但新華體詩和自由詩相比,有明顯的特點。新華體詩是在自由詩的基礎上,繼承和吸收了中華古典詩詞的優秀傳統和精華——創造出的一種(具有中華古典美學元素)鍊字詞、鍊句、煉意境的新文體(現代詩歌)。新華體詩內含理性體式,由四句或六句構成一個意境。有「二言句式便體詩、四言句式上下片體、六言句式上下片體」三種體式。新華詩學主張重建新詩藝術審美標準,新詩歌須四個具備:意境、思想、形象、新韻。
  • 為什麼歐洲的狐狸是機靈鬼,中國的狐狸卻成精?
    前幾天讀完了歐洲中世紀的童話《列那狐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列那是一隻狡猾的狐狸。他聰明狡猾,卻又作惡多端,不僅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夥伴,還捉弄上層貴族。可是他卻深得平民的喜愛。如今,「列那」已成了狐狸的代名詞。而在中國,大家的第一印象中,狐狸是美麗且狡猾的生物。
  • 自由詩-美醜之間
    自由詩.你很美.你很帥.可是 林半山你和你 ,酷愛自在地旅行,縱情山水,名勝風景。你很美,國色天香。在九寨溝,你戲水、跳舞、野炊,可你將包裝袋隨手扔在溪裡。你很美,國色天香。
  • 有了生存,才能談追求、談發展,談個人價值《列那狐》解讀連載一
    她把法國中世紀流傳下來的民間故事,改編為一個人見人愛的童話,用自己幽默的文筆,展現了一個機靈狡猾、讓人既恨又愛的狐狸形象,即大名鼎鼎的列那狐。列那狐不是一個偉大高尚的角色,相反,他是一個活在現實中的形象。作為一個中間階層的列那狐,上要面對獅子、狼、狗熊等王權、教會和豪強的壓迫,下要為填飽肚子、養育家人不得不對雞、鳥、兔等弱小者欺凌。
  • 自由詩中最浪漫的詩歌——《雨巷》,用古詩來寫其實更唯美!
    《雨巷》可算新詩中最浪漫的詩歌。《雨巷》是戴望舒的代表作。(原文附後)這首詩有著一種李商隱無題詩般的朦朧美,形象飄渺,意境迷離,字詞間瀰漫著文人頹廢的哀怨、憂愁、惆悵,迴環往復,綿綿不盡,讀來耐人尋味。這首詩雖然是新詩,其實也是借鑑了傳統詩歌的節奏、韻律、意象,再糅合現代象徵主義寫作手法。可謂新詩歌創作的成功代表。
  • 艾青抗戰詩:民族精神的詩化
    在「七七事變」的前一天,艾青以一個詩人的高度敏感,在《復活的土地》一詩中預言了戰爭的爆發,並堅信一個民族必將在戰火中浴血重生。此外,他還在《吹號者》《他死在第二次》《女戰士》《乞丐》等詩中為英雄、烈士、底層民眾書寫,成功塑造出戰爭中我們民族不同層面的人物群像。詩集最後的那首《黎明的通知》則給人們帶來勝利的好消息。
  • 關於對人物傳記寫作一點體會
    關於生卒時間,在括號內,用公元阿拉伯數字,但前不加公元,後不加年字,中間加波折號。生卒兩項中,有一項不清的,用?號代替。兩項都不清的,用生卒時間不詳表述。 關於首句。首句就是給人物定性,包括時代和社會定位,必須準確、明確。一些人物定位不甚準確,或不太好表述的,可以移到籍貫之後表述,或者不明寫,在行文中揭示。
  • 一首超越千年經典的現代詩,卻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美麗錯誤」
    每當此時,我們也常常會發出對現代詩失望的感嘆:今天人們怎麼就寫不出這樣的詩!客觀的說,不是寫不出,只是數量少而已,畢竟今天不是一個全民寫詩的時代。有些好詩,也許你沒有讀到。臺灣當代詩人鄭愁予的一首《錯誤》,就超越了經典,足以媲美任何一個時代的一流詩作。作為一首閨怨題材的現代詩,其手法之高超,內蘊之豐厚,意境之醇美,令那些充盈著唐宋風韻、傳唱千年的古典詩詞黯然失色。
  • 《小王子》:你是否就是那隻等愛路過的狐狸?
    就在這個時候,那隻狐狸出現了。他似乎生來就是為了給小王子答疑解惑的。狐狸說,「馴養」就是建立一種聯繫,可惜這種行為經常被人們所忽略。小王子似乎有點兒明白,就是他的玫瑰花兒馴養了他。愛是馴服。多年前,我一點也不理解狐狸為何想要被馴養。因為看起來,馴養對他一點好處也沒有,反而多了離別的眼淚。可是,狐狸說不一樣呀,他因此擁有了麥田的顏色,那是小王子頭髮的金色。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那麼,所有的時刻都將是一種無瑕的美麗。
  • 邵燕祥生前最後一部自由詩:「我夢見了一萬萬家燈火」
    撰文 | 邵燕祥摘編 | 徐學勤《日神在左,酒神在右:邵燕祥自由詩一百首》邵燕祥著,北京出版社,2020年4月題記>通通注入24小時的陽光 搓碎 再拼成新的花朵 摶成新的果實 串成新的閃光的瓔珞 掛上大地的前胸這是古鎮的萬家燈火村民的宮殿 光的狂歡節詩
  • 奚密:現代漢詩的環形結構(上)
    【1】在拋棄了古典詩的經典傳統之後,現代詩人尋求詩表現的新媒介,往往在民謠和外國文學中去尋找新的模式,諸如十四行詩和自由體就被熱心地加以實驗改造。  以聞一多(1899-1946)、徐志摩(1897-1931)為首的新月派詩人更積極地倡導新的形式。聞一多從三個方面來區分傳統詩與現代詩:傳統詩有固定的形式;該形式與內容無關;而現代詩可以自由地創造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