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英國人要錢不要命來中國尋寶,最終得到了100萬件文物

2020-12-23 左都御史

人類自從走向海洋的那一天開始,各種沉船的事故就不斷的發生。到如今,廣闊的海洋裡積蓄著人類異常豐富的文化遺產,很多國外的專家就曾揚言,世界最大的博物館其實就在海底之下。

這樣的論調其實還真是不無道理,我們知道,遠在漢代的時候,中國就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而南海就是這條貿易線上的重要航道。據專家推測,南海的海底沉睡著大量的古代商船,其數量應該不少於2000艘以上,這些商船中包括無數精美的瓷器和各類金銀珠寶。

南海海底沉船的數量十分驚人,但要是算起沉船價值來,更是讓人大為吃驚,經過專家的大致估算,在我國南海海底,至少蘊藏著3000多億的財富。

也正是因為這批巨大的財富,引來了世界各國的探險者,英國人最早涉足南海的,其中有一個叫做麥可·哈徹的就曾在南海海域打撈出兩艘沉船,獲得利益5千多萬美元,從此以後,在南海上聚集了各國的打撈者,沉船成為了他們致富的「搖錢樹」。

我國南海海域中有很多古代沉船,不僅包括商業極為發達的宋元船隻,還有很多外國船隻。如唐代日本遣唐使沉沒的海船、英國東印度公司和瑞典的沉船等。這些沉船雖然歷史悠久,但是因為很多沉船的船艙是封閉的,所以裡面的貨物保存的相對完好。

據估算,一艘長30米、寬10米的左右的普通商船便能裝載10萬件瓷器,其價值至少在上千萬美元以上。如此巨大的利潤,吸引著很多打撈者的注意。在最近的20年中,南海的沉船不斷被打撈起來,而那些打撈者基本都是外國人,中國人相對較少。

1983年,英國人哈徹在南海發現一艘中國明代沉船。這艘沉船歷經300多年的歷史,船上裝載著2萬多件瓷器和貨物,雖然經過長時間的海水浸泡和侵蝕,但這些精美的瓷器出水時依然光彩照人。後來這批瓷器被運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進行拍賣,最終以250萬美元成交。

1985年,還是這位哈徹又在南海打撈了一艘滿載中國瓷器的荷蘭籍沉船,獲得了乾隆年間的16.8萬件瓷器和金銀物品。根據國際公約中的規定:「無人認領的沉船允許拍賣」,哈徹把打撈上來的財寶珍藏在公海一年之後,最後交給了拍賣公司進行拍賣。

1999年,哈徹再一次意外收穫,這一次的規模更大,他在南海的暗礁發現了一艘中國沉船「泰興號」,這艘沉船裝載著100萬件德化青白瓷和牙白瓷,最後運往德國進行拍賣,其成交總金額達到了3000萬美元。

在中國南海海域,一艘艘古代的沉船被相繼打撈,那些沉睡海底多年的寶物被那些國際大盜獲得,他們搖身一變成為了世界巨富。雖然海底打撈是一項充滿危險的工作,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但在利益的驅使下,這些人不顧死亡威脅前往海底尋寶,大量的南海瓷器也就這樣流失海外,這不得不說是中國文化遺產的一大損失。

相關焦點

  • 一英國人打撈中國沉船,偷了100件文物,砸了65萬件用於炒作
    據當時的《泰晤士報》報導,頤和園失物總價值超過600萬英鎊。其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無價的,價值無法計算。然而,在20世紀末發現的一艘中國沉船上,一個英國人竟從船上偷走了100萬件文物,甚至為了炒作而砸掉其中的65萬件,實在令人痛惜。「泰興」號商船是1822年1月從廈門港出發前往印尼的為數不多的中國巨型帆船之一。
  • 中國小夥去香港尋唯一親人大姨媽,繼承英國農場,挖出數萬件文物
    趙泰來在我國歷史上最悲慘的一次文物搶奪事件就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了,據估計圓明園被掠奪的文物數量約有150萬件,都是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無價之寶。其中就有一位偉大的慈善家,他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後繼承了家族在英國的農場,在農場內發現了十萬件文物,價值數十億,在這批文物的背後到底有怎樣的故事?遭受命運折磨的趙泰來趙泰來就是那位繼承英國農場的中國小夥。
  • 中國小夥繼承英國莊園,挖出6萬件珍貴中國文物,無償上交國家
    經過費力才得到的東西要比不費力就得到的東西叫能另人喜愛。一目了然的真理不費力就可以懂,懂了也感到暫時的愉快,但是很快就被遺忘了。 —— 薄伽丘 回望中國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歷史,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甲午海戰、抗日戰爭等等。
  •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因此,存錢這個優良傳統一直延續至今,以至於存錢這件事仿佛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本能,而且不得不說,存錢也是一個能讓人上癮的事情,哪怕是中國封建王朝時期的皇帝也不能例外。唐德宗李适就是一位有著存錢癖好的皇帝,甚至有點走火入魔,要錢不要命。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有所疑惑,理論上來說,在古時,全天下名義上都是皇帝的,皇帝即國家,全天下人都給他交稅,這樣的存在怎麼可能缺錢呢?
  • 中國男子繼承英國農場,從中挖出10萬件珍貴中國文物,價值數十億
    但我們本期要講的故事,可能能夠帶給你些許的安慰,在不久前,一位中國的小夥子在繼承了英國的農場之後,從地下挖掘出10萬多件珍貴的中國文物,他們的價值已經超過了數10億,而最終小夥子卻將這些文物悉數送回祖國,在這件動人的故事背後,又藏著多麼曲折的情節呢?
  • 英國博物館藏800萬件各國珍寶,中國遊客:精品文物何時回祖國?
    試想一下,給你地球上800萬件古代珍品文物,你的身價會是多少?沒錯,位於英國首都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上的大英博物館不僅是英國最大的寶藏,實際上,它也是地球上全人類的文化寶藏,館藏800萬件珍貴文物屬於全世界、全人類。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據統計,流失到國外的中國文物達164萬件,被全球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收藏最多的是大英博物館,高達2萬3千多件,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文物涵蓋了中國各個藝術類別,跨越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藏品包括陶器、青銅器、飾品、玉器書畫、刻本等。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終於回家了
    歷時25年的跨國追索,今天,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宣布:68件流失英國的中國文物回家了!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文化遺存,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見證了中華文化的輝煌與博大,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68件流失英國文物的回歸,具有重要性的意義,但是和流失在海外數百萬的祖國文物相比較,這也只是冰山一角。
  • 流失英國68件文物的漫漫回家路
    去年一個秋日的午後,一架載著68件文物的國際航班迎著明媚的陽光緩緩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流失英國25年的文物歷經漫漫歸程,重新回到祖國懷抱。經國家文物局組織鑑定,流失英國的這68件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地域分布遍及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陝西、河北、貴州等省份。回歸文物器型較豐富,品相較好,精品較多。
  •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來中國!「你可知大英,不是我真姓?」
    朵朵:今天,中國國家博物館公布了《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特展的文物名單
  • 何超瓊代賭王捐馬首背後,中國的1000萬件文物還流失在哪些國家?
    在英國倫敦的羅素廣場上,矗立著一座大英博物館,那裡收藏的中國流失文物,堪稱世界之最。據統計,大英博物館內現藏的中國文物約兩萬三千件,還有六萬多種珍寶級的文獻與書籍,其中長期展出的約2000餘件。數量繁多的藏品,讓大英博物館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中國文物大本營。直到今日,大英博物館依然是海外收藏中國文物數量最多、品種最全、史料和藝術價值最高的博物館。為此大英博物館甚至還專門開設了一個「中國館」,用來收藏龐大的來自中國的文物。02、還有多少中國文物,流落四方?
  • 要錢不要命?老人坐輪椅攔大貨車要「過路費」,警方回應
    很多老人在公交車上強制別人讓座,在婚禮現場攔車要錢,現在又有攔大貨車收過路費的,道德方面先不提,就不怕出點啥事?近日,有網友爆料,河北一名老人坐在輪椅上攔截過往貨車,向司機索取錢物。據拍客講:「有一個老人坐在輪椅上,在路上就攔那種大貨車要錢,可危險!把車還給堵住了。」隨後他向有關部門報了警,民警回應稱會處理這件事,請他放心。但是,現在處理上有點麻煩,因為當工作人員趕到現場時,老人和大貨車司機都走了,沒有辦法做筆錄取證。只能在等著老人啥時候出動,有人報案才行。
  • 68件文物從英國回家:中國還有多少頂級國寶流失海外?
    初冬時節,一個溫暖的好消息傳來。 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中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文物追索回國。」
  • 中國小夥繼承英國莊園,從中挖出十萬件珍貴中國文物,價值數十億
    英國人在近代史上屢次發動侵華戰爭,劫掠的中國文物珍寶不計其數,很多國寶都散失到海外,僅僅在大英博物館,就有約23000件中國文物,從玉器、青銅器、瓷器到古籍書畫幾乎包含了各個種類的文物。
  • 廣東景區撒下紅包雨,遊客要錢不要命,走上懸崖峭壁
    廣東景區撒下紅包雨,遊客要錢不要命,走上懸崖峭壁!_4_1.jpeg2月2日,在廣東清遠天子山景區就策劃了一場現實版的紅包雨,只見兩名工作人員坐在懸崖旁邊搭起的鞦韆上,隨著鞦韆的搖擺晃動一次又一次的撒下裝著現金的紅包。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回國
    部分回歸文物國家文物局供圖「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中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品相好精品多經國家文物局組織鑑定,68件文物中,暫定二級文物3組13件、三級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質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地域分布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陝西、河北、貴州等。
  • 廣東小夥繼承英國莊園,從中挖到數萬件中國文物,後來如何
    曾經,廣東有個小夥在繼承了英國莊園後,從中挖到了十萬件中國文物,價值數十億,這些文物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一段故事呢? 姨媽去世之前還告訴了趙泰來一個秘密,家裡在英國還有一些資產,趙泰來作為最後家族的一個後代有權利去繼承,還給了趙泰來一張圖紙叫他沿著圖紙去找那些遺產,並希望趙泰來能夠妥善處置這些遺產。
  • 英國博物館5件傳世文物,2件是從我國搶來的,還有1件文物非常汙
    文/往昔英國博物館5件傳世文物,2件是從我國搶來的,1件文物非常汙英國,曾經被稱為「日不落帝國」,他搶遍了世界範圍的東西,在其他國家,搶奪了很多文物。其實,他還有一個大的貢獻,那就是編撰了「永樂大典」,這本古籍是由兩千多人編造的,其中包括七八千種圖書。這部古籍在我國的地位很高,只不過,他早已失傳,很多殘篇流落在外,其中,英國就奪走了九本,藏在大英博物館,中國想要追回古本拓片,還必須拿殘篇來交換。
  • 法國羅浮宮,歐洲「收藏」中國文物第2大中心,中國文物至少3萬件
    宏偉壯麗的羅浮宮,想必許多去歐洲旅遊的中國遊客都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這是一座充滿法國復古文化氣息的王宮,由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神秘的故事,因此數百年來吸引著全世界數不勝數的遊客前來。在這800多年的時間裡,這裡累積了越來越多法國國王們從其他地方搶奪過來的文物。現今,整個館內擁有超過40萬件藝術品陳列在東方藝術館、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館、古埃及藝術館、珍寶館、繪畫館及雕塑館內,即使給一周的時間來參觀也恐怕看不完,賞不盡。
  • 68件精美文物流失英國25載,成功追索歸國
    國家文物局新聞發布會現場迫於中方壓力,1998年2月,該案兩名主要嫌疑人與國家文物局籤署歸還文物協議書,5月3000餘件返還文物運回北京;8月,該案另一名嫌疑人與國家文物局達成和解,歸還7件文物。但該案中一名文物購買人拒絕參與協商談判,涉案文物一直被英警方扣押。國家文物局始終未放棄追索,與我駐英國使館、英國警方保持聯繫,長期關注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