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瘋狂的」冬蟲夏草與黃金同價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在青海同仁,中國最貧窮的地方之一,一名貿易商坐在昏暗、骯髒的房間內,用手梳理著一袋價值1.7萬美元的冬蟲夏草,罵罵咧咧地感嘆其價格變化之大。

  冬蟲夏草在中國傳統醫藥中地位非同一般,這令其幾乎與黃金同價。擁躉認為它能救命、能治癒癌症並有壯陽效用。而對那些採集冬蟲夏草的人而言,它則可能意味著死亡。

  贊德公巴(音)剛把半公斤冬蟲夏草賣給同仁一零售商。他說:「以前沒人要,但現在我們意識到它的價值。鄰裡之間為它爆發過多次衝突。」他的一些供貨者就曾捲入到爭奪採集冬蟲夏草權利的衝突中,還有兩人因此喪命。贊德公巴說:「我們知道暴力不好,但這就是生活。」同仁最大的冬蟲夏草貿易商楊夢仙(音)說:「過去,人們沒意識到它的市場價值。但如今,如果本村不產冬蟲夏草,人們就會到鄰村去搶。我自己也曾為此與別人發生過衝突。」

  冬蟲夏草主要由貧窮的農民採集,他們趴在地上,撥開草叢,仔細觀察尋找,有時甚至是在零下的氣溫中工作。當它到達中國富人的手中時已身價倍增,成為宴席上的昂貴菜品。還有很多中國人吃冬蟲夏草是為治病。一些冬蟲夏草的銷售人員聲稱,它可以治療癌症、不孕不育症等。儘管這些說法並沒規範的科學證明,人們仍對其趨之若鶩。(王曉雄譯)

相關焦點

  • 價比黃金"包治百病",冬蟲夏草為何成了神話?
    蟲體變成了真菌的一部分 資料圖  原來是「中國特產」  「冬蟲夏草」常被人們簡稱為「蟲草」。另一種常見蟲草:蟬花蟲草 資料圖  冬蟲夏草是中國特有物產,只在我國青藏高原出產,且產量稀少。產地分布於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流域上遊。
  • 比黃金還貴的冬蟲夏草,只是資本追逐下的一場鬧劇
    說起冬蟲夏草,最容易聯想到的似乎就是——貴和補。 冬蟲夏草有多貴?10 克可以賣到 6000 元,比黃金還貴。 冬蟲夏草有多補?
  • 「軟黃金」冬蟲夏草跌下神壇:就是普通中草藥
    一直以來,冬蟲夏草都被宣傳為「軟黃金」,產量稀少的它價值被迅速放大化,不過因砷含量較高等原因,冬蟲夏草的滋補功能也一度引起爭議。滋補功能也就算了,居然還有人宣傳冬蟲夏草是抗癌神藥, 其實類似的闢謠已經出現 ,不過現在國家食藥監總局明確表示,冬蟲夏草根本不具備抗癌屬性,因為它並不含抗癌成分蟲草素和噴司他丁,反而價格低廉的蛹蟲草卻含有這兩種成分對於這個問題,新京報報導稱, 他們走訪了北京十多家藥店和冬蟲夏草專營店後發現,冬蟲夏草被過度營銷,而營銷的重點基本都稱其有提高人體免疫力、補腎
  • 關注冬蟲夏草
    古色古香的店堂中,蟲草被置於非常顯眼的位置,它們按照成色和大小被分為六個等級,每克價格從358元到820元不等,遠遠超過了黃金的身價。  820元每克的特一級在玉樹市場屬800條一斤的級別。對於在三江源收購蟲草的扎西東珠來說已是天價。這樣的蟲草從他手中賣出時是每斤16萬元,平均每克320元。  在過去30年裡,冬蟲夏草的價格漲了上千倍。
  • 冬蟲夏草價格貴過黃金 專家稱藥用價值等同蘑菇
    今年春節前,西藏拉薩市場上品質較好的冬蟲夏草批發價每公斤已經突破20萬元;而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蟲草的零售價甚至以克為單位在計算,價高的,每克在700元以上。既不是生活必需品,也不一定有起死回生的療效,單作為一種野生的保健品,為何蟲草的價格能超過黃金?
  • 探訪青海冬蟲夏草市場:塑膠袋裝「軟黃金」,新鮮蟲草直達海內外
    中新社西寧5月17日電 題:探訪青海冬蟲夏草市場:塑膠袋裝「軟黃金」,新鮮蟲草直達海內外中新社記者 張添福在青海省西寧市的一處冬蟲夏草市場,青海小夥馬發勝圍著一間門店前的大圓簸箕資料圖:冬蟲夏草。中新社記者 孫睿 攝做了十幾年冬蟲夏草生意,馬發勝深諳其中之道。他說,「今年已經收了上百斤,通過我的兩家門店,直達中國沿海城市老主顧手裡。」
  • 比黃金還貴的冬蟲夏草,到底值不值得吃?
    冬蟲夏草不僅要錢還可能「要命」?提到冬蟲夏草,大部分人想到的不是「貴」就是「補」。這種「冬天是蟲、夏天是草」的藥用菌,每千克身價高達幾十萬,有的1克比黃金還貴。即便如此,被當做「軟黃金」的冬蟲夏草依舊供不應求。
  • 冬蟲夏草貴過黃金 專家稱藥用價值同蘑菇
    今年春節前,西藏拉薩市場上品質較好的冬蟲夏草批發價每公斤已經突破20萬元;而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蟲草的零售價甚至以克為單位在計算,價高的,每克在700元以上。既不是生活必需品,也不一定有起死回生的療效,單作為一種野生的保健品,為何蟲草的價格能超過黃金?蟲草價格連年走高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隱形利益鏈?
  • 從冬蟲夏草到普洱茶 誰在炮製土特產"天價"神話
    「陽澄湖大閘蟹熱」、「冬蟲夏草熱」、「和田玉熱」、「普洱茶熱」……頻頻刷新的「天價」,折射市場的無序。近年來,一些名貴地方特產在商家瘋狂炒作下,價格一路飆升,遠遠超出其合理價值。商業炒作的背後,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生態災難、假貨泛濫、助長腐敗……地方特產「天價」現象須引起相關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
  • 冬蟲夏草到底是蟲還是草?它憑什麼比黃金還值錢?如何甄別真假?
    棒狀的幼苗當這棵幼苗長大之後,便成為了人們採掘的「冬蟲夏草。」為什麼冬蟲夏草比黃金還貴?因為冬蟲夏草生長的環境極為特殊,首先是海拔高度要在3500-5000米之間,而且要是低溫條件下才可以生長,因此全球符合這個生長條件的地方很少。雖然我國的四川、雲南、青海、西藏、貴州、甘肅等地都分布著冬蟲夏草,但產量極為有限,我國的冬蟲夏草產量幾乎佔到全球的98%,這就意味著全球對冬蟲夏草的依賴幾乎全靠中國出口。
  • 《探秘冬蟲夏草》——揭開冬蟲夏草的神秘面紗
    它成形困難,資源稀少,價比黃金,是世人眼中的珍品。它補益全面,治諸虛百損,且藥性溫和,老少病虛者皆宜使用,療效神奇。它就是——冬蟲夏草。相傳,女皇武則天登上皇位後日漸操勞,身體抱恙,太醫用盡各種奇珍藥材,卻始終不見好轉。後來出現了一位厲害的御膳房康師傅,整出來了一道「蟲草燉鴨湯」。
  • 價超黃金還漲價?法媒:冬蟲夏草因氣候變化產量持續下滑
    參考消息網10月26日報導 法媒稱,每年春季,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的數千村民就外出以採摘據稱有壯陽效果的冬蟲夏草。在中國的草藥店,冬蟲夏草的售賣價格比黃金還貴。據法新社10月22日報導,冬蟲夏草的尋找者此前就已經發現過度採摘和惡性競爭在威脅蟲草。
  • 神藥冬蟲夏草墜落:一隻寄生蟲價格超過黃金,「騙局」靠什麼戳破
    物以稀為貴,價格昂貴可以理解,為什麼冬蟲夏草曾達到同黃金等價的地位?一、冬蟲夏草熱及一時雖然冬蟲夏草生長聽起來很神奇,實際上它就是寄生蟲,蝙蝠娥幼蟲與真菌為寄生關係,幼蟲將寄主的營養吸收乾淨後,找不到新的寄主,變成幼蟲屍體與真菌子座複合體。
  • 冬蟲夏草=包治百病黃金草?又是謠傳!
    就拿冬蟲夏草來講吧,這種特殊的保健品近年來逐漸被「神話」,甚至傳出「冬蟲夏草=包治百病黃金草」的言論。真是這樣嗎?今天亮健好藥君就來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冬蟲夏草是什麼?「冬蟲夏草」是什麼?冬蟲夏草能包治百病麼?冬蟲夏草真的能包治百病麼?很顯然,不能!生活又不是武俠小說,最多說個對症下藥,哪能來個藥真的包治百病呢?
  • 索縣特產——「黃金草」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同樣極為講究產地血統,「世界蟲草看西藏,西藏蟲草看那曲」的俗語,一語道明了冬蟲夏草的產地血統。尤其西藏那曲「東三縣」的冬蟲夏草更是名滿天下。那曲冬蟲夏草相比其他蟲草具有以下特點: 1.西藏那曲蟲草蟲體表面色澤黃淨,不論蟲體大小,色澤均一致。其他產地蟲草色或淡,或泛紅而灰白。
  • 從禮品到投資品 冬蟲夏草貴過黃金的隱形利益鏈
    今年春節前,西藏拉薩市場上品質較好的冬蟲夏草批發價每公斤已經突破20萬元;而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蟲草的零售價甚至以克為單位在計算,價高的,每克在700元以上。既不是生活必需品,也不一定有起死回生的療效,單作為一種野生的保健品,為何蟲草的價格能超過黃金?蟲草價格連年走高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隱形利益鏈?
  • 中國冬蟲夏草第一縣--格吉雜多縣
    除了作為一條著名國際河流的發源地聞名於世外,雜多還是中國中藥三寶之一冬蟲夏草的黃金產區,其所產蟲草以體大、質優享譽國內外,因此又得名「中國蟲草第一縣」。蟲草廣場未剝皮原始的冬蟲夏草
  • 科學百科:冬蟲夏草-中藥中的黃金草 珍貴程度,你可能想不到
    冬蟲夏草簡稱蟲草。它與天然人參,鹿茸並列為中國三大滋補品。在中國古代有70多種藥學書籍中,都有冬蟲夏草的記載,並將功效歸納為:藥性溫和、能陰陽並補、止血化痰、補肺益腎、補精髓。在中醫藥中記載:冬蟲夏草藥效溫和,老弱病殘都可以服用,沒有禁忌。那麼冬蟲夏草它到底是蟲還是草?
  • 藏品源冬蟲夏草靠譜嗎?
    冬蟲夏草,是我國傳統稀缺的名貴滋補中藥材,價值珍貴,素有「百藥之王」美譽,同時也位列於中國「九大仙草」、「三大補藥」之中,從而受到人們的追捧。人們對於冬蟲夏草的需求是不斷的攀升,經濟學講,需求越大,供給越多,蟲草價格的狂飆,一時吸引了無數人奔赴西藏淘金,採挖蟲草。
  • 冬蟲夏草純粉片價格炒黃金 職業打假人質疑不合法
    冬蟲夏草純粉片價格炒黃金 職業打假人質疑不合法 2014-06-21 10:09:24在調查三個月後,他把目光瞄準了價超黃金的冬蟲夏草純粉片,並認定某品牌的其中兩款產品不具備合法身份。6月18日,葉光現身成都,擲18萬元買光成都一商場專櫃的所有冬蟲夏草純粉片。隨後向武侯區食藥監局舉報,要求退一賠三。葉光自稱,《新消法》實施後,他和老一輩的職業打假人被徹底激活,並準備復出向制假售假企業宣戰(本報20日報導)。  葉光舉報的兩款冬蟲夏草含片(純粉片)是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