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旅遊產業潛力巨大 六大問題亟待解決

2020-12-13 國家統計局

  近幾年,吉林市緊緊圍繞建設旅遊大市的目標,加快旅遊開發,旅遊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吉林市相繼榮獲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最適宜人居的城市等稱號,旅遊業發展迅猛,對推動吉林市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與發達旅遊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做大做強吉林市旅遊產業,把旅遊業培育成全市最具活力的支柱產業之一,帶動全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任重道遠。本文通過全國經濟普查資料及旅遊局統計信息的有關數據對吉林市的旅遊業進行分析。

 

  一、重要進展

 

  五年來吉林市旅遊業取了重大進展,其主要標誌如下:

 

  1、旅遊收入逐年增加

 

  2000-2004五年間旅遊收入平均增長率為24%2004年吉林市旅遊收入為41億元,2003年為37億元,2002年為28.5億元,2001年為21億元,2000年為15.9億元。見下表:

 

 

  2、接待海內外旅遊者人數增多

 

  2000-2004五年間接待海內外旅遊者人數平均增長率為13.9%2004年吉林市接待海內外旅遊人數為759萬人次,2003年為730.5萬人次,2002年為550萬人次,2001年為497萬人次,2000年為450.2萬人次。見下表:

 

 

  3、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發展很快

 

  幾年來,吉林市先後在磐石蓮花山、蛟河紅葉谷、舒蘭鳳凰山、吉林市周邊的霧凇島、朱雀山、五家山、炮臺山雪場、左家農業觀光生態園投入巨資,景區布局和建設已經形成規模,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發展很快。

 

  4、旅遊產業具有了一定的規模和發展水平

 

  吉林市城市建設、環境建設逐步優化,已形成了特色景區景點、飯店業、旅行社業等在內的旅遊產業體系,具有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和發展水平。據旅遊局及全國普查資料顯示,截至2004年底,吉林市共有AAAA級景區2個,AA11個,A1個;旅行社61家,星級飯店33家,星級以下旅遊飯店19個,具備國家級資格的導遊員700名,旅遊從業人員近7萬人;有旅遊定點餐廳12個、專業購物場所2處,專業旅遊車隊3家。吃、住、行、遊、購、娛等各要素齊全,旅遊接待能力逐步增強。

 

  5、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強

 

  五年來,吉林市旅遊總收入佔GDP的比重平均水平在5%以上,2004年旅遊佔GDP的比重為5.83%,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在全省旅遊收入的增長中為上遊水平。

 

  二、問題與差距

 

  近幾年吉林市大力發展旅遊業,通過市場不斷地整合旅遊資源,推出旅遊線路,組織大型活動,開展各種展會,大力宣傳吉林市,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吉林市旅遊業起步較晚,基礎較差,2003年吉林市提出要把吉林市建設成旅遊主體形象鮮明、品牌特色突出、旅遊設施完備、服務質量優良、整體環境協調的人們嚮往的具有獨特魅力的旅遊目的地和旅遊大市,使旅遊成為富民強市的主體經濟之一。今年是「十五」最後一年,但吉林市旅遊產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旅遊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還太小,對吉林市經濟的拉動不大,旅遊業存在的問題還很多。與發達城市相比較差距很大。

 

  主要問題及差距如下:

 

  1、旅遊經濟總量不足,產業規模小。2004年吉林市旅遊總收入佔GDP比重為5.83%,雖高於全國水平,但與吉林市旅遊大市10%目標的標準有一定差距。在全國34個重點城市中,吉林市旅遊總收入佔GDP的比重位次為26位,是下遊水平。2004年吉林市經濟總量在全國34個重點城市中位次為25位,旅遊收入是第28位,旅遊收入指標還沒超過經濟總量的發展水平位次。廈門市的旅遊收入佔GDP的比重已達24%。全國34個重點城市有20個城市的旅遊收入佔GDP的比重已超過9.5%,南寧、貴陽、烏魯木齊市的經濟總量都低於吉林市,可旅遊對經濟的貢獻率都在10%以上。因此說旅遊對吉林市經濟總體拉動不大。(見附表)

 

  2、旅遊收入少,在全省中的份額下降。2004年全省旅遊收入184億元,吉林市佔全省旅遊收入的比重是22.3%,吉林市旅遊在全省中的份額分別比2003年、2002年、20012000年下滑3.82.42.75.7個百分點。旅遊收入少,在全省中的份額下降。

 

  3、旅遊飯店結構不合理。經濟普查數據顯示,吉林市旅遊飯店建設片面追求高檔。2004年吉林市旅遊飯店共52家,其中星級飯店數量就達33家,而一般旅遊飯店數量剛剛19家。從效益上看,33家星級飯店年營業額為2個億,虧損額達6000萬元;而19家一般旅遊飯店,年營業額超過1個億,利潤額為684萬元,效益相差懸殊。可見吉林市旅遊飯店片面追求高檔,高檔旅遊飯店對吉林市經濟的貢獻不大,一般旅遊飯店數量相對較少。

 

  4、缺乏強吸引力的旅遊精品吉林市有很好的地緣條件,是一座歷史悠久、集自然山水、文化古蹟、凇奇雪韻於一身的濱江旅遊城市,又具有獨特的民俗風情。近年來,吉林市城市建設、環境建設已逐步優化,但目前景點大都是靜態的、非參與性的景觀內容,比較單調,讓人流連忘返的吉林特色旅遊尚未形成。缺乏強吸引力的旅遊精品,旅遊產品品位低,功能不全,不能給遊客以鮮明的旅遊形象。

 

  5、旅行社業發展的不快,內容單調。目前吉林市旅行社業大型綜合旅遊集團較少,而且業務範圍大多是以團體觀光為主,業務範圍窄。而以度假、探險、科考、民俗、生態、體育、文學、保健康復等為主的旅遊市場空間較大,卻經營不夠。隨著人們生活內容的多樣化,要求旅遊內容也應多樣化。初級的遊山玩水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

 

  6、旅遊人才匱乏。隨著旅遊市場的國際化,既懂國情,又熟悉市場、掌握世貿知識的創新服務型旅遊人才非常欠缺。吉林市從事旅遊業有各種人員大多是邊學邊悟,半路出家,複合性旅遊人才太少,一定程度阻礙旅遊業的發展。

 

  另外,與旅遊發達地區和境外一些旅遊企業集團相比,吉林市旅遊企業普遍存在著「小散弱差」的問題,競爭力不強。

 

  三、幾點建議:

 

  繼續樹立大旅遊、大市場觀念,出臺地方政府支持旅遊業發展的政策,強化政府主導作用。搞好旅遊規劃,提高規劃的可操作性。積極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增強旅遊企業的競爭力。堅持精品戰略,將吉林市建成東北地區重要的旅遊中心城市。具體建議:

 

  1、建立工業旅遊、農村旅遊、都市旅遊相結合的旅遊產業體系

 

  吉林市旅遊業要培植優勢競爭力,還應壯大規模。吉林市是一座工業大市,豐滿發電廠(亞洲第一座水電站)、吉林化纖廠、吉林化公司、輕型車廠等工業資源豐富。大力開發工業旅遊資源,開闢參觀通道和參觀區點,發展工業強市的同時,帶動旅遊業的發展。

 

  而農村旅遊市場由於規模大、潛力足,目前農村旅遊市場只是起步,如果旅遊企業能正確引導開發農村市場,就能在新一輪競爭中搶佔先機。所以應建立農村旅遊示範區,特別是東北三寶,指導農業旅遊示範點按國家標準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注入旅遊功能,增加旅遊者參與性項目,完善其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

 

  都市旅遊市場的開發建設上應突出城市區位、自然、歷史、經濟、文化、等要素資源特點,堅持差別化、優勢化、個性化原則,用冰雪之韻、霧凇之奇、隕石之神秘塑造魅力吉林市,讓境內外旅遊者為之嚮往。

 

  2、旅遊資源的開發要有特點

 

  既要考慮所處大區域的共性,又要突出吉林市的個性特色,找出自己的比較優勢。

 

  做響「滑雪天堂」的牌子,使吉林市成為全國滑雪娛樂的主要目的地。在滑雪資源的開發建設上,把吉林市的六大滑場建成與國際接軌的集娛樂、觀光、休閒於一體的多功能滑雪旅遊基地。

 

  規劃開發霧凇林帶,開闢新的霧凇觀賞區,創造一個聞名全國、具有國際影響的霧凇觀賞景區。

 

  在景區景點的開發建設上,要找到吉林市旅遊特有的文化資源和地域特色資源,融進旅遊當中,並不只關注景區的特色還要把區域的發展,民族文化、飲食、服飾、民居等等均納入旅遊當中,把其作為景區的補充甚至是開發規劃的主要對象,如此才能凸顯吉林市旅遊的特色。使旅遊產品向多元化、科技化、綠色化、精品化發展,優化旅遊產品結構,提高吉林市旅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3、整合旅遊企業、飯店資源,促進旅遊企業集團化、精品化、多功能化發展

 

  繼續整合吉林市旅遊企業、飯店資源,按照「適度發展,功能完善,突出特色,提高檔次」的發展思路,建立檔次組配合理,規模適度的旅遊飯店體系。重點發展度假酒店、家庭旅館。促使旅遊企業向集團化、精品化、多功能化方向發展,樹立更好的企業形象,提高國際競爭力,改變吉林市旅遊企業小、雜、散、亂的現象。有效適應國際大市場和資訊時代下的旅遊企業的相互競爭,才能大力開發客源市場,促進吉林市旅遊的快速發展。

 

  4、發展旅遊電子商務,在旅遊信息建設上下功夫

 

  為便於國內外旅遊者對中國吉林市旅遊信息資源的查詢,快速了解吉林市,必須建立中國吉林市旅遊信息資源網。在INTERNET上向國內外推銷中國吉林市獨具魅力的旅遊產品,樹立知名旅遊企業形象。除此之外,地方旅遊信息資源網還要連結本地區內各旅遊企業的主頁,並友情連結中國旅遊信息網的主頁。在全國構建比較系統完善的吉林市旅遊信息資源網,真正地讓吉林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吉林。發展旅遊電子商務,同時提供不同語言種類、不同需求層次的服務。將傳統與現代融合,資訊時代的吉林旅遊業將會持續、健康地發展。

 

  5、積極利用外資發展吉林旅遊,解決資金不足問題

 

  大力宣傳吉林市,擴大引資規模,加大外資對旅遊風景區建設投入的比重,利用外資解決吉林市旅遊交通問題,利用外資發展旅遊商品生產。吉林市富有民族特色,值得開發的旅遊商品很多,已開發上檔次有規模的很少。如果有更多的外資投向旅遊業,對於促進吉林市的旅遊業向規模化、特色化發展非常有益。

 

  6、建立旅遊人才集聚機制,採取多種措施吸引和盤活旅遊人才

 

  加強旅遊就業培訓,建立良好的用人機制,為旅遊人才發揮才能提供和創造施展的空間和舞臺。加快人才資源的開發,建立旅遊人才集聚機制,採取多種措施吸引和盤活旅遊人才,儘快建立起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職業道德水平高的旅遊人才隊伍。

 

  總之,只要能夠真正樹立發展大旅遊、培育大市場、形成大產業的現代旅遊觀念,立足資源優勢,採取靈活多樣的旅遊資源開發模式,開發出獨具特色的旅遊精品線路,並在國內外市場上進行聯合宣傳、促銷和推介,那麼,吉林市這個全省東部旅遊中心城市離旅遊大市會越來越近。

 

    (來源:吉林省統計局)

相關焦點

  • 吉林:吉林市發展旅遊項目 提升旅遊品位
    近幾年,隨著吉林霧凇景觀長廊、松花湖避暑度假休閒聖地、東福神農莊園、北大壺滑雪天堂等一批旅遊大項目一一落成,吉林市旅遊產業在基礎設施、接待條件、可進入性、服務質量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基本解決了傳統旅遊模式中景點景區分散、配套設施不齊全、接待能力和可進入性差的問題,使「春踏青品魚、夏避暑度假、秋觀楓賞樺、冬賞凇滑雪
  • 吉林市北大湖旅遊營地建設項目
    它是充分利用果樹和果品資源,通過以旅遊為主題的合理規劃、設計與施工,把農業景觀,農業展示、農產品加工與旅遊的廣泛參與、體驗融為一體。為遊客提供以觀光採摘為主,兼有享受田園樂趣,領略濃鬱的鄉土風情,別具一格的民間文化和地方習俗。農業觀光採摘園不僅在保持和改善生態平衡、淨化空氣、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方面有巨大作用,而且具有協調人與自然體系的功能。
  • 吉林市漂河川森林旅遊風景區開發建設項目
    吉林市旅遊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呈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態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旅遊投資快速增長,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形象特色更加鮮明,初步形成了三大市場(國內、入境、出境)有序發展、六大要素(行、遊、住、食、購、娛)基本配套的產業發展格局。
  • 「銀髮旅遊」市場潛力巨大
    市場潛力巨大面對潛力巨大的銀髮遊市場,攜程旅遊平臺上推出一系列適應老齡化社會的老年遊創新產品和33項新的服務標準。「老年人的市場很大,特別是觀點轉變後。針對他們的需求,我們訂製了專屬線路,服務也越來越高端了。」
  • 吉林市旅遊資源綜合開發項目
    (1)政策優勢   旅遊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旅遊業的發展,對於擴大就業,拉動內需消費、加速經濟發展等具有很大的作用,為充分挖掘旅遊投資和旅遊消費增長潛力本項目所在的吉林市也大力支持旅遊業發展,有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做為支撐點。   全省旅遊產業發展方向。
  • 吉林市謀劃打造世界隕石城發展大健康產業「驚動」聯合國
    五一期間,聯合國健康產業基金會主席黃春曉、劉伯楠一行應邀來到吉林省吉林市進行為期2天的實地考察,對吉林市的大健康資源稟賦及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初步了解與摸底,並與藍金集團、東福米業兩家大健康領域代表性企業,就在吉林市聯合打造國際隕石城、建設隕石大健康產業基地、發展隕石大健康產業等事宜進行了深度交流與座談,並初步達成戰略合作意向。
  • 吉林市康養運動公園項目
    作為把旅遊業和「大健康」產業結合的康養旅遊,擁有著良好的市場環境,是發展空間巨大的藍海市場。數據顯示,目前世界上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康養旅遊。但是目前我國康養旅遊產業也還處於初級階段,健康旅遊產品的供給還不是很充分,因此國內康養旅遊的市場是無可限量,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的。
  • 吉林市將積極打造全域旅遊產業集群
    「未來,市發改委將重點圍繞五大產業鏈條,進一步加大全域旅遊產業項目的謀劃包裝,動態調整項目儲備庫,積極爭取將重大項目納入國家和省『十四五』規劃。」日前,提到全域旅遊發展工作,吉林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李建華說,下一步,我市將積極打造全域旅遊產業集群,全力爭取上級資金和政策,加快推動旅遊項目實施。圍繞「十三五」規劃,市發改委謀劃包裝了103個旅遊項目,總投資750餘億元。
  • 連州越野露營帳篷車創業市場潛力巨大!
    連州越野露營帳篷車創業市場潛力巨大!甚至會開不起,而小吃車這樣的形式出現,更好的滿足了小本投資者創業需求,沒有租金費也沒有人員僱用費,創業就會輕鬆許多。想要創業現在與移動餐車合作是好時機,在這裡不用擔憂創業幹什麼比較好?移動餐車以車代店,一車多用,各種小吃都能勝任,滿足消費者(Consumer)們的不同需求。
  • 吉林市北大湖通用航空機場項目
    本項目主要建設通用航空產業基地、通用航空飛行學院、國際名機展示交易中心、航空小鎮高端商業綜合配套設施等,項目建成後將帶動地區旅遊、地產、商業、教育、娛樂、能源等六大行業綜合發展,帶動當地消費,拉動當地經濟增長,實現北大湖旅遊資源整體提升和建立核心高端商務服務體系
  • 北京文博會開幕 六大論壇聚焦語言智能產業等熱點
    原標題:北京文博會上午開幕為期3天六大論壇聚焦語言智能、電影產業發展、動漫遊戲產業等熱點今天(11題)上午,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開幕式暨主題報告會在京舉行,正式拉開第十二屆北京文博會的序幕。在為期三天的北京文博會期間,將推出六大論壇,聚焦語言智能、大數據與出版業、電影產業發展、動漫遊戲產業等熱門領域。在主題報告會上,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指出,北京文化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2016年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3570億,佔全市GDP比重達到14.3%,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全市重要的支柱性產業。
  • 吉林市加速推進冰雪產業做大做強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記者盧星吉、林德韌)吉林市冰雪產業相關管理部門負責人在2020年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下稱冬博會)上表示,該市正積極抓住北京冬奧歷史機遇,依託世界頂級的冰雪資源優勢,加速做大做強冰雪產業。吉林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閆海春表示,吉林市具有發展冰雪運動、培育冰雪產業的先天優勢。
  • 吉林市加速推進冰雪產業做大做強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記者盧星吉、林德韌)吉林市冰雪產業相關管理部門負責人在2020年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下稱冬博會)上表示,該市正積極抓住北京冬奧歷史機遇,依託世界頂級的冰雪資源優勢,加速做大做強冰雪產業。9月5日在綜合展區冬季運動專區內拍攝的滑雪板。
  • 吉林市北大湖雪村項目
    ,也是東北亞先導區旅遊城市的重要結點城市,項目建設在吉林市永吉縣,在向世人展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的同時,重點展示冰雪觀光、滿族文化、長白山特色農產品,將特色旅遊資源的開發,與北大湖景區有機連接起來,擴大項目知名度和影響力。
  • 吉林市東北四季田園特色小鎮項目
    ,把磨盤山和二道水庫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旅遊景區,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圍繞旅遊「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加快構建田園綜合體發展,推進旅遊景區景點建設,將豐滿區打造成具有東北特色的綜合型的田園小鎮。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發布,健康中國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惠及全民的基礎上,積極突出應對老齡化及老年人健康問題。特色小鎮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共同促進了健康小鎮的積極發展,使其成為地方實現產業提升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健康產業小鎮將與養老、旅遊、網際網路、健身休閒、食品等行業深度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 父母出遊子女買單 「銀髮旅遊」市場潛力巨大
    來源:工人日報「銀髮旅遊」市場潛力巨大隆冬季節,在新疆國際大巴扎,遊客摩肩擦踵,其中不乏「銀髮」遊客。跟團來旅遊的張明夫妻倆流連在琳琅滿目的特色商鋪間,忙著拍照、選購商品。「一直想到新疆來看看,這次終於如願了,我們要好好地體驗下。」
  • 吉林市
    吉林市是國務院批准的歷史文化名城、甲級開放城市和全國32個特大城市之一。    吉林市位於吉林省中部偏東,幅員面積24894平方公裡,總人口422.8萬人,有23個少數民族。    吉林市歷史悠久,氣候宜人。公元14至19世紀,吉林是東北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在清末、民國時期和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會城市。
  • 吉林市金達溫泉旅遊度假項目
    、自助遊為主的新階段、傳統的以抓點方式為特徵的景點旅遊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大旅遊發展的需求,應重新定位旅遊發展戰略。隨著世界旅遊業進入一個高增長時期,中國旅遊產業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時期,吉林省的旅遊業發展十分迅速,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國內旅遊資源大省之一。   目前,以溫泉旅遊為主的休閒旅遊發展勢頭迅猛。
  • 吉林市:厚積薄發 把「冷資源」變成「熱產業」
    由於受新冠疫情影響,上個雪季吉林市的各大雪場受到了很大影響。如今,我省把新雪季開板儀式選在了吉林市,這是一種加持,也是一種信任和期許。  11月14日上午,吉林省新雪季啟動暨雪場開板儀式在吉林市萬科松花湖國際旅遊度假區舉行,北大湖滑雪度假區作為5個分會場之一也同步啟動。一度偃旗息鼓的各大滑雪場,即將迎來漫天飛雪,再造「滑雪天堂」。
  • 吉林市強化文旅產業對全市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作用
    目前,吉林市強力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突出黨政統籌、改革創新,推動旅遊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努力把文旅產業建成全市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強化頂層設計構築全域發展保障吉林市出臺《吉林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實施意見》,成立全域旅遊發展領導小組,落實縣(市)區創建工作的主體責任;與全市「十四五」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充分銜接,編制《吉林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完善冰雪旅遊、鄉村旅遊、紅色旅遊等專項規劃,指導各縣(市)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