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教孝月 法鼓山將在各道場舉辦法會提倡孝親精神

2020-12-14 佛教在線


法鼓山將在各道場舉辦法會提倡孝親精神(資料圖)


虔誠誦經(資料圖)


法鼓山希望民眾參與法鼓山在海內外舉辦的法會,以清淨、環保的心念及共修儀式,利益祖先與眾生,延續漢傳佛教的教孝精神(資料圖)


期望法會接引大眾一同學習報答親恩,用佛法的智慧圓滿解脫眾生苦難的慈悲心願(資料圖)

佛教在線臺灣訊 倡導民眾共同以感恩來轉念,用歡喜心迎接傳說中的「鬼月」,法鼓山表示農曆七月正是盡孝思、培福德的大好月,歡迎民眾參與法鼓山在海內外舉辦的法會,以清淨、環保的心念及共修儀式,利益祖先與眾生,延續漢傳佛教的教孝精神。

法鼓山並表示心安就有平安,農曆七月稱為「教孝月」,是源自於佛教孝親典故的盂蘭盆節,是以這段期間法鼓山啟建的各項法會在名稱、時程上雖有不同,但都期望接引大眾一同學習報答親恩,用佛法的智慧圓滿解脫眾生苦難的慈悲心願。歡迎民眾多多鼓勵親友就近參與,感受佛法為身心帶來的清涼自在。

北部地區將於8月10日到8月16日在農禪寺舉行「梁皇寶懺」,安和分院於8月21日到9月8日舉行「地藏經共修」、「大悲懺法會」、「藥師法會」及「地藏法會」,桃園齋明寺於8月19日到8月25日舉辦「中元地藏法會」。

中部則有寶雲寺在8月16日到8月18日的「中元報恩地藏法會」,及8月25日的「大悲懺法會」,南投德華寺則於8月18日舉行「中元地藏法會」。

法鼓山表示,南部地區有8月7日到8月14日在臺南雲集寺的「中元地藏法會」;法鼓山臺南分院在8月24日到8月25日,於臺南二中舉辦「中元慈悲三昧水懺」與「三時繫念法會」,高雄紫雲寺8月11日到8月17日有「中元地藏經共修」,及8月18日「中元三時繫念法會」。

另外,基隆精舍8月1日到8月30日的「中元孝親報恩法會」、臺東信行寺則是8月8日到8月10日舉辦「慈悲三昧水懺法會」,8月11日舉行「中元三時繫念法會」。而海外的紐約東初禪寺、洛杉磯道場、溫哥華道場、馬來西亞道場與香港分會等據點,也有相關法會。 

各地法會詳情:http://www.ddm.org.tw/event/filial/index.htm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臺灣法鼓山倡導孝親報恩 啟建「梁皇寶懺法會」
    2017年8月20日-8月26日,臺灣法鼓山在農禪寺啟建「梁皇寶懺法會」,歷經21年來的累積,已然成為帶給大眾感受團圓、心安的慈悲道場,如今透過「網絡直播」、「雲端祈福」等等數字弘法方式,更加拓展佛教共修精神的新頁。
  • 緬懷聖嚴法師教澤 法鼓山各道場將同步傳燈
    點燃心燈(資料圖由法鼓山提供)法鼓山各道場將同步傳燈,緬懷聖嚴法師教澤 佛教在線臺灣訊 臺灣法鼓山除元宵節時在各地分院舉辦燃燈供佛法會外,也將於2013年2月23日晚間7時至9時30分,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以及十多處海內外分支道場,同步舉辦「傳燈法會」,
  • 臺灣法鼓山在農禪寺啟建「梁皇寶懺法會」
    臺灣法鼓山在農禪寺啟建「梁皇寶懺法會」
  • 法鼓山八月於全臺各地舉辦中元法會
    佛教在線訊 備受國人重視的中元節即將到來,倡導維繫教孝傳統的法鼓山,將於此期間在全臺及海外分寺院,舉行孝親報恩法會;法鼓山也勸請社會大眾,在傳遞感恩心意的同時,一起來學習守護環境、愛惜資源,把中元節知恩報恩的精神、利人利己的善念,遍及至地球上每個生命共同體,用心安迎來平安、成就祝福。
  • 法鼓山紐約道場東初禪寺:聖嚴法師在此完成珍貴著作
    論壇期間,中、加、美三國佛教界和學術界濟濟一堂,共論「覺悟在人間:禪的精神與實踐脈絡」。經過20世紀的百年發展,伴隨著美國全球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佛教的每個支派在北美都有充沛的展現,而漢傳佛教也一直是北美佛教的重要資源,構成了北美佛教的絢麗華章。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臺灣法鼓山紐約道場東初禪寺。
  • 緬懷效法聖嚴法師 法鼓山農禪寺各道場同步舉行傳燈儀式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6年2月20日晚間7點,法鼓山農禪寺以及各分支道場,同步以「傳燈」的莊嚴儀式,緬懷並發願效法聖嚴法師為弘法利生,以生命實踐、體驗佛陀教法,所開展出的慈悲與智慧。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開示時表示,聖嚴法師說:「我的生命,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我們何其有幸,能夠追隨聖嚴師父修學佛法、實踐佛法。感恩今生與聖嚴師父有約,相信這份法緣,不僅是今生有約,而是生生世世與師父有約。 果東法師強調要緬懷聖嚴法師的教澤,讓佛法永遠不斷,便是要傳承、傳持、分享法鼓山的理念、精神,以及具體實踐的方針、方法。
  • 佛光山澳洲雪梨各道場舉行「盂蘭盆孝親報恩法會」
    佛教在線海外訊 2010年8月14日,佛光山澳大利亞雪梨各道場舉行「盂蘭盆孝親報恩法會」,雪梨佛光緣分為上午及下午三支香別,諷誦《地藏經》一部、上供及靈前供,共有270人次參與法會。雪梨佛光緣如儀法師在法會後,為大家開示佛陀講《地藏經》因緣,他詳細介紹了此部經所提倡的孝道、及因果報應、地獄種種業報的狀況,另以《鬼問目連經》所載何種行為,導致何種果報及《譬喻經》鬼鞭打死屍、為死屍散花的故事,讓大眾了解「神通」是無法消除業障,希望大眾學佛重視道德、慈悲,具正知正見,不為神通所迷惑,以佛法智慧做為人生的導航。 南雪梨佛光緣法會約有80位信眾參加。
  • 法鼓山農禪寺舉行「2018梁皇寶懺法會」
    農禪寺於2018年8月11日下午3點起,由法鼓山僧團領眾進行灑淨、結界及安位等儀程,8月12日首日就有近8千位民眾不畏風雨參與「2018梁皇寶懺法會」。 「慚愧懺悔是修行,懊悔是煩惱行」,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開示時表示,梁皇寶懺法會就是慈悲道場法會,勉勵大眾「時時以佛法的慧命為念,念念以大眾的道業為首,事事以眾生的苦樂為著眼,處處以諸佛的道場來照顧。
  • 宗教觀光新地標 臺北法鼓山新道場 莊嚴典雅
    臺海網12月30日訊 位在臺北市北投的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昨天啟用,吸引一萬五千多位民眾和信眾參與;民眾讚嘆莊嚴佛堂與大屯山景融合一體,美景逼人,認為未來必然成為宗教觀光新地標。蕭萬長受邀參與大殿佛像開光,贊水月道場是心靈環保的家園。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落成大典由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主持,蕭萬長也參與佛像開光、點燈繞場等儀式。果東法師說,農禪寺是卅七年前由東初老人創建,東初老人圓寂後,聖嚴法師接續在此弘法,進而創辦法鼓山,接引無數大眾與三寶結緣。
  • 寶島臺灣佛教四大道場之臺北法鼓山
    遠眺法鼓山在臺北縣金山鄉有一塊寶地,位於北部濱海公路和陽金公路交會的山坡上,左右及後方有隆起的山丘為屏障,向前展望是金山鄉的平原和翡翠海灣,兩條清流繞山環抱,終年常綠。1989年3月,聖嚴法師集合十方善信功德擇定這塊寶地,命名為「法鼓山」,準備將這個地方建設成一個多功能目標的國際佛教園區。法鼓山的理念:「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法鼓山的精神:「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法鼓山的方針:「回歸佛陀本懷,推動世界淨化」。法鼓山的方法:「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
  • 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落成大典隆重舉行(圖)
    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落成大典隆重舉行諸山長老為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佛像開光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致辭與會嘉賓、法師合影留念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除莊嚴殊勝的佛堂與禪堂,一旁還有典雅的水池造景佛教在線臺灣訊 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於2012年12月29日上午舉辦落成大典,共有來自全臺各地約一萬五千位民眾參與。
  • 都會心靈的淨土 法鼓山錄影片紀念水月道場啟用
    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於去年底落成啟用,法鼓山特別製作一支《農禪水月-都會心靈的一方淨土》影片,簡明扼地要介紹農禪寺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聖嚴師父的度眾悲願,讓廣大的信眾更了解農禪寺與法鼓山的傳承故事。
  • 法鼓山將舉行大悲心水陸法會 多元共修報名正式啟動
    法鼓山水陸法會,雲端祈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2018年11月25日至12月02日,臺灣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將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行,民眾不論是到現場、法鼓山道場或是使用直播參與,現場與網絡都會有「網絡監香」提醒共修進度,還可在線填寫消災、超薦,數字投射在法會現場,讓雲端祈福無遠弗屆。
  • 董事長推薦,走進法鼓山
    我與法鼓山的因緣,要從一九九一年開始談起。當時我在一家建設公司擔任工務部經理,有一天,董事長找我談話,他說有個佛教團體叫「法鼓山」,目前這個團體位在北投的中華佛學研究所,因為發展必須遷建,而道場所在的發源地農禪寺,也因面臨關渡平原開發計劃,急需搬遷。「現在他們已在金山山區買了十五甲地,正在申請開發,需找一位專業的工務經理,你要不要試試?」
  • 禮佛感恩 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首辦浴佛法會
    誦經浴佛法鼓山北投農禪寺佛教在線臺灣訊 法鼓山北投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於2012年底落成啟用後,禪風建築的景觀道場特色,已成為臺北市近郊兼具「觀光」與「弘化」的佛教新地標。現場並播放了當年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浴佛節開示的影片,片中聖嚴法師提到,浴佛節的由來是源自於2600多年前釋迦摩尼佛誕生時,有九條龍吐水淨化其身,因此後人特別選在佛陀誕生日以浴佛的儀式表示感謝,紀念自己能夠很幸運的接觸到佛法、修行佛法。並因為佛陀的生日農曆四月初八,常常都是在母親節前後,因此浴佛除了感謝佛陀,也同時是在感恩父母對我們的愛。
  • 18/03/25清明祈福報恩 法鼓山廣開慈悲法門舉行系列法會
    倡導慎終追遠、尊師孝親的法鼓山,將自3月下旬起,陸續於海內外各分寺院,透過舉辦《梁皇寶懺》、《地藏經》或念佛法會,以及網絡在線填寫「雲端牌位」,圓滿民眾緬懷祖輩、超薦先人,為親友祈福消災、延壽的感恩心念。
  • 法鼓山
    贊佛聲中的眼淚(二)——隨「佛指舍利迎歸團」赴臺灣側記三 法鼓山離臺北究竟有多遠?
  • 【問禪】行腳臺灣「觀音道場」之法鼓山
    印象中的法鼓山無非是圍繞著觀音菩薩,圍繞著禮佛、許願、靈驗,想像著四處香菸渺渺,梵音陣陣,但是到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法鼓山是崇尚「心靈環保」為內核的,講究從心出發、由內而外。正所謂相由心生,因緣不同,一百個人便會有一百種不同的法鼓山。法鼓山位於臺北縣金山鄉。何謂「法鼓」,常見於佛典。
  • 法鼓山網絡共修零距離 你在哪裡水陸法會就在哪裡
    法鼓山水陸法會於全球設置32個「分處共修」點。(圖片來源:法鼓山) (圖片來源:法鼓山) 「網絡共修零距離!」法鼓山運用現代網絡影像技術,讓時間和空間不再是問題,於水陸法會期間開放「雲端祈福」、「網絡共修」,讓因工作或其他因素無法親至現場的民眾也能參與共修,或透過網絡為自己和親友寫祈福、超薦牌位,並於全球設置32個「分處共修」點,由當地法鼓山道場的法師帶領修行。
  • 法鼓山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