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是為人們所熟知的,與楊玉環,貂蟬,王昭君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自古紅顏多薄命,楊玉環被賜死在馬嵬坡下,貂蟬投江,王昭君背井離鄉,遠赴匈奴,西施在完成幫助越王勾踐復國的任務之後,自縊而死。
西施出生在一個農戶家庭,父親是一名樵夫,母親是浣紗女,一家三口人,雖然過得清貧,卻也幸福自得。後來西施的母親去世之後,西施繼承了母親的職業,成了一名浣紗女。相傳她來到河邊浣紗,水裡的魚兒見到她的面容,都羞愧得沉到水底。這種說法雖然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顯示了她的貌美。
日子如流水般划過,如果她沒有遇到範蠡,或許她可以嫁於常人,相夫教子,平安度過一生。直到那日,她來到河邊浣紗,遇到了途徑此地的範蠡,範蠡對她一見傾心,她亦是。範蠡說要帶她離開,許她一世長安,她信了,那時的範蠡還只是一個商人,她只想和範蠡一起過平淡夫妻的生活,範蠡卻不是。
後來,範蠡官至大夫,準備兌現諾言,娶她的時候,吳王夫差為了報殺父之仇滅了越國。勾踐為了活命,懇求吳王讓自己做吳王的奴隸。吳王為了羞辱勾踐,同意了。本來的九五之尊甘願淪為階下囚,滿足了吳王的虛榮心,他又怎會拒絕。可是勾踐此舉並非真心,而是權宜之計才蟄伏在吳王之下。
在吳國的每個日日夜夜,勾踐都在想如何復國,一同被俘虜去的範蠡也竭盡所能地幫助勾踐。那時的勾踐被迫與外界斷了聯繫,沒有兵力,沒有自由。無奈之中,範蠡想到了他曾經許諾一生一世的女子,西施。他向吳王舉薦了西施,說她有沉魚之貌,吳王找來了西施,西施從此盛寵不衰,享盡榮華富貴,只要她要,只要他有,傾他所能,盡他所有。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卻願意傾盡所有去愛一個女子,這一點,是為了仕途而犧牲她的範蠡不能比的。
吳王二十年如一日的寵愛西施,逐漸不思朝政,朝野荒廢,二十年足以讓一個妙齡少女人老珠黃,但吳王對她的寵愛卻不見衰減,與之而來的,是百姓的怨聲載道和民不聊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了數年之後,養兵蓄銳,逐漸強大了起來,最終一舉拿下了昔日強盛的吳國。吳王被殺,西施卻被內疚的範蠡帶回了越國。此時的範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高官厚祿,成為了範蠡自己想要的樣子,卻不再是她的少年郎。
範蠡邀她遊湖,她去了。用「兩兩相望,唯餘失望」來形容是極不過分的。她一言不發,他也沉默不語。如果範蠡沒有為了仕途放棄她,或許她可以是他雲鬢輕挽的娘子,他可以做她仕途失意的丈夫。他們這一世,終究還是錯過了。
後人多怪西施亡國,卻沒有人怪始作俑者的範蠡利慾薰心,用一個女子換取為了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