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彈丸小國尼泊爾:很窮很幸福,單兵作戰能力強避免錫金的命運

2020-09-05 資深人士說文史

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這座山脈被尼泊爾稱之為聖山,在尼泊爾宗教裡,喜馬拉雅山神聖而偉大,這座近連綿萬裡的山脈,也是尼泊爾民族誕生的根源;而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尼泊爾也是一個神秘的國度,在中尼邊境,有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尼泊爾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高山之國。

在這個高山之國,還出現聞名世界的軍刀——尼泊爾軍刀(廓爾喀軍刀),也出現過最強大的廓爾喀僱傭兵,除此之外,這個神秘的國度還有著哪些我們不知道的故事呢?本篇文章帶你走進尼泊爾。

尼泊爾有著濃重而神秘的宗教

在尼泊爾這片不到1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宗教的氛圍是整個南亞地區最為濃烈的區域,印度教、佛教和伊斯蘭教,在這裡都有一席之地;在這種強烈的宗教氛圍之下,直接影響到尼泊爾的人民生活,這裡的國民大多數都信奉某一個宗教;很多人認為,尼泊爾是佛教之國,其實,尼泊爾信佛教的真不多,不到10%左右,絕大部分人信奉印度教,將近九成左右,信奉伊斯蘭教和其他宗教,也就是5%多一點,別看尼泊爾信佛教人口比例不大,尼泊爾可是重要的佛教國家,釋迦牟尼就出生在尼泊爾。

不過,尼泊爾的印度教和印度本土的印度教,又是兩個概念,他們雖然宗教起源是一致的,但是傳播的思想卻並不一樣,尼泊爾的印度教有點類似西藏喇叭教和印度教結合的模式,所以,尼泊爾的印度教並不認同印度國內的印度教是正統。

相反,他們認為自己國家的印度教,才是正統的古印度宗教,同理印度本土的宗教卻認為尼泊爾的印度教仿製品;於是,印度和尼泊爾關於宗教的正統之爭,很早就開始爆發了,直到現在已經持續了近百年之久。

尼泊爾與印度戰爭,總能化險為夷

尼泊爾與印度兩國,因為宗教信仰問題和領土糾紛,誰也不服誰,甚至在歷史上,曾多次導致兵戎相見,不過,大多數戰場都是在尼泊爾境內,但是,尼泊爾與印度的戰爭,每次戰役尼泊爾這個彈丸之地卻總是能化險為夷,並且成功擊退印度軍隊,也因此,兩國多年來的戰爭並沒有拖垮尼泊爾,相反把尼泊爾打的越來越強悍。

所以,大家千萬別看尼泊爾國家小,他們的作戰水平可一點不差,更關鍵的是尼泊爾人口可是達到了近三千萬人,一旦遇到嚴重的侵略行為,這三千萬人全民皆兵,不管男女老幼都能夠提刀上戰場,這種全民皆兵的方式,不僅彌補了國力落後的短板,而且普通民眾作戰特別的狠辣、強硬。

因此,尼泊爾一直是印度的心腹大患,不過印度對此是沒有任何辦法,因為他們心裡十分清楚,尼泊爾的彪悍不是幾百萬印度軍隊可以搞得定的。

尼泊爾廓爾喀兵,單兵作戰能力強悍

尼泊爾軍隊在上世紀一直被世界各國稱讚,而稱讚他們的原因,不是因為尼泊爾國家軍事武裝非常的強大,而是尼泊爾的單兵素質是非常過硬;過硬到什麼程度,他們的爆發力和耐力在亞洲地區都是一流的水準,由於長期在高山生活,狩獵行為使他們身體健碩,在高海拔地區耐力極好,單兵格鬥搏擊能力也是非常厲害。

讓國際更為震驚的是,尼泊爾許多士兵一年大多數時間務農,而訓練的時間一般都是農閒時期,不過訓練時間少,不代表他們作戰技能就會生疏,相反他們一握刀或者槍械,骨子裡的一股熱血就湧上腦殼。尼泊爾的軍人是典型的以命相搏的類型,不管對方有多麼強大,尼泊爾士兵們會毫不猶豫地上前與其進行生死搏鬥,因為對他們而言,戰士的使命就是為國犧牲。

雖然說,尼泊爾軍隊優點很多,不過缺點也很明顯,尼泊爾軍隊的戰鬥協助能力較差,他們很多的勝利都是靠著戰士不怕吃苦、不怕犧牲的拼搏精神所取得的成績,為此他們的對戰爭的理解就是用最快、最狠的方式解決戰鬥,能用刀就絕對不會用槍,因為刀是他們用的最順手的武器。

尼泊爾將領們十分善於打山地戰和遊擊戰,這種作戰技巧來源於他們國家獨特的高山地形,這種與生俱來的山地遊擊作戰方式,為尼泊爾軍隊的勝利提供了戰役經驗保障,許多試圖侵略尼泊爾的國家最終都是在山地面前吃了大虧。

尼泊爾國家擁擠,政府和人民也很貧窮

尼泊爾的土地面積太小了,而且可居住的地方也不多,這就使得了尼泊爾大小的城市和農村顯得十分擁擠;不管是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還是其他大城市,人口居住的密度很大,達到了幾百人每平方公裡,如此擁擠的環境,帶來了很多生活環境問題,直接致使了尼泊爾這個國家貧窮而髒亂。

他們的城市化建設十分的落後,就連首都加德滿,這座大城市的繁榮程度,還不如我國一個小縣城,並且全國人民近9成都是從事生產工作,工業化建設水平非常的落後。不僅如此,尼泊爾還是一個電力系統建設十分落後的國家,國家每個月停電的頻率最多能夠達到幾十次之多,甚至有的時候是連夜的停電。

備註: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尼泊爾是世界上水能蘊藏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約佔世界的2.3%左右,尼泊爾電力缺乏,而放著水能不開發,更多的是從保護環境方面所考慮的,並不是技術不行,因為水利技術是可以進行國際招標的。

尼泊爾人民幸福指數高

不僅如此,尼泊爾這個國家整體非常貧窮,人均GDP剛好過1000美元這個線。不過就算尼泊爾國家和人民再怎麼貧窮,他們對於生活還是非常的樂觀,大多數尼泊爾人心中都有信仰,他們堅信生活會越來越好,因此,尼泊爾這個國家的幸福指數是相當的高。

尼泊爾的自然美景也是非常的多,在這裡你很少看到人為製造的美景,這裡大多數的美景都是大自然的饋贈,為此,尼泊爾人也從未對景區加以修建,他們認為景色保持原汁原味就是最好的呈現,在這種態度下,尼泊爾靠著自然絕美壯觀的景色,一躍成為了中亞地區最受期待的旅遊國家。

而近些年隨著尼泊爾旅遊行業的逐漸開發,世界各國的旅客對南亞地區的彈丸小國,產生了好奇與嚮往,甚至一些遊客來尼泊爾的目的,就是探索這個國家的神秘。不過尼泊爾旅客中以攀登愛好者居多,珠穆朗瑪峰雖然在中尼交界處,但由於氣候條件、安全係數問題和攀登難度等因素,國際上公認,從尼泊爾境內攀登珠穆朗瑪峰是最安全、快捷的登峰方式,由此尼泊爾的大部分遊客都是來攀登珠峰。

雖然尼泊爾這個國家的確貧窮,但是他們的夥食還是很不錯的。在尼泊爾家家戶戶的一日三餐裡,以米食為主,而菜餚多是以當地的豆角、咖喱和少許的一些動物肉為主。不過吃過尼泊爾的咖喱會有一個印象:甜辣

尼泊爾的咖喱與印度是不同的,印度咖喱濃厚而味重,尼泊爾的咖喱味道雖然濃厚,卻有些甜辣,尼泊爾咖喱更多是為了應付寒冷的晝夜溫差而精心調製的健康食物:簡約而實誠,看起來菜餚不多,但是整體上看著非常有食慾,並且尼泊爾人民很好客,客人到家,他們一定會把最好的食物拿出來招待,這也是尼泊爾境內飯店不多的原因,因為遊客們一到尼泊爾,尼泊爾人民會主動招待你吃喝。

結尾

尼泊爾是神秘而熱情的國度,在這個小國裡雖然曾經也有出現過政治變動,但是大多數時期裡,這個小國都是平靜而安詳,尼泊爾這個國家雖然很窮,但由於大多都信奉宗教,精神食糧豐富,整個國家的國民幸福指數還是相當高的,這裡無論男女老少,都愛笑,沒有什麼苦難,不能通過「微笑」而解決的。

尼泊爾的老百姓普遍都非常平和,他們很少遭受到內部的各種壓力和威脅,或許他們沒有見過發達國家的生活水準,他們對生活等各方面的條件要求都不高,但是,這個國家的國民都是非常愛國的,一旦國家遭受外敵壓迫和侵略,尼泊爾會迅速的全民皆兵,幾千萬人口可以很快的組建起一支敢打敢拼的部隊,人海戰術和遊擊戰術他們都玩的來,只要你威脅到他們,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摧毀眼前所有的威脅,甚至以犧牲自己為代價都毫不猶豫。

這就是尼泊爾,一個平靜而團結的國家,一個全民皆兵敢於對抗強敵的國家,儘管,尼泊爾國土版圖東、西、南三面都被印度包圍,但是尼泊爾不是不丹,更不是錫金,儘管尼泊爾在經濟發展上很依賴於印度,但政治上絕對保持獨立的。

相關焦點

  • 吞併錫金控制不丹,這個南亞小國成印度下個目標,網友:得寸進尺
    在印度周邊除了有巴基斯坦這樣的死對頭外,還有三個小國,也就是錫金、不丹和尼泊爾,三個國家排排坐吃果果,和印度多年來相安無事。然而臥榻之側睡了一隻老虎,它整日惦記著三個國家。1947年,印度獨立,作為南亞大國,印度繼承了英國在錫金的地位。也就是錫金的宗主國。
  • 45年前錫金被印度吞併,如今為何不對尼泊爾下手,尼泊爾那麼強?
    印度為何要吞併錫金當時戰爭剛剛結束,全球局勢都還很不穩定,為什麼國土面積巨大的印度要在這種緊要關頭去吞併一個小國呢,這背後有什麼必須這樣做的原因嗎?當時的印度雖然軍事實力一般,但是好在人多,比起錫金這樣的小國還是強的多的。但是印度也不能強硬地用軍事手段進行武裝鎮壓,所以當時便以繼承英國對其的殖民統治為由,強制地讓當時的王室籤訂了《維持現狀協議》,並繼續扮演英國的角色,將當時的殖民收益佔為己有。
  • 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曾經的南亞小國「錫金」還有機會復國嗎?
    當然在歷史上錫金曾經是一個國家,在公元7世紀,錫金隸屬於「吐蕃」,到了1642年蓬楚格登上錫金王位,成立封建王國「錫金王國」。那麼,錫金有麼有什麼機會復國呢?據目前的局勢分析來看,這種可能性是很小的。首先我們來看看錫金的地理環境,錫金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東臨不丹,西接尼泊爾,北部與中國西藏接壤,南邊與印度的西孟加拉邦相鄰。
  • 消失的鄰國:錫金——今天看來,中國默許印度吞併錫金是否錯了?
    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信號,因為這意味著我們最終承認了錫金是印度的一部分。實際上,我們在2003年就在官方承認了印度對錫金的主權。而我們對錫金立場的改變,也意味著錫金的復國之夢幾乎徹底破碎。  作為曾經的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小國,錫金在歷史上和我們有著密切聯繫。這個面積約7096平方公裡,人口60多萬的小國,位於我國、尼泊爾、印度和不丹之間,是名副其實的彈丸小國。
  • 錫金是南亞的一個小國。印度為什麼要不惜一切代價吞併它?
    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坡,東西南北與不丹、尼泊爾、中國、印度西孟加拉邦接壤,境內多山,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面積7000多平方公裡,人口約60萬人,當地居民以尼泊爾、錫金、雷布查等民族為主,主要信仰紅教和印度教,盛產麝鹿茸等。它曾經是一個國家,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一個地方。
  • 經濟嚴重依賴,身為喜馬拉雅山南麓小國,尼泊爾為什麼不怕印度?
    我們知道中國和南亞次大陸之間橫亙著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隔絕著中國和印度兩大文明古國。同時在歷史上喜馬拉雅山南麓存在著多個小國:比如尼泊爾(清朝稱廓爾喀)、錫金(清朝稱哲孟雄)、不丹。而這些小國在殖民時期紛紛淪為英國殖民者的保護國,印度獨立後,內政外交又受到印度的控制,錫金王國直接北約印度吞併成為了它的一個邦,不丹王國的外交軍事方面又受到印度的「監督和指導」,以至於其和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沒有建交。尼泊爾、錫金、不丹這三個國家中數尼泊爾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受到印度幹涉也最少。尤其是近些年,尼泊爾越來越多地表達對印度的不滿,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尼泊爾不怕印度了?
  • 歷史上印度侵佔了尼泊爾多少土地?
    尼泊爾是一個位於南亞地區的內陸山國,總面積14.7萬平方公裡,版圖近似於一個長方形,北部隔喜馬拉雅山和我國相鄰,其他三面都與印度接壤。也就是說,尼泊爾只有兩個鄰居,分別為中國和印度。不過在歷史上,尼泊爾也曾有第三個鄰居,那就是錫金。
  • 南亞巨象擾動,何時才能平靜下來?
    逐步將錫金併入印度錫金面積7000平方公裡左右,東邊與信奉藏傳佛教的小國不丹接壤,西鄰是尼泊爾,南邊則盤踞著強大的印度。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尼泊爾族佔錫金總人口的比例甚至超過了60%。印度國父尼赫魯曾說:「用武力佔領錫金這樣一個小國,好比用來復槍打蒼蠅。」在這位印度共和國首任總理當政期間,出於維護和東亞大國外交往來的考慮,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印度對錫金保持著搖搖欲墜卻始終不變的「保護」狀態。但1966年其女兒英迪拉·甘地繼任總理後,對繼續保持錫金的獨立地位無法接受,此後數年逐步加緊對錫金的控制。
  • 尼泊爾人口不足3000萬,卻不懼印度主動出擊,為何會有勇氣對抗?
    印度在邊境爭端的局勢持續緊張, 不僅與中國與巴基斯坦產生了衝突,而且還與鄰國尼泊爾也產生了分歧,雙方不斷邊境地區增兵,而尼泊爾作為回應也在邊境開放了大量的哨所。雙方可謂是火藥味十足,不過可能有人就要問了,為何一個小國尼泊爾不懼怕印度呢?
  • 1962年印度戰敗,撤退途中,侵佔了一塊尼泊爾領土
    尼泊爾是一個位於南亞地區的內陸山國,原本有三個鄰居,分別是中國,印度和錫金。但自從1971年,錫金被印度吞併,尼泊爾就只剩下中印兩個鄰國。我國位於尼泊爾北部,喜馬拉雅山脈是我國和尼泊爾的天然國界。印度位於尼泊爾的東部,西部和南部,在三個方向與尼泊爾接壤。
  • 錫金末代公主庫庫拉,為復國抗爭一生,去世當天國家發生四次地震
    世界上有諸多的小國,都被強大的鄰國給吞併了。弱肉強食,落後就要挨打,遭受欺凌,這本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一、咽喉要道,兵家必爭 印度是南亞最強大的國家,不論是在國土面積、人口亦或者是科技水平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 叫板印度要奪回領土,尼泊爾何來底氣?世界最牛僱傭軍不只是傳說
    此前,印度軍隊入侵尼泊爾邊境,引發了軍事對峙甚至交火,尼泊爾總理誓言要奪回被印度佔領的土地。如果印度膽敢攻擊尼泊爾,尼泊爾就會和印度決一死戰。尼泊爾雖然是一個小國,但它背後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廓爾喀僱傭軍,戰鬥力強悍,足以給印度造成極大傷亡。
  • 印度吞併錫金!美蘇為什麼不制裁?
    弱國無外交,錫金被吞併的命運就是真實的寫照。1861年,英國佔領錫金全境,從此錫金就成了英國控制下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英國撤出南亞地區。自認為繼承英國在南亞衣缽的印度一分鐘的時間都沒有耽擱,剛獨立就找錫金籤了個協議,接替英國,繼續控制錫金的內政外交經濟國防等等事務,錫金在事實上淪為印度的保護國。
  • 二戰中,哪個國家的單兵作戰能力最強?德國,日本,還是美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對自己士兵的作戰能力有了深刻的反省,並做出了相應的改變。戰爭中最重要的就是團隊作戰能力,因為有一個人暴露了,可能導致整支部隊全軍覆沒。不過打探敵情和狙殺敵人都是單兵作戰。可以說誰的兵力是最強的,誰就能掌握戰爭的主動權。那麼二戰期間,到底哪個國家的單兵作戰能力是最強的呢?
  • 尼泊爾為何敢於亮劍,收復被印度侵佔領土?印度會報復尼泊爾嗎?
    印度人被各種各樣的彩虹屁迷糊了眼睛,在他們的思想中,印度的實力和影響力早已經衝出了南亞次大陸,成為了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已經具備了和中國在全方面叫板的能力,。在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下,印度人越來越覺得他們有能力和中國一戰,就算沒有辦法佔據更多的中國領土,至少能夠洗刷當年被中國軍隊吊打的屈辱。
  • 印度擔憂尼泊爾廓爾喀山地步兵團叛亂,大量徵集錫金民工上山運貨
    來自印度方面報導稱,隨著印度與尼泊爾軍隊發生了激烈的交火事件。印度境內的尼泊爾廓爾喀山地步兵團受到了嚴密的監視,同時,印度軍方停止徵召本年度的尼泊爾廓爾喀山地步兵團名額。而印度方面稱,為了解決山地戰能力不足的問題,印度已經開始在印度非法佔領的錫金地區徵召山地步兵。
  • 錫金被印度侵佔後,成為印度一個邦,錫金末代國王的結局如何?
    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 ——歌德 南亞有一個消失的小國,這個小國就是被印度侵佔,並於1975年劃為印度一個邦的錫金。一提到錫金我們或許有許多話要說,畢竟此地曾是西藏的一部分。如果不是英國殖民觸角伸到這裡,或許錫金不會被印度所佔。
  • 被印度吞併40年的錫金,曾想併入我國,現不讓與外國接觸
    這個小國家就是錫金,它位於中國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側。他和中國之間的淵源要追溯到清朝時期,那個時候的錫金還是中國清朝的附屬國,當時的錫金與尼泊爾時有交戰,尼泊爾也十分想吞併錫金,錫金國王便上書乾隆,請求援助。乾隆皇帝便派遣了一支軍隊幫助他們擊敗了尼泊爾,保住了自己的領土。錫金從這次開始就一直跟著清朝混,他們認為跟隨著清朝才不會滅亡。
  • 聚焦單兵作戰系統武器子系統的變遷
    單兵作戰系統的武器子系統技術風險大,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幾乎無法研製出性能可以滿足用戶要求的理想單兵戰鬥武器。各國的步榴槍項目均歷經坎坷,耗資巨大,幾乎都止步於試用階段。
  • 印度又和尼泊爾爆發領土爭端,尼泊爾會被印度吞併嗎
    正當我們以為這個南亞大國要「回心轉意」的時候,又爆出其和鄰國尼泊爾的領土爭端。據印媒報導,尼泊爾眾議院投票贊成憲法修正案,即明確卡拉帕尼等爭議地區為尼方領土。印度外交部隨後發表聲明表示,拒絕承認尼泊爾的新版地圖,稱其為「單方面行動」,「不是以歷史事實或證據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