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賽亞有三重含義,耶穌明確是羔羊,卻只符合第二重含義

2020-12-18 一書一談

彌賽亞其實有一個更契合猶太民族歷史的的意思——受膏者。猶太民族的古代政治,其君王一般就是受膏者,是神選擇了管理猶太民族的神之子。比如非常典型的猶太民族偉大的君主大衛,就是被撒母耳膏立之後一步步走上了王位。所以即使在成為君王前沒有被秘密膏立,在被封立為君王時,也要進行一種儀式,就是用膏油敷在額頭上,表示神已經認可了對他的任命。

這種儀式象徵的意義也非常明顯,那就是表示為1,神的選擇;2,神賜予他君王權力;3,象徵著他跟神有一種特殊的聯繫,也就是通常被稱為「神之子」這種關係。在猶太民資歷史上,只有大衛是唯一能滿足這些特性的。因為大衛統一了猶太民族,建立了強大的國家,定都耶路撒冷,打敗入侵的敵軍,並且受到百姓愛戴。

但是此後的猶太民族就一直遭受異族的侵略和徵服,卻沒有一個君主能像大衛那樣再次領導他們建立繁榮強盛的國家。所以在先知和祭司的鼓勵下,整個猶太民族都把受膏為君王這種封立神聖化,並且期待有一位受膏者把他們從異族侵略中解救出來,創立一個類似於大衛王朝的時代。因為對大衛王的尊崇,所以這個彌賽亞也被認為會在大衛的後裔中出,這跟猶太民族尊崇血統的傳統緊密相連。

以上是跟猶太民族歷史緊緊相連的彌賽亞的第一重含義。我們知道耶穌符合大衛後裔的設定,但是卻沒有建立獨屬於猶太民族的王朝,也沒有把猶太民族從異族統治中解救出來。

第二重含義,因為猶太民族相信他們這個民族是神從萬民中選出來的,賦予了特殊的使命,這個使命就是:萬民要通過猶太民族來信奉猶太民族信奉的神,然後實現神對全世界的統治,全世界的人都受到神的恩賜和祝福。

但是現實非常殘酷,猶太民族在大衛建立王朝不久之後就分裂為南北國,然後相繼受到亞述和巴比倫的入侵,山河破碎,人民被俘,不論貴族還是平民都被幽囚於巴比倫,於是使得一些對宗教感情極其深厚的人反覆思考猶太民族的命運之謎。 這種反思的結果就是:猶太民族被選中,賦予使命,但是猶太民族並沒有滿足神的要求,主要是違背了神的旨意,不忠於自己的信仰,追從異教,犯下嚴重的罪孽,這才是國家分裂,被亞述和巴比倫所滅的原因。

但是,神既然選擇了這個民族,就不會放棄這個民族,所以在未來的某一個時期,一定會興起一個或者一小撮忠於神的僕人,會承擔起全民族的罪孽,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讓猶太民族獲得赦免,然後獲取新的生命,進而再次回歸到神的使命上,即讓全世界的人們通過猶太民族來信奉同一個神,實現神對萬國萬民的統治。這就是彌賽亞的第二重含義,這個含義不像第一個含義那樣被所有猶太人熟知,理解第二重含義的只是猶太民族中的少數人。

這個含義上,耶穌是非常契合的。

第三重含義的彌賽亞概念主要來自《啟示錄》並不是很明確的描述。在這裡,彌賽亞不是現實世界裡出生和成長的,早在還沒有創造世界的時候,他就存在了,也就是說神居住的國早就有了他的存在。他先於日月星辰,是天使般,超自然的人物,他不是人間的彌賽亞,而是來自天上的 彌賽亞。彌賽亞的降臨就像閃電照過天邊,瞬間就達到了。

這種意義的彌賽亞還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叫做「人子」,代表的是最理想化的人類代表,在《啟示錄》中,這個作為人子的彌賽亞似乎並不是來自於大衛的後裔,因為在這裡他更強調的是這個彌賽亞來自天上。

在燈臺中間有一位好像人子的,身穿垂到腳的長袍,胸間束著金帶。他的頭與發皆白,如白羊毛,如雪;他的眼睛好像火焰,雙腳好像在爐中鍛鍊得發亮的銅,聲音好像眾水的聲音。他右手拿著七顆星,從他口中吐出一把兩刃的利劍,面貌好像烈日放光。」

從外形描述看這更像是一位神而不是人。

「我又觀看,看見有一片白雲,雲上坐著一位好像是人子的,頭上戴著金冠冕,手裡拿著鋒利的鐮刀。」說的是這個人子手握收割勝利果實的鐮刀。而且拿鐮刀收割的不僅僅是人子還有其他天使,「另有一位天使從天上的聖所出來,他也拿著鋒利的鐮刀。」從統一意象的角度考慮,這個人子應該是跟天使類似,不過被賦予了更豐富的象徵。

所以在這裡人子彌賽亞和耶穌基督並不是重疊的,耶穌基督在《啟示錄》中形象是羔羊,站著長老中間,並且其明確的設定是「被殺的」。 羔羊在天國得到尊榮,「你配拿書卷,配揭開它的七印; 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 從各支派、各語言、各民族、各邦國中買了人來,使他們歸於上帝。」

在明確羔羊配拿書卷和揭開七印之前,《啟示錄》的書寫者約翰以為沒有人配閱讀那書卷而大哭,於是長老中有一位對他說"不要哭。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他已得勝,能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個印。"

這裡其實非常明確大衛的根就是羔羊,照應現實,這個羔羊就是為全人類贖罪而被釘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但是在四大福音書中,都記錄了耶穌自稱為「人子」,如果承認耶穌就是彌賽亞降世,那麼這個稱呼也沒有問題。 但對於耶穌是否是彌賽亞降世的分歧是很顯然的,有些猶太人確實不承認耶穌彌賽亞的身份。

所以從這三重含義的分析中可以發現其實耶穌基督只符合第二重彌賽亞含義,第一重含義因為耶穌基督無法滿足,也導致了來自猶太人內部對「耶穌是彌賽亞」的最普遍質疑。而第三重含義的彌賽亞因為《啟示錄》本身象徵性的描述手法,也無法確認作為羔羊的耶穌基督是否可以和「人子」等同。

相關焦點

  • 耶穌為什麼被稱作「神的羔羊」?
    我們習慣稱耶穌為「神的羔羊」,卻未必知道這種說法的含義。在這篇文章裡,莫裡斯博士指出:這一說法有幾種不同的來源。
  • 耶穌基督丨逾越節的羔羊
    耶和華為選民預備了替罪羔羊,殺了羔羊把血塗在門框上和門楣上,取和華的使者一看見就「越過去」,這家的性命得以保全。吃無酵餅是要提醒以色列民不要佔染敗壞邪惡,吃苦菜是要他們時時想起在埃及地為奴時的苦日子,可他們除了抱怨就是發怒,完全忘記了在埃及為奴的苦難。耶和華吩咐那一代以色列民「每年要按著日期守這例」,他們只在西奈山那裡守了一次,一直到死沒再守逾越節!
  • 猶太人為什麼拒絕耶穌?
    除了這一處經文,還有一處是彌迦書五章2節:「伯利恆,以法他阿!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為我作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 聖經舊約中還有很多經文都是對彌賽亞的預言,從這些預言當中,神應許將要給以色列興起一位拯救者。
  • 「羔羊」還是「佛了」,耶穌和釋迦牟尼的終極PK
    因為聖經裡明確說了耶穌屍體不見了,也明確說了耶穌進入了天國,而且在進入天國前跟門徒的交流方式可以看出耶穌已經非常自由。所以無論如何,閱讀聖經應該確立的一個觀點就是靈肉是一體的。因為佛教思想裡要普渡眾生的原因就在於人世有輪迴,而進入輪迴的靈魂必然是要經歷生老病死這等苦楚的,無法逃離,三界皆苦,而修佛是唯一的出路,因為佛會把一個靈魂帶入西方極樂世界,不再進入輪迴。輪迴的存在形式是多樣化的,這個你前世作惡還是行善,或是欠債或是有恩於人有莫大的關係,只是靈魂是始終如一的,在六道輪迴裡為自己前世的行為接受既定的命運,這就是因果循環。
  • 柳博贇|有罪的彌賽亞:韋科邪教慘案
    這其實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簡單、明確不等同於正統、正確。他們以為自己是聽從真理,但實際上聽從的是豪威爾。豪威爾片面化、字義化和扭曲的預言化釋經的一個結果就是:他認為《聖經》中的「基督」「彌賽亞」既然字面意思是「受膏者」,而以色列的先祖、君王、先知、祭司都是受膏者,那麼他作為末世的君王、先知、祭司,也是受膏者。換言之,他雖然不是耶穌,但仍然是彌賽亞。
  • 聖物(贖罪羔羊-耶穌基督救恩)的聖潔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吩咐亞倫和他子孫說:要遠離以色列人所分別為聖、歸給我的聖物{贖罪羔羊-耶穌基督救恩},免得褻瀆我的聖名。我是耶和華。你要對他們說:你們世世代代的後裔,凡身上有汙穢{預表「罪」}、親近以色列人所分別為聖、歸耶和華聖物{神聖聖潔之物:贖罪羔羊-耶穌基督救恩}的,那人必在我面前剪除。我是耶和華。
  • 耶穌的門徒-拿但業
    《聖經》中凡有「巴」字在名字前的都是什麼人的兒子的意思,「巴多羅買」的意思是「多買之子」,馬太、馬可、路加則稱呼他「巴多羅買」,只有約翰用他的本名稱呼他「拿但業」。在前三本福音書裡,馬太、馬可、路加常提及腓力與巴多羅買;在〈約翰福音〉裡,使徒約翰則提及腓力與拿但業。(太10:3;可3:18;路6:14;約1:45,46)前三本福音書從未提過拿但業,約翰福音也從未提過巴多羅買,可見兩者為一。
  • 耶穌受刑罰我們得平安,受鞭傷我們得醫治。大家不要如羊迷失方向
    本節引於新約徒8:32-33,該處記述腓利向埃提阿伯太監指明這位僕人是耶穌。「卻不開口」:即毫不反抗。卻不開口:耶穌放棄抵抗和辯護。面對耶穌的沉默,聖徒能感受到主愛的長闊高深。沉默的羔羊暗示罪惡的嚴重性;也暗示神的愛借著無辜成為祭物的羔羊之沉默表現出來了。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約1:29)。在舊約時代,罪人以無罪羔羊的血,作為罪的工價代替本該死的生命。
  • 在天上至聖所中的耶穌
    耶穌三十歲時,離開拿撒勒的木匠鋪,前往約旦河。施洗約翰正在那裡傳悔改的嚴肅信息。這可能是表兄弟之間的第一次見面。但耶穌一走進聽道的人群,約翰就認了出來,並指著他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1:29)先知這句神秘的話是什麼意思呢?他為何稱耶穌為一隻羔羊,祂又能怎樣除去世人的罪孽?
  • 耶路撒冷將展出古石板:或預言耶穌之前救世主
    北京時間5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耶路撒冷博物館將展出一塊有爭議的古代石板,上面用墨水寫有神秘的希伯來文字並提到大天使加百列。對於這塊石板是否預言耶穌之前出現猶太人所期待的救世主彌賽亞,專家們一直存在爭議。
  • 啟示錄丨羔羊揭開第七印的時候
    第七枝號吹響,「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 :「 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 」。啟示錄 8 章1-2節,使徒約翰在異象中看見,當「羔羊揭開第七印的時候,天上寂靜約有二刻。我看見那站在神面前的七位天使,有七枝號賜給他們」。這半個鐘的寂靜是可怕的,有氣象常識的人知曉,山雨欲來風滿樓,狂風大作之後會有短暫的寂靜,而這寂靜卻醞釀著一場暴風驟雨即將來臨!
  • 希臘亞波羅神廟與彌賽亞預言(多圖)
    德爾斐亞波羅神廟的女祭司回答求問人的問題(The Pythia on her tripod giving an oracle on a kylix in the Altes Museum in Berlin, 柏林古舊時代博物館展示品)在亞波羅神廟的院子裡,原供有一個三頭分開
  • 『風月寶鑑』的兩重含義:第一重照見「妄念」第二重照見「歷史」
    說它是一面鏡子,是說它是在《紅樓夢》第十二回出現的一面「專治邪思妄動之症,有濟世保生之功」的寶鏡。說它是一本書,是因為《紅樓夢》的另一個名字就叫做《風月寶鑑》;所以說「風月寶鑑」實際上有兩重含義,第一重含義是:作為「風月寶鑑」鏡,它可以照見人的『邪思妄念』。第二重含義是:「風月寶鑑」作為一本書,它照見了真實的『歷史』。
  • 看梅爾吉布森的「耶穌受難記」,說說猶太教與基督教為何對撕
    歷史上很多基督徒認為猶太人犯下了出賣耶酥、害死耶穌的罪行。但是,我們作為旁觀的中國人,肯定有困惑。他們兩個宗教信仰的都是一個上帝啊?為什麼要這樣的互相傷害呢?我們從兩個宗教的教義上,來看看分歧的原因。先簡要說:猶太教 - 猶太教認為亞伯拉罕和摩西是先知,直接受命於唯一神上帝,上帝通過摩西和以色列人訂立約定《十戒》,只要以色列人遵守約定,只崇拜唯一上帝,上帝將保佑以色列人。信仰上,猶太教只承認《聖經》中的舊約部份,即希伯來聖經。猶太教不接受聖子論,他們並不認為耶穌基督是他們的彌賽亞(救世主),並繼續等待彌賽亞的來臨。基督教 - 基督教脫胎於公元一世紀左右一個新興猶太教派。
  • 認識耶穌(上)——基督的位格和三重職分
    他的死以及復活有什麼價值?他的代贖有什麼功效?他是如何道成肉身?這每一個問題都是一個奧秘,值得我們認真的去探索求解。歷世歷代,無數的哲學家神學家透過聖經和各種哲學理論,試圖去描繪耶穌真貌,他們的不懈探究,以至於我們今天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對於耶穌基督可以了解得更多一些。
  • 耶穌之死的六個同謀者,是誰將耶穌釘在了十字架上?
    千百年前,舊約先知曾經說:彌賽亞會像獻祭的羔羊一樣被領去宰殺,這是拯救世界於罪惡的唯一途徑。眾所周知,耶穌之死涉到及6個同謀者,他們中有的人出於貪婪,有的人出於仇恨。不可否認的是,無論出於什麼目的,他們每個人都參與並推動這一事件進程。
  • 耶穌在十架七言之一:「父啊,赦免他們」的深刻含義是什麼?
    公元一世紀,耶穌降生到世界上。他的母親是童女,也就是耶穌是一個神靈和瑪利亞所生的。耶穌的降生 是要完成舊約耶和華神對人類拯救的一個計劃。這個計劃是什麼呢?是耶穌和上帝教導你的嗎?曾經有一位作家說的好:基督教有的可以信仰成馬列主義,有的可以信仰成封建主義, 有的可以信仰成奴隸主義……而這些人雖然信耶穌,但卻仍然是罪的奴僕,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在本質上得到改變,信耶穌也是枉然。耶穌說:"到時候有很多的人說主啊,我不是奉你的名趕鬼,奉你名行各樣的善事嗎?"
  • 耶穌打算到迦百農去,迦百農是加利利湖北端的小漁村
    聽了耶穌所講的話,禮拜堂的長老們都大發雷霆。「這太不像話了!他不是木匠約瑟的兒子嗎?他現在連耶路撒冷的大祭司也罵起來了,看吧!有一天他會遭天譴。這樣可惡的人,不能讓他再進入神聖的禮拜堂。」第二天一早,家人還在睡覺,耶穌就悄悄地爬起來,借著微弱的星光打了一桶清水潔身,然後跪在地上祈禱。祈禱完後,悄悄地離開家,向加利利湖北部出發。資料連結兩個婦人你們這些甘受律法束縛的人啊,聽聽律法到底說些什麼吧!
  • 福音時評丨從川普被冠以「彌賽亞」「現代居魯士」的頭銜再思...
    果不其然,川普此舉遭到美國多位正直且敢言的基督教領袖的公開譴責和批評,被斥為「皇帝崇拜」,認為「(川普總統)聲稱彌賽亞(救世主)的主張是危險的」。有一位牧師在《華盛頓郵報》公開撰文,直言不諱地寫道: 「川普既不是『上帝的再度降臨』,也不是『彌賽亞(救世主)』。當重複這句褻瀆的話時,他給予的是自戀式的支持,甚至還去感謝著名的陰謀論者魯特的話。」
  • 【講章】西門•彼得與耶穌
    那家的人正預備飯的時候,彼得魂遊象外,11看見天開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繫著四角,縋在地上。12裡面有地上各樣四足的走獸和昆蟲,並天上的飛鳥。13又有聲音向他說:「彼得,起來,宰了吃。」14彼得卻說:「主啊,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15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 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16這樣一連三次,那物隨即收回天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