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讓人期待已久的《千與千尋》終於引進國內在院線上映了。在還沒有上映之前,從官方的宣傳中可以看到這次給電影配音的是周冬雨、井柏然、彭昱暢 、王琳、田壯壯。這幾位是主要的配音演員。所有還是挺讓人期待的,但是當看到電影之後,就感覺有一種讓配音給毀了的感覺,我還是默默的去看原版好了。中文版的還是比較適合識字不多的小朋友們。
而這次為《千與千尋》配音的演員,網友吐槽周冬雨配音像是全程捏著嗓子,而白龍則一點都沒有少年感,有一種滄桑老成的感覺。
宮崎駿在創作《千與千尋》可謂是苦心孤詣,嘔心瀝血。 對於電影裡的配音,都是精挑細選,可以為了一個聲音做幾十種或者上百種的嘗試,例如,給白龍餵食藥丸的聲音,工作人員特意花時間去獸醫院觀察分析動物咬合的聲音。 對於人物的腳步聲,宮崎駿讓幾十個有經驗的擬音師,反覆穿上百種木屐才得以成行。就是因為對細節如此的精益求精,才有這部經典佳作!
還記得去年上過熱搜的「電視劇都是他們四個在談戀愛」其實是大多數電視劇裡都是邊江、張杰、喬詩語和季冠霖這四位配音界大咖在「談戀愛」!這就很說明問題了。難道我們中國就非常的缺配音演員嗎?實際上中國不缺優秀的配音演員的。需要花大錢請厲害的配音師是其中一方面,另一個方面是配音需要成長的時間,但或是給演員揣摩角色心理的時間不夠,或者演員自身還是不夠重視語氣表達感情也是很重要的層面。
千萬別以為配音演員只要有副好嗓子、動動嘴皮子就行,其實他們的工作生活遠比大家想像的辛苦。比如,為了能夠掌握各種情緒下的發聲狀態,配音演員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觀摩不同人群的聲音,收集不一樣類型的聲音存檔當素材庫。一旦開始配音,他們必須先熟讀好幾遍劇本,然後再觀看樣片熟悉演員的說話節奏和情緒,之後就是沒日沒夜被關在封閉的錄音室裡錄音,還要反覆揣摩角色的聲音情緒,諸如嘶吼、哭泣、咆哮等「重情緒」的部分,他們幾乎都會用去很多力氣。所以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當配音演員的哦!
不過對於配音的不同電影院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在很多場次幾乎是日語版佔的較多,而國語版幾乎是十二分之一。配音需要專業的配音演員,而不是明星,有時明星搞不好在自己出演影視劇的時候還需要專業配音演員給他們做配音呢?話說千與千尋真的需要國內明星配音的光環嗎?
參考文獻:論配音演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