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每個城市以前有很多的古屋老建築,但都在城市的進程中,被大規模拆毀了。但是到了21世紀,政府又開始大規模對這些歷史建築保護起來,排摸尋覓、登記造冊,大規模修繕,但是那些被拆除的,卻已經沒有了回天之力。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江西樂平一處急需保護的古村落-湧山古村。
湧山村位於樂平市東北部,距樂平市區32公裡,這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人文昌達的古村落。村內的建築仍保持著明清時期及民國初年贛東北山區的歷史原貌,現有明清古民居建築38幢。村落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幢幢粉牆黛瓦,飛簷翹角。不僅有著時間沉澱的韻味,更承載著人們心靈深處對鄉愁的寄託。
湧山老街自古以來為樂平、婺源、浮梁重要陸路通道,這條道路是中國歷史上幾次人口南遷的一條重要入口通衢。古饒州、徽州等多元文化在湧山碰撞交融,給世人留下了昭穆堂、王母貞節石碑坊、司馬府邸、州判官府邸、江南第一私塾、萬年戲臺等眾多歷史文化遺存,形成了當地特有的饒派建築風格,也為湧山這個歷史文化名村打上了深深的歷史烙印。
走在湧山村的青石板上,隨處可見風格古樸的老建築,但夾在其中的還有不少新建的小洋樓。隨意走進一處民宅中,平面序列先是進入堂門,穿過堂門,天井便映入眼帘,往裡深入可來到廳堂,廳堂左右便是廂房,可供賓客休息。由於有了天井,使得原本封閉的空間解決了採光、通風、採水等問題。廳堂高大寬敞,屋柱配有石質柱墩;正中的天井用青石板鋪設,砌作規整;門楣、隔扇、窗欞、藻井、梁枋、雀替、鬥拱雕飾精美,大宅深院,無不篆刻著歷史的痕跡,向世人展示著江南民居的無限魅力。
湧山老街的昭穆堂是古村中最為有名的古建築,始建於明崇禎年間的昭穆堂祠堂,兩側砌有70多米長的封火牆,巍然高聳,牆脊做成波浪形,狀如遊龍,蜿蜒曲折,被稱作「遊龍牆」。「遊龍牆」歷經380多年風雨洗禮,保存完好,風採依舊,古韻猶存。
整幢建築雕梁畫棟,敷金施彩的雕刻與氣宇軒昂的高簷、豔麗華美的藻井渾然一體,極盡奢華。昭穆堂的四根梁柱均為金絲楠木,每根梁柱一個成年人都合抱不過來。祠堂裡還建有一座裝飾精美的戲臺,是樂平唯一一座明代古戲臺遺存。但遺憾的是由於古建築缺少規劃和管理,周邊一棟棟古宅被拆、被盜或被毀,昭穆堂正被樓房重重包圍。還有人將現代瓷磚用於裝修昭穆堂,為了美觀動用紅漆刷臺柱,令昭穆堂失去了原有的風貌。
其實近些年,江浙滬等一些發達地區的有錢老闆紛紛來到樂平,向當地一些村民購買品相完好的古民居,買下後將其拆除運到異地整體重建。或者是購買一個古民宅中的構件,如窗戶、門楣等等。一些古董商販直接來到村子裡進行「淘寶」,也導致一些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的古蹟流失於村外。
古村落是中國傳統建築精髓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清古民居、祠堂早已不是單純的建築,而是文化沉澱的「活化石」,更是歷史留給子孫的根脈和記憶。那麼,你有去過江西省樂平市嗎?對樂平印象怎麼樣?你聽說過湧山村這個小眾古村嗎?你覺得這些隱藏深山的古村落該如何保護?如果有機會的話,你想不想到這裡來走走看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