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江豚守護人,3年時光守候「微笑精靈」

2021-02-08 南京江北新區

 

長江的江面被風吹的皺起一層漣漪,這是位於長江三橋的橋墩處,江水因為碰到橋墩而水流減緩,迂迴往復,近岸處蘆葦齊肩,這裡天然地形成一個小小的港灣,水草蓉蓉下嘈嘈雜雜,是各種魚類的聲音。以各類小魚蝦為食的江豚就在此處出沒。



突然,遠處的水面上躍然浮現黑色的弧光,逆流而上的江豚在滔滔江水中戲水玩耍,黑色的脊部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潛入江水之中,起起伏伏,轉體靈活,不時在空中劃下一道弧光,情景頗為壯觀。



「現在是漲潮的時候,江豚距離我們已經比較遠了。每年春季枯水的時候,江豚因為到近岸覓食,活動範圍可能離我們更近,觀測的更清晰。」南京長江江豚保護隊的觀測員楊金龍跟小北說。



早上小北坐了很長時間的車,才來到長江三橋下這個江豚觀測點,周圍圍繞大片農田,從幾個棄之不用的魚塘可以看出,這裡曾經是有人居住的。江豚志願保護隊的隊員告訴小北,這裡就是因為設立保護區,所以進行了拆遷,沿岸地帶目前已全部恢復自然生態了。




2016年,七壩港江豚保護區成立,楊金龍所在的南京長江江豚保護隊也應運而生。


那一年,南京整治了沿岸大批捕魚養殖工業企業,跟楊金龍一起的長江沿岸100多號漁民都棄漁上岸了。之後,楊金龍等12人就加入了守護江豚的南京長江江豚保護隊。說起來是保護隊,可那時候全是漁民的大家,哪懂得什麼保護,在南京市江豚保護協會及相關部門組織下,楊金龍等漁民聽專家教授講課,定期學習,掌握江豚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等等專業知識。整個隊伍配備了手機和記錄單,大家好奇地學習如何拍照記錄,以及如何用文字記下江豚的活動。


△南京長江江豚保護隊隊員楊金龍


三年來,隊員們和專家教授不斷磨合修改觀測記錄表,不斷以更好更科學的方式呈現江豚在南京水域的個體和活動情況。隊員們每年提交有效表格不少於300份,有效照片不少於100張,有效視頻不少於100段。



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有漁民離開,觀測工作是異常辛苦的。在三橋下和八圩江邊兩個監測點,隊員需要從早上6點到觀測到晚上6點,雖然大家是值班制,但一個隊員需要一天都待在一個點,除了負責觀察該段江面上江豚出現的時間、數量、活動規律,還要記錄周邊人類和船隻情況,這個工作是不允許隊員分心的。楊金龍說冬天冷起來的時候穿厚一點活動活動就好,夏天炎熱起來可就不好受了。


小北特意看到隊員們的觀測地點,在一片小小的樹蔭下,搬一個小板凳坐著,就是南京長江江豚保護隊隊員的一天。入伏後,南京的氣溫最高曾直逼39℃,他們的辛苦可想而知。隊長說,天氣惡劣的情況下會讓隊員儘早回去。


小北問隊員,你們覺得這份工作枯燥嗎?這時候楊金龍跟小北說:「我從小就在這裡出生長大,住在漁民新村,作為漁民,50多年來都在長江打交道,現在我們不捕魚了,看不到長江了,我心裡就空落落的,現在能以這樣的方式跟長江打照面,我覺得我挺滿足。」說完,楊金龍會心一笑。



楊金龍是老隊員了,同他一樣,隊裡有幾個人3年來也一直在。保護隊負責人告訴小北,這些上岸來到保護隊的漁民其實都算是志願者,每人每周會安排到一次值班觀測,平時他們就做自己的營生,養家餬口。



「又有江豚露出水面了!」隊員興奮地指給小北看。這些腦袋圓圓胖胖的江豚因體態憨臃曾被人們叫做「江豬」,而他們短闊吻部看起來就像永遠在微笑一樣,因此也被叫做水中的「微笑精靈」。隊員們笑著說,我們不能捕魚了不重要,讓江豚微笑才更重要。


有了江豚第一手的記錄資料,後期對江豚的科學研究和保護將不再成為難題。目前,長江南京段江豚數量穩定在50頭左右,在長江江豚數量整體衰退的情況下已見保護成效。


長江江豚面臨的威脅主要都來自於人類活動的影響。沿岸大量自然溼地消失,魚類生存空間萎縮,江豚賴以生存的食物因長期過度捕撈而嚴重枯竭。而水域的汙染給江豚產生不利影響。 大型船舶產生的噪音,以及高速螺旋槳等等都會對江豚帶來直接的傷害。



在整個長江流域,1991年,江豚約2700頭;2006年,約1800頭;2012年,約1045頭;2017年,約1012頭……由於數量不斷衰減,長江江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等級。而根據南京權威部門的調查,2015年時,長江南京段江豚僅剩20-30頭。江豚的數量,已經少於大熊貓,形勢異常嚴峻。



2014年1月,南京市政府提出對江豚實施保護。當年9月,省政府批准設立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上遊起自江寧區新生洲,與安徽省馬鞍山市相鄰,下遊至南京長江大橋,總面積86.92平方公裡。包括過江通道規劃也為江豚修改了設計方案,同時,還拆除、搬遷了長江三橋至二橋段所有生產性碼頭,退讓長江岸線資源3.5公裡。





文 | 張靜靜

圖 | 袁屏 武家敏 張靜靜

供圖楊金龍,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編輯 | 張靜靜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相關焦點

  •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從「微笑精靈」看長江生態興衰
    從2021年1月1日,由農業農村部下發的《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將全面開始執行,其間禁止一切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我國的母親河長江,將得到一個長達十年的休養生息期,江中的水生生物也將在此期間得到充分的保護和恢復。其中,長江的代表性珍稀物種——江豚,以它們種群命運的起伏,記載了一個長江生態興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種承載著母親河記憶和鄉愁的「微笑精靈」。
  • 只為那一抹江中微笑 2019金科江豚守護行動即將啟幕
    如果你還記得那個耳熟能詳的口號「以美好守護江豚的微笑」,如果你曾經已經是一個為微笑精靈們帶去溫暖的守護者,那麼你對「江豚」一定會有一種特別的親近感。  2019年秋天,金科華東將再次出發,和南京江豚保護協會一起,帶你去探望深居在長江的精靈們,共同守護長江的微笑,將這一份美好進行傳遞和接力。
  • 看到一頭江豚,可它再也不能微笑了……
    這是長江江豚,生活在長江流域裡的可愛動物,同時也是長江裡的食物鏈頂端生物。由於它們的長相像是在微笑,人們都愛稱呼他們為微笑精靈。可是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看到的江豚卻不是現在這個可愛的模樣。今年3月福建泉州,在泉州蟳埔碼頭星海斜對面發現一隻灰色擱淺江豚,一隻眼睛流著血。隨後被海事方面的專家現場確認死亡。針對江豚眼角流血,專家認為,可能由於江豚曝露在空氣中太久。
  • 為了江豚的微笑,這群博士守護在八百裡皖江……
    因天生一幅「微笑」面容,又稱「微笑精靈」。    長江流經安徽省境內長約416公裡,俗稱八百裡皖江。在這裡有一群江豚的守護者——於道平教授領銜的「博士班」。為了保護江豚這個瀕臨滅絕的「水中大熊貓」,安慶師範大學於道平教授和團隊裡的11位博士一起不知在八百裡皖江上走了多少個來回。    因為江豚的牽絆,他的腳步已從中國的長江跨越到柬埔寨湄公河流域。
  • 看,江豚!
    那些暖暖的故事遠遠沒有說完今天,端午佳節,「江豚公益行」網絡公益增殖放流活動在南京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三橋觀測點舉行,在這個觀測點站一會兒,很可能會有一隻可愛的江豚出現在你面前呀!小布採訪了江豚保護協會工作人員姜盟、徐萌和王世成,江豚保護志願者董偉偉、野生動物攝影愛好者陳曙明和武家敏、愛好江豚的老爺子朱方……通過他們的講述,還原江豚一個最真實的生活狀態。 別稱:「長江的微笑精靈」哺乳動物,一胎一仔,是中國特有的動物,更是目前長江中唯一的鯨類動物。
  • 守護長江「微笑精靈」
    (資料圖片) 通訊員 吳志貴 攝法規「護航」 推動江豚生存條件改善冬日清晨,寒風凜冽。近日,安慶港2號碼頭,隨著轟隆隆的發動機響,安慶江豚協助巡護隊3名隊員駕駛著巡護艇,開始了一上午4個小時的巡護,範圍覆蓋長江安慶城區段70多公裡江段及其主要支流。排查環境汙染、非法捕撈及勸離垂釣是他們的主要工作。
  • 匯口鎮八裡江長江漁民上岸成為江豚守衛者 江豚成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安徽全力為其打造美好家園
    2月5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布,長江江豚等65種野生動物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一級。近日安徽省批覆同意設立全省第一個省級江豚自然保護區,早在2017年開始就有長江漁民上岸化身江豚守衛者。安徽正全力為江豚打造一片健康生長的美好家園。
  • 漁夫與江豚
    去年,《半島晨報》 記者陸瑤受邀參加海釣人梁澤業舉辦的海釣賽,當看到成群的江豚出現在海釣船周圍時,她被這些憨態可掬、與人親近的「海洋精靈」所震撼,放棄了本來想採寫海島旅遊新亮點——海釣的文章,專門寫了一篇關於江豚的報導。借這張發行量挺大的報紙,使一篇報導被廣泛傳播轉載,吸引了眾多喜歡野生動物遊客的眼球。於是,親子遊觀江豚團紛至沓來。
  • 宜昌江豚朋友圈又擴大了
    圖 張泉 攝這一數據來自2018年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長江江豚科學考察報告▲2019年3月25、26日連續兩天來拍到江豚身影。拍攝:吳延陵、張泉,剪輯:張泉圖 吳延陵 攝從2012年的3頭到如今的17頭以上奧秘在哪裡?
  • 長江江豚守護者:願留住母親河的「微笑天使」(圖)
    8月13日,長江江西彭澤段,一隻江豚在江中嬉戲。 湯繼虎 攝中新網九江8月13日電 題:長江江豚守護者:願留住母親河的「微笑天使」作者 王昊陽 洪永林 袁昕「怎麼樣?拍到了嗎?」「嗯,拍到了,今天是第二回了。」
  • 剖腹棄屍、被囚失明 水中「微笑精靈」誰來守護?
    中新網11月8日電(甘甜 董寒陽)日前,湖南岳陽洞庭湖內,漂出一具江豚屍體,其肚皮表面有一條約20釐米的切口,尾部用繩子墜了兩塊磚。工作人員判定,江豚或是被人殺害後拋屍。2012年春季,洞庭湖就曾發生過令人震驚的江豚死亡事件,共12隻江豚死亡。江豚被稱為「天生微笑的精靈」。
  • 蘇州又現江豚!
    蘇州又現江豚!因為性情溫和,嘴部弧線天然上揚呈微笑狀,而被稱為長江的「微笑精靈」;它不僅是長江中現存唯一的水生哺乳動物,也是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水質好不好,江豚最有發言權」。園區內老牌的氟化工企業已從傳統產品向電子化學等高端產品轉型,3條新生產線今年6月就能投產。
  • 奉化桐照漁村發現江豚屍體 "微笑天使"為何成"冰美人"
    奉化桐照碼頭,死去的江豚被冰凍在冷庫內  形態跟海豚相似,但比海豚更萌萌噠、更可愛,且有著標誌性笑容。被稱為「微笑天使」的江豚,遺憾的是,這頭出現在奉化桐照碼頭的可愛江豚,已經沒了呼吸。  1月8日下午,寧波市民孫先生遇到了這隻已經死亡的「微笑天使」。他因此發帖,希望能加強對市民、漁民的科普教育。  到底是漁民誤捕,還是有人偷捕?這隻死亡的江豚最後去哪了?昨天,記者前往奉化。  它是誰?
  • 象山港瞻岐段海域首次發現珍貴江豚
    昨天,甬派拍客「LC行攝生態」在嶦岐海邊發現一條江豚。據悉,這是寧波首次在象山港瞻岐段發現江豚活動。「嶦岐海裡有條大黑魚,漲潮的時候就在大閘口捕魚。」「這魚很大,會噴出長長的水柱!」「頭部鈍圓,吻部短而闊,身體中部粗壯,尾鰭較大,呈水平狀……江豚!」這正符合江豚所具有的外觀特徵。等到江豚再次躍出水面,拍客「LC行攝生態」趕緊一陣快門,用鏡頭記錄下了江豚追逐著一條50公分左右鯔魚的珍貴一瞬。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江豚是一種古老的水生哺乳動物,在長江生活的歷史約有10萬年,被稱為「活化石」,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最有特點的是它標誌性的微笑。
  • 江豚,有多重要?
    圖/視覺中國近日,長江宜昌、南京段的江流上,經常能看到江豚頻頻出現在江面。它們成群結隊地嬉戲,已經成為一種日常。▲ 2020年11月7日上午,湖北宜昌,一對雄性江豚與雌性江豚正在水中交配。圖/視覺中國這種被稱為「長江的微笑」的可愛生物,一度十分瀕危。
  • 「不想看到江豚再步白鰭豚的後塵!」
    江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其微微上揚的嘴角像是一直掛著憨態可掬的「微笑」,因此也被人們稱為「微笑天使」。從白鰭豚功能性滅絕,到長江江豚數量驟減,加上普通魚類種群和數量的大幅減少,讓本應是物種多樣性的長江水域面臨巨大壓力。捕魚、排汙、採砂等都會對江豚生存造成威脅,實行更為嚴格的保護成為必然。
  • 義賣善款捐給「微笑天使」,幼兒園小朋友受邀參加江豚生日派對
    楚天都市報6月1日訊(記者張裕 通訊員王萍)「江豚睡覺時是睜一眼睛閉一隻眼睛,太有意思了!」6月1日,長江紫都幼兒園與江豚在雲端進行了一場親密接觸。「江豚不用耳朵來聽聲音的哦,而是利用回聲來定位。」江豚館的工作人員熱心的帶著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暢遊館內。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鄧曉君老師,首先向小朋友和家長們的愛心捐贈表達了感謝,接著帶領小朋友們在直播中雲遊江豚館,孩子們通過觀看科普視頻、聆聽圖文講解的形式,了解了江豚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現狀。
  • 守護東亞江豚|大海裡也有江豚
    (圖片來源:網絡) 但其實,江豚卻是鯨類家族的「小不點」, 喜歡生活在 人們將它們分為 印太江豚、東亞江豚和長江江豚。
  • 「微笑天使」長江江豚多次現身 農業農村部:健全跨地區保護機制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最近在南京、武漢等地通江湖泊,媒體報導發現了』微笑天使』長江江豚群體出現的頻率顯著增加,我們對此感到很欣慰,這說明保護工作有了初步的效果。」
  • 江豚郵局孩子們「團寵」萌寶郵戳
    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供圖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王聰) 每到周末,鼓樓區江邊路上的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都會迎來不少江豚「粉絲」,他們是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或是牽著家長手的幼兒園小朋友。他們在站裡了解江豚的知識,在江邊觀察「微笑天使」。他們還懷揣著一個小願望,在站內的江豚郵局裡,給遠方親友寫信、寄明信片,捎上江豚寶寶的可愛形象,送去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