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啥意思?古人對此深有體會

2020-12-06 中原文化家

俗語「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到了夏至這個節氣後,夫妻最好分房各自睡,現在看來,或許有些不懂,為何過了夏至節,夫妻便要各自歇呢?到底有何講究?

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

通過俗語字面意思,能很清楚地理解其字面意思,就是夏至節過了以後,夫妻二人各自休息自己的了。那麼,到底是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出現呢?是什麼讓夫妻二人分開各自休息呢?

這其實句老話,通過誇張的描述夏至之後夫妻各睡各的,直觀的說明了炎熱季節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也側面的說明了夏至之後農田裡面的工作強度,也是典型的一句話糙理不糙的俗語。

但在高溫的天氣之下,做一些重體力活,對於身體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過去沒有什麼空調、電扇,晚上酷熱難耐,都會多多少少的休息不好,很多時候,累了一天會早早的歇息,對於夫妻之間的那點事,自然也是不在考慮。

而且其中比較隱晦的一個含義就是,在這樣勞累且高溫的情況下,夫妻在一起睡,經常進行一些夫妻生活,也是十分損傷身體的。因此老祖宗們才傳出這句諺語,讓大家在夏天各自修養,等忙過了最熱的時候,天氣涼快下來,人自然也鬆快的多。

各自歇是因為太累,古人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作規律,在夏至節之後,因為白天實在太累,且白晝極長,晚上回到家的時候倒頭便睡,於是只能「各自歇」。

況且,經過一整日的勞動,回到家後必然看到床鋪就倒頭大睡,考慮不了那麼多了。在這個農忙時期,這並不是夫妻二人關係不和睦,於是便有了這句「夫妻各自歇」的說法。

夫妻各自歇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關於這一點,首先要從古人的吃飯和勞作兩方面說起,二者皆關乎體力,前者尤為重要。一天只吃兩頓飯,吃不吃得飽暫且不說,高強度的田間勞作,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絕對不知道到底有多麼辛苦。

還有說法,「各自歇」是因為太熱了,倒也能和前面所說「夏至日」相對應。夏至之後,天氣越發炎熱,晚上溫度降不下來,自然只能各自休息,畢竟古代又沒有風扇。

進入到了夏至節氣以後,氣溫也就進一步升高了,酷暑也就要開始了。所以「夫妻各自歇」,也指夫妻兩要分房睡覺了。這樣才能各自都能好好休息,有了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才有精力繼續去幹活。

最後,這句俗語還有比較隱晦的一層含義,那就是在夏至節氣的時候,夫妻兩都是身體比較勞累,天氣又比較悶熱,所以在這個期間夫妻兩人分開睡覺,其實也是為了避免行夫妻之事,這樣也不利於身體健康。

雖然這句俗語對今人來說沒啥意義,但好歹讓我們了解了古人夏至之後的生活。古人之辛苦,我們大概是體會不到了,不過古人之智慧,還是可以了解一二的。

其實「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還有下半句,那就是「過了重陽節,夫妻宜多歇。」也是差不多的意思。而且這些俗語都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不同的節氣,不同的地點,不同的習慣,都有可能演變成一句精闢的民間俗語。各位看官,您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俗語說:「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啥意思?夏至都有啥講究
    俗語說:「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啥意思?夏至都有啥講究夏至悄然而至,相信大家應該也感受到了氣溫的變化,筆者身邊不少朋友已經換上了背心坎肩,在家裡怡然自得地吃著冰西瓜。我們不妨從俗語中一探究竟,來看這句:「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字面意思說的是過了夏至以後,夫妻二人就能夠各自歇著了,也就是說度過這個階段以後,人們得以抽出時間休息或忙別的事情。古時候以小農經濟為主,做買賣的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還得靠家裡的一畝三分地吃飯。
  • 古人講「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啥意思?農村人才懂的俗語
    事實上,古人總結出了很多與夏至有關的俗語,在這些俗語中,可以發現古人的生活軌跡。俗語「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是農村人才懂的俗語,簡單說就是夏至過去之後,農村種地的夫妻就會開始休息。實際上這句俗語所表達的含義,指的是二十四節氣的變化規律,以及農業生產與二十四節氣之間的關係。
  • 在農村,「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到底是什麼意思?相信像那些從小生活在農村的人,應該都知道在農村一直以來都流傳下來很多諺語,這些雖然不是什麼大道理,但是卻是老祖宗總結下來的經驗,在我們生活中可是處處用的到。
  • 農村諺語「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是什麼意思?夏至有多重要?
    在農村有各種各樣有意思的諺語,這些可都是老祖宗總結下來的經驗,雖然很多諺語都被人們忘得差不多了,但是還有很多諺語,一直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被廣泛的應用。因為這些諺語讀起來大多都朗朗上口,所以特別方便人們記憶,這也體現了老祖宗的智慧。
  • 農村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是啥意思,你做到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是啥意思,你做到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關於教育問題的,有的是關於天氣狀況的,還有的俗語是關於做人做事的等等,這些俗語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在以前的時候幫助了很多農民,但是如今因為農民的生活變好了,於是這就導致農村有很多俗語都開始淡出了農民的生活中,真是非常的可惜。
  • 農村俗語「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啥意思?雷打雪好不好?
    導讀:農村俗語「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啥意思?雷打雪好不好?
  • 農村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啥意思?有道理嗎?說起農村,我們都會想到農村人的樸實、熱情。農村雖然相比城市,地方偏遠、落後,但是卻有一條是城市人所缺失的,那就是注重親情。在農村,只要一個人出事,他的很多親戚都會前來幫忙。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到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周的星期日就要迎來24節氣的冬至了。冬至節氣到了,就要開始數九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冬至又稱之為「冬節」、「亞歲」、「小年」,在古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民間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作為24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古人也發現了這天的天氣情況,還可以預測後面的天氣好壞。
  • 俗語「雨打雨水節,二月雨不歇」啥意思?老祖宗預測雨量,準嗎?
    提要:俗語「雨打雨水節,二月雨不歇」啥意思?老祖宗預測雨量,準嗎?明天2月19日就到雨水節氣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也是反映降水現象的一個節點,其字面意思就是標誌著降雨季節的開始,當地雨水量會逐漸增多。
  • 進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來年長工歇」,啥意思?為何?
    導讀:進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來年長工歇」,啥意思?為何?農村關於三九四九的俗語老話有很多,像大家所熟知的三九四九凍死老狗,說的就是在此期間是全年的最低氣溫階段,而且臘八也即將到來,今年的臘八跟大寒節氣恰逢在同一天,在喜迎臘八的這一天。也會迎來大寒節氣。臘八的日子是固定的,但大寒節氣的時間是不確定的。所以說這兩者也是比較難遇到的,在近期出現兩者在一起的是在2001年,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來年長工歇」這句俗語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將至,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將至,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在小時候就會背誦《二十四節氣歌》了,現在的很多小朋友也應該會背誦。「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24節氣中第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以前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人認為冬至是傳統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節氣到了,新年也就在眼前了,所以過去對冬至日的重視程度不亞於新年,很多在外漂泊的遊子都會趕在冬至前回家。在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少和天氣相關的農諺,而因為冬至臨近春節了,因此就有好多和春節期間天氣的俗語流傳下來,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是什麼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
  •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個「日」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出自哪嗎?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個"日"是啥意思?你知道出自哪嗎俗語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在古代的時候俗語普及度非常廣,以至於今天的很多地區仍有俗語在流通使用。這句俗語的意思也很好理解,不過在古代的時候其所表達的意思和今天我們理解的卻有所差異。如果對中國歷史有所研究的話就會發現,古人非常重視緣分,雖然在當時婚姻大事什麼的都是由父母包辦,但仍有少數男女希望能夠得到自己的幸福。不過不管怎樣,古人都相信男女能夠成為夫妻是有福分的,所以當時的主流觀點都是"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一日夫妻百日恩"等等。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這一句「老洩殘精,人窮壽盡」正是闡釋了這個道理,人的年齡隨著不斷增長,身體素質自然也會隨著時間下降,自然對於夫妻生活也會有影響,通過黃帝內經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人隨著年數的增長,尤其是在四十歲的時候,腎氣會逐漸衰退,開始掉頭髮,四十八歲三陽經氣衰退,五十六歲肝氣衰微,精氣不足。
  • 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啥意思?有何道理?說了你可能不信
    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啥意思?有何道理?說了你可能不信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用語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是俗語在農村仍然非常常見,甚至與人們的生活融為一體。走在村裡,你經常能看到,在村頭的樹下,有那麼一些幹完農活聚集在一起的大爺大媽們互相嘮著家常。在他們的交談的過程中,總有那麼幾句簡單易懂,蘊含大道理的話語跳出。這便是俗語。俗語是勞動人民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來蘊含生活的大道理,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總結積累並傳承下來的話語。俗語的內容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人們的衣食住行到個人的為人處事都有涉及。
  • 民間俗語:「無仇不成父子,無怨不成夫妻」,究竟啥意思?
    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積累深厚的文化底蘊,無論是儒家經典學說《論語》,還是道家創始人老子的《道德經》,或者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皆為古人創造的文化瑰寶,歷經千年不朽,至今讀起來讓人受益頗多。
  •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個"日"是啥意思?你知道出自哪嗎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個"日"是啥意思?你知道出自哪嗎俗語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在古代的時候俗語普及度非常廣,以致於今天的很多地區仍有俗語在流通使用。對於俗語我們應該辯證的分析,很多俗語中所蘊含的道理都是值得我們深刻思考的。
  • 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
    文/豬友巴巴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而在喪葬習俗中,經常聽到老人談論這句俗語,大家知道啥意思嗎?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從字面上可以看出是關於墳址的,在農村一般來說,墳地的選擇都是有講究的,有些是按照祖輩排行逐一進行埋葬,有些則沒有特殊的局限,是需要晚輩來尋找的!
  • 2021年是寡婦年,俗語說:「寡婦遇上牛,驢馬不得歇」啥意思
    :「寡婦遇上牛,牛馬不得歇」啥意思?   寡婦遇上牛,驢馬不得歇   寡婦年一般是風調雨順,牛年又是一種吉兆,這是古人得出的經驗之談,2021年是寡婦年又恰逢牛年,更是好上加好。2021年的立春其實在陽曆的2月3號,也就是2020年的臘月二十二,也就是在陰曆年前,陰曆年後沒有立春,過完年天氣回暖較快,春耕春種就會提前,地裡就會有一派繁忙的景象。
  • 今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啥意思?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是公曆2021年1月17日,農曆2020年臘月初五,是四九的第一天。四九是數九的第四個九天,在農村有「三九四九,凍死豬狗」的說法,意思是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冷的階段。在農村中關於四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民間俗語「喜事叫,喪事到」,什麼意思?農村人對此深有體會
    在農村地區廣泛流行的俗語,實際上凝結了幾千年的文化精粹。雖然俗語往往都以充足的語言,去表達大家顯而易見的道理。如果大家能夠了解所有蘊含的內涵,相信一定會對這種文化刮目相看。所以雖然體現的是通俗文化,但是其中的人生哲理卻一點也不俗氣。在北方地區有一句俗語「喜事叫,喪事到」,農村人對此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