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到了夏至這個節氣後,夫妻最好分房各自睡,現在看來,或許有些不懂,為何過了夏至節,夫妻便要各自歇呢?到底有何講究?
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
通過俗語字面意思,能很清楚地理解其字面意思,就是夏至節過了以後,夫妻二人各自休息自己的了。那麼,到底是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出現呢?是什麼讓夫妻二人分開各自休息呢?
這其實句老話,通過誇張的描述夏至之後夫妻各睡各的,直觀的說明了炎熱季節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也側面的說明了夏至之後農田裡面的工作強度,也是典型的一句話糙理不糙的俗語。
但在高溫的天氣之下,做一些重體力活,對於身體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過去沒有什麼空調、電扇,晚上酷熱難耐,都會多多少少的休息不好,很多時候,累了一天會早早的歇息,對於夫妻之間的那點事,自然也是不在考慮。
而且其中比較隱晦的一個含義就是,在這樣勞累且高溫的情況下,夫妻在一起睡,經常進行一些夫妻生活,也是十分損傷身體的。因此老祖宗們才傳出這句諺語,讓大家在夏天各自修養,等忙過了最熱的時候,天氣涼快下來,人自然也鬆快的多。
各自歇是因為太累,古人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作規律,在夏至節之後,因為白天實在太累,且白晝極長,晚上回到家的時候倒頭便睡,於是只能「各自歇」。
況且,經過一整日的勞動,回到家後必然看到床鋪就倒頭大睡,考慮不了那麼多了。在這個農忙時期,這並不是夫妻二人關係不和睦,於是便有了這句「夫妻各自歇」的說法。
夫妻各自歇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關於這一點,首先要從古人的吃飯和勞作兩方面說起,二者皆關乎體力,前者尤為重要。一天只吃兩頓飯,吃不吃得飽暫且不說,高強度的田間勞作,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絕對不知道到底有多麼辛苦。
還有說法,「各自歇」是因為太熱了,倒也能和前面所說「夏至日」相對應。夏至之後,天氣越發炎熱,晚上溫度降不下來,自然只能各自休息,畢竟古代又沒有風扇。
進入到了夏至節氣以後,氣溫也就進一步升高了,酷暑也就要開始了。所以「夫妻各自歇」,也指夫妻兩要分房睡覺了。這樣才能各自都能好好休息,有了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才有精力繼續去幹活。
最後,這句俗語還有比較隱晦的一層含義,那就是在夏至節氣的時候,夫妻兩都是身體比較勞累,天氣又比較悶熱,所以在這個期間夫妻兩人分開睡覺,其實也是為了避免行夫妻之事,這樣也不利於身體健康。
雖然這句俗語對今人來說沒啥意義,但好歹讓我們了解了古人夏至之後的生活。古人之辛苦,我們大概是體會不到了,不過古人之智慧,還是可以了解一二的。
其實「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還有下半句,那就是「過了重陽節,夫妻宜多歇。」也是差不多的意思。而且這些俗語都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不同的節氣,不同的地點,不同的習慣,都有可能演變成一句精闢的民間俗語。各位看官,您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