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本傳統男兒節

2020-12-12 騰訊網

[摘要]這一天,只要家中有男孩子的家庭都會將長條狀鯉魚旗串在竹竿上,掛於屋頂隨風飄揚。

日本鯉魚旗(圖片來源於網絡)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五月五,今天在日本是屬於男孩子們的節日,又稱「男兒節」或「鯉魚節」,因為在這一天,只要家中有男孩子的家庭都會用紙或布做成色彩鮮豔的長條狀鯉魚旗串在竹竿上,掛於屋頂隨風飄揚,家裡有好幾個男孩的,幾條彩色的大鯉魚在屋頂排成隊伍,隨著風向在空中飛舞,色彩絢麗,景象威武。

日本是世界上慶祝兒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但他們不過國際的「六一」兒童節,而只過完全屬於日本傳統的節日。在日本一年要慶祝三次兒童節,並且以男孩女孩分開慶祝,內容方式都充滿日本風情。三月三女兒節,女孩子家庭會擺放各種女子人偶,小女孩們身著豔麗的和服在家中受到祝福與珍視。五月五日男兒節,從這一天到來之前半個月左右開始,在日本各地都會看到許多家庭掛出的一面面隨風飄揚的鯉魚旗。日本的民俗學家們解釋說,掛鯉魚旗這種方式,一是取意於中國古代「鯉魚跳龍門」的傳說:每年三四月大量的鯉魚聚集在中國黃河中遊的龍門處,如果能逆流而上,越過北山的瀑布,就能出人頭地成為龍。一條條迎風起舞的鯉魚旗,表達了日本家庭祈願自己家的孩子順利成長的心情。二是取意於鯉魚生命力強,多子、繁殖能力強。源自於中國的「望子成龍」和「鯉魚跳龍門」的美好習俗寓意在一衣帶水的鄰國生根發芽,寄託了日本人對男孩子們的殷切期望。再到了11月15日,是日本的「七五三」兒童節,日本家庭會專門為家中有三歲、五歲和七歲這三個年紀的孩子再熱鬧地慶祝一番。

說起男兒節定於五月五的這個傳統來歷,在蔣百裡和戴季陶合著的《日本人與日本論》一書裡說道:此風俗始於江戶時代,原是農曆端午節的風俗,以祈禱家中男孩早日成材,後改為陽曆五月五日。而且在日本古代也拿鯉魚來比武士,因為只有鯉魚受了刀傷乃至臨死也不會動。而來源於中國農曆五月五的端午節,又稱天中節,此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書中有記:「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日本把五月五日定為「男兒節」,也是據天中節這一「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氣」之說而來。

除了會在屋外掛起鯉魚旗外,和三月三女兒節一樣,日本有男孩子的家庭在五月五男兒節同樣會在家中擺放武士人偶,以及盔甲、刀等「五月人偶」。這一習俗和中國又有著割不斷的淵源。中國的端午節有掛菖蒲葉、飲菖蒲酒的習俗,以避邪祛病,「菖蒲」的日語發音與漢語詞彙「尚武」的發音一樣,而且菖蒲的葉子形同武士的劍,日本人沿襲並日本化中國端午的習俗,到了江戶時代,為了使男孩子從小就能養成尚武的精神,期望將來能夠武藝高超,做個出人頭地的英雄,每年端午節這一天,武士們都要把自己的鎧甲,頭盔放在日光下晾曬。這些裝備現在就成了五月五男兒節的「五月人偶」。

和女兒節一樣,男兒節同樣有應節料理。因為這節日本來是從端午節演變而來,所以這一天日本民眾也會吃糯米粽子,日本的糯米粽子是用槲樹的嫩葉包裹的一種和風點心,糯米包著紅豆沙的餡,據說槲樹這種樹木長出嫩葉時,老葉子仍然沒有脫落,所以有「老人健在而子孫繁榮」之寓意。

日本是一個極其重視本國傳統節日的民族,他們沒有任何國際節,對自己民族的每一個傳統節日都隆重對待。三月三女兒節、五月五男兒節、七月七日七夕節等等,雖然都是學來的傳統,將陰曆變為陽曆,但這個民族不動聲色、善於模仿的「拿來主義」,把學到的優秀傳統和經驗變為自己的傳統,悉心妥善地永遠保存下去。(文/何微)

相關焦點

  • 五月五日:日本男兒節(鯉魚節)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咱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但今天是陽曆的5月5日,對我們來說就是很普通的一天,但是對於咱們的鄰國日本來說,今天是他們的傳統節日——男兒節。相信絕大多數朋友都不清楚這是個什麼節日,但是其實很多人都見過。
  • 日本五月五日的主角原本是女性,是怎麼發展為男兒節的?
    中國端午節傳入日本,最初流行於日本皇室和貴族之間,但是日本民間在五月也有一些紀念活動,這些活動後來逐漸融入了中國端午習俗,演變形成了更具有日本民間特點的端午節風俗。古代日本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人們敬畏自然,崇拜神靈,因而在播種和收穫之前舉行祭祀活動成為古代日本人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日本五月的祭祀活動與農業生產插秧有著密切的聯繫。
  •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為「重五節,重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五月五 日本兒童節鯉魚旗
    五月五 日本兒童節鯉魚旗
  • 菖蒲為何成了日本「五月五」的節令符號? | 動態
    隋唐時期,中國的端午節令習俗傳入日本,歷經模仿與吸收、融合與改造後根植於日本本土文化,成為日本最重要的民俗節令之一。而菖蒲、鯉魚旗、柏餅、武士人偶等「五月五」獨特的節令符號,承載著日本人濃濃的鄉愁,寄託著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日本「五月五」節慶裝飾端午習俗從隋唐時代東傳日本,時人稱之「端午節句」「菖蒲節句」。
  • 【傳統節日】端午節習俗與禁忌,不可不知!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那麼,今日與大家分享一些常用而且有意思的別稱,透過別稱讓你更加了解端午節,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 五月初五話端午,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重午節。。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天中節。。
  • 頭條| 五月初五話端午,最全的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2重午節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3天中節此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日本以五月五日為「男兒節」,可能也是據天中節而來,因其認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氣。4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汙為俗。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端午節這一天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再加上許多故事傳說,因此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俗話說「五月五,過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
  • 五月五 過端午
    又是一年粽子飄香明天就到端午節了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五月五過端午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
  • 荔枝灣︱「五月五•龍船鼓」
    與此同時,泮塘方面還會選出數名幾代同堂、高壽康健、有福氣、有威望的父老,站在岸上,對「契爺」不停拱手作揖。之後,再由他們為鹽步老龍「簪花掛紅」。所謂「簪花掛紅」,就是將代表吉祥如意和真誠祝福的布質(或絲質)紅花掛在老龍龍頭上。儀式結束後,泮塘方面便送上當地特產「泮塘五秀」( 慈菇、馬蹄、菱角、蓮藕、茭筍)及金豬等禮品,孝敬「契爺」,然後再把黑紗(或綢布)製成的標旗插到「契爺」的船頭上。
  • 五月節,溫暖心靈的時光
    把端午節叫做五月節,這是北方的習慣的叫法。聽起來像是一個乳名,帶著一絲親暱,一絲暖意。北方人的五月節沒有南方那般聲勢浩大,那般熱鬧,但似乎更親切隨和,溫婉如玉。北方人的五月節,感覺上和紀念屈原沒有太大的關係,或許因過於遙遠,在迢遙遷徙中沒能保留住那些最初的韻味。
  • 日本人原來這樣過端午節
    其中,正月初七的人日節(七草之節)、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桃之節、女兒節)、五月初五的端午節(菖蒲之節、男兒節)、七月初七的七夕節(乞巧節)、九月初九的重陽節(菊之節),是為著名的「五節句」,直到今天仍是日本人喜聞樂見的重大節日
  • 五月五端午節裡文化到底是什麼?吃粽子還是賽龍舟或者說是門插艾
    端午節裡的文化到底是什麼?吃粽子還是賽龍舟或者說是門插艾端午節,在我的心目中就叫五月五。小時候這樣叫,長大了,也依然這樣叫著。但一說起五月五,我就心裡清楚了,明白了,高興了。五月五,是端陽,端午節裡事務忙。門插艾,香滿堂。又是一年端午節,每一個重視端午節的人們,除了吃粽子、賽龍舟。
  • 充滿童趣的日本端午節
    隨著日本的節假日普遍採用公曆,日本端午節也改在了公曆的5月5日,只有極少的地方還在6月5日這一天過端午節,在時空上與中國的端午節保持著最短的距離。  所以嚴格來講,日本端午節已早於我們過過了。不過,傳到日本的中式節日仍然保留了諸多的原汁原味中式元素,比如,在門戶上掛菖蒲和艾蒿、泡菖蒲澡、吃粽子等。
  • 五月五 粽香滿堂|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端午節,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被叫做端陽節、龍舟節和重午節等,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的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內涵。西晉的《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 日本人怎麼過端午節?和中國端午節有什麼不同? | 日本文化
    明日農曆五月初五,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
  •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為何國外有些地方也過端午節
    今天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國家專門放假一天以示重視。在這個主要以紀念屈原為主的傳統節日裡,各地展開了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如賽龍舟洗菖蒲,插艾葉包粽子。但人們好奇的是,這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為什麼國外有些國家和地區也都過這個節日呢?他們過端午節的目的是什麼?
  • 日本也過端午節嗎? 五月人形和鯉魚旗又代表什麼意思呢?
    日本有很多習俗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比如中國過端午會吃粽子,掛艾蒿驅邪防病。
  • 一到五月的「日本草莓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每年的一月到五月是日本的草莓節,這個時候對愛吃草莓的遊客們來說,簡直就是視覺味覺上的雙覺盛宴。最不容錯過的就是滿眼草莓的少女心體驗,讓人感動到哭。草莓在日語中被稱作「いちご」。所以,才有了一月到五月都是日本的草莓節。而且這個季節能吃到矚目已久的盛大草莓派對,在日本的各大酒店也都會推出相對應的酒席系列,滿足你的食慾。各種利用草莓製作而成的食物,堆滿你的眼帘,仿佛生活在草莓的樂園,簡直太美妙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