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就要去看它的博物館,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生活,就先從它的菜市場開始。
在雲南,除了到景點打卡拍照,去當地的菜市場逛一圈也是一次不錯的行程。
雲南的菜市場到底有什麼好逛的?
這麼說吧,雲南人逛外地的菜市場就好比天天去百貨超市的人走進了雜貨鋪,該有的都沒有。
外地遊客第一次去雲南當地的菜市場後一定會驚呼:「哇,這些真的能吃嗎?」
01
原以為什麼飛禽走獸都敢吃的廣東人已經是食物鏈頂端的人了,沒想到雲南人也是食物鏈的王者。
每年雨季光顧雲南,各種野生菌子瘋狂生長,雲南人一年一度的「試毒大會」又開始了。
全世界有2000多種可食用的野生菌,光是雲南就佔了其中的40%,菜市場裡的野生菌子品類琳琅滿目,松茸、雞樅、牛肝菌、紅菇、竹蓀……像平菇一類的「人工菌」根本就沒有被雲南人放在眼裡。
雲南人對菌子的狂熱程度可以用「把生死置之度外」來形容,他們可以無視其中的毒素,一吃就吃上半年。
就像火鍋愛好者會經常光顧重慶的肛腸醫院,雲南的醫院每年都要收治大量食物中毒的菌子死忠粉。
他們吃菌子中毒後產生幻覺,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有人能看見小人手拉著手跳舞。
有人把人頭看成了高壓鍋。
有人吃著吃著把自己也當成了黑牛肝菌,全身黑衣撐著黑傘,生怕醫院的醫生護士把他摘下來。
還有全家中毒後在沙發上划船的。
去醫院洗胃回來都哭喊著再也不碰了,結果沒過幾天又跑去參加朋友的菌子派對,真香!
因此一到菌子採收旺季,累覺不愛的有關部門都要發好幾條簡訊提醒大家謹慎食用野生菌子。
嘔吐、出現幻覺還只是輕症,嚴重的還會損害神經系統甚至危及生命。
吃菌中毒的新聞年年有,但依舊有人沒能抵擋這致命的誘惑。
雲南人對菌子的熱愛,不得不讓人折服。
02
除了五彩斑斕的野生菌子,雲南人連花也不放過。
從菜市場買回來玫瑰送給女朋友,頭一晚還是窗臺邊的擺設,第二天就登上了餐桌成了一道美味佳餚。
不只是玫瑰,玉蘭、百合、菊花、桂花,各種你能想到的用來看的花,雲南人基本照吃不誤。
就著雞蛋炒,色澤金黃誘人,或油炸花瓣,或與土豆泥攪拌,又或者做成玫瑰花餅和玫瑰醬,聰明的雲南人玩出了各種花樣。
往削了皮的仙人掌加入些許調味料,就能做出一道爽口的涼拌菜。
一些原本就說不出本名的花,被攤販巧妙加工,堆放在一個個不鏽鋼盆裡,涼菜愛好者看了都眼花繚亂。
百花製成的食材和菜餚,總有一款適合你的胃口。
03
菜市場除了售賣野生菌和鮮花這些素食,當然還有葷菜。
但這裡的一些葷菜會比普通市場售賣的與眾不同。
雲南人吃蟲子人盡皆知,知了、蟬蛹、蠍子、蜈蚣,基本上來者不拒,這些可都是妥妥的蛋白質啊。
用從水裡撈出來的蜻蜓幼蟲製成的油炸水蜻蜓,尾部帶刺,串成一排看著確實不敢下筷。
炸知了,去雲南旅遊一定要嘗試的一道小吃。
竹蟲,還有個比較倒胃口的名字叫「竹蛆」,通體乳白的竹蟲經過油炸後像是酥脆的薯條。
營養豐富的螞蟻蛋,這玩意不僅能吃,而且涼拌生吃口感更佳,有時會被拿來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
雲南的一些城市還會舉辦吃昆蟲比賽,不少好奇的遊客慕名而來。
各種稀奇古怪的昆蟲菜餚,剛入門的萌新吃貨都要被嚇破膽子,更別說牛癟(牛胃裡還沒被消化的反芻物),口味之重,衝擊著味蕾。
要問雲南人有多野?他們可不是吃素的!
在雲南的菜市場,人類才是外來物種。
狂野的飲食在我看來是他們頑強生命力的映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生存環境,雲南人民在這麼多有毒有害物種中找到了共存的辦法。
雖然路子夠野,但卻是身在外鄉的雲南人魂牽夢繞的家鄉的味道。
能和這麼多種食材打交道的人對菜品的把控也是有一套的。
難怪汪曾祺也對雲南美食讚不絕口:「中國人吃雞之法有多種...而我以為應數昆明汽鍋雞為第一」、「我一輩子沒有吃過昆明那樣好的牛肉」。
雲南菜市場的「野」,其實是當地人骨子裡的不羈罷了。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秘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