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教輔書暴利產業鏈:政府書店學校齊分肥

2020-12-18 騰訊網

儘管國家三令五申禁止統一徵訂教輔書,但依舊未能斬斷教輔資料伸向學生的撈錢「黑手」。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安徽調查時發現,學生並沒有真正減輕負擔,書包依舊被多種多樣的輔導書佔據。事實上,在行政力量的推動下,各個學校僅僅用家長籤字的一張訂書單,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繼續進行著「統一徵訂」。除了各教輔出版社外,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新華書店、學校也在理所應當的分食著其中高額利益,在清晰可見的教輔書暴利產業鏈條下,本應乾淨的義務教育產業,正面臨著被蠶食和破壞的巨大危機。

學生被強迫下的「自願購買」

早在2001年6月7日,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教輔材料管理辦法》的通知第三條規定:禁止將一切形式的教輔材料編入《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強迫學校訂購、中小學校不得組織學生購買、發行部門不得向學校徵訂或隨教材搭售一切形式的教輔材料。從此以後,教育部幾乎每一年都要聯合其它部委下發一次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進校統一徵訂教輔的文件。

儘管國家三令五申,但是各地都繼續上演著「進校統一徵訂」的戲碼。

合肥市的幾位家長向記者反映,他們最近收到了學校發的簡訊,通知他們不要把教輔材料裝在孩子的書包裡,因為上級教育部門要來檢查。

這些見不得光的教輔材料包括基礎訓練、大考卷等,其中有學校統一訂購的,也有老師「建議」學生購買的。

「是自願的!」合肥市小學四年級學生丁微(化名)特意提高了嗓門。這名學生的家長告訴記者,一個學期除了統一向學校交的140多塊錢書本費,老師還建議購買80多塊錢的教輔書。老師會給學生家長發一個名單,讓他們在上面打勾,而且反覆強調說這是自願購買。

「敢講不自願嗎?」安徽桐城市的一名學生家長說,現在老師都在教輔書上布置作業,如果不買指定的教輔書,老師可能連作業都不改,甚至把小孩的座位調到最後面去,家長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明知學校和老師這樣做是有問題的,但是大部分學生和家長都選擇了沉默。

據了解,2009年4月30日,教育部、國務院糾風辦、監察部、國 家 發 展 改 革 委 、 財 政 部 、 審 計署、新聞出版總署出臺《關於 2009年規範教育收費進一步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教監20095號)明確規定:嚴禁將教輔材料納入《教學用書目錄》、印發教輔材料《推薦目錄》、搭售教輔材料以及強迫學生購買教輔材料等違規行為。

實際上,各地教輔書「統一徵訂」現象肆虐背後正是行政力量的推動。記者在安徽省採訪時發現,安徽省教育廳定期向全省公布《安徽中小學學生作業目錄》。此目錄系安徽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其中對中小學各年級可以使用的教輔目錄進行了統一規定。省教育廳要求各市、縣(區)教育局須在此目錄範圍內自主選用,其他一律不得進校入班。

這一份安徽省教育廳「推薦使用」的《安徽中小學學生作業目錄》實際成了教輔圖書「進校統一徵訂」的「尚方寶劍」。上述安徽某市第二中學的校長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坦言,教輔看上去是自願購買,實際是行政性的。因為省教育廳多次發文要求徵訂通過了審定的教輔,學校為了穩妥起見,原則上都會選擇通過了審定的教輔,不然上級來檢查會很麻煩。

安徽省教育出版社辦公室主任李紹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主管部門的態度從來都很明確,教輔是經過嚴格編寫和內容審查後,推薦給學生自願購買和使用的。因此下 面 的 主 管 部 門 和 學 校 也 形 成 共識,書目內的教輔書徵訂就是合理合法的。

「統一徵訂」搞定教育局、搞定學校

據統計,近幾年,全國教材和教輔的出版產值達500多億元。統計數據顯示 , 僅義務教育小學階段 ,2008年我國小學學校的30 .09萬所,在校人數10331.51萬人,每個人在教輔書上的花費總數加起來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現在的教輔市場,出版社做,新華書店做,還有大量的書商在做,這是一塊肥肉。」李紹紅說,一般圖書大都只能發行兩三千冊,根本賺不了錢,而教輔市場能夠規模化,整體上也不會出現大起大落。

誰能想到,在學生和家長被強迫「統一徵訂教輔書」的同時,書店正在輕而易舉的獲取著高額利潤。

一位在安徽從事多年教材工作的王先生向《經濟參考報》透露,新華書店因為有獨家經營教材發行的渠道,不僅教輔發行量非常大,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通過「統一徵訂」的方式進行的。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作為安徽省最大的教輔代理商,安徽新華教育圖書發行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但根據安徽省新華書店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2006 年、2007年、2008年連續三年,安徽省各級新華書店每年進校統一徵訂教輔圖書的總金額分別是3.18億元、5.10億元、7.40億元,平均每年遞增為2億多元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其進校統一徵訂教輔圖書的比例從2006年的48.6%上升到2008年的86.6%,也就是說門市部零售圖書的比例越來越小,進校統一徵訂的教輔比例越來越大。

「到2009年就已經超過了8億元,我們公司只有30多個人,負責全省的業務,2010年的銷售計劃是要達到10 .6億元。」記者暗訪期間,安徽新華教育圖書發行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正平這樣說。

據知情人士稱,這家公司對外公布的2009年度進校統一徵訂的教輔圖書總金額為8 .10億人民幣,佔2009年度安徽省新華書店一般圖書銷售的比例超過90%以上。

記者在安徽了解到,每名中小學生一年在教輔上的平均花費大約為300元,以該省近1000萬的中小學生人數來計算,每年的教輔銷售額能夠達到30億元。

「這就意味著,誰能夠搶到市場誰就能賺錢,除了新華書店外,其他發行機構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安徽省合肥市一位老師向記者坦言,教輔市場的競爭手段一是低折扣,二是採取不正當的行為,說白了就是拉關係。

有人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比如有個縣100萬人口,中小學學生起碼有15萬人,如果一個書商能把該縣的教育局搞定,按照學生人手一冊教輔來算,一次性賺幾百萬並不是難事。

分配:出版、審定、發行、進校,各環節利益均沾

如此巨大的教輔書產業鏈條中的利益,究竟是如何分配呢?

「教輔書市場巨大,但是想要賺錢還需要懂得其中的規矩。」安徽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出版商向記者坦言。在一個多小時的談話中,他向記者勾勒出了基於教輔書市場下的龐大產業鏈條。

第一層是教輔書的編寫和出版。一般而言,教材編寫的出版社也會同時出版配套的教輔書,以及相應的試卷,數量和其發行的教材差不多。另外一種,就是其他出版社自發組織編寫出版的教輔書。

教輔書出版後並不意味著賣得出去。在安徽教輔分為兩類,一類教輔是安徽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二類教輔是指沒有經過審批、出版社自主出版的。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因為安徽省教育廳定期都要向全省公布《安徽中小學學生作業目錄》,並規定目錄之外的教輔資料一律不得進校入班。因此能否通過審查並登上「目錄」對教輔書出版商顯得非常重要,而這個前提是必須由安徽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

「表面看是為了選擇更加優質的教輔書,但實際上就是一些省教育廳下屬的教研機構利用自己的權力分了一杯羹。」該人士告訴記者,想要通過審查,教輔書名義上必須是安徽本省的出版社和安徽省教育廳下屬的教育科學研究所合作來編寫的,代價就是出版社要付出大約5%的利潤給上述研究所。

他給記者看了一份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和安徽某出版社籤訂的《編寫、出版發行協議書》,上面清晰地寫明:由安教所負責相關教材配套用書(教輔)的組織編寫,並依據教輔在安徽省內每學期的實際銷售數量,由出版社按實際結款碼洋的5%向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支付版稅。

接下來就進入發行環節,也是這個產業鏈條上最關鍵的部分。記者在安徽採訪時了解到,出版社作為教輔產業的上遊,一般以5折向安徽省新華書店供貨。據了解,目前新華書店在全省地市、縣區及主要鄉鎮都設有門市部,其他鄉鎮也有專人負責徵訂教輔。

因為在出版行業打拼多年,上述業內人士深知其中的「潛規則」。他告訴記者,按照常規來說,安徽省新華書店拿到50%的發行折扣之後,會分出大約25%左右的折扣利潤給各地市、縣區教育局及鄉鎮學校三級教育部門(地市約為5%,縣區約為5%,鄉鎮學校約為15%)作為發行宣傳費,以達到讓各級教育部門幫助其大力推廣統一進校徵訂教輔的目的。

相關焦點

  • 受網絡購書衝擊大 實體書店靠教輔書艱難維持
    受網絡購書衝擊大 實體書店靠教輔書艱難維持 8日書店內的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健康路雖然不寬,但前幾年也曾經有七八家民營書店,不管是圖書品種還是書店面積,都能稱得上小有規模。但如今在這條路上的書店卻是越來越少了,能堅持下來的,也是慘澹經營,有些書店還兼職經營DVD、兒童玩具、飲料等附屬類商品。  記者發現書店內許多書籍都是各種考試類的教輔圖書。
  • 開學了,老師布置學生買輔導書,學校旁邊的小書店人滿為患
    十多天前,從學校旁邊的小書店路過,就看到書店的老闆正指揮人往裡面搬貨。走廊上,櫃檯邊,堆的全是書。受到網絡的衝擊,這幾年,紙質書店的生意不好,但是,教輔類書店例外,生意依然如日中天。昨天晚上,帶孩子去書店給孩子買幾個本子還有地球儀,本來挺寬敞的書店,人滿為患,擠滿了購書的家長和學生。
  • 網賭大數據:揭秘網賭平臺的代理模式黑色產業鏈
    小編前幾天有一篇文章揭秘了網賭平臺的暴利產業鏈,其暴利產業鏈的解釋是這樣的:賭場主要包括賭博公司、莊家、代理和賭客(普通會員)。莊家是指擁有雄厚的資金,處於賭博金字塔的最頂端,掌控整個賭博網絡的人。
  • 農村最冷門的暴利行業有哪些?
    哪些是暴利行業嗎?還有農村最冷門的暴利行業有哪些?下面一起來了解下。1、嬰幼兒用品店現在一個家中大多只有一個小孩,且父母們在為嬰兒挑選衣服、小玩具等產品時,非常重視產品的安全係數、人性化,這就促使父母們提高眼光消費。
  • 教輔資料霸佔書店
    書店是賣書的地方,如今卻被教輔資料所霸佔,是不是文化的悲哀?曾幾何時,書店是人們享受精神文化食糧的地方。尤其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剛經歷文革之後,很多人都沒有書可讀,到書店去買書,即使買不起,在那讀一會兒也是可以緩解精神饑渴的。到了九十年代,人們紛紛下海,各種書籍也就紛至沓來。
  • 揭秘假冒「外貿原單」服裝暴利產業鏈:批發單價低至3元
    揭秘假冒「外貿原單」服裝暴利產業鏈:批發單價低至3元 假冒產品流入正品折扣店 「外貿原單只是一個噱頭,真正的原單不可能那麼多。」服裝業內人士透露,真正的原單尾貨每款都只有2到3件,甚至一件,許多國際知名品牌現已沒有「原單尾貨」流入市場。
  • 假冒硒鼓形成完整產業鏈 商家可獲300%暴利
    更為可怕的是,假冒硒鼓有自己「通暢」的流通渠道,曹楓告訴記者,大量的假冒硒鼓是流入原裝硒鼓的經銷商處出貨,並獲取暴利河南來的張亮(化名)這幾天的心情都非常好,因為前兩天幾家廣告公司的負責人答應將其用過的硒鼓賣給張亮。張亮估算了一下,這樣每個月將會多收近30個硒鼓,大概多賺近千元錢。
  • 數百家長寒夜排長隊買教輔書 稱老師指定書店
    昨天是全市中小學開學第一天,放學後,東城區多所學校的學生及家長紛紛來到交道口的烏蘭花書店購買教輔材料。據該書店工作人員說,他們書店剛成立的時候就定位於教學輔助用書,通過十幾年的積累,在東城區各個學校都有很好的口碑,來這裡買書的學生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來這裡買書的學生有景山中學、25中、東直門中學等,幾乎覆蓋了整個東城區。「在這家書店買的這些教輔材料,都是作為作業布置下來的,明天就要交作業了,今天必須買到。」
  • 高校周邊書店教輔書「一書獨大」 店主稱形勢所迫
    雖然後來上海書城官方微博透露,將在淮海中路另擇新址,開設全新業態的閱讀體驗書店。然而,該店關閉仍然難免讓人聯想到實體書店倒閉潮似乎正從民營書店開始向國營「新華系」蔓延。    面對高房租、高人工費,以及網購的昌盛所帶來的衝擊,許多書店店主都坦言「度日艱難」。而對位於高校周邊的書店來講,雖針對特定消費群體,有一定優勢。
  • 揭秘網紅帶貨背後的產業鏈,利潤到底有多恐怖
    聲稱是即食燕窩,營養價值很高,結果這款燕窩被人們發現其實是用糖水假冒的,這件事剛出現的時候還有很多人質疑,不過今天就給大家揭秘網紅帶貨背後的產業鏈,利潤到底有多恐怖。就拿這款假燕窩來說,直播間的價格是258元15碗,這個價格相對於真正的燕窩食品來說其實還算是便宜的。
  • 教輔書可以買了 杭州部分新華書店「有限開放」!工作人員再三提醒...
    杭州日報訊 疫情期間,出於疫情防控的考慮,所有的書店全部處於關門狀態。隨著學生開始上網課,學校網絡教學推進,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來了——教材是通過郵政快遞運到了,但是上課需要的教輔書籍去哪兒買?記者了解到,為了解決大部分學生家庭的教輔材料的問題,省市新華書店系統各有一家門店已經「有限開放」,解決家長們的燃眉之急。
  • 揭秘自行車王國的灰色產業鏈:每個環節都存暴利
    根據界面新聞記者的調查,山寨生產廠家以淘寶、速賣通和敦煌網為主要銷售陣地,背後往往是一個廠家或者幾個廠家的通力合作,這條灰色產業鏈已經相當成熟。  Specialized(閃電)與Cannondale(加農戴爾)以及Trek(崔克)並稱為美國三大頂級自行車品牌。閃電的品牌保護人唐偉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在過去一年裡,閃電公司一共打擊了銷量共計超過1500萬美元的山寨產品。
  • 寧波音樂港全產業鏈生態日臻完善 首家音樂專業書店入駐
    3月17日上午,這家比寧波書城的音樂類書籍數量和種類還要豐富的音樂書店,在寧波音樂港核心區北岸星街坊正式開業,它也是寧波第一家音樂專業書店。音樂書店雖然藏書豐富,但是突破了過去書店只擺書的業態模式。「書店以音樂為主題,集合了音像製品、音樂器材、音樂吧等多種業態融合。」音樂書店店長闕智榮對記者說,互動體驗是音樂書店的一大特色。
  • 揭秘鑽戒暴利內幕:一萬元鑽戒 進價僅3000
    內幕揭秘  加價300%竟是公開秘密  商場裡賣1萬元的鑽戒,加工價格僅為3000多元,加價率達到300%的驚人程度。「這是其他行業很少能達到的暴利,鑽石價格遠遠背離了真實價值」。對此,本地最大鑽戒定製品牌總裁接受採訪時說。
  • 揭秘旅行社籤證暴利從何來:攜程等普加服務費
    揭秘旅行社籤證暴利從何來:攜程等普加服務費 原標題:   春節假期將至,出境旅遊市場持續火爆。昨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在線旅遊網站的籤證業務價格在不斷透明化,但旅行社的籤證辦理依然是一大暴利,價格亂象叢生。
  • 揭秘:邊境搜出大量「軟石頭」,揪出背後鮮為人知的「暴利」行業
    揭秘:邊境搜出大量「軟石頭」,揪出背後鮮為人知的「暴利」行業直到現在如果,出國旅遊的話,想辦一些證件,護照什麼的都是有比較高的要求的。除此之外,在邊境上也是會有相關的一系列檢查。由此可見,珠寶行業中的幕後暴利到底有多麼可怕,由其邊境查出來的「軟石頭」揭開了背後鮮為人知的暴利行業,不得不說,現在做生意的頭腦真的是讓人不敢想像。(作者:米兔,本文由「窮遊日記」原創)歡迎關注小編,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高顏值書店落戶成都 鍾書閣「閣主」為您揭秘
    (原標題:高顏值書店落戶成都 鍾書閣「閣主」為您揭秘) 繼方所、言幾又
  • 揭秘一條無本暴利的灰色產業
    在這裡洛肯可以說,他們不但賺錢,而且能夠攫取暴利,今天洛肯就為大家揭秘這條無本萬利的灰色產業鏈。成為一個代充,最關鍵的步驟就是要能夠搞到量大又優惠的低價充值卡。首先,有哪些方法可以搞到低價充值卡呢?當時每個國內價值648元充值禮包在南非僅售約450元,一個禮包就相差200元,約50%的利潤率,已經算是暴利了。以上兩種方法雖然討巧,但遊戲公司也不會太管,畢竟他們還是有利可圖的。而接下來兩種方法,可稱得上是把遊戲公司往死裡整的「絕戶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