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又到一年了開學季。
十多天前,從學校旁邊的小書店路過,就看到書店的老闆正指揮人往裡面搬貨。走廊上,櫃檯邊,堆的全是書。
受到網絡的衝擊,這幾年,紙質書店的生意不好,但是,教輔類書店例外,生意依然如日中天。
昨天晚上,帶孩子去書店給孩子買幾個本子還有地球儀,本來挺寬敞的書店,人滿為患,擠滿了購書的家長和學生。
二、
有專業人士指出,按照教科書本身的設計,其實,中小學生學習不用做太多的作業,也不需要再購買其他資料。
事實上,考試是法寶。每一個家長和老師都想讓孩子得高分。
通過利用輔導資料,加大學生的練習量,是所有老師提分使用的一種必備方法。哪裡去找這麼多的題目?教輔書上有呀!
首先,買教輔是家長的需要。每一個父母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怎麼才能讓孩子學習好,多寫多練多讀,這裡,教科書之外的資料當然要有。
其次,買教輔是教師的需要。一方面,教師想讓每一個學生都考高分,教輔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教輔,方便了教師教學,讓工作輕鬆一些。教學指導學生本來工作就比較繁重,如果讓老師再設計練習題目,太為難教師了。當然,有人說可以給教師購買回扣,增加一點額外收入,筆者認為這只是極個別的現象。
最後,買教輔學生本身的需要。每一個學生都想考班裡的第一名,通過教輔書來提高成績確實能夠達到,拓展知識面,因材施教,教科書之外的其他資料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學生需要。
三、
新學期開學是教輔書需求的集中時期,學校的書本費雖不高,但老師就布置買這樣那樣的書,也確實需要買,學校不能統一嗎?大批量買還便宜些!
有教師解釋說:以往曾有家長投訴老師收學生錢購買多本教輔資料。教育部門為了杜絕教師拿回扣、或者大量向學生推銷教輔,多次發文強調每學科只能配一本教輔,且不允許教師組織統一購買。
這樣,學生就需要自己去購買。初中學科比較多,每科一本買下來,再加上語文每學期需要閱讀的名著有兩三本,這樣一算,也真的不少了。
事情現在已經成為這樣的局面,老師一組織,就會違紀,有被投訴、被處理的風險,所以老師是不會統一組織購買的,只能指定書目,讓學生自己去買。
事實上,學生自己去書店買教輔資料,都比老師統一走批量買的要貴。
四、
其實,現在買教輔書的途徑非常的多,大家也不必只盯著學校旁邊的書店,即使是教師指定的教輔書,網上也可以買到。
我了解一種方法是這樣的:
如今,每一個班級都有家委會,熱心的家長做成員。每一個學期開學,家委會的成員便和每一位任課教師溝通,這學期需要什麼教輔材料,學生上課需要準備什麼樣的作業本之類,由家委教師到網上去淘,批量的購買。
有時,他們還會去書店找老闆談,價格都壓得挺低的。
這個做法很不錯,不過辛苦了熱心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