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吃東西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多的是為了享受生活,說到享受生活的美食所在,當下最受歡迎的莫過於西餐廳和咖啡廳之類的場所了,和中國燉牛肉這種牛肉比較粗曠的吃法相比,西餐中的牛排顯得要精緻一些,從一塊牛肉有不同的成熟度區別,就能看出,那麼問題來了,牛排不能切開看幾分熟,廚師是怎麼知道的?看完發現活得還不如塊肉。
牛排肉質比較細嫩,口感鮮腴,汁多味鮮,沒有一點粗糙感,吃的時候,配上一杯芳香醇美的紅酒,那滋味,就更是「飄然欲仙」了。眾所周知,吃牛排講究的是火候,而不是單純的享受牛肉酥爛的口感,這也是中餐燉牛肉和西餐煎牛排的最大區別。
大家都知道的是牛排分為不同的成熟度,有一、三、五、七分熟,還有全熟,在中國的西餐廳,一般最多的是七分熟,大概中國人的胃還是接受不了半生不熟的牛肉吧,更別說三分熟和五分熟了,這樣的牛排,切開之后里面的肉還是紅色的,還帶著血水,著實駕馭不了。
在中國的西餐廳,成年人點牛排還是七分熟的比較多,七分熟的牛排既有牛排的鮮嫩口感,也沒有血水,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孩子吃牛排的時候,一般都是要全熟的,還是會擔心不熟的牛排有寄生蟲或者細菌什麼的,而且也怕孩子腸胃不好,吃不全熟的牛排會肚子不舒服。
但是你發現問題了嗎?上餐時牛排都是完整的牛排,並不能切開看裡面的牛肉還是不是紅色的,或者有沒有血水,那廚師是怎麼掌握牛排的成熟度呢?又是怎樣把成熟度把握的恰到好處呢?前方高能,請做好充分心裡準備,筆者知道真相後,累覺不愛了,活得還不如塊肉。
前文提到,吃牛排講究的就是口感鮮腴,汁多味美,如果切開看牛排幾分熟,不僅影響美觀,最重要的是會導致牛排的肉汁流失,影響口感,所以煎牛排的廚師,一般是用廚房專用溫度計插進牛排中,測溫度,三分熟是45℃起鍋;五分熟是55℃起鍋;七分熟是60℃起鍋,全熟是65℃起鍋。
筆者看到活的如此精緻的牛排,真是有「白活了」的感覺,一塊肉還要用專業溫度計測量「體溫」,有多少人感覺自己活得沒塊牛肉精緻的,默默地「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