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這麼多年雞丁,它到底姓宮保還是宮爆?【內附食譜】

2021-02-17 鸚鵡廚房

前段時間,小編就曾向大家介紹過北京7家值得一去的老字號飯莊,在那篇文章中提到峨眉餐廳是北京最早經營川菜的餐廳,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宮保雞丁。

圖片來源自百度

可能會有很多baby感到疑惑,明明是宮爆雞丁為什麼要說成是宮保雞丁呢?其實宮保雞丁才是這道菜的官方唯一認定稱號。

如果進入一家餐廳,菜單上寫的是宮爆雞丁,那我建議你就直接放下菜單走人吧,這家餐廳的廚師一點也不懂得這道美食的涵義。

圖片來源自全景網

宮保雞丁的名字源於它的「父親」丁寶楨先生。


傳聞中,丁先生素來喜食花生米和雞肉。在任職四川總督期間,丁先生就根據自己的喜好製作出了一道由雞丁、辣椒、花生米下鍋爆炒的美食,也就是現在宮保雞丁的雛形。


丁寶楨(1820-1886年)

圖片來源自百度

起初這道菜僅是作為丁先生的「私房菜」獨享,但在後來的一次宴席上,丁先生不小心將這道菜洩漏出去,吃過的人均稱讚非常美味,久而久之這道菜便流傳開來。

丁先生去世後朝廷追封他為「太子太保」,這個官銜屬「宮保」之一。後人為了紀念丁先生,便將這道由丁先生發明的菜餚稱為「宮保雞丁」。


圖片來源自百度

現在大部分的川菜館在製作宮保雞丁時,為節省費用都會用黃瓜丁替代花生米,雖然這樣菜品顏色會更加豐富些,但卻失去了宮保雞丁的本質,畢竟丁先生創造這道菜的初心就是因為熱愛花生米呀。


除了黃瓜丁,胡蘿蔔、彩椒丁等食材也是創新版宮保雞丁的固定搭配,但還是希望店家在鑽研創新的同時也可以保留住傳統,更不要將宮保雞丁做成宮保蔥丁。


圖片來源自全景網


關於宮保雞丁的用肉,雞腿派和雞胸派的爭吵也是喋喋不休。

其實正宗的宮保雞丁選用的是雞腿肉,它的口感要更加鮮嫩一些,然而現在在餐館吃到的大部分都是由雞胸肉製作而成的宮保雞丁。因為雞腿肉上有大量的筋膜,對於廚師的刀工有著極大的挑戰,一般的小餐館達不到如此的技術,所以只得選擇難度較小的雞胸肉。

當然了,雞胸肉比較便宜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圖片來源自網絡

小編吃宮保雞丁最瘋狂的階段是高中時期,那時正處於叛逆期,學校三令五申不允許叫外賣,我卻偏偏要從外面訂餐。

學校附近有一家川菜館做的宮保雞丁非常道地,濃鬱的醬汁包裹住每一塊雞肉丁,入口即能品嘗到荔枝一般酸甜的味道,花生米炸的非常酥脆,消滅一大碗米飯後還要直呼不過癮。

然而畢業後這家店就遷走了,多次尋覓無果後只得作罷,但那個味道卻深深地烙印在味蕾上不能忘卻。

圖片來源自攝圖網

說了這麼多,不放食譜就太不仗義了,不止是宮保雞丁,宮保家族其他成員也在哦。


食材


雞腿肉300g 花生米50g

蔥60g 幹辣椒5個 姜一塊 蒜適量

蛋清半個 玉米澱粉適量 料酒1茶匙

糖4茶匙 鹽1茶匙 香醋3茶匙 醬油2茶匙

雞精1茶匙 花椒10粒 辣椒麵少許 香油少許

圖片來源自全景網

步驟

花生米放入開水中浸泡十分鐘,撈出備用

雞腿肉去除筋膜後切丁,花生米去皮,蔥切小段,幹辣椒去籽後切成小段,姜切小片,蒜切末備用

用蛋清、玉米澱粉、料酒將雞胸肉抓勻,醃製十五分鐘

涼鍋中放入少許油,然後將花生仁放到鍋內,小火炸制花生仁成金黃色撈出晾涼備用

用糖、鹽、香醋、醬油、雞精、玉米澱粉調成汁備用

鍋燒熱油,把雞肉放入鍋中翻炒,雞肉變白即可盛出備用

鍋中留少許底油,先放入花椒和幹辣椒小火煸炒出香味,再將辣椒麵倒入鍋中煸炒出紅油,接下來將薑片和蒜末放入鍋中,煸炒出香味

改成大火後將雞丁倒入鍋中,翻炒均勻後將蔥段放入鍋中,調好的汁倒入鍋中燒開

最後將花生仁倒入鍋中,翻炒均勻後淋入少許香油即可出鍋

食材

大海蝦8隻 熟腰果適量

蔥白60g 姜5g 蒜5g 幹辣椒8g 花椒10粒

白胡椒粉3g 鹽適量 蛋白半隻 澱粉適量

糖25g 米醋40ml 生抽5ml 紅油13ml

圖片來源自全景網

步驟

蔥白切成段,姜切成片,蒜切成片備用

將大海蝦去殼去頭後開背,挑出蝦線,洗淨晾乾

蝦仁放入碗中,加入白胡椒粉、鹽、蛋白、澱粉、油反覆抓至起膠,蓋上保鮮膜放冰箱冷藏15分鐘

糖、米醋、鹽、澱粉、生抽、紅油3ml調成宮保汁

鍋中燒熱油,加熱至五成熱時加入蝦仁翻炒,變色時撈出備用

燒熱鍋,加入紅油10ml和油,涼油時放入花椒慢炒出香味,撈出

鍋中留底油,放入蔥、姜、蒜、幹辣椒,中火翻炒至辣椒變色,倒入調味汁,炒至變稠時倒入蝦仁翻炒

出鍋前倒入腰果拌勻即可

食材

魷魚一條 花生仁20g

醬油1湯匙 老抽適量 陳醋2湯匙

糖2湯匙 澱粉1茶匙 料酒1湯匙

蒜3瓣 姜適量 蔥白適量 幹辣椒10個

圖片來源自全景網

步驟

魷魚去肚撥去軟骨剝去表皮,洗淨後切開兩半,打上花刀後切成三角塊

蒜姜切片,蔥白切段,幹辣椒掰開去籽備用

涼鍋中放入少許油,然後將花生仁放到鍋內,小火炸制花生仁成金黃色撈出晾涼備用

鍋中燒熱水,加入料酒和魷魚,魷魚打卷後撈出瀝乾水分

碗中放入醬油、老抽、陳醋、糖及澱粉調勻備用

鍋中燒油小火煸香乾辣椒,之後放入蒜姜略炒

放入魷魚和料汁,大火快速翻炒幾下,之後加入蔥白翻炒

最後放入花生仁,翻炒幾下即可出鍋


食材

杏鮑菇2根 花生米60g

蔥白適量 幹辣椒10g 姜5g 花椒5g

玉米澱粉適量 鹽少許 糖4茶匙

香醋3湯匙 醬油2湯匙 雞精1茶匙

圖片來源自百度

步驟

將杏鮑菇切成小塊、蔥白切段、幹辣椒去籽後切段、姜切片備用

將花生米放入鍋中,再倒入少量油,小火炸熟

用玉米澱粉、鹽、糖、香醋、醬油、雞精調成汁備用

鍋中倒入適量清水,水燒開後,放入杏鮑菇焯1分鐘,然後撈出備用

鍋中倒入少許油,然後將花椒、幹辣椒、薑片放入鍋中煸炒出香味

將杏鮑菇和蔥段放入翻炒均勻

將調好的汁倒入鍋中燒開,倒入花生米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鸚鵡廚房招聘還在繼續哦~


Creativity Overturns Ordinary Kitchen

帳號:parrotkitchen

長按掃碼關注鸚鵡廚房

相關焦點

  • 是「宮保雞丁」還是「宮爆雞丁」?飯桌上的學問要弄個清楚明白!
    菜單上怎麼寫著「宮爆雞丁」呢?  「老闆,你這個宮爆雞丁是怎麼個做法?」  老闆也很耿直,  連家底都透露給你:「幹辣椒、花生米和雞肉一起『爆』炒撒!」  嘿,這不正是宮保雞丁的原型嗎?  到底是宮保雞丁還是宮爆雞丁呢?
  • 「宮爆雞丁」還是「宮保雞丁」?講述這道名菜的歷史由來!
    回到家中,坐在父母旁,吃著一桌滿滿鄉味兒的飯菜,默默在心中說了一句,我回家了!在小編家中的年夜飯上,總少不了一道經典名菜,他甜辣兼備,入口滑嫩,回味無窮,他就是——「宮保雞丁」。宮保雞丁這道名菜可謂是家喻戶曉,它的身影出現在各大菜系,它的足跡遍布家家戶戶的飯桌。
  • 宮保雞丁可以這麼做,做法也簡單了,快炒3分鐘的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可以這麼做,做法也簡單了,快炒3分鐘的宮保雞丁! 說起宮保雞丁我真是在這道菜上失敗了無數次,這是我剛開始學做菜的第一道菜,沒為什麼,就是當時的男友(現在的老公)最喜歡宮保雞丁,只要去餐廳一定就會點,毫不誇張,他可以天天中午在公司午餐同事訂外賣,他就是天天吃外賣宮保雞丁吃不膩,所以當時我在網上找了N多個食譜,雞肉不是太老就是味道不對,試了N次之後總算讓我找到黃金比例。
  • 宮保雞丁,原來還有這麼多故事
    宮保雞丁,是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魯菜、川菜、貴州菜中都有收錄,原料、做法有差別。 該菜式的起源與魯菜中的醬爆雞丁,和貴州菜的胡辣子雞丁有關,後被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改良發揚,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宮保雞丁,並流傳至今,此道菜也被歸納為北京宮廷菜 。之後宮保雞丁也流傳到國外。
  • 宮保雞丁做法大全.
    否則時間過長,雞丁的口感就會發硬。2、炸花生米時,不要將油燒熱後再放花生米,以免急劇受熱,外焦內生。要將油與花生米一起放入鍋中,再放到火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這樣炸出的花生米,香脆、質松可口。3、喜歡麻辣口味的,可提前爆香花椒、幹紅辣椒,待炒出香味後將其撈出,然後再進行烹製。
  • 英國著名美食作家來貴州追溯宮保雞丁起源
    說起宮保雞丁,對美食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它與晚清名臣丁寶楨有關,丁寶楨去世後被清廷追贈"太子少保",後人於是將他最愛吃的炒雞命名為"宮保雞丁"。而丁寶楨出生貴州,又曾在山東和四川兩地任官,宮保雞丁也被後人分成了黔版、川版和魯版,其中在百度百科上就列出了關於宮保雞丁三地不同的做法。
  • 正宗川菜系宮保雞丁的做法與技巧
    口味 :麻辣難度 :較難時間 :30分鐘食材 :雞肉 雞腿 花生米輔料 :雞蛋、小蔥、生薑、蒜頭、幹辣椒、乾花椒、黃瓜、青紅酒、豌豆粉、花生油、白糖、香醋、生抽、老抽、辣椒麵、鹽宮保雞丁誰敢說沒吃過那以後就不要在吃飯了
  • 宮保雞丁做法大全詳解.
    要將油與花生米一起放入鍋中,再放到火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這樣炸出的花生米,香脆、質松可口。3、喜歡麻辣口味的,可提前爆香花椒、幹紅辣椒,待炒出香味後將其撈出,然後再進行烹製。做法六、宮保雞丁是川菜中的六大名菜,也是四川最享負盛名的特色美食之一。宮保雞丁紅而不辣,辣而不猛,肉質滑脆,味道很好,深受大家的喜愛。
  • 中國菜系 川菜 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又稱宮爆雞丁,是川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
  • 菜名(cài míng):「宮保雞丁」是哪位「大廚」發明的
    李鴻章略加思索後說:「把撤下去的殘菜混在一起加熱,用大盆端上來。」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菜端上桌,洋人嘗後連聲叫好,便問菜名,李鴻章一時答不上來,只是說:「好吃多吃!」豈料歪打正著,「好吃多吃」與英語雜燴(Hotchpotch)發音相近,後來此菜便被命名為「李鴻章雜燴」。另一種說法是:李鴻章命廚師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廚師只好將所剩海鮮等餘料混合下鍋。
  • 宮保雞丁中的宮保指的是什麼?做宮保雞丁有什麼技巧
    宮保雞丁這道菜是我們平常外出聚餐的時候吃的比較多的一道菜,有的人在家的時候也會自己買原材料做,所以說這道菜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吃過這道菜不一定了解這道菜,大家知道宮保雞丁宮保指什麼嗎?平常我們自己做宮保雞丁的時候有什麼技巧呢?
  • 明明白白拒誘惑之宮保雞丁
    他一向很喜歡吃辣椒與豬肉、雞肉爆炒的菜餚,據說在山東任職時,他就命家廚製作「醬爆雞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時此菜還未出名。調任四川總督後,每遇宴客,他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幹辣椒和嫩雞肉炒制雞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歡迎。後來他由於戍邊禦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人稱「丁宮保」,其家廚烹製的炒雞丁,也被稱為「宮保雞丁」。
  • 關於川菜「宮保雞丁」的三個傳言
    前幾年爆火的綜藝《舌尖上的中國》可謂是席捲了各個收視榜單。該綜藝就是專門收集全國各地的美食,以感恩的心去領悟食物給予我們的珍貴滋養。《舌尖上的中國》曾介紹過一道四川的傳統名菜——宮保雞丁,宮保雞丁由雞丁、幹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因為這道菜入口鮮辣,雞肉的鮮嫩與花生的香脆完美配合,再加上幹辣椒的點睛之筆,宮保雞丁非常受大眾喜歡。因為近代的交通發展的迅速,很多國人都選擇去國外進修。
  • 川菜館必點:宮保雞丁,香辣、鮮嫩的美味秘訣是...
    宮保雞丁的由來 宮保雞丁相傳是清朝光緒年間四川總督丁寶楨家的請客菜,每當有人來家中作客,他都會請家廚烹煮炒雞丁,後因丁寶楨被封為太子少保(又稱宮保),這道料理才有了「宮保雞丁」這個特殊名字。但也有一說「宮保」其實是一種料理方式,就是將顏色豔紅如華麗宮廷般的幹辣椒煸過,再加入雞丁、宮保醬拌炒,宮保醬依每家調配比例不同而出現口味上的差異。宮保雞丁的美味關鍵!
  • 名臣、名角和名廚,讓宮保雞丁擁有怒放生命,色澤金黃,酸甜鹹鮮
    這位老哥,混跡清宮,不僅為官清廉,為人忠厚,還是個地道的大吃貨,勇敢如他,智治黃河水患,怒殺慈禧寵臣;嘴饞如他,自山東巡撫調任四川總督後,將自己的一生至愛醬爆雞丁裡的甜麵醬改為豆瓣醬,他深得百辣歸川的真傳,把大蔥都換成辣椒。活生生將貴州菜醬爆雞丁改頭換面成了另一種某某某雞丁,這道菜一出場就驚豔皇宮。光緒(另有同治的說法)二年,這哥們兒被封為太子少保,人們尊稱他為「宮保」。
  • 宮保雞丁和宮爆雞丁,僅一字之差,差別卻很大,看完長知識了
    因為個人偏愛吃酸甜口,我去飯店吃飯,甭管是川菜館還是家常菜館,每次必點菜都少不了「宮保雞丁」。只是不知您有沒有注意過,宮保雞丁這道菜,在各家飯館菜單上有時會發生一絲變化,有的店家會把「宮爆雞丁」打在菜單上,只是這宮保雞丁和宮爆雞丁,一字之差卻大不相同,哪個才正確?長知識了。
  • 【地道川味】之「宮保雞丁」
    峨眉酒家的宮保雞丁是荔枝口味,荔枝汁是怎麼配出來的呢?四勺糖、三勺醋,再加入少許醬油、鹽、雞精,一勺料酒去腥。峨嵋酒家擅制宮保雞丁最講究的是用料、調味和火候。所選之料必是既嫩又滑爽仔公雞的腿兒肉,火候以「剛斷生,正好熟」為佳;淋汁芡講究小顛翻,爆汁均勻;成菜入盤「只見紅油不見汁」。
  • 【源來如此】「宮保雞丁」的由來
    「宮保雞丁」的由來... 宮保雞丁,又稱宮爆雞丁,川菜系中的傳統名菜,由雞丁、幹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由於其入口鮮辣,雞肉的鮮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廣受大眾歡迎。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國家,宮保雞丁「泛濫成災」,幾成中國菜代名詞,情形類似於義大利菜中的義大利麵條。
  • 美食暗探京城宮保雞丁哪家強?最正宗的還是……
    可見它的受歡迎程度。因此美食暗探第一期就要探一探這道傳統名菜!在京城要吃正宗的宮保雞丁究竟該上哪兒呢?正宗的宮保雞丁究竟是什麼樣的呢?美食暗探第一期將為你揭曉謎底。每期暗探都將有一位烹飪大師隨暗探團一同前往,為的就是給出專業級的評判。本期暗探我們邀請的暗探大師是國家職業鑑定高級考評員、督導員,中式烹調高級技師周俊強老師。
  • 百年歷史國宴菜——「宮保雞丁 」背後的秘密
    在川菜中,有很多以雞肉為主烹飪的經典特色菜,像口水雞、辣子雞丁、宮保雞丁等等都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菜餚,而今天我們主要說的是「宮保雞丁」。宮保雞丁,又稱宮爆雞丁,是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由雞丁、幹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