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是國家主權的象徵城市。立國就會定首都,但是也會因為種種原因而遷移首都位置。
印尼《雅加達郵報》26日報導稱,經過數個月的首都紛爭,如今終於是靴子落地,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終於正式宣布了遷都計劃,新都落址在婆羅洲東加裡曼丹省,但是不是此前呼聲很高的帕-郎卡拉亞,而是更加靠東的武吉蘇哈託地區,目前這裡是加裡曼丹島(婆羅洲)東部的一片森林公園。
東加裡曼丹省(圖源:彭博社)
印尼為何要放棄這個看似最理想的「天然定都之地」,遷往一個迄今尚不知位於何處、但肯定比爪哇發展滯後的「荒涼之地」?
印尼人對遷都話題並不陌生。早在1957年,印尼開國總統蘇加諾就曾提出遷都。之後數十年間,遷都話題時常見諸報端,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據報導,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居住著1.5億人口,佔印尼總人口的50%以上,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島嶼之一。雅加達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加上周邊衛星城市,雅加達都市圈居住人口超過3000萬,人口密集、交通擁堵、環境汙染以及飲用水短缺等大城市病日益嚴峻。
另外,雅加達還面臨火山噴發、地震以及地面沉降等災害的威脅,這更凸顯遷都的迫在眉睫。
爪哇島上遍布大小火山近百座,其中活火山多達45座。去年12月,距雅加達僅百餘公裡的喀拉喀託火山突然噴發,導致千餘人傷亡。不久前爪哇島外海發生兩起地震,雅加達震感強烈。
還有研究表明,因海平面上升以及地下水過度開採,雅加達正以每年10釐米左右的速度下沉,被認為是世界上沉降速度最快的城市。有專家預測,到2050年,雅加達北部的部分地區可能會被海水淹沒。
印尼國家發展計劃部長班邦·布羅佐內戈羅表示,遷都也是佐科政府旨在消除爪哇島與其他地區發展不平衡的重要戰略的一部分,可以使國家經濟發展更加均衡與公平。
有些專家指出,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美國經濟學家坎潘特、新加坡學者杜國安等認為,現代國家如果社會矛盾尖銳、治理危機經常引發「突發事件」,政府決策層往往習慣於將行政中心搬到遠離商業中心和大城市的地方,且有時會刻意選擇「另起爐灶」,生造一個「白紙上的都市」。因為「沒有幾個國家的領導人能夠容忍和應付像巴黎、開羅這種『街壘運動中心』隔三差五的折騰」。
因此,不但巴西、緬甸、奈及利亞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會讓首都「躲個清淨」,有些發達國家也會這樣做。
美國不但建國伊始就把首都搬到全新的人造小城華盛頓,許多州也如法炮製。像紐約州的首府,就不是世界知名的大都市紐約,而是一個叫奧爾巴尼的「小村」。
印尼的情況比較特殊:爪哇島狹隘民族主義和宗教原教旨勢力較為頑固。這不僅妨礙歷屆印尼政府推動某些社會和經濟改革措施,還人為放大了許多矛盾,加劇了黨爭和內閣衝突。
相對而言,印尼「外島」大多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區域。將政治中心遷離爪哇島,搬到一個政治和社會氛圍較寬鬆的地方,雖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那些社會、政治矛盾,卻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讓總統和政府遠離動輒得咎的尷尬。
遷都要花多少錢?錢從何來?
在2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佐科說,印尼政府經過三年的研究認為,東加裡曼丹省的北佩納佔巴塞與相鄰的庫泰卡塔內加拉的部分地區是建設新首都的理想地點。新首都將佔地18萬公頃,是雅加達面積的近3倍,整個遷都計劃預計將花費約327億美元。19%的資金將出自於政府預算,其餘則來自「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和私人投資者。
佐科說,上述地區位於印尼中部,在東加裡曼丹省港口城市峇里巴板和該省首府三馬林達這兩個開發程度較高的城市之間,在地理方面具有戰略意義,遭受洪澇、地震、海嘯、森林火災等災害的風險較小。
東加裡曼丹省省長伊斯然·努爾說,新首都所在地區的土地大部分為國有,目前已經頒布條例防止土地投機者從新首都建設中謀取高額利潤。
目前,印尼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已正式開啟遷都籌備工作,計劃在2020年前完成設計和法律的制定,2020年底開始施工建設,2024年前啟動遷都程序。
遷都計劃必須獲得國會支持才具有法律效力。佐科26日表示,希望國會能夠通過政府這一計劃。印尼政府將立即著手準備相關法律草案,提請國會通過。
綜合自人民日報、新京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