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火車變食堂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型蒸汽車改造似穿越時光

2020-12-18 北晚新視覺網

2016年3月18日訊,昨日,山東建築大學火車餐廳是將退役的東風5610號綠皮火車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解放型蒸汽機車放置在校園之後,火車8節車廂改造成「火車餐廳」。

 

山東綠皮火車變食堂 學生族消費火爆 內伴隨音樂用餐享受

在濟南建築大學校園內,大學生食堂吃飯每天「趕火車」,一派熱鬧場面成為校園的獨特景觀。不少學生稱,每天伴隨著音樂,與同學一同在火車上吃飯,真是一種享受。

據了解,這個火車餐廳是將退役的東風5610號綠皮火車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解放型蒸汽機車放置在校園之後,火車8節車廂改造成「火車餐廳」。

不少學生稱,每天伴隨著音樂,與同學一同在火車上吃飯,真是一種享受。

 

來源:中國網

相關焦點

  • 綠皮火車變食堂是個好創意
    2016年3月17日,在濟南建築大學校園內,大學生食堂吃飯每天「趕火車」,一派熱鬧場面成為校園的獨特景觀。據了解,山東建築大學火車餐廳是將退役的東風5610號綠皮火車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解放型蒸汽機車放置在校園之後,火車8節車廂改造成「火車餐廳」。不少學生稱,每天伴隨著音樂,與同學一同在火車上吃飯,真是一種享受。
  • 濟南:綠皮火車變食堂 大學生吃飯「趕火車」
    2016年3月17日,在濟南建築大學校園內,大學生食堂吃飯每天「趕火車」,一派熱鬧場面成為校園的獨特景觀。據了解,山東建築大學火車餐廳是將退役的東風5610號綠皮火車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解放型蒸汽機車放置在校園之後,火車8節車廂改造成「火車餐廳」。
  • 綠皮火車改造成「火車餐廳」變廢為寶
    2016年3月17日,山東省濟南市,山東建築大學火車餐廳是將退役的東風5610號綠皮火車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解放型蒸汽機車放置在校園之後,火車8節車廂改造成「火車餐廳」。 綠皮車曾是中國鐵路客運的主力,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綠皮車是中國鐵路20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中國旅客列車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
  • 山東蒙陰岱崮「人民公社大食堂」,重溫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記憶
    人民公社大食堂是一座由原「三線」軍工廠民豐機械廠(9381廠)遺存廠房改建的「人民公社」,重現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社會的場景,讓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的人倍感親切。人民公社食堂位於蒙陰縣岱崮鎮上山下鄉度假區內,隱匿於沂蒙群崮之間。
  • 遊客在朝鮮乘坐綠皮火車,感覺回到了七十年代
    綠皮火車,在很多人眼裡成為了一種記憶,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代名詞。很多中國人對綠皮火車有種特殊的情愫。決定到朝鮮旅遊的時候,我毅然選擇了乘坐火車前往。但是,當真正坐上朝鮮的綠皮火車時,卻有種無力吐槽的感覺。
  • 山東建築大學:綠皮火車改造背後的大學責任
    綠皮火車曾經是中國旅客列車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它承載著許多人的記憶。近日,山東建築大學將退役的東風5610號綠皮火車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解放型蒸汽機車放置在校園之後,將火車8節車廂改造成「火車餐廳」。車廂內被改造成各色風味餐廳,並掛有展示鐵路文化為主題的歷史照片。學生可在車廂內品嘗各類風味小吃,免費WIFI(無線區域網)網上衝浪,邊喝飲料邊交流思想。
  • 退役綠皮火車變身餐廳 山東一高校火車餐廳走紅
    退役綠皮火車變身餐廳  山東一高校火車餐廳走紅網友點讚工業遺產保護再利用  新華社電近日,位於山東建築大學校園內的火車餐廳在社交網絡上「走紅」。不少網友對「退役」的綠皮火車「變身」餐廳感到新奇,同時也紛紛對這一工業遺產保護再利用的形式「點讚」。  記者21日來到山東建築大學校園內,在學校東側一隅,兩輛綠皮火車依次停靠著,周邊行人絡繹不絕。除了前來用餐的人群外,還有不少慕名前來看這一「網紅火車餐廳」的遊客。
  • 在綠皮火車的年代,餐車上都吃些什麼
    美食家二毛收藏老菜譜三十餘年,所藏文獻跨越明清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二毛的老菜譜》欄目將以不同的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為線索,在老菜譜裡探尋美食文化的歷史和變遷。個人簡介二毛(原名牟真理),上世紀60年代生於重慶酉陽。
  • 圖說歷史: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城鄉居民十大日用品
    在20世紀70年代,回力鞋幾乎就是運動休閒鞋類的唯一象徵;相比解放鞋而言,它簡潔鮮明的設計在那個同質化的時代顯得卓爾不凡。到80年代時,擁有一雙回力鞋在青少年中已經是相當牛的潮人標誌。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的生活普遍貧困,日用品供應相對睏乏,而蛤蜊油的作用僅限於防止皮膚皸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收音機算是一件家用電器,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進入平常人家。
  • 濟南一高校現文藝範食堂 學生每天趕「綠皮火車」吃飯
    濟南一高校現文藝範食堂學生每天趕「綠皮火車」吃飯 (1/4) "← →"翻頁
  • 哐哧哐哧,那趟綠皮小火車……
    今天起,本報推出《哐哧哐哧,那趟綠皮小火車……》系列報導,帶你一起感觸小火車沿線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備戰備荒備出來的鐵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是個特殊時期,美蘇爭霸的陰影籠罩全世界。不管是誇大了這種陰影的作用還是因為左的思潮影響,那個年代的人們做出了很多艱苦卓絕的努力,「備戰、備荒、為人民」就是那個年代最響亮的口號之一。
  • 寓交於樂 變舊為遊
    曾經在閘口火車站堆場裡調運貨物的龍門吊,如今其中一座已換上了藍灰色的新裝,被改造成了登高望遠的好去處。沿著臺階爬到最高處,西面能遠眺雄偉的錢塘江一橋、六和塔;東面,可以眺望白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閘口火車站成了杭州知青上山下鄉奔赴北疆的出發地,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在這裡登上北去的列車,開始遙遠而艱辛的徵程。
  • 建德二日遊,住頗具年代感綠皮火車主題酒店,不一樣的火車體驗
    建德市壽昌航空小鎮酒店設有古老的蒸汽機火車頭,打造火車博物館周邊還將設計大量的以鐵路文化為背景的園林景觀供市民參觀、近距離接觸綠皮火車,了解鐵路發展史有限的空間裡打造安穩私密的睡眠環境現代舒適床鋪,配以空調、電視機70年代的軍綠色包包
  • 退役火車變身濟南高校食堂 學生每天「趕火車」吃飯
    近日,一輛位於山東建築大學校內的「建築大學號」火車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這輛從「建築大學」開往「明天」的火車從外觀看和普通火車沒有什麼區別,但當你進入每個車廂時,就會發現原來每節車廂都被改造成了餐廳。記者了解到,來「火車餐廳」用餐的人很多,尤其是一到吃飯時間,同學們就紛紛來「趕火車」吃飯。
  • 北京站綠皮火車的最後時光
    2019年1月4日,隨著中國鐵路新一輪調整運行圖,往返於北京火車站和天津武清區楊村火車站之間的6451/6452次綠皮火車停運。這是一對目前已經絕少見到的冬天燒煤取暖、夏天靠風扇乘涼、還能打開車窗的「真正的綠皮火車」,全程只需6.5元,北京到黃村間更是只需2元,是少見的火車比地鐵還便宜的旅程。2018歲末,我多次乘坐這趟列車,記錄下這對綠皮火車的最後時光。
  • 綠皮火車:「慢時光」裡的溫暖記憶
    他所乘坐的這趟列車開行於1952年,是目前成渝老鐵路線上唯一運行的綠皮「慢火車」,列車途經30個站,共計8小時49分,全程票價21.5元,最低票價2元。如今,現代交通高速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慢下來,也就成了一種情懷。在緩緩行駛的綠皮火車上,看著窗外的風景掠過,放鬆心情,靜靜享受這一刻的「慢」生活。10時27分,列車準時發車。
  • 董靜:有一種情懷叫「綠皮火車」
    這是一趟綠皮火車,乘車的旅客比我想像的要多得多,雖然並不是節假日。曾看到過一則報導:綠皮火車速度慢,設施差,越來越不適應人們快節奏的工作、生活和品味,將慢慢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將是快捷的動車、高鐵和輕軌。我是一個戀舊的人,綠皮火車曾見證了我們的青春歲月,承載著許多美好的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因為工作調動,我們背井離鄉舉家遷到省城合肥,所以每到逢年過節,都要帶著孩子回老家。
  • 《二毛的老菜譜》第10期:在綠皮火車的年代,餐車上都吃些什麼?
    美食家二毛收藏老菜譜三十餘年,所藏文獻跨越明清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二毛的老菜譜》欄目將以不同的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為線索,在老菜譜裡探尋美食文化的歷史和變遷。個人簡介二毛(原名牟真理),上世紀60年代生於重慶酉陽。
  • 成都一個小眾公園,有很多老舊綠皮火車,被贊最有「情懷」公園
    公園內,廢棄的綠皮火車,斑駁的軌道交通,老舊的銘牌,布滿著些許鏽跡的欄杆,冬日枯黃的野草,牆角堆起的建築殘渣,有的已經鏽蝕的車廂門窗等等,無不展示出公園濃濃的懷舊風,它有時不僅僅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公園,反而是對過去文明的一種記憶和傳承,讓懷舊的人們有一種感情寄託。
  • 2018 北京公務員面試熱點:綠皮火車變身大學餐廳
    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 北京公務員面試熱點:綠皮火車變身大學餐廳,更多2018公務員考試資料,請點擊北京公務員考試網。 【新聞背景】山東建築大學的火車餐廳走紅網絡該校將退役的東風5610號列車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解放型蒸汽機車創新改造成學校餐廳引起網友圍觀,火車餐廳共九節車廂出售各類小吃,該校老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