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設內陸自貿港,中西部省份正積極研究和申報

2020-12-12 第一財經

在海南被確定將建設自由貿易港之後,內陸地區也在積極爭取建設自由貿易港,四川等中西部省份為此展開了相關研究和申報工作。

其中,四川省自貿辦近日提出,四川自貿試驗區將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探索以航空為特色、空鐵公水多式聯運優勢集成的內陸自由貿易港,探索建設一批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示範區。

西安市自貿辦有關人士也在近日向第一財經介紹,該市空港新城申報首個內陸型自由貿易港的文件已經遞交陝西省政府。陝西省確認西安空港新城為陝西省申報、建設自由貿易港主體。

圍繞內陸自貿港建設,相關專家也就此提出了一些研究意見,比如建設內陸地區的自貿港,不僅限於港口模式,可以進行多類型、多元化探索。

不過,相關部門回應稱,自貿港建設目前處於探索期,由中央統一決策部署確立。

探索建設內陸自貿港

實際上,今年以來,各地就開始了建設自貿港的研究。

今年1月7日,西安空港新城舉辦了「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研討會,邀請商務部研究院、陝西省內外知名高校的領導和專家學者為空港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把脈支招。

1月16日,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舉行了以「從自由貿易試驗區到新時代內陸自由貿易港」為主題的空港型自由貿易港建設研討會,邀請了來自中央部委以及學術界專家為雙流如何建設空港型自由貿易港出謀劃策。

同時,四川的其他地市也在積極研究準備,比如,不在四川自貿區範圍內的宜賓市就提出,在四川申報內陸自貿港的時候將其納入。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霍偉東向第一財經表示,各地積極申報自貿港,是對十九大報告的呼應,顯示出各地政府高度重視改革開放的探索,尤其是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

而在此過程中,內陸地區相當積極,雖然沿海地區具有海港的優勢,但內陸地區依託空港和鐵路港,在向西、對歐的開放中,無論是國際航線和中歐班列上,都可以化地理劣勢為比較優勢。

參加前述地方座談會的中央部委的專家也表示,「自貿港依託於港口,既可以是海港,也可以是空港、陸港(鐵路港),有的還提出是江港。」在中西部地區建設內陸自貿港,可以與「一帶一路」和西部大開發結合起來。

霍偉東也向第一財經表示,自貿港不一定是海港,也不一定是先在沿海再在內陸設立,是可以在海港、陸港(鐵路港)、空港各選一個點設立自貿港。中央提出探索內陸開放,要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自貿港就是助推劑,不然內陸地區永遠落後於沿海地區。

南開大學自貿區研究中心主任佟家棟在雙流自貿區的座談會上表示,中國自貿港可以多種類型的港口進行多元化探索。

因此,四川提出探索以航空為特色、空鐵公水多式聯運優勢集成的內陸自貿港;陝西將西安空港新城作為建設主體,而河南省申建自由貿易港,也主要依靠河南自貿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州國際陸港及各類口岸特色優勢。

深化自貿區改革

不過,在目前,這些地方的申報意願尚未有實質性進展。

今年2月,重慶市商務委在該市政府公開信箱中答覆市民時表示,自由貿易港建設目前處於探索期,由中央統一決策部署確立自由貿易港建設城市,不受理地方自行申報。重慶將持續關注自由貿易港建設動態,切實把握自由貿易港建設契機。

西安市自貿辦有關人士也向第一財經透露,在該市空港新城的申報文件遞交陝西省政府之後,陝西省商務廳與商務部進行過溝通,商務部口頭答覆表示,內陸自貿區剛開始試驗,自貿港建設也在探索,暫時沒有啟動申報。

霍偉東向第一財經表示,自貿港並非是對自貿區的取代,十九大報告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這是兩層意思,不是自貿港也並不阻礙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可以推進自貿區深化改革創新。

重慶市商務委也在上述答覆中表示,重慶自試區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下一步將切實用好中央賦予自貿區的更大自主權,加快具有內陸開放特點、適應市場主體需求的政策創新和制度建設,打造自貿區升級版,成為內陸自貿區高標準高水平建設典範。

四川省自貿辦也提出,2018年,四川自貿區將提升到2.0版,推動第二批省級管理權限下放,探索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爭取本外幣帳戶管理體系試點,探索多式聯運「一單制」、科技金融服務新模式等。

事實上,參加雙流自貿區座談會的專家也談到,目前自貿區試驗存在一些問題,與設立初衷存在差距。自貿區目前主要進展在於投資便利化上,其他方面還有待加強。自貿區建設需要繼續推進體制機制的創新。

佟家棟在上述雙流自貿區座談會上提出建議,在自貿區範圍內的海關特殊監管區設立自貿港,施行典型自貿港政策體系,以貿易自由化倒逼改革;而在自貿區非海關監管區則繼續深化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重慶市商務委也表示,重慶已建議中央允許內陸自貿區四至範圍內的綜合保稅區和保稅港區,試行自由貿易港政策,並做好承接的準備工作。

相關焦點

  • 何忠友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申報海口空港綜保區和口岸建設工作
    6月26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何忠友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申報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和口岸建設工作。何忠友要求,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按照省委七屆八次全會的部署要求和市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的工作安排,以只爭朝夕的作風落實好早期安排取得早期收穫,推動政策落地見效,堅決扛起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的海口擔當。
  • 臺灣地區人才積極參與海南自貿港建設
    座談會上,海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曹憲忠介紹了海南大學對臺交流、「百萬人才進海南」戰略實施以來引進臺籍教師和招收臺籍學生等相關情況。劉耿詳細聽取了受聘臺籍教師在瓊工作、生活情況介紹和對海南省關於臺灣地區人才工作的意見建議。
  • 顧清揚:「成功和卓越,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唯一選項」
    新加坡各界如何看待海南自貿港建設?顧清揚說,新加坡與中國長期以來保持著非常密切的經濟聯繫。新加坡的商界一直積極參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建設,他們對中國的發展變化非常關心,及時跟蹤中國新的發展機遇。海南自貿港建設自然也引起了新加坡各界的高度重視。同時,新加坡自身也是一個自由貿易港。儘管海南自貿港的發展在未來可能會在某些領域為新加坡帶來競爭的壓力,但也為新加坡帶來了新的機遇。
  • 貴州探索推進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
    全力探索推進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貴州開放型經濟發展亮點紛呈1月12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16年獲批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以來,貴州全力以赴探索推進試驗區建設,開放型經濟發展亮點紛呈,為貴州實現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 【行業研究】國際自貿港發展概述
    同時,我國在對外開放道路上不斷進行探索,從興辦經濟特區、沿海沿邊沿江沿線和內陸中心城市對外開放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從設立自由貿易區到謀劃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每一階段都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深遠。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重大國家戰略之一,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因此,自由貿易港被賦予了更高的戰略定位與特殊功能,成為我國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創新試驗區的重要內容。
  • 系列亮點彰顯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效
    營商環境和生態環境一樣是海南吃飯的本錢,是加快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自貿港建設的本質要求,承接早期安排、實現早期收穫,首先要將營商環境先行建設好。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發表以來,多次對優化營商環境進行動員部署。2020年,我省連續第三年發布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成效漸顯。
  • 建設自貿港 構建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兩年多來,海南牢記使命,全力推動三大主導產業加快發展,加快推進自貿港建設,努力構建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
  • 全國政協委員朱山:加快內陸開放省份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對於經濟高...
    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作為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自2013年9月我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設立以來,歷經4次擴充,國務院已正式批准設立的省級自由貿易試驗區已達18個,其中內陸省份有7個。
  • 聚焦海南自貿港:中國特色自貿港緣何落地最南端的海南島?
    作為中國新一輪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海南自貿港建設將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間的貿易和投資往來,提升地區內的貿易投資自由、便利化水平,優化區域內產業結構並形成優勢互補的格局。截至目前,中國已有18個自貿試驗區,但只對海南提出從自貿試驗區過渡到自貿港的要求。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經濟學家曹遠徵認為,這與國家對海南的定位密切相關。
  • 【地評線】南海時評:堅持「六個對標」加快自貿港建設
    □ 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抓好自貿港建設各項任務落實,推進各項工作向縱深突破,是海南面臨的最大的政治,需要全省上下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擔負起主體責任,堅定必勝信念,勇於改革創新,不折不扣、堅定有力把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抓緊落實早期安排、儘快取得早期收穫,確保海南自貿港建設高質量高標準推進
  • 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的交通話題
    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簡稱《方案》),明確提出實施高度自由便利開放的運輸政策,實現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那麼,海南自貿港建設涉及哪些交通運輸相關政策?
  • 借力一帶一路建設 中西部地區加快開放步伐
    中國商務新聞網 7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不斷走深走實,朝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共建「一帶一路」為夥伴國家開展貿易投資搭建了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平臺,也助推了中國開放空間從沿海、沿江向內陸、沿邊延伸,中西部地區加快對外開放步伐。
  • 廣州建設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出爐 申報廣州自貿港
    中國證券網訊 近日,市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了《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其中提出,到2020年,廣州港要在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航運樞紐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再上新臺階;積極申報設立廣州自由貿易港,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水上觀光特色旅遊品牌等。
  • 西安中西部陸港金融小鎮項目案例
    一、項目概況中西部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運營中西部陸港金融小鎮,是邁科集團投資建設的融合商品交易、倉儲、運輸、金融服務、貨代、信息服務以及商務配套等為一體的物流金融中心,位於西安自貿試驗區「中國內陸第一大港」——西安國際港務區的核心區
  • 「6+1+4」了解海南自貿港建設「藍圖」
    「零關稅」政策  對於在2025年封關運作之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實行「零關稅」政策,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介紹,「零關稅」政策的早期收穫就是在2025年全島封關運作之前率先對部分進口商品實施「零關稅」,免徵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具體包括對生產設備、交通工具、原輔料、居民消費品等四類商品進行「一負三正」的清單管理。
  • 全國政協委員謝紅:國家層面加快東部沿海產業向中西部轉移
    ,以積極應對風險和挑戰。在謝紅看來,國家層面加強主動布局,加快引導東部沿海部分產業向中西部有序轉移,有利於促進區域梯度聯動、平衡協調發展,有利於增加就業、擴大內需,有利於保持中國產業鏈完整配套,延緩中西部地區人才流失。
  • 向「海」·向「新」·向「網」:一個內陸省份的經濟「新走向」
    為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石城縣加快升級步伐,將從產業對接、要素對接、產業協作、協同創新等方面發力,加速推動鞋服產業集群建設,「以開放求發展」,打開縣域經濟升級新空間。作為一個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省份,「江西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開放、開放、再開放。」不少江西地方幹部表示,我們既要在開放中挖掘發展新動能,也要在開放中增強經濟韌性。▲工人正在智能生產線上作業。
  • 住瓊全國政協委員朱鼎健談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住瓊全國政協委員朱鼎健談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區域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便捷流動■本報特派記者羅霞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兩句話令住瓊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朱鼎健感到很振奮。
  • 強省會依舊是內陸地區「唯一的出路」!
    強省會這個詞彙通常與內陸省份相關聯,內陸地區一些省會城市可以比肩東部沿海大城市,但內陸地區的地級市與東部沿海的地級市又呈現了另一種差別。內陸地區市域之間的差距正逐漸被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