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古典建築賞析4:中世紀之羅馬式建築

2021-02-17 Helen心想事成



中世紀西歐之:羅馬風建築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滅亡。由於歐洲的皇帝必須與羅馬帝國有承襲關係,否則只能叫國王,因此在西羅馬帝國的領土上,皇帝的崗位一直空缺,直到公元800年,查理曼才在羅馬教會的批准下登上帝位。從查理曼開始,歐洲的皇帝都要由教皇加冕才有效,查理曼的帝國在他死後被三個孫子瓜分,成為後來德國、法國、義大利的雛形。

史學家們把西羅馬帝國滅亡到文藝復興這一千多年的歷史稱作中世紀,這一時期人類文明處於「緩滯和黑暗」的時代,但建築相對來說反而非常活躍,尤其是中世紀晚期。9世紀之後,教權超越了皇權,在建築上,則表現出歐洲建築是基督教建築的天下。

在中世紀的歐洲,世俗社會沒有文化教育,文化的延續掌握在修道院手中,清心寡欲的修道士作為建築師登上了建築舞臺。這一時期西歐的建築經歷了兩個階段:

一、10-12世紀以教堂為代表的「羅馬風」建築

二、12-15世紀以法國為中心的哥德式建築

羅馬風建築

公元9-12世紀,西歐盛行的建築風格。羅馬風建築也被稱為羅馬式或羅曼式建築,是對9-12世紀之間歐洲建築(即哥德式風格之前)的歸納,這些建築大多數是基督教堂。建築的特徵是:線條簡單、明快,造型厚重、敦實,其中部分建築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徵,是教會威力的化身。

早期基督教建築是同拜佔廷建築同時發展起來的。公元9世紀左右西歐正式進入封建社會。這時的建築除基督教堂外,還有封建城堡與教會修道院等。其規模遠不及古羅馬建築,設計施工也較粗糙,但建築材料大多來自古羅馬廢墟,建築藝術上繼承了古羅馬的半圓形拱券結構,形式上又略有古羅馬的風格,故稱為羅馬風建築。

羅馬風建築代表作: 德國美因茨主教堂、德國科布倫茨聖卡其託教堂、義大利比薩教堂群。羅馬式建築綜合了巴西利卡、柱式、拱券等特點,被認為是哥德式的前身。

德國美因茨主教堂:

德國美因茨主教堂(始建於公元975年),是著名的羅馬風風格建築,被譽為古典美和成熟美的經典。

美因茨主教堂外觀樸實,不像羅馬建築和拜佔庭建築那麼富麗堂皇,因其只是一個地區的宗教中心。教堂採用了巴西利卡的形式,中殿是交叉拱頂,牆垛上有附牆裝飾柱,外立面有圓拱窗或圓拱假窗,這些都是古羅馬建築的語言。

美因茨主教堂前後兩面都有塔樓,共有6座。塔樓最早起著瞭望和城市消防觀察的作用,在早期基督教建築中開始用作鐘樓,最初獨立於建築之外,而美因茨主教堂的塔樓是與建築融為一體的。高高聳立的塔樓導引視覺向上,使建築的立面富有韻律和動感,是中世紀建築很重要的特色。


德國科布倫茨聖卡其託教堂

這座羅馬式教堂建於836年,位於德意志之角附近的萊茵河和摩澤爾河的匯流處,是科布倫茨在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最古老的教堂。 843年,查理曼三個後代的使臣,在這裡經過842次外交談判,籤訂了瓜分法蘭克帝國的「凡爾登」條約,建立東,中,西法蘭克王國,形成德,意,法三國的雛形。

教堂的塔樓簡潔精緻,縱向的彩色大理石豐富了立面色調,整個建築都有典型的羅馬式拱窗、拱門。

教堂中殿同樣採用交叉拱頂,立柱形式體現出束柱的特徵:


義大利比薩教堂群:

比薩大教堂是一組建築群,包括主教堂、洗禮堂、鐘樓和墓園,大教堂始建於1063年,整個建築群用了近三百年時間建造。


比薩屬於義大利沿海城市,中世紀時靠海上貿易和十字軍東徵賺取了財富,到11世紀中葉,其經濟力量和海軍力量都很強大。1062年,比薩海軍打敗了阿拉伯人的艦隊並奪回了義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島,比薩大教堂即為紀念這場勝利而建造。

比薩城不大,人口僅有十幾萬,整個城市高層建築不多。教堂建築群被附近的老舊房子、圍牆所環繞,因此當走過圍牆,眼前豁然開朗,看到大片綠草地上座落著一組宏偉的白色大理石建築,會感受到很強的視覺衝擊效果。

與同時期德國簡樸的羅馬風建築顯著不同,比薩大教堂裝飾華麗、質感高貴,整個建築都用白色大理石鑲嵌,間或飾以彩色大理石。這體現了財力,也是由於比薩附近有著得天獨厚的白色大理石礦。白色的外觀削弱了大體量建築的沉悶厚重感,使得建築輕盈浪漫。

比薩教堂也採用巴西利卡式,外牆首層是羅馬風格的附牆柱與拱券,正面首層之上是四層由短柱支撐的連續拱廊,牆身後退,厚重的牆體似乎通透;頂部裝飾精緻華美,展現出中世紀比薩人精湛的施工工藝。教堂內部:

洗禮堂建造於1153-1265年,比主教堂晚了約1個世紀。此時哥德式建築已開始興起,因此洗禮堂二層拱券柱廊上部的拱尖裝飾,融入了哥德式建築的風格。

著名的比薩斜塔始建於1174年,斜塔直徑16m,高54.5m,底部牆體厚達4m,上部牆體也有2m厚。全塔用大理石砌築,外牆與主教堂一樣是華美的拱券柱廊,共8層213個拱券。斜塔在1185年建造第三層時發生了地基不均勻沉降開始傾斜,被迫停工100多年,1275年開始直至1350年完工,始終未能解決傾斜問題。斜塔剛竣工時頂部偏離豎軸2.1m,如今已達4.4m,斜而不倒成為奇觀。



比薩大教堂還有一處墓園,也是羅馬風的建築,靜穆簡潔,但常為遊人忽略。優酷的《局部》之《死亡的勝利》中,陳丹青談到他在義大利的一次「無知的遊歷」:去比薩斜塔邊上的聖墓園尋找戈佐裡的溼壁畫,卻意外地撞見布法馬可的兩幅大畫《死亡的勝利》和《地獄》,當場「魂飛魄散」,頗長見識。

以下平面圖中上部矩形「Cemetery」部分即為墓園,除以上兩幅壁畫外還有一副《最後的審判》。

羅馬式建築的典型特點是:牆體巨大而厚實,牆面、門窗多用圓券;巴西利卡形式使得橫廳寬闊,中殿縱深,由於窗口窄小,內部空間形成明顯的明暗對照,凸顯了教堂的神秘氣氛。羅馬式建築的另一個特點是把鐘樓引入教堂,從這時起在西方無論是市鎮還是鄉村,鐘塔都是當地最顯著的建築

隨著羅馬式建築的發展,中廳越來越高,為減少和平衡高聳的中廳上拱角的橫向推力,並使拱頂適應於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才創造出了哥德式建築。因此,從某種程度上,羅馬式建築可以看作是哥德式建築的前身。

相關焦點

  • 西歐中世紀的羅馬式建築
    對於西歐中世紀,很多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時期的建築。這些建築和我們國家的建築相比,是那麼的與眾不同,又有著別樣的魅力。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西歐中世紀時期的羅馬式建築。中世紀的主導藝術是教堂建築,教堂建築在中世紀盛期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因而這一時期也成為西方建築史上最偉大的時代之一。
  • 哥德式建築如何在中世紀取代羅馬式建築
    哥德式教堂與之前的羅馬式教堂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 :肋拱拱頂 ,尖頂拱門 ,圓形花窗 ,簇柱 ,以及高聳向上的線條。哥德式教堂的整個外形和布局都較之前發生明顯的改變 ,從臥式的變成了高聳直立的。這種曾經風靡西歐三個 多世紀之久的建築風格 ,直至今日仍是許多設計師的靈感沃土。
  • 中世紀的歐洲,是羅馬式建築的天堂,為後世留下什麼東西?
    徵服者威廉一世在1066年渡過諾曼第海峽,把羅馬式建築風格傳播到了英國,達爾漢教堂就反映了這樣的風格(雖有所變動,但幅度不大)。在這之後,這種風格便風廉了英國一切教堂。由於受到摩爾人的影響,西班牙這個國家的羅馬式教堂與歐洲其他國家的羅馬式教堂的趣味有點不大一樣。
  • 哥德式建築、羅馬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如何分辨歐洲建築風格?
    歐洲建築式樣繁雜,什麼哥德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羅馬式建築……一堆沒聽過的名詞擺在眼前,卻也成了提升審美旨趣的一大難題。今天,維京遊輪和你一起探訪歐洲建築精粹,並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帶你入門歐洲建築史!12日 萊茵河時尚之旅:巴黎 米蘭羅馬式建築 關鍵詞: 圓拱 厚重牆體 堅固墩柱 塔樓由名及意,羅馬式與古羅馬遺蹟有著密不可分的紐帶,卻比單純翻版古羅馬藝術更加豐富。
  • 歐洲中世紀建築風格——羅馬式藝術
    羅馬式建築Romanesque architecture是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自公元1096年開始的十字軍東侵,使歐洲興起宗教的熱潮,封建主對宗教的狂熱達到如醉如痴境地,他們全力為自己領地興建規模壯觀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築史上稱這種新形制為「羅曼內斯克」即羅馬式。
  • 歐洲建築風格(1)----古希臘式、古羅馬式
    之前對歐洲的建築風格了解僅限於哥德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但是一查資料發現歐洲不同地區、不同時間建造的建築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未來幾天,小編將會和大家一起學習了解歐洲建築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的歷史沿革、建築特點、及代表作品。歐洲的建築風格根據發展的時間次序,可以大致分為: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16-19世紀、現代主義建築七個階段。
  • 歐洲建築風格(2)--拜佔庭、羅馬式、哥德式建築
    歐洲中世紀進入封建社會, 由於羅馬帝國末期血雨腥風的統治和權貴奢華糜爛的風氣, 帶給人民萬般的苦難,於是宣揚禁欲主義的基督教空前興盛起來, 而逐漸成為統治階層服務的正統宗教
  • 歐洲古典建築賞析6:文藝復興建築
    相比較而言,聖彼得大教堂比聖母百花大教堂更宏偉、更知名,然而從結構上,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更讓人著迷。綺麗、瑣碎、柔靡到了盡頭,自然呼喚著古樸和剛毅,而每一次復古,又是在前人基礎上的創新。文藝復興建築,就是在哥德式建築之後出現的。有時也包括巴洛克建築和古典主義建築。
  • 簡單說說羅馬式教堂建築與哥德式教堂建築的區別
    如果不了解歐洲建築,可能會在了解歐洲文化方面大打折扣,尤其是教堂建築,就拿德國來說,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有教堂,如果不了解教堂建築,旅行的時候很可能只是走馬觀花地看看。    從時間上來劃分,歐洲的建築包括古希臘建築、羅馬建築、羅曼式建築、拜佔庭建築、哥德式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巴洛克建築、古典主義建築、新古典主義建築、洛可可建築等等。
  • 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文明之羅馬式教堂
    羅馬式教堂建築藝術指的是查理大帝時代到12世紀哥德式建築出現以前的建築風格。總的說來,這是一個模仿羅馬宗教建築風格時代。十字軍東徵掀起了整個歐洲的宗教熱潮,許多狂熱的宗教封建主全力在自己的領地興建壯觀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築史上稱這種新形制為「羅曼內斯克」,即羅馬式教堂建築。羅馬式教堂建築採用典型的羅馬式拱券結構。拱券結構演變自古羅馬時代的巴西利卡式。
  • 【 領略 】歐洲中世紀建築風格
    公元12世紀羅馬式建築樣式遍及全歐洲,但在不同民族和地區又有其獨特的表現。在法國有各種地方學派;德國以形式質樸為特色;英國和西班牙都是接近法國羅馬式的;義大利的羅馬式發展對西歐建築樣式的發展有巨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修道院都採用這樣的風格,比如法國的塞南克修道院。嚴肅的建築邊上種植著浪漫的薰衣草,真是奇妙的組合。
  • 聊聊歐洲建築,那些羅馬式、哥德式、希臘式……
    去過歐洲的朋友們,相信都會被他們的建築迷到。歐洲建築是分布在歐洲的古代建築的統稱。其風格在建造形態上的特點是:簡潔、線條分明、講究對稱、運用色彩的明暗,鮮淡來對視覺進行衝擊。在意態上則使人感到壅容、華貴、典雅,極富浪漫主義色彩。今天特別收集一期歐洲建築知識,按照年代來劃分,讓大家可以輕鬆成為歐洲建築達人。
  • 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分分鐘搞清歐洲各種建築風格!
    在被諸多建築風格充斥著的歐洲,作為遊客的我們常常會迷失自己。一座又一座不同時期的教堂、城堡,真是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啊…今天就為大家簡單普及一下歐洲5大建築風格: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
  • 什麼是羅馬式建築和哥德式建築?
    建築同樣也是如此。建築不僅是為了居住,同時也是一種藝術形式,它反映了一定時代人們的思想感情與社會生活的需要。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講羅馬式建築和哥德式建築。羅馬式建筑西歐中世紀的建築,最初多半是木製的羅馬式建築(九至十二世紀),繼而發展為哥德式(十二至十四世紀),以後又發展到十五世紀至十七、八世紀的文藝復興式。
  • 羅馬式、希臘式、哥德式,一次搞清歐洲各種建築風格
    而東羅馬帝國隨著東進,與東方文明的交融、碰撞,形成了與羅馬式大同小異的建築風格----拜佔庭式建築。如何辨認拜佔庭風格,主要是看它的頂。和羅馬式一樣,在建築上加一個大圓頂,但風格又有所不同。羅馬式直接加個半圓,而拜佔庭式則是在半圓的底部略微內收,就像是一個洋蔥頭。像這個--洋蔥頂
  • 《古典歐洲建築》鐵面孔目-協助拍攝
    西歐建築主要是指常見於西歐的中世紀古典風格,強調華麗的裝飾、濃烈的色彩、精緻的造型,能夠達到雍容華貴的裝飾效果。古典歐洲建築【第1幅圖】此作品由太原攝影愛好者扶先生在著名的莆田地區拍攝古典歐洲建築【第2幅圖】此作品由廣州攝影愛好者史先生在著名的西安地區拍攝
  • 羅馬式 希臘式 哥德式 羅曼式... 如何看懂這些歐洲建築風格
    歐洲建築風格包括:巴洛克建築、法國古典主義建築、哥德式建築、古羅馬建築、浪漫主義建築、羅曼建築、洛克克風格、文藝復興建築。如果把歐洲建築依照年代來劃分,第一個就是希臘式。東羅馬帝國隨著東進,與東方文明的交融、碰撞,形成了與羅馬式大同小異的建築風格——拜佔庭式建築。拜佔庭式和羅馬式一樣,在建築上加一個大圓頂,但風格又有所不同。羅馬式直接加個半圓,而拜佔庭式則是在半圓的底部略微內收,就像是一個洋蔥頭。
  • 歐洲建築的發展史(2)--拜佔庭建築和羅曼式建築
    4:羅曼式建築(又叫羅馬式建築,10世紀-12世紀)當東羅馬帝國千年不絕之時,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的歐洲本部卻一蹶不振,古羅馬的建築技巧和藝術也失傳了由於歐洲當時是政教合一,教堂是建立在現實世界之上的神聖空間,是神在人間的宅第,對於歐洲的基督教世界國家來說,教堂無疑是一個時代最好的建築。公元10-12世紀,一些有關向古羅馬建築風格靠攏的教堂建築在這些國家陸續出現了。
  • 歐洲建築速成指南
    眾所周知,歐洲的建築藝術非常出色。但是如果對它們不了解,一座又一座不同時期的教堂和古堡,會讓人看的眼花繚亂。不管是留學還是旅遊,了解歐洲基本的建築特色都有利於更好的感受當地文化~我們經常聽到所謂的羅馬式、希臘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這些都是如何來分別的?
  • 歐洲遊 | 一條微信看懂歐洲建築
    其實整個歐洲建築的發展是有脈絡可循的。先有希臘文明起其先,後有羅馬文明承其後。整個歐洲都是建立在希臘、羅馬文明之上。而東羅馬帝國隨著東進,與東方文明的交融、碰撞,形成了與羅馬式大同小異的建築風格----拜佔庭式建築。如何辨認拜佔庭風格,主要是看它的頂。和羅馬式一樣,在建築上加一個大圓頂,但風格又有所不同。羅馬式直接加個半圓,而拜佔庭式則是在半圓的底部略微內收,就像是一個洋蔥頭。像這個洋蔥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