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華芳
從美國舊金山飛回國內,屁股沒坐熱,箱子還沒整理,匆匆上路飛往上海灘。上海灘,一個迷人的地方,這裡是阮玲玉影動中國的地方,這裡是許文強叱吒風雲的江湖。
6月16日的那一天,微博聚天下網紅於黃浦江畔,恣意的王思聰、清純的papi醬等知名網紅相聚於此,共慶歷史上第一個微博超級紅人節。
作為一個網際網路行業的老司機,經歷了早期網紅時代、博客時代、自媒體時代、新網紅時代等四大歷史進程,風雲變幻,人才輩出。雖然我本人一直躬耕於網際網路行業,已經是十年不火,但不妨礙給於當下年輕一代網紅們一些讚許,他們確實很有才,他們和她們非常幸運,因為才華有微博來安放。
鑑於微博粉絲一直批評我不溫不火,我一般比較比較排斥別人喊網紅之類的,也許是有羨慕嫉妒恨的因素,斷斷續續寫了十年網際網路評論,整天替馬化騰、馬雲、劉強東們瞎操心,既沒有成為天下皆知的狗頭軍師,也沒有成為人見人愛的網紅。
但是,當微博推動超級紅人節之時,看到那麼專業、嚴謹、系統的網紅商業邏輯,我也心動了,十年老樹也許該綻放一下了。
新經濟,新網紅
最早的網絡紅人是依託天涯、貓撲等論壇炒作出來的,炒作過程往往伴隨著各種離奇營銷策劃,早年網絡紅人的炒作也誕生了早期的網絡營銷和網絡公關形態。早期網際網路普及率相對低一些,大家上網訴求也基本上是遊戲和娛樂為主導,早期網紅通過製造各種話題來博取眼球,產生名人效應後,再進行商業化推廣和變現。
早期網紅如芙蓉姐姐、天仙妹妹、木子美、慕容雪村等在當時都很火,芙蓉姐姐靠搞笑和審醜博眼球,木子美靠撥動欲望文學而引來大批粉絲,但是,總體而言,早期網紅並沒有太好的商業變現。早年專職炒作的立二拆四也在後來因涉黃問題等鋃鐺入獄,沒有真正地專業機構來服務早期網紅,火是火了,可是火了之後的事兒沒有想明白。
如今的網紅是很幸福的,想搞笑有短視頻,想賺點零花錢有微博打賞,想粉絲互動,微博也是現成的,萬事俱備只等你來。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讓中國網民規模更加龐大了,微博的誕生讓粉絲經濟有了產品化載體,當微博將短視頻、支付、打賞、抽獎、導購等眾多貨幣化通路搞定之後,網紅經濟已經解決了最後的支付壁壘。
微博打造超級紅人節,事件本身意味著網紅經濟已經到了可以規模化、生態化、產業化的高級階段了,在網際網路新經濟成為中國經濟驅動力的今天,網紅經濟走在了一個很微妙的歷史節點。中國經濟是不太景氣的,口紅效應已經十分明顯,文化娛樂產業也已經進化到了IP資本化階段,這一切為網紅經濟崛起做好了時代準備。
微博的網紅情結
網紅不是今天就有,而微博與網紅的關聯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微博上的段子手也是一種文字網紅,眾多草根名人也都是各自領域的大小網紅,可以說,微博是社交網絡時代的網紅髮源地。話題熱烈、人流洶湧的地方就容易產生人氣王,微博的產品特性決定了自己的網紅生態地位。
papi醬的出現將網紅現象推向了新的高潮,在資本的推動下,papi醬華麗麗地變成了一個網紅創業者,而她的火爆是從在微博上的十幾個短視頻開始的。這樣的例子很多,每一個人都有渴望被關注的內心訴求,微博本身就是一個人和內容的發現引擎和傳播引擎,草根世界裡有才華的人們在這裡可以發光。
人的個體是渺小的,成功總是依託時代、依託平臺,我自己也是博客、微博、自媒體的受益者,此時,我也看到了網紅從一個網絡現象正在成為一種商業模式和經濟現象。微博不僅僅是為了提昇平臺活躍度,而是要打造網紅經濟生態,有一種把網紅經濟進行到底的氣勢,說明網紅的美好時代真的到來了,懷疑不如擁抱,圍觀不如親歷。
網紅不是白日夢,但微博是最平等的夢工場
微博短視頻在最近一年爆炸式成長,並孵化出了秒拍,在直播浪潮風起之時,微博又孵化出了一直播,說明微博的產品場景是移動多媒體的天然孵化器。秒拍、一直播都是微博帳號和數據打通的,構建出了粉絲、內容、平臺、互動之間的閉環式連接,相當於為網紅提供了一站式的媒體化解決方案。
在我看來,微博所做的這些努力十分關鍵,事實上,微博將過去網紅的成長過程、場景、工具都全部進行了產品化,加上微博自身的粉絲機制、支付通路,網紅夢想的進入門檻已經幾乎為零。一體化的場景連接是最大的突破,改變過去孤立場景造成的粉絲和內容時空割裂,可以通過秒拍、一直播等視頻媒體平臺聚人氣,通過微博沉澱粉絲,進而形成自己的內容自循環體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微博創造的網紅生態系統已經高度產品化,這將是歷史性最公平、最平等的夢工場,微博正在做一件偉大的事兒,讓天下沒有埋沒的才華,每一個的網紅路都是一條夢想之路。
不要小看網紅,無論是文字、視頻、還是動漫,成為真正的網紅是一步步的才華積累,不是白日夢,點滴積累和發現都是有用的。花錢是爽快的,掙錢是辛苦的,創造價值總是辛苦的,我也需要多一些反省,不能有偏見和傲慢,要虛心看到網紅經濟的文娛IP化價值屬性。
你是下一個網紅嗎?
從經濟大勢來看,實體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體育、文化、娛樂等領域就會很紅火,這一波網紅經濟趕上了實體經濟的全球不景氣了。可以斷定, 未來三五年裡,網紅經濟是可以大有所為的,也是可以賺到錢的,當然,商業模式的演進可能一直持續下去,不會固化在一條直線上。
微博超級紅人節上亮相了不少網紅經紀公司,專門負責網紅的打造和商業化,這簡直就是打造娛樂明星的大眾版模式,而藉助於微博紅利,你既不需要找幾個乾爹,也不需要陪吃陪睡,真的趕上好時代了。
一位叫李豐的投資人說「好人賺錢的時代到來了」,我認同這個觀點,新網紅時代最有商業價值的不會是低級內容,而是更高級層次的內容消費。
我在2014年底提出過「精神消費」一詞,只是人微言輕,加上自己十年不火的老司機杯具,「精神消費」一詞始終也沒有被我傳播到更廣層面,這裡是時候再強調一下了。
記住吧,網紅經濟分為兩個路數,一邊是物質消費生態,一邊是精神消費生態,每一種生態的玩法是不一樣的,商業模式也是不一樣的,但未來一定是精彩的。
微信公眾號: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