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效果圖可以看到,深中通道以海底隧道下穿大鏟水道、機場支航道及礬石水道,通過西人工島實現隧橋轉換。
南都訊 醞釀17年卻始終難產的深中通道,近期迎來諸多實質性進展,在國務院將其納入重點督辦項目後,南都記者獲悉,目前省交通部門已就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工可)推薦的A 3東隧西橋方案在全球範圍內徵集詳細設計,目前該競賽正在進行中,結束時間為2016年4月1日,預算建安費達到309億元。同時根據公布的深中通道項目實施計劃,其主體工程要到2017年6月才開工,建設期為6年,2023年6月全線建成通車。而此前盛傳深中通道年內動工,其實質是指深中通道深圳側連接線年內動工,中山側連接線也爭取年內動工。
工可估算建安費309億
今年10月21日,廣東省交通廳公布了《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項目方案設計國際競賽公告》,這意味著討論十餘年之久的深中通道終於取得實質進展。在此之前,深中通道已初步納入國家「十三五」重點項目,同時也是國務院近期建設的督辦項目。
根據深中通道項目方案設計國際競賽公告,按照A 3東隧西橋方案,向全球徵集方案設計,競賽時間為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長達半年,另外,在競賽時間截止前,主辦方前期辦已於今年11月中旬組織參賽人進行現場踏勘。
A 3東隧西橋是什麼?具體為,通過深圳機場互通立交實現與廣深沿江高速銜接,以海底隧道下穿大鏟水道、機場支航道及礬石水道,通過西人工島實現隧橋轉換,以特大跨徑橋梁跨越伶仃西航道和橫門東水道,其餘海域採用非通航孔橋,在馬鞍島陸域段採用常規橋梁,通過橫門互通實現與中開高速對接。
深中通道主體工程全長約24.0km,海中段長度約22.4公裡,全線擬設置機場、橫門、萬頃沙3處互通式立交。
項目採用雙向八車道的技術標準,路基寬度41米,設計時速每小時100公裡。同時,根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深中通道的估算建安費為309億元。
根據目前推薦的A 3方案,深中通道北距虎門大橋約30公裡,南距港珠澳大橋約38公裡。項目起於廣深沿江高速機場互通立交,在深圳機場南側跨越珠江口,西至中山馬鞍島,終於橫門互通立交,與中開高速公路對接。屆時,深中通道將通過連接線實現在深圳、中山及廣州南沙登陸,主體工程全長約為24公裡,其中海中段長度約22.4公裡。
預計2023年全線通車
從上述實施計劃來看,深中通道主體跨海橋隧項目今年內動工建設並不現實。不過除了主體工程,深中通道項目還包括了深圳側連接線工程和中山側連接線工程,此前盛傳的深中通道年內動工,實質也就是側連接工程動工。
據競賽文件顯示,深中通道的深圳機場互通立交方案已確定。另據深圳市交委近日表示,深圳機場互通立交是深中通道深圳側連接線先行工程,已經完成初步設計修編,待省交通廳批覆後即可進行項目施工圖設計。目前該先行工程施工招標已啟動,預計很快完成,將確保年內深中通道深圳側連接線開工。而中山市方面也明確提出,中山側連接線也力爭年內動工。
同時,競賽文件明確深中通道項目的實施計劃為:2016~2017年6月開展設計工作,2017年6月島遂段開工,2018年3月橋梁段開工,2023年6月全線建成通車,整個項目的工期為6年。
去深圳縮短一半距離,「深中同城」上熱門
深圳企業謀求安家火炬翠亨
目前,中山市民前往深圳必須繞行虎門大橋,公開數據顯示,作為珠三角交通著名的「腸梗阻」,虎門大橋去年平均日交通量就超過12萬輛,擁堵十分嚴重。
深中通道建成後,將是珠江兩岸深莞惠和珠中江兩大城市組團的唯一直連通道。這意味著中山市區通行到深圳距離將大大縮短到僅50公裡。
中山準備好承接深圳產業
中山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梁士倫表示,中山近幾年來從政府、企業到市民都對深中通道保有期待,尤其是A 3方案正式公布,讓「深中同城」成為熱門的話題。「中山擁有人力成本低、園區租金低等優勢,而深圳的企業恰好需要這些優勢。」他透露,目前已經有深圳企業有意向在火炬區與翠亨新區投資,部分已經成功落地。
合富輝煌中山分公司市場部一位經理則預測,產業經濟發展將是深中通道為中山帶來的最好「禮物」。她表示,產業轉移將會為中山帶來更多的人口,而人口結構的變化將會全方位影響中山的經濟。
不過她預計,這部分產業的轉移時間不會一蹴而就,將會在深中通道建成後才出現大量湧入。「企業本身會有時間表,而且前期會進行觀望,相信深中通道建成前後將出現大量企業轉移的情況。」她表示。
外貿、物流、人力成本大降
有從事外貿行業的人員表示,深中通道的開通有望改變物流方向和降低外貿、人力成本。曾在深圳從事貿易工作李先生一直都關心著深中通道及翠亨新區的發展。「深中通道一通肯定能降低物流成本。」他表示,受制於中山的碼頭不夠大的影響,部分貨物需要走廣州或珠海,而深中通道的出現讓粵西地區的物流多了深圳口岸的選擇,物流的速度及貨運成本將會降低。
他表示,目前部分快遞需要走國內或國際貨物航運,深圳寶安機場完全能滿足這方面的需要,相信價格也會下來。
而梁士倫則表示,考慮到中山用工成本較深圳低,深圳企業還會在人力成本上節省不少開支。
在中山從事各類高端鏡頭生產、銷售的企業負責人聶先生對深中通道最大的期望是「時間成本的壓縮」。他表示,對於他們這類主要客戶都在深圳的企業來說,溝通所需要的時間比任何成本都更為重要。
聶先生工廠生產的鏡頭配件用戶主要是深圳客戶為主,為此他與團隊經常到深圳出差,而通往深圳的交通道路經常堵車。「虎門大橋是堵車堵得最厲害的地方。」他指出,一般拜訪深圳客戶需要提前4個小時才能保證到達深圳,若遇上特殊情況,最長堵車時間高達5-6小時。「這對於我們企業是非常不利的,往往半天的時間就白白耗費,甚至遲到會給客戶不好的印象。」他表示,很期待深中通道的建設能改變這一讓中山落後的局面。
聲音
隨著深中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十三五」期間啟動建設,中山將迎來對外交通發展的黃金時期,區位競爭優勢將進一步提升,為中山融入「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打造珠江口灣區交通樞紐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 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良賢
深中通道這17年
1998年
深圳、中山兩地就已經考慮建一條跨江直接通道,即深中通道。但過去17年,其間深中通道建設多次「胎動」,卻始終未見「分娩」。
2015年1月
在今年初的廣東省「兩會」上,深中通道成為中山及深圳兩市代表及委員最為關注的話題,急切呼籲該項目在今年內動工。
2015年3月
今年3月初召開的深圳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明確將推動深中通道側連接線工程年底動工。
2015年4月
今年4月上旬,深中通道項目前期工作辦公室發布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項目水下地形測繪招標公告,標誌著該項目進入更實質性的階段。
2015年10月
十月下旬召開的中山市第三季度經濟分析會上,市委副書記、市長陳良賢透露,省長朱小丹明確要求深中通道項目前期工程必須確保在年底前開工。
2015年11月
陳良賢率隊赴國家發改委、中國鐵路總公司和國家旅遊局對接工作,深中通道已初步納入國家「十三五」重點項目,並已納入國務院近期建設督辦項目,擬按照A3(東隧西橋)方案立項。
採寫:南都記者 儲誠松 蕭倩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