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深中通道有「三城殺」嗎?

2020-12-11 抱樸財經

作者:今綸

深中通道是部分廣州人喉嚨裡的一根刺,隨著深中通道的加速,這刺越扎越深,似乎痛不可忍。為什麼說是部分廣州人?因為很多廣州人根本不關心這事兒。

為了賣樓,中山部分樓盤這幾年圍繞深中通道做的促銷和瘋了一樣,吸引了不少炒房客前往下單。同時,唱衰廣州的聲音經常響起,甚至胡扯什麼「深中通道將鎖死廣州」,格局太小的人,總是希望別人死。

難以否認,深中通道這些年確實是廣州、深圳、中山的博弈焦點之一,如今,因為方案大局已定,我們正好可以在塵埃落定之後來討論問題。

深中通道在哪裡?

它的建成會造成廣州的衰落嗎?

廣州的經濟增長會有怎樣的「突圍」?

深中通道採用「東隧西橋」方案

看看深中通道的最新消息:

11月15日,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堰築段隧道主體工程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中鐵隧道局集團施工負責人介紹,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堰築段主體結構首段頂板順利澆築完成。簡單說,深中通道建設在有序推進。

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堰築段主體工程

那麼,深中通道在哪裡?

深中通道是連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建設中大橋,全長24千米,2016年12月28日開工建設 。東起深圳市寶安區鶴洲立交,西至中山市橫門樞紐,有6.8千米長的沉管隧道;深中通道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 。

為什麼要建這個通道?為了縮短粵東粵西之間的距離,緩解虎門大橋的擁堵,也是為了把深圳、香港的資源導流給中山以及珠江西岸。

中山人以後可以在30分鐘內到達深圳寶安機場,一小時內通達周邊四大機場和深水港,這對於中山的經濟發展是有好處的。對於深圳解決目前的高房價、企業的高成本問題也有好處。

問題是:廣州希望深中通道全部走海底,即採取全隧方案,而不是採用「東隧西橋」方案——在深圳側,工程以隧道方式入海;在中山側,以橋梁方式登陸。當然,現在還是確認採用了「東隧西橋」方案。那麼,廣州為什麼希望採用全隧方案?

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陳建華在公開場合曾發言表示「伶仃洋大橋架設在航道上方,日後勢必影響船船進出南沙港和廣州港,阻礙廣州市的航運發展」。

這是一個扯不清的技術問題:

交通部門怕出事兒。財新的報導顯示:《深中通道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下稱《工可報告》)由中國公路工程諮詢集團、中鐵二院工程集團、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等機構共同完成。《工可報告》認為,東隧西橋方案沒有Ⅳ級風險,而全隧方案有九項Ⅳ級風險。據國家交通運輸部規定,在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設計的安全風險評估中,Ⅳ級為最高風險等級,意味著風險水平不可接受,必須採取措施將風險等級降至Ⅲ級及以下。

但廣州方面也找了專家提出了具體解決辦法。不過,沒有改變結果。

「深中通道鎖死廣州」?不可能!

那麼,深中通道的建成會帶來廣州的衰落嗎?

在承認「東隧西橋」這個方案的前提下來討論問題。我認為其實世界的經濟趨勢和發展模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東隧西橋」方案對廣州的航運有影響,但影響沒那麼大,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新經濟趨勢的強化和升級,影響可能會越來越小。

各方公認:「東隧西橋」方案對廣州航運最大的影響是通航淨高:開始定了73.5米。廣州不滿意,因為擔心船舶繼續大型化的趨勢,有些船以後進不來。

不過,關於這一點,專業人士也有不同的觀點:

一種是研究機構認為:船舶會繼續向3萬TEU船型發展。3萬TEU貨櫃船空載時,水線以上高度將達74.8米——這已突破73.5米的高度限制。

一種是航運公司認為:大型船舶並不意味著高型舶,貨櫃船的發展趨勢,是按蘇伊士運河公路大橋最大高度68米來建造,通航淨高的合理尺度為73米。船舶大型化不可能無限度,而且會出現某些「規模不經濟」的跡象。

後來經過博弈,通航淨高定在76.5米。

深中通道中山大橋主塔工程

我的個人看法:通航淨高定在76.5米其實算是不錯的方案,我個人更傾向於「船舶大型化不可能無限度」的觀點。

搞研究的在這個問題上的發言權不如航運公司,為什麼?研究機構是受廣州所託,而且遠離一線。但航運公司沒有這個利益牽連,只是在方案確認之後,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態,更中立,更客觀。

航運公司說的很有道理——船舶大型化不可能無限度,而且會出現某些「規模不經濟」的跡象。

也就是說,除非需求超高速增長,否則沒有那麼多貨,航運公司有什麼理由要繼續大量定製大型船舶?所謂「規模不經濟」,其實就是說,如果把船造得很高很大,但是無貨可裝,肯定是不經濟的。

那麼,全球的航運市場是個什麼狀況呢?

沒錯,全球集運市場目前再現「一船難求、一箱難求」的情況,主流船公司訂艙已至12月下旬。可是潛藏的原因是:受全球疫情影響,上半年需求受到抑制,不少商家有補庫存的需求;防疫物資大量出口,海外市場居家購物需求升高。

但是實話實說,你覺得全球疫情,很多地方不能正常開工上學,對航運是利好嗎?全球疫情對航運業明顯是利空因素,疫情只是改變了貨物出貨周期而已。

很簡單一個道理,如果一個國家因為疫情死亡幾十萬人,你覺得你運過去的消費品是會增加還是減少?這是一道小學數學題。

那麼,撇開疫情特殊因素不談,看看正常年份:

2018年全球海運貿易量為110億噸,增速已下降至2.7%(2017年為4.1%)。

2019年,全球貨櫃海運量達1.98億標準箱,同比增長2.0%,增速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全球幹散貨海運量為52.81億噸,同比增長1.1%,增速同比下降。

具體到廣州、深圳看看:

2019年,深圳港貨櫃吞吐量2577萬標箱,同比增長0.13%。

2019年,廣州港全年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6.25億噸,同比增長12.28%;全年累計完成貨櫃吞吐量2322.3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93%。

南沙港

深圳港增長放慢,廣州港正在大幅度增長,兩者的貨櫃吞吐量等指標已經非常接近。

廣州港這個趨勢很難改變,意味著廣州港的排名會繼續向前。

但是沒有數據顯示一定要用超過3萬TEU貨櫃才能完成這個增長任務,即使有,肯定也佔比不高,一切都是學術機構的模型推演而已。

因為現有的船舶已經足夠大了,即使有巨量貨物,完全可以分船完成任務。規模無限大,肯定會摸到「規模不經濟」的天花板,這是航運公司專業人士的判斷。

所以,哪裡來的「深中通道鎖死廣州」的可能?完全是無稽之談。

廣州的航運保持較高增速,這說明廣州流量大,需求大,樞紐作用在增強,更沒有衰落的可能。我倒是看到了流量洶湧增長帶來的動力澎湃。

深中通道是多贏的橋梁

說一個大家關心的話題,圍繞深中通道有「三城殺」嗎?

我認為城市競爭是一定有的。你要說深圳、中山完全不顧廣州利益,以安全為由堅持採用「東隧西橋」方案,目的就是要鎖死廣州,我認為這是陰謀論。

同時我也認為,即使採取「東隧西橋」方案,對於廣州而言,航運方面未來可能有影響,但是對於整個城市經濟的影響不會特別大。深中通道的建成其實廣州也是受益者,因為深中通道有南沙支線,這就等於說:中山、珠江西岸城市去深圳、廣州的流量是同步,而且是雙向受益的。

深中通道在廣州南沙規劃了一條萬頃沙支

何來「深中通道鎖死廣州」的可能?這完全就是增加了廣州的流量。

航運主要涉及外貿,但由於國際大環境不景氣,所以廣州、深圳的外貿體量雖然很大,但增長並不算是特別耀眼:

2019年,深圳實現外貿出口1.67萬億元,同比增長2.7%。一般貿易進出口1.42萬億元,同比增長2%。

廣州在2019年全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9995.8 億元,同比增長1.9%。

這樣的成績在當下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告別了高增長是一個現實。

那麼,整個廣東的外貿呢?廣東2019年外貿進出口7.14萬億元,較上年微跌0.2%。

既然是這麼一個外貿趨勢,你覺得外貿貨運吞吐量大幅度快速增長的可持續性有多大?再想想航運公司的「規模不經濟」說法就可以清醒一點了。

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把現有條件、設施、船舶、碼頭、貨櫃用好、用活、用足的問題,而不是考慮是否夠用的問題。

歐美的市場、人口已經是比較飽和、下滑的趨勢了,中國的第一外貿夥伴是東協,這就是現狀。

既然說到這裡,是不是感覺「深中通道鎖死廣州」的說法很滑稽。

現在是什麼年代呢?是加速內循環的年代,這其實是對廣州這種內外循環兼修的城市比較有利的階段,廣州的交通便利度,其與佛山產業的深入融合,再加上長期以來形成的內貿通道,都使得它有足夠的條件擺脫深中通道某些負面因素的影響,回到更有利於自身發展的超級樞紐大城的位置上。

無論是深中通道,還是虎門大橋、二橋,抑或是更遠的港珠澳大橋,在整個灣區越來越像一個城市的大趨勢下,廣州是對內地連接最重要的接口

這個接口的形成有歷史的原因,比如廣州是省城,它天然擁有了鐵路、航運、航空的超一流地位,這是中國的現實。還有地理的原因,深圳臨海,它更具有外向的優勢,它的南邊是香港,它其實沒有足夠的腹地去展開輻射。就貿易而言,它希望和更廣闊的內地進行連接,但在地理上難以繞開廣州,而且成本會更高,距離遠意味著成本高。

至於中山希望和深圳更快對接,其實也不難理解,中山這些年發展速度一般,我去年寫過一篇《增速在廣東倒數第一,中山如何突圍?》,2019年中山全市GDP3101.10億元,同比增長1.2%。

中山曾經兇猛如虎,但是現在看看數據:2019年全市3443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150.83億元,同比下降2.0%;2019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7.6%……

中山急切希望深圳資源外溢,深圳人來買房,深圳人來開公司,深圳人來旅遊,都行。

所以,圍繞深中通道有「三城殺」嗎?沒有

中山是一個嗷嗷待哺的角色,深圳、廣州各有所需,各有所取,其實都算是贏家

只有某些炒家,某些房地產利益人士對此在不斷釋放陰謀論:一會兒是「深中通道鎖死廣州」,一會兒是××超越廣州。

廣州人呢,千年來一直悶聲發財,對於別人踩自己也懶得理睬,其實在新媒體時代吃了很多虧。比如廣州的增速和上海差不多,增速還超過北京,而且從沒有拿過上海、北京那麼多好處,可是上海人、北京人兇猛啊,誰敢批自己的城市,就一擁而上。而且上海、北京的特殊地位擺在那裡,自然也有不同的待遇。

所以,總結一句話:深中通道是多贏的橋梁,不是一個零和博弈的渠道

某些人士賣房子就好好賣,不要整天一驚一乍瞎忽悠,到處給人洗腦傳播陰謀論,太不厚道了。

醒醒!

相關焦點

  • 深中通道或提前1年通車 中山準備好了嗎?
    深中通道再次引發外界關注。近日,「學習強國」APP廣東學習平臺發布一篇題為《珠海、中山、惠州爭相與深圳共建「合作區」》的文章,文中提到「深中通道有望提前至2023年建成通車」。事實上,網絡上關於深中通道提前通車的消息並非首次出現。
  • 深中通道建成後對中山有什麼影響?深中通道最新消息2020!
    大家都知道深中通道這個項目吧!那麼大家知道深中通道建成之後對中山的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可能大家會說深中通道不就是連接中山和深圳兩地嗎?不就是可以給中山帶來很大的發展價值嗎?這有什麼好說的呢?雖然這些也是影響之一嗎,但是也只是表面上的,下面小編就全面地跟大家說說深中通道建成後對中山有什麼影響吧!深中通道是一個大型的基礎設施項目,是珠海中山江門和深圳惠州東莞兩大經濟圈的唯一一條在建通道,同時該通道也是連接廣東三大自貿區的交通紐帶,對於粵東粵西以及大西南的交通都有很重大的意義,同時在促進珠三角區域一體化和產業轉型發展上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 才建深中通道 又來深珠通道 深圳這是要「飛」了嗎
    才建深中通道 又來深珠通道 深圳這是要「飛」了嗎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19-08-16
  • 北有深中通道、南有港珠澳大橋,為啥還要建深珠通道?
    目前,這條深珠通道已納入2017年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中,廣東省交通廳開展通道線位方案研究,其珠海段的線路已較為明確。北有深中通道、南有港珠澳大橋,深珠通道打開了什麼樣的新想像?1、一條跨海通道的「前世今生」一座跨海大橋,兩個經濟特區。近幾年,跨伶仃洋而建的深珠通道已多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 深珠通道和深中通道區別是什麼?為什麼有了深中還要建設深珠?
    相信在廣東以及對房地產行業的感興趣的朋友們對於深珠通道和深中通道並不陌生,並且有一部分也會很疑惑為什麼要在同一片海域建設兩座橋梁,有部分人更是覺得目前已經在建設深中通道了,為什麼還要建設深珠通道呢?深珠通道和深中通道的區別是什麼?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 深中通道目前進展如何?深中通道最新消息2020!
    深中通道作為一個大工程,不少人都在關注深中通道的進展。那麼2016年建成到現在的深中通道建設進展怎麼樣了?最新進展如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個超級工程吧!隨著深中通道的建設過程是充滿艱辛和困難的,不過每一次參與建設的人員都可以很好地解決所面臨的困難,就在上月,深中通道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在東人工島的堰築段隧道主體工程的首段頂板順利澆築完成,這也意味著兩個月後的E32沉管對接端施工條件可以順利進行。
  • 深中通道,馬鞍島旁邊的「寶藏」1
    投資中山,很大的原因是深中通道這個概念,大橋開通拉近了深圳與中山的距離。所以,我們要了解關注深中通道在中山本土的4個出口的位置,這樣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中山其實房價不貴,地也很多,感覺到處都在賣房。如果你買錯了,估計會套牢很久,這樣的投資得不償失。深中通道除了馬鞍島,中山本土有四個出口分別是黎村,博愛路,中山站,港口四個出口。
  • 深中通道第一出口真容曝光
    深中通道第一出口真容曝光,馬鞍島又火了! 簡直翻天覆地! 中山馬鞍島上,深中通道中山第一出口已經變成這樣了!!! 圖片來源:中山房叔 兩側上橋、下橋的匝道已經成型!
  • 不止深中通道!中山市來深推介營商環境
    展示推薦環節,中山重點對全市「3+4」重大產業平臺建設規劃及中山產業發展戰略布局進行推介,同時向深圳企業推出了中山熟地招商資源,展現了中山搭建協同發展平臺、促進雙城重點產業聯動,打造深中產業拓展走廊與粵港澳大灣區(珠西)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的決心。
  • 「黃金通道」——深中通道,帶動中山樓市的崛起?
    原創 中原薈CENTALINE CLUB一直以來,有關於「深中通道」的規劃一直備受關注,尤其是深中兩城人民。最初,在2004年時,深中通道被提上議程,如今16年過去了,這條「要道」發展如何?能否使中山樓市迎來新的增長價值?
  • 深中通道通車後對惠州 中山有什麼影響,房價會漲嗎?
    深中通道建設如火如荼,央媒屢屢報導,大概率2025年左右通車,也就是還剩5年時間了。下面來看看壯觀的深中通道:灰色的是深中通道,綠色的是港珠澳大橋但是這條通道一旦通車會給幾個城市帶來微妙的變化。1、廣州和東莞廣州之前一直有意見會影響它的南沙港的發展後來發改委說東邊是隧道,西邊的伶仃洋大橋高差不多70米不影響你開船。之後廣州就沒意見。東莞從來不在乎什麼深中通道,因為基本對他影響不大,因為它已經把自己與廣州、深圳的產業聯繫在一起了且到了大而不能衰退的地位。
  • 中山深中通道提前通車可以帶動經濟重振嗎?
    近日有多家媒體報導深中通道通車可能從2024年提前到2023年。深中通道投資高達424億元,由省政府、沿線三市各按51%和49%分擔,其中49%由深圳承擔29%,廣州10%,中山10%。在廣州要求下會建設南沙萬頃沙通道。
  • 深中通道傳新進展!廣珠中「地鐵」或將連接到人工島…
    今天要講的就是 深中通道 最近!深中通道又傳來了新進展 11月15日,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堰築段隧道主體工程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堰築段主體結構首段頂板順利澆築完成,確保兩個月後即2021年1月31日前提交E32沉管對接端施工條件。
  • 深中通道控制性工程有新進展
    近日,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及主線堰築段主體結構首段頂板順利澆築完成。 李孟波 攝11月19日,記者從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獲悉,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及主線堰築段主體結構首段頂板已於近日順利澆築完成。這標誌著全線施工關鍵線路中的控制性工程實現了重大工序轉換,頂板施工的全面鋪開也為按期提供E32節沉管對接端施工條件奠定了堅實基礎。深中通道主線堰築段隧道工程位於深圳寶安機場南側、東人工島西側,緊鄰福永碼頭,西端與沉管段對接,由中鐵隧道局集團承建。堰築段隧道基坑總長490米、寬46.2米至74.2米,工程的首開段為第2結構段。
  • 深中通道 開啟新跨越
    交鋒中漫長的期待「深中通道從地理位置及高速公路路網兩個維度,均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珠江兩岸的戰略性通道。首先,深中通道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域,是粵港澳灣區『深莞惠』與『珠中江』城市組團唯一直連通道,是珠江兩岸『A』字形交通骨架中最重要的一橫。項目的建設將完善珠三角城市交通格局,實現珠三角三大經濟圈均衡發展。
  • 大灣區建設提速,深中通道「硬核復工」
    點擊播放 GIF 0.3M在陸續復工的大環境下,深圳已逐漸有多個重大項目陸續進入復工階段,就在日前,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據悉,深中通道整個項目參建人員近萬人,目前在崗參建人員超過2800人。隨著復工復產「三返」高峰到來,深中通道預計返工總人數為6200餘人。深中通道深中通道,是指深圳至「臨深城市」中山的跨江通道。
  • 深中通道 | 漁船扎堆深中通道施工水域,中山海事護航大橋施工...
    深中通道 | 漁船扎堆深中通道施工水域,中山海事護航大橋施工、商船通航 2020-12-12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中通道過後又來一條深珠通道!對廣州南沙的預言來了
    這座「伶仃洋大橋」,位於珠江口西面海域,是深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橋面高達90米,未來有望成為全球最高海中大橋。7月24日,歷經近10小時施工後,伶仃洋大橋東索塔鋼吊箱下放完成,轉入到水上施工階段。去年官方有消息稱,深中通道或許會比原定的2024年提前一年通車。儘管還沒開始露崢嶸,但深中通道再次迎來縮短寂寞期的一個利好。
  • 深中通道打開 中山對「房價窪地」說NO
    看起來,這裡與中國多數小城別無二致,而在「深中通道」(深圳相關公司股票走勢(樓盤)至中山跨江通道)的刺激下,這座小縣城房地產領域的「撕咬」呈現出截然相反的兩種局面。顯而易見的是,受益於地緣優勢,火炬開發區、坦洲等鎮區樓盤銷售持續火熱,但對於不少鎮區而言,卻陷入庫存量巨大而無處消化的尷尬。
  • 炒了多年「深中通道」開通後會利好中山嗎?看專業人士怎麼說
    總價1000左右,我建議你可以多開發幾張房票參與華潤城打新,價格倒掛,有確定收益。核心稀缺的位置,便利的配套,沒有幾個盤是可以取代的。其次,關注幾個南山集團學區。如果想要一步到位,那就買在前海灣或者深圳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