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存新危機!全球地面沉降嚴重:未來12億人口受影響

2021-01-10 和訊網

眾所周知,受氣候影響,海平面不斷升高對一些沿海地區帶來很大的潛在危險。而在內陸,雖然不受海平面的影響,但地面沉降卻帶來了新危機。

據外媒報導,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對全球地面沉降進行了大規模系統研究後發現,未來幾十年地面沉降將會對全球8%的地表和19%的人口帶來影響。

造成地面沉降的因素有很多,有可能是地震、溶洞等自然因素引起的,但像石油、天然氣、礦物和地下水的開採等人類因素,已經成為目前地面沉降主要因素。

地面沉降還是目前城市發展的一個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它一般表現為區域性下沉和局部下沉兩種形式。不僅會引起建築物傾斜,破壞地基的穩定性,還能引發洪水。而濱海城市會造成海水倒灌,給生產和生活帶來重大影響。

該研究通過分析過去一個世紀內與地面沉降有關的大量科學文獻,結果發現,因地下水枯竭就造成了34個國家200多個地區出現地面沉降。

最有可能出現地面沉降的地區集中在人口稠密、城市中心和高灌溉區以及地下水開採量高的地方。像亞洲華北平原、墨西哥灣沿海平原、越南、埃及、荷蘭的河流三角洲,以及墨西哥、伊朗和地中海內陸盆地都是受災嚴重的地區。

其中,墨西哥的沉降速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每年高達30釐米。波河平原的地面沉降對義大利30%的人口構成了威脅。此外,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東京的地面沉降高度已高達4米,加州中央谷已經出現了9米的沉降。

而伊朗的部分城市沉降速度最快,每年下沉25釐米。荷蘭的海平面比主海平面低25%,這主要是由於下沉。印尼首都雅加達出現嚴重沉降,政府正計劃將首都遷往婆羅洲島。

研究人員表示,全球1200萬平方公裡的地表可能受到沉降的威脅,佔地球面積的8%。風險地區主要集中在密集的城市地區和灌溉區及其周圍,有超過220萬平方公裡被認為是高風險或極高風險。

這些風險地區居住著12億人口,佔全球人口的19%。生活在亞洲的人口就佔據了潛在沉降地區人口的86%,而埃及和荷蘭是生活在海平面以下潛在沉降區人口最多的國家。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人口#地下水#地面沉降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未來30年內,地球有可能發生沉降,中國和印度或會受到影響!
    地球環境問題是現在全人類關注的焦點,因為全球變暖的出現,導致冰川坍塌,凍土層融化,在這些危機的背後,人類是始作俑者。在西方國家飽受疫情摧殘的時候,西班牙地質研究所拿出了這樣一項報告,再次警告人類要保護地球,未來30年內,人類極有可能會陷入一場新的危機。
  • 城市正在下沉:全球16億人將受影響,大多數生活在亞洲
    結合其他因素影響,2019 年 8 月 26 日,印尼總統佐科宣布將把印尼首都遷至東加裡曼丹省。圖片來源:Pexels地面沉降是由人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地面下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資助的最新研究顯示,到 2040 年,地面沉降可能影響全球 19% 的人口,總計達到 16 億,其中 86% 生活在亞洲。
  • 人類未來會面臨哪些生存危機?這裡告訴你答案
    ,重則會影響人類的生存,嚴重的還會導致人類從地球上直接滅亡,從而像恐龍家族一樣成為地球的歷史。國際空間站是人類最偉大的工程之一下面就來盤點一下未來人類將要面臨的五大災難,這些災難真的一個比一個嚴重。、臭氧出現空洞、冰川加速融化、極端氣候增多等,特別是氣候變暖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人類亟需解決的生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很容易引起生態失衡,一旦生態失衡會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從而引發地球上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 可能致人類滅絕的五大生存危機
    原標題:可能致人類滅絕的五大生存危機英國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的研究員安德斯·桑德伯格近日在美國《大眾科學》網站撰文,為我們梳理出了可能致人類滅絕的五大生存危機。除此之外,其他作家或出於戲謔、或出於警告,也描述了各種各樣的人類未來以及可能讓人類滅絕的生存危機。不管未來如何,我們都知道,人類始終面臨著一些生存危機。這些生存危機不僅僅是巨大的災難,而是有可能終結人類歷史的災難。過去數個世紀,我們已經發現或製造出了一些生存危機,但人們對其態度各異。比如上世紀70年代初發現的「超級火山」就讓科學家們驚恐不已。
  • 蘇錫常突圍地面沉降危機的困惑與糾結
    該消息稱,據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所長郭坤調查,按現在地面沉降的速度,到2050年長三角可能由桑田變滄海。近日,本刊記者聯繫郭坤,他否認曾發表此言論,但表示他確實依據研究,指出解決地面沉降問題已迫在眉睫。長三角消失預言肯定是誤傳,但關注地面沉降災害的警鐘早已敲響。今年春,國務院審批通過了第一部地面沉降防治規劃,指出全國發生地面沉降災害最嚴重的是長三角、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
  • 全球人口78億,赤貧人口11億?
    聯合國大學世界發展經濟學研究所6月12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在最壞的情況下,新冠肺炎大流行將使全球增加3.95億赤貧人口。也就是說,日收入低於13.5元的人口將達11.2億人。 倫敦國王學院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員表示,赤貧人口的增長情況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將有所不同。預計南亞增加的赤貧人口數最多,這主要是受印度驅動。緊隨其後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全球新增赤貧人口的三分之一都將來自這個地區。
  • 專家:2020年全球面臨嚴重糧食危機人口或增至2.65億
    會上,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光碟行動」課題組負責人潘傑公布了一組數據:食物浪費給全球糧食安全帶來嚴重威脅,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統計,全球供人類消費的糧食中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約13億噸)被損耗或浪費,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面臨嚴重糧食危機的人口可能增至2.65億。  推進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光碟行動發起人徐志軍先生認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 世界瀕臨嚴重糧食危機 中國老百姓的「米袋子」會受影響嗎
    自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國際糧食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加之蝗災、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使得全球糧食安全及短缺問題更加嚴峻。近日,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出預警,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全球糧荒」迎來至暗時刻,世界各國現狀究竟如何?中國是否會發生糧食危機?
  • 全球人口今年將達76億,未來世界或面臨人口生存權競爭!
    但是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膨脹,人與人在未來不可避免的要迎來生存權競爭!處理不當,後果嚴重!截至2020年3月世界人口已經達到75.7億,年底突破76億!在世界大國中,俄羅斯、義大利和日本人口都屬於負增長狀態,中國預計到2035年左右也將迎來負增長。1900年非洲人口1.1億,佔世界總人口的7.8%;1986年5.8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1.8%;2019年非洲人口12.7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6.9%!120年時間,非洲人口翻了12倍,世界佔比翻了兩番還多。
  • 人類所面臨的生存危機不斷升級,霍金的五大預言正在逐一實現
    宇宙學家霍金曾在接受訪談時提出了關乎人類未來的五大預言,以此提醒人類,按照人類文明的發展速度,人類將來所面臨的生存危機會不斷升級,但是人類是否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應對危機的辦法對人類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而霍金的五大預言卻正在逐一變成現實。
  • 國際勞工組織:疫情已影響全球超八成勞動人口 損失遠超08年金融危機
    國際勞工組織:疫情已影響全球超八成勞動人口 損失遠超08年金融危機   Cathy Shen • 2020-04-08 18
  • 面對新冠之後的下一次全球危機,人類應該怎麼做?
    其實這只是氣候變化影響人類生活的側面之一。2020年,氣候變化的危機並未因疫情停工而止步:美國加州山火面積刷新記錄,西伯利亞出現史上最高溫,格陵蘭島和加拿大的巨大冰蓋消失……氣候變化將是後疫情時代更嚴重的全球危機。
  • 慈湖人家一期地面沉降嚴重·寧波晚報
    對此,記者在調查中聽居民們說,這一切都是因為慈湖人家一期地面沉降嚴重,小區內鋪設的管道很多已經損壞。而關於地面沉降的問題,居民們多方投訴反映,得到的回答總是無果。  房子剛交付就說要開通天然氣,過了7年仍沒動靜  公開資料顯示,慈湖人家小區是為了配合慈城古縣城的保護開發和慈城新鎮區建設而先期啟動的拆遷安置小區,也是慈城近年來建造的最大小區。
  • 全球肥沃土壤60年內將消失 人類面臨新糧食危機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雪報導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月3日報導,澳大利亞碳農業大會日前在雪梨舉行,與會科學家警告稱,全球肥沃土壤將在60年內消失,人類因此將面臨新的糧食危機。科學家們警告說,全球肥沃土壤正以比自然補充更快的速度消失,最後導致表層土壤變得貧瘠。
  • 太陽或進入「休眠期」,12億人將受影響!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相信在近幾年的時間內,大家也已經感受到了地球微妙的變化,2016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年份,2019年,記錄了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出現了最熱的十年,在2020年的1月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月份。溫度的持續升高,讓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地球的不友好。
  • 人口世界第二的印度,已經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
    (印度全國正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印度大部地區處於熱帶,領土有近三百萬平方公裡,農作物產量豐富、種類繁多,包括大米、小麥、大豆、茶葉和糖等,是世界第二大糧食生產國。同時印度的總人口中也有58%是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工作,可以說一旦遭遇糧食減產、絕收之類的危機,印度人民將面臨巨大的災難。
  • 220位專家表示,未來10年人類要面臨5大危機!
    220位專家表示,未來10年人類要面臨5大危機!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全球的人口總數已經超過75.8億,其中中國以14億人口佔據首位。如此龐大的人口,使地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我們就能夠感受到周邊環境的變化。據新聞報導,南、北兩極地區溫度直線飆升,北極圈在6月份的溫度已突破37.8度。
  • 科學家警示:海平面上升對人類的影響可能嚴重低估,後果難以挽回
    去年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海平面上升對人類的影響可能被嚴重低估,後果將難以挽回。海平面上升的是全球變暖最直接、最嚴峻的影響後果。科學家根據最新模型模擬結果得出,即使人類從此時此刻完全終止溫室氣體的排放,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仍將上升約45釐米。可能很多人覺得,海平面上升45釐米也沒什麼影響,可事實上,這個上升幅度仍然會影響很多沿海城市生活的人們。
  • 上海中心大廈封頂 再次引發高層建築地面沉降擔憂
    日前,上海中心大廈(開業時間:2017)封頂再次引發地面沉降擔憂,有專家甚至預言,也許幾十年後部分城市會消失。   不少地質學家將城市地面沉降歸咎於過度攝取地下水和修建高層建築,前者毫無疑問,後者卻引來不少質疑。但不管對建築有多大影響,地面沉降的影響已經逐漸顯現。
  • 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原標題: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來源:人民日報核心閱讀受人口增長、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壓力不斷增大。據統計,過去20年間,全球人均淡水供給量減少20%以上。面對水資源短缺的挑戰,不少國家都進行了改善水資源管理的成功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