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是個什麼樣的狀態

2020-12-12 黛荷翁詩畫

《藝術創作,是個什麼樣的狀態》

作者:黛荷翁(原創)

讀書,不是藝術創作?

竊以為,藝術創作(Artistic Creation)的最終定義,應該是孤獨而另類的所謂藝術家,妄想著會有人跟他一樣懂得或明白,而以自以為是的不同手法和形式,把深淺程度各不相同的所謂對人生、生命或生活的體會、認識、精神積累或思考痕跡,試圖最徹底、最全面表現出來的一種行為的總和。

所以,藝術創作的全部過程,實質上無非是一個孤獨、驕傲、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精神抑鬱者或瘋子,抑或是一群各自孤獨並永不可相通的靈魂或軀體,試圖以一個所謂藝術創作而來的東西,在孤獨中宣示自己或其群體的也許高端無比、實際無非如此的孤獨或孤獨感受,往往在所謂藝術家之間,充滿互相不理解、相互詆毀或文人相輕,而每一個藝術家,總是自以為是、自我陶醉,並從骨子裡認為他人不對、他人不如自己、自己才是老子天下第一。

至於,藝術的全部意義或作用,也就不會脫離這樣的結論吧:藝術創作的過程和結果,也許會不同程度地表達出不同的高貴、高尚或高傲,並首先在這個藝術創作的過程中,作為藝術家的自己,實質地或最終還是企圖有哪怕一個別人,通過這個藝術成果而能與自己一樣,感到喜歡、欣慰、滿足、深思、啟迪和被認同的那點愉悅或快感。

(讀書隨想,個人文字,歡迎商榷,請勿轉載節錄,附錄黛荷翁創作的繪畫作品,多多鑑賞和批評)

黛荷翁作品選
黛荷翁作品選

相關焦點

  • 用繪畫戰勝抑鬱,用藝術創作開啟療愈之旅,揭秘什麼是藝術治癒師
    成年後,雖然你不會認為自己富有創造力,也不會認為自己是位藝術家,但在日常生活中依然能感受到藝術的治癒性。你的愛好可能是繪畫或者攝影,你享受創作的過程,意識到進行創作進行創意活動有助於減壓。你甚至會用畫畫的方式來記日記,隨手勾畫出自己的夢境,你會注意到自己畫出的各種符號、思考他們的意義。你在筆記本的一角胡亂畫些線條,發現這些既有助於你更清晰的思考,還有助於放輕鬆。
  • 蕃茄田藝術CAA全球創作獎成果在全美藝術教育學會發表
    2017年,蕃茄田藝術以連續舉辦了四屆的CAA全球創作獎為案例研究的《STEAM在中國的實踐:蕃茄田藝術CAA全球創作獎》學術論文,從投往全美藝術教育學會(以下簡稱NAEA)的全球1700篇論文中脫穎而出,向世界展示了屬於中國的STEAM實踐。
  • 《Hoa》:使用Unity創作吉卜力藝術風格的冒險遊戲
    《Hoa》的創作團隊從未有過多的遊戲開發經驗,項目創作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大量的時間花費在構思與美術風格的確認,而對於小型團隊,實現一個理想中精美的遊戲,Unity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藝術創作與生活的關係密不可分,從生活採擷創作,豐富藝術的對象
    江蘇省美術館還下設江蘇版畫院、江蘇油畫雕塑院、書畫工作室三個藝術創作部門,擁有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幾代藝術家,在江蘇美術界有著重要的地位,對當代美術創作的繁榮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江蘇省美術館就成為江蘇省美術創作的一支重要力量。當時下設有美術創作室,包括版畫組、油畫組、連環畫組、雕塑組等專業創作研究機構,創作研究成為江蘇省美術館的重點工作之一。
  • 再生創作亦是一種生活狀態——陳璽
    一、從業簡記  1982年2月出生於上海,大學期間開始設計個人潮牌單品,2002年進入媒體領域,2005年開始了六年的廣告從業經歷,從2011年起陳璽開始專注轉型關注裝置藝術。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 問渠哪得清如許——藝術創作的靈性 靈氣 靈魂
    ——習近平藝術創作的靈性就來自於我們生活當中的,最根本的那種生活方式。如果你想歌唱生活,去捕捉生活當中那些具有靈性的點點滴滴,離不開民族民間文化的精髓。王黎光:大家好,歡迎來到《大學》。在這裡我跟大家想交流藝術創作究竟是什麼?那就是藝術創作的靈性、靈氣、靈魂。
  • 範曾書法海納百川4個字,估價3000元,有什麼樣的藝術特點
    範曾書法海納百川4個字,估價3000元,有什麼樣的藝術特點。範曾是一位非常知名的畫家,他畫畫很值錢,在收藏界收藏範曾的畫是一個熱門,有一些早年收藏到範曾繪畫作品的人,現在已經賺得足夠多。但是對於範增繪畫作品的質量,向來是有不同聲音的,常被人提及的問題似乎是作品有範式傾向,存在同質化問題。
  • 草間彌生:在精神病中創作的波點藝術女王
    草間彌生 Yayoi Kusama(1929年3月22日-),被稱為日本現存的經典藝術家,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在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展露她佔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作她的創作被評論家歸類到相當多的藝術派別,包含了女權主義、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原生藝術 (Art Brut)、波普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等。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在藝術家這個群體裡,草間彌生並不能完全算作一個另類。在她之前,受困於、也受益於精神狀態和視覺幻覺的還有我們更加熟悉的、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梵谷。
  • 藝術創作與傳播深耕鄉土文化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宏大歷史背景之下,文藝工作者要努力塑造與傳播新型農民形象,深入挖掘農耕文化中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創作出更多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使文藝創作和藝術傳播實現社會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的統一。
  • 藝術創作語境中的書法與公眾
    就書法而言,儘管由於其極為特殊的文化屬性不能完全等同於繪畫,但其在中國當代近四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也明顯地呈現出多樣化的狀態,梳理當代書法的多種形態,也有助於我們找到並理解箇中原因。在當代中國書法形態中,堅持二王傳統等相對古典的書法類型隨處可見。例如我們平時看到的各級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展覽的多數作品,各類書法教學機構教授的書法基本均在此列。
  • 藝術創作的「畫布」——北京798藝術區
    藝術創作的「畫布」——北京798藝術區 member 2009-10-12
  • 中制協:電視劇創作要去浮華浮躁 提升藝術質量
    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8日通報,「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的幾點意見」日前發布。意見指出,電視劇(網絡劇)創作要下大力氣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把全行業的關注點引導到打造思想內涵精深、藝術質量精湛的優質作品上來。
  • 埃及文化主題,歸根結底是王,這是古埃及藝術創作準則
    埃及的建築藝術,從保存下來的陵墓與寺廟來看,顯得宏偉、瑰麗、莊重、神秘莫測。所有這些特點往往取決於埃及藝術創作固有的、傳統的基本法則,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點,我們今天就從這幾點來說一下吧。1.「正面律」與「對稱律」。雕刻作品表現的人物,不論其頭部軀體或腿部都必須保持正面垂直狀態,不允許左右偏離。
  • 再談一次「麥高芬」——趙玉的寫作創作與藝術實踐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趙玉的創作實踐,展覽《蘇格蘭高原的獅子》以開放記憶櫃的方式思考寫作作為展覽的可能性:擺脫展廳的限制,將牆體視為寫作空間的展陳,同時針對藝術創作敘事性做出了探討,項目所體現的對敘事的複雜性、橫向的模糊性,以及創作者之間的平等性的思考,讓人印象深刻。巧合的是,之後幾次與趙玉的相遇,總伴隨著她的寫作或是文字出版工作:創作小說入圍「潑先生獎」,報紙刊物參加藝術書展。
  • 東南亞藝術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南藝美術館「復調」將答案集中呈現
    這是中國大陸地區集中對東南亞藝術家、藝術作品及以藝術生態的第一次集中呈現。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策展團隊希望通過考察文獻與展覽呈現來探討當代藝術全球化浪潮下,東南亞區域中的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背景下的藝術家如何用作品來進行表達與應對。以東南亞區域為例,藝術全球化的同一性與本土化的多元性將在長時間內保持碰撞、交鋒與共存的狀態。
  • ...當代陶瓷藝術邀請展暨新時代陶瓷藝術創作學術論壇在景德鎮陶瓷...
    12月18日,由景德鎮陶瓷大學、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聯合主辦,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美術學院、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承辦的「新瓷語」當代陶瓷藝術邀請展暨新時代陶瓷藝術創作學術論壇開幕式在景德鎮陶瓷大學湘湖校區研究生實驗大樓舉行。
  • 中國桌山丨森林康養勝地,藝術創作基地
    ,卻又高於生活」,是俄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文學評論家、作家,革命民主主義者車爾尼雪夫斯基在《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係》一書中提出的藝術創作的觀點。創作藝術作品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和創作靈感,大自然是藝術家無窮的創作母體,貼近自然與生活,更能創造出優秀的藝術作品。
  • 日本「物」派:藝術的真實狀態,源於藝術家組合、製作、拼貼的物
    在特定的場合中,通過觀看或者觸碰藝術家組合、製作、拼接的「物」,領會世界的原本狀態和內在邏輯。體會藝術家對「物」與「物」之間的時間、空間關係,進行意識上的重組、引申,所表達超乎物外的哲學意義。在「物」「人」「場」這三個重要元素構成了「物派」的美學體系。「物派」的「物」
  • 音樂藝術君享,一首目地誕生,淺談如何創作音樂作品
    音樂創作(外文名musical creation)是指作曲家創造具有音樂美的樂曲的複雜精神生產勞動。音樂創作是一種藝術實踐,通常可分為相互交織又可適當分離的三個環節,即感受、創意與塑形。感受音樂創作的準備及孕育階段。音樂創作的三個環節之一。
  • 「與歷史同行」 ——四川美院的藝術創作與敘事話語
    展覽以造型藝術為主體,分為兩大板塊,由11個專題展組成。策展的基本思路是注重學統梳理,構建創作譜系;強調歷史語境,重視地域特色,重點突出「文脈與歷史」「傳統與經典」,以及時代使命與當代視野。同時,希望通過歷史文獻、藝術大事記、系列公共教育與美育課堂、學術講座等,讓公眾更立體地了解一所學院的創作歷史,以及藝術家的創作與時代、現實及美術史之間的多重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