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大氣的衛星軌道上吹氣球,會立即爆裂嗎?

2020-12-21 騰訊網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談到,對大多數洲際飛彈來說,最常用的彈頭偽裝手段就是彈頭釋放器在軌道上把真彈頭和吹氣以後與真彈頭外形基本一致,外表噴塗了金屬塗層的氣球一起釋放。因為500公裡高度以上基本沒有空氣,因此即使吹氣的氣球假彈頭雖然重量比金屬質地的真彈頭輕得多,但是仍然可以模擬和伴隨真彈頭在彈道上飛行數千公裡。並因為外部有金屬塗層,很容易誘騙對手的X波段和P波段戰略預警雷達,增加從中甄別出真彈頭的難度。冷戰高峰年代,美蘇要想快速識別對方的氣球假彈頭,光用戰略預警雷達是不行的,必須結合紅外戰略預警衛星才行.因為真彈頭和假氣球彈頭的紅外特徵不一樣。不過美蘇在這方面也進行了改進,讓氣球彈頭也發射出一定的紅外輻射:外圍再拋灑大量的金屬條幹擾,

這樣從幾千公裡外通過戰略預警雷達和紅外預警衛星,想快速識彆氣球假彈頭就更不容易了。只有等到彈道末端,彈頭開始俯衝再入大氣層時,氣球彈頭才會最終燒毀。只留下真彈頭和外形與重量基本相同的假彈頭一起衝入大氣層。此時距離最終引爆只剩下十幾秒,因此末端攔截就等於是豪賭一場。因此可說末端攔截只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原則上能中段攔截有效,那麼絕不會追求末端攔截成功。由於氣球假彈頭重量輕,只需要用少量的壓縮氣體在太空中快速吹起立,非常的方便有效。氣球假彈頭從幾十年前發明到目前,一直都是洲際飛彈假彈頭的最主要模式。因為如果用同樣重量和外形的假彈頭,第一是攜帶重量會增加很多,就會影響整個洲際飛彈的最大有效射程;另外用完全等重的假彈頭,

等於是實際佔據了一個真彈頭的位置和打擊效果。因此綜合突防意義仍然不如氣球彈頭效果好。一個等重假彈頭的重量,可以換成六七個氣球彈頭。不過有人提出,說氣球在地面上都是一吹既爆。那麼到了沒有大氣壓的太空中,充氣的氣球會無限的膨脹下去,因此氣球假彈頭根本不存在!要狼山說,這就是用日常的生活常識來反推軍事高科技,得出來的結論當然是錯誤的。日常一吹大了就會爆的普通氣球其實是塑膠製造。而太空中的氣球其實是用聚酯高強度材料製造的。玩具氣球在地面上吹大,首先要克服外界的一個大氣壓,因此氣球內部的氣壓是高於1個標準大氣壓的。氣球被吹大同時不斷膨脹,氣球外表不斷變薄,因此很容易爆掉。而太空專用氣球在外太空吹起來時,外面沒有任何氣壓。因此只用0.1到0.3個氣壓就可以讓氣球完全膨脹到位。氣球的外表只需要克服內部的膨脹力,在材料強度足夠的情況下,反倒不像在地面上的氣球那麼容易爆。

各大國其實很早就試驗過大型的氣球衛星,比1.5米長、0.5米最大直徑的氣球假彈頭大得多。這就是「回聲1號」和2號試驗氣球通訊衛星。外表用厚度只有0.08毫米的聚酯膜製成,再噴塗金屬漆。「回聲1號」直徑高達30米,外表總重量卻只有180千克。回聲2號直徑更高達42米。發射入軌後才用壓縮氣瓶往事先摺疊好的超級氣球內吹氣快速展開。這種氣球反射率很高,發射後幾乎比大行星還亮。期間並沒有因為太空無壓力而迅速爆掉,只是後來軌道降低後進入大氣層燒毀。

相關焦點

  • 如果在太空中吹氣球,會發生什麼?你將會看到不一樣的情景
    首先我們要搞明白一個問題:氣球為什麼能夠不斷膨脹,而且膨脹到一定程度會爆裂?可能不少人對這個問題都是回答不上來的。事實上,這個主要跟氣壓有關,我們都知道,地球是有大氣壓的,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在大氣壓的影響這下。比如人體內外的氣壓一樣,我們才能夠安然無恙地生活在地球上,其它的地表生命也是一樣。
  • 人類第一顆衛星竟然是個41米直徑的「大氣球」
    原標題:人類第一顆衛星竟然是個41米直徑的「大氣球」   5月5日消息,通信衛星的早期鼻祖是一顆酷似氣球的衛星,圖中顯示的就是美國宇航局在1964年於北卡羅來納州進行充氣衛星測試的場面,135英尺直徑(41米)的鋼化充氣氣球衛星正在進行拉伸應力測試,美國宇航局開始了對通信衛星技術的示範性應用。
  • 揭秘風雲四號衛星如何獲取高光譜大氣探測數據
    大氣輻射亮溫垂直分布動態圖。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是國際上第一臺在靜止軌道上以紅外高光譜幹涉分光方式探測大氣垂直結構的精密遙感儀器。通過該探測儀,我們成功獲取了全球首幅靜止軌道地球大氣高光譜圖。作為第一次露出真容的大氣高光譜圖,應該如何解讀圖像和展開數據應用呢?這非常值得探析。  探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探空」:氣球帶著測量儀器從地面不斷升高,包含溫度、溼度等傳感器,邊上升邊測量並把數據傳回給地面跟蹤和接收雷達。
  • 美美的氣球一秒成「炸彈」!氦氣氣球實驗終於來了……
    透明的氣球外纏繞著一圈彩燈,閃耀著星星點點的燈光,這種高顏值的「網紅氣球」你見過嗎?它夢幻般的外觀,可是讓許多人都心甘情願地掏了錢包。連鎖爆裂的情況並不存在「氦氣氣球爆裂,就像我們平時吹氣球吹爆一樣。」消防員介紹,氣球內的氦氣屬於無色、無味的惰性氣體,通常條件下不與其它元素和化合物產生化學反應,不能燃燒,也不會助燃。「正規充裝氣球都應該使用氦氣,但因為氦氣價格較高,導致目前有很多流動商販會違規銷售氫氣氣球。」
  • 地攤上發光氣球會爆炸嗎 臨沂網紅氣球安全隱患大
    最近在臨沂的大街小巷,尤其是在人民廣場、蘭田步行街等人群密集處,都會看到有人擺著地攤賣發光氣球,吸引力許多市民的圍觀,那麼這種氣球真的安全嗎?   在孝友路上,記者看到一個大爺手裡拿著大約30個氣球在賣,其中有11個「發光氣球」,稱15元一個。
  • 宿遷消防提醒:網紅氣球「顏值」高 容易爆裂很危險
    中國江蘇網11月22日訊 您家孩子買氣球了嗎?這些天,一種會發光的氣球在宿遷市街頭巷尾流行起來,彩色燈光環繞在氣球上,十分惹人喜愛,帶孩子的家長都會停下來買一個。不過各地媒體紛紛爆出這種氣球很危險,容易發生爆炸,事實果真如此嗎?
  • 橙子橘子等水果會引爆氣球 專家:皮汁能溶解氣球表層橡膠
    實驗過程中氣球爆炸。近日,網上一則新聞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杭州一位市民一邊吃橙子一邊和孩子玩氣球,氣球突然爆裂,碎片卡進孩子的喉嚨,還差點出了人命。賣氣球小販說出了其中的緣由,原來罪魁禍首竟是橙子。頓時,網上流傳了關於橙子、橘子等水果會引爆氣球的各種傳言。那麼這些傳言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本期實驗室就帶您親眼驗證一下。實驗過程實驗一:當桔子遇到非常飽滿氣球實驗過程:首先將一隻氣球吹至非常飽滿狀態,將它放置在桌上,記者在一旁剝桔子。
  • 日本環保VS蘋果環保,島國計劃發射木頭衛星,進入大氣時可燃盡
    根據科學家觀測與推算,目前已知的太空垃圾碎片已經超過23000塊,而在地球軌道上還有2500顆正在運行的衛星。哪怕是10釐米以上的碎片,撞到衛星也會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所以存在於地球軌道上的這些碎片,無疑是一些定時炸彈。但是住友林業和京都大學現在在開展的研究,居然是利用木質材料來製造衛星的外殼,以便能夠讓衛星在失去效用後,自動掉入大氣層,且完全燃燒掉。
  • 10顆有趣的衛星:海衛一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逆行」軌道的衛星
    2.天衛五(米蘭達)這顆衛星看起來像是從不同性質的碎片中收集而成的,然後將它「發射」到天王星的軌道上。米蘭達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景觀,即:存在山脈和深窪地,並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據科學家的說法,有些斷層的深度很深,如果我們在那裡扔一塊石頭,那麼大約需要10分鐘才能到達其底部。3.
  • 中國衛星「爬」回正常軌道:太空加油?不可能
    6月19日,長徵三號乙遙二十八火箭發射中星9A衛星過程中運載火箭出現異常,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不過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經過10次軌道調整、爬升近2萬公裡後,衛星於7月5日成功進入預定軌道,而且工作正常。
  • 氣球充氣過程中,氫氣瓶突然爆裂!多人受傷
    然而,「美麗氣球」其實也很危險。「砰」10月1日上午,在梅州五華縣夏阜村一家商鋪裡,突然傳來一聲巨響,一個氫氣瓶突然爆裂了。爆裂帶來的強大衝擊力,讓店鋪裡的書本、貨物散落一地。對於前一天發生的事情,知情街坊透露,當時有兩名小朋友來到涉事店鋪購買氣球,店鋪老闆打氣過程中,氫氣瓶突然爆裂,隨後發生了新聞開頭的那一幕。記者在醫院,找到了其中一名傷者,也就是該店鋪的店主魏先生他表示因為這次事故,自己十四歲小孩的身上有多處燒傷,需要植皮,雙目甚至可能會失明。
  • 藉助瓶子就能吹氣球,是真的嗎?
    論吹起氣球到底有多少種方法?用嘴吹算是最方便的辦法了吧!可網上竟然有人說,藉助瓶子就能吹氣球。用瓶子究竟是怎麼個吹法?小真真可要好好試一下了。點擊播放 GIF 2.0M只不過是個再普通不過的瓶子,就能把氣球吹起來,這到底是個啥情況?
  • 這家太空初創公司計劃用熱氣球發射小型衛星
    (圖片:Leo Aerospace)熱氣球可以幫助小型衛星革命達到新的高度。洛杉磯初創公司Leo Aerospace正在開發一套新型火箭發射系統,這套系統將會使用一個巨型熱氣球在距離地球表面約6萬英尺(1.8萬米)的高空釋放火箭,發射小型太空飛行器。
  • 天天科普 | 太空也有「天氣預報」嗎?「下雨」了衛星要打傘嗎?
    那麼問題來了,遠在「九霄之外」,接近真空的宇宙空間裡會有「天氣」存在嗎?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什麼是空間天氣?空間天氣對我們有什麼影響?衛星如何應對空間天氣?空間天氣太陽上出現的耀斑和日冕物質的拋射等劇烈活動,會給地球磁層,電離層和中高層大氣,衛星運行和安全等帶來影響,人們把這種由太陽活動引起的短時間尺度的變化,稱之為空間天氣。
  • Google氣球網際網路:用 AI 控制氣球導航,不怕 WiFi 被 「吹」出服務區
    昨日,最新分析結果顯示,在飛躍太平洋的 39 天裡,Loon 氣球表現出了比以往更好的性能——基於最新人工智慧系統,它能夠更快地計算出氣球的最佳導航路徑;在目標區域上飛行的時間更長,消耗的能量更少,更關鍵的是,它還提出了研究團隊此前未曾想到過的新的導航動作。
  • 業餘人士的自製氣球升上大氣層
    升上36000米高空,用相機捕捉無數地球外層美景——任何人只要花點時間、金錢,再加上一股衝勁兒就可以做到了。     英國高海拔協會的安東尼·史迪克,給了他們一隻重1600克的氣球皮。泰勒和畢雪普在上面搭載了用工業膠帶封住的聚苯乙烯盒子,盒子內壁用鋁箔覆面,裡面裝著兩臺相機、一個用來定位的GMS模塊、用來給相機保溫的暖寶寶,為了研究還裝上了一袋芥末和鳥食。    畢竟它不是專業的科研用品,所以跟那些花俏的實驗室材料沒有緣分。本質上,這個自製高空氣球可以被看做是一堆塑料組合成的。
  • 網紅氣球會爆炸!給孩子買什麼樣的氣球才安全?
    「水母氣球」有哪些危害?攤販們想讓自己賣的氣球漂浮在空中,通常會使用氦氣或者氫氣充氣球,在相同的體積下,充氫氣的氣球能夠所獲得的浮力越大,氣球飄的更高,另一方面,氫氣的價格遠遠低於氦氣,所以,氫氣成了黑心攤販們的首選。
  • 人造衛星變軌道問題的討論
    例如,要使在低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的人造地球衛星轉移到高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只要衛星上的發動機工作一小段時間使衛星加速,然後衛星沿橢圓軌道運動;到遠地點時,又讓發動機工作一小段時間,速度減小到恰當的值,衛星就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整個過程如圖2-4所示。教師多次做如上的講解,學生都沒有表示出異議,包他們再次遇到這個問題時,又會出錯。教師準備與學生認真探討一下這問題。
  • 知道密碼也白搭 搜不到衛星WiFi
    立即有好事者打開手機搜索,想在第一時間體驗這一網絡,結果當然是搜索不到。想真正用上馬斯克的衛星wifi可沒那麼容易。手機連衛星WiFi 頻段根本對不上朋友,你等了幾天馬斯克的衛星了?還沒連上它的WiFi嗎?因為這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事呀。怎麼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呢?
  • 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建造一個圍繞赤道的行星環可行嗎?
    儘管地球同步軌道很長很開闊,但架不住衛星多啊,加上許多衛星還不是完全靜止的,它們會前後左右上上下下地晃動(這個我們後面要重點談),所以需要很大一片空間才能保證不撞上。目前國際空間機構只允許在地球同步軌道部署最多180顆衛星,如此一來地球同步軌道就顯得比較擁擠,你要是沒有見縫插針的功夫搶C位,就只能眼巴巴看著人家先到先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