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越新越好、洗茶可以洗去農殘?是時候打破這些喝綠茶的謠言了

2020-12-21 茶引力CHAinn

關於喝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

這裡所說的有意思並不是要說喝茶非常有趣,讓大家趕緊來學茶、買茶、喝茶。

而是說關於喝茶這件事兒,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喝茶人和不喝茶的人對於茶的態度以及一些似是而非的謠言看起來非常有意思。

茶圈之外的人,總覺得喝茶高深莫測,有時候故弄玄虛,搞不懂,實在搞不懂。

茶圈內的人,大部分是真心愛茶,一喝可能就是一輩子,有時候也不太屑於和不懂茶的人爭論太多。

就像兩個江湖,平時進水不犯河水,偶爾水火不相容,神仙打架,但誰也說服不了誰。但是關於喝茶的一些常見誤區,多多少少大家都曾經歷過或正在切身體會著。

今天主要來和大家聊聊關於綠茶的常見誤區,到底是謠言還是基本常識,看過你就知道了。

01誤解一 綠茶越新越好

不完全對。

綠茶的新茶是指當年春季採摘製作而成的茶葉,通常以清明節作為一個關鍵時間節點,清明節前採摘的綠茶稱之為明前茶,過了清明節之後採摘的茶葉就是明後茶。

其中明前茶原料極為鮮嫩,茶葉採摘的時間越早,價格越貴,於是市面上就出現了「明前茶、貴如金」的說法,很多人也因此認為:綠茶越新越好。

相比往年的陳茶來說,新茶在營養成分和風味口感上都優勝於隔年的陳茶。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有些人在綠茶剛剛出來的時候便迫不及待的開始喝起了綠茶。

新茶是喝到了,新鮮倒也是最新鮮的,只是你的身體可不這樣想。

新茶「火氣」重,喝多了並不好。「火氣」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詞,在中醫學的一個說法。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剛剛做出來、新鮮出爐的綠茶,內含物質比較活躍,還未被充分氧化,所以刺激性強。

綠茶是不發酵茶,多酚類物質如茶多酚、咖啡鹼等含量高;新茶中這些物質活性強,容易對胃腸黏膜產生刺激;如果過量飲用的話,還容易產生失眠、茶醉等不好的效果。

所以,品飲綠茶同樣需要耐心。根據經驗,新制的綠茶應放置半個月到一個月之後再飲用。

02誤解二 「新茶火氣重,我一般喝隔年茶」

在之前一篇介紹綠茶的文章當中,有一位茶友熱心的留言:新茶火氣太重,我都是放到隔年再喝。

這???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新茶火氣重,不宜馬上喝。那麼就放放吧,我放到下一年再喝,火氣總下去了吧。

只能說意識是對的,但是稍微有些過了,凡是過猶而不及。

前面已經說道,無論是從科學角度還是茶農多年的經驗來看,新茶在放置半個月到一個月就可以喝了,不僅不會過度的刺激腸胃,此時茶葉的滋味和香氣都比較醇和。

放1年時間,是不是有點太久,那不是成了陳茶嗎?

且不說有沒有保存得當,是否變質,單單從風味來說,哪怕保存得當的陳茶也遠不及當年新茶。

雖然綠茶的保質期有1到1年半,但是茶葉在存放過程中,因為光、熱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會使茶葉當中有效物質發生氧化作用或縮合反應,從而形成其他不溶於水或易揮發的化合物,使營養成分也大打折扣。

關於這一點,我自己也深有體會。每年春茶季我都會留一點新茶,嚴格按照綠茶的存放標準,置於冷凍室,隔年拿出後發現,茶葉的顏色幾乎和新茶別無二致;但是一喝,就感覺滋味空了不少,香氣也很難激發出來。

綠茶,可不屬於「喝隔年茶、存新茶」的茶類呀,還是趁鮮喝吧!

03誤解三 喝綠茶傷胃,堅決不喝

綠茶到底傷傷胃,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但還是有很多抱著「綠茶傷胃」這樣堅定的信念,堅決不喝綠茶。

當然,喝不喝綠茶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但是因為這個原因就不喝綠茶的話,那綠茶有點冤。

其實,腸胃健康的人,適量喝綠茶完全沒有問題;

腸胃不好的人,則應該少飲或不飲,饞的時候可以通過茶湯分離、減少衝泡時間、減少茶量的方式喝點清淡的綠茶,是不會有問題的。

還是那句話,綠茶本身不會傷害你的胃,是因為你的胃本身不好或出了問題,所以對綠茶當中具有一定刺激性的咖啡鹼、茶多酚等物質異常敏感,不適合飲用罷了。

04誤解四 第一泡有農殘、不乾淨,倒掉不喝

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是逢茶必洗,還是看茶洗茶?

洗茶,即通過沸水先浸潤一遍茶葉,然後迅速倒掉再重新衝泡。

之所以有這樣一個動作,是因為在很多人看來,茶葉有農殘,不安全,涮一遍可以衝去農殘和灰塵。

不管是否有用,但洗茶確實給喝茶的人帶來了一種讓茶更乾淨的心理安慰。

洗得掉農殘嗎?如果農殘超標,如果茶葉本身不乾淨,真的能夠洗得掉嗎?

很多人談農殘即色變。關於農殘,茶葉院士陳宗懋多次闢謠,總結來看就是兩個觀點:殘留並不等於超標,脂溶性農藥不溶於茶湯。

很多食物都有農殘,但是國家標準會將其控制在一個範圍內,在這個範圍內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茶葉也是一樣,每種茶葉都對其農殘有一個標準,通常茶葉上市之前會通過農殘檢測,合格後即可上市。

另外,噴灑農藥多選用脂溶性農藥,大部分並不溶於水。

茶葉喝的是衝泡出來的茶湯,不同於吃進肚子裡面的大米、水果,如果農殘超標就全部攝入進去了,自然對我們的身體大為不益。

所以,農藥殘留只要不超標,就沒有洗茶的必要;而脂溶性的農藥既然不溶於水,那麼洗多少次也無濟於事。

對綠茶來說,就更不用過分擔心農殘了。明前茶氣溫低,相對病蟲害少,茶葉噴灑農藥比起夏秋季採摘的茶會少,是完全有安全保障的。

洗茶,去去灰塵總可以吧洗不掉農殘,我總可以把灰塵洗去吧,總歸還是要洗一洗的。

可能很多人還停留在茶葉生產水平低下、作坊式加工的年代。茶葉作為一種特殊的農產品,近幾十年隨著生產水平提高,大廠、大品牌都能做到自動化、標準化生產。

茶葉出廠需要達到相應的衛生標準,除非一些茶農小作坊的茶葉確實可能沒法保證。

所以我覺得有些人洗茶,還是說明對茶葉來源沒有確切把握。選擇來源可靠,有品牌的茶葉才是最佳方式。

當然,即使沒有了關於農殘和衛生的擔心,還是習慣了要洗茶,那也無可厚非。只是對於綠茶來說,本身衝泡的次數不多,而第一泡通常香氣佳,獨具風味,倒掉實在可惜了。

最後給到大家一個建議:綠茶洗茶,可以採用淋洗的方法,即嫩度適中的茶,採用衝淋後3-5s即刻出水。

但是對嫩度較高、原料嬌嫩的茶,如果來源可靠、品質保障,還是不建議大家洗茶。

相關焦點

  • 紅茶、白茶、綠茶、普洱茶、黃茶,哪些茶衝泡的時候需要洗茶?
    且不管你是喝紅茶、白茶、綠茶、黑茶還是烏龍茶、黃茶,「洗茶」這2個字出現的頻率太高了!都快趕上快閃的速度。看來,我們很有必要徹底地了解關於「洗茶」這件事!《02》什麼是洗茶?都說茶要洗,那什麼樣的操作能稱之為洗茶呢?
  • 喝綠茶、白茶、紅茶、巖茶、普洱茶時,洗茶能洗去什麼?別浪費了
    對不少人來說,這些衝泡方便,價格親民的速溶茶包,是辦公茶,口糧茶的好選擇。這類「滋味浸出快」、「不耐泡」的速溶茶包,沒有洗茶的必要。因為它們本身不耐泡,大多數時候只足夠泡1-2回,茶味就徹底變淡沒味。要真是心有芥蒂,不洗茶不放心。那麼遇上這類情況,不如選擇喝白開水,更省心。第四類,洗去老茶的倉味茶圈裡有部分老茶,經過多年久存後出現雜味,倉味。
  • 喝綠茶要不要洗茶?初學喝茶朋友經常搞不清楚的問題。建議收藏
    你這喝茶都不洗茶的麼?經常聽到一些小夥伴,在我衝泡綠茶的時候這樣問我。綠茶是一種沒有經過發酵的茶葉,其鮮嫩度高,內含茶多酚類物質是最為豐富的。基本上加水三四次後,茶葉就喝不出什麼味道了。所謂「洗茶」指的就是在喝茶前的第一泡,要把茶葉洗一洗,然後倒掉。目的無非有幾種:1、希望通過衝洗茶葉將茶葉上的浮灰清洗掉。2、將茶葉「醒開」使更多的內含物質得以釋放。
  • 看懂這些要點,你就不用再糾結「綠茶要不要洗茶」這個老問題了!
    義芳君說茶 | 第774期原創茶說是日,新認識的朋友小張前來造訪,窗外陽光明媚,義芳君一時心血來潮,突然很想喝綠茶,於是就提議把剛準備開泡的武夷巖茶替換成了冷藏了將近半年的西湖龍井。而這些汙染源主要是粉塵等雜質、農殘、重金屬超標等。人們希望通過洗茶,儘可能降低這些汙染源的存在。其二、喚醒沉睡中的茶性。好比醒酒,洗茶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在於用熱水激蕩沉睡中的茶葉,讓茶性充分「甦醒」過來,追求更臻完善的口感體驗。
  • 到底何為「洗茶」?什麼樣的茶葉需要洗?
    近來,食品安全問題顯得日益突出,農殘和重金屬問題可能是大家更為關心的。 農藥和重金屬之所以會形成殘留,積聚在茶葉內,那說明它是非水溶性的,簡單衝泡,根本無法將其洗去。 相反,衝泡的次數多了,反倒有可能使農殘和重金屬殘留釋放出來,也就是說,前幾泡茶其實最安全,泡的越多越危險。
  • 衝泡綠茶要不要洗茶?別再糾結了,這就給你答案!
    對於洗茶之舉,科不科學呢?洗茶到底能洗掉多少雜質呢?不得而知。但在洗掉雜質的過程中,我們是否也會不經意中,損失了更多的價值呢?要回答這些問題,要先了解綠茶在什麼情況下才能會被受到汙染。即便是有所超標,其實也是被誇大的恐慌,茶葉的消耗量,每天也就幾克,而且不會像蔬菜水果那樣直接吃掉,能從茶葉中攝取的農殘有限的很,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由此可見,洗茶雖然能洗掉一些所謂的汙染物,但意義並不大。
  • 竹葉青茶為什麼不需要洗茶?
    按《中國茶葉大辭典》「洗茶」條的解釋:「洗茶洗去了散茶表面雜質,且可誘發茶香、茶味、並認為這是一種古人遺風習慣」。這包括三層含義:1、洗去塵埃、茶灰;2、祛除陳氣,喚醒茶性;3、溼潤茶葉,促進內含物的浸出。
  • 泡茶時有必要洗茶嗎?
    茶葉分為很多種,並不是所有茶葉泡茶前都需要洗茶的。茶葉按發酵程度來分有未發酵茶葉,輕發酵茶葉,半發酵茶葉和後發酵茶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等六大茶類,不同茶類的衝泡方式也有不同。
  • 是綠茶要洗?洗茶能去除農藥殘留嗎?哪種茶不需要洗
    一些茶友在喝茶時不知要不要「洗茶」,他們不知道該不該洗茶。因此無論是哪種茶,在衝泡前都會經過洗滌,而一些茶葉會被浪費掉。對於第一個沏茶程序,有人稱之為洗茶,有人說是衝茶,還有人說是泡茶或醒茶。要理解這些差異,我們必須首先理解「洗茶」是什麼。我們通常所說的「洗茶」是指泡茶過程中產生的灰塵或髒東西,有人認為會有農藥殘留,像水果一樣,飯前洗漱會更讓人安心。「潤茶、浸茶、醒茶」,更多多指是喚醒茶的意義。
  • 六大茶類的衝泡,哪些茶需要洗茶,哪些不需要?
    從古人洗茶的目的來看,不外乎兩種,洗去灰塵、促進茶香,到現在洗茶的目的也和之前也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還多了一個目的:洗去農殘。洗去茶葉表面的灰塵,雜質在早期生產水平低下的時候,茶葉的加工主要以中小作坊、人工制茶為主,在工藝、設備都落後的情況下,衛生條件也難以得到保證,茶葉沾染有塵埃、其它雜物實屬正常,所以洗茶也是情有可原的。
  • 喝茶不糾結,一文看懂要不要洗茶
    茶友們首先需要明確一點,洗茶真正的目的既不為洗灰塵,也不為洗農殘,只是為了泡出一杯好茶。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把洗茶叫「醒茶」或「潤茶」的原因。那麼茶到底洗不洗、怎麼洗、洗幾遍?洗茶可不是用開水把茶葉浸泡一下再倒出來這麼簡單,也需要有正確方法的。不用洗的茶葉綠茶綠茶採摘的時候非常細嫩,潔淨程度高,耐泡度低。
  • 綠茶上市越早、越綠越好嗎?
    大家都知道早春茶好喝,明前茶也在市場上越來越火熱,越早上市的綠茶越好嗎?這裡小編要告訴大家:綠茶上市時間受多方面元素綜合影響,所以並不是出現在市場上越早越好!那麼綠茶越綠越好嗎? 綠茶的色澤跟其茶樹品種、及加工工藝相關。
  • 需要洗茶嗎?一篇文章,教你幾個「洗茶」的小技巧
    喜歡喝茶的朋友們,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的呢是: 洗茶真正的目的既不為灰塵,也不為洗農殘,只是為了讓茶更好喝哦 綠茶 不發酵茶,很多茶友在品飲綠茶的時候,大多會選擇高腳杯、透明玻璃杯的浸泡方法來喝!
  • 黑茶、綠茶、普洱茶、白茶、紅茶,有些茶喝前請洗一洗!
    注入沸水,出湯,「譁」一聲將第一衝水倒了,此為洗茶。而後重新開始衝泡,這時候的茶,才進入正式喝茶階段。不知從何時起,洗茶成了衝泡的必要步驟,不管杯中衝泡的綠茶、白茶還是紅茶、黑茶,要是不洗茶,會讓人覺得:「咦,你怎麼這麼不懂禮儀,怎麼茶都不洗就直接給我喝?」
  • 什麼時候喝綠茶最好 喝綠茶的最佳季節
    很多人單純地把喝綠茶的時間分為早上、下午等,其實這種按時間段的分法來定義喝綠茶的時間,太過武斷,等於是把所有人都一概而論了。其實拋開時間的概念,人們更應該了解的是我們的身體在什麼狀態下喝綠茶最好。  不口渴的時候。
  • 茶界流傳的謠言,很常見卻很多人慣性的犯錯
    02頭泡茶的泡沫有害真相:假的▼解釋衝頭泡茶的時候,表面常會浮著一層「泡沫」,有人誤以為是農殘或者雜質的殘餘。其實,那層泡沫不但無害,反而對人體有益,產生於茶葉中的茶皂素。經科學家證實,茶皂素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等作用。
  • 各位茶友,洗茶這道工序有必要嗎?
    那麼,所有的茶葉都需要洗茶這一道工序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洗茶的意義何在:為了洗掉茶葉表面的灰塵,農殘等等的雜質;為了醒茶,讓茶葉,茶香舒展開來。那麼這些意義真的存在嗎?之前我認為是挺有道理的,從邏輯思考也是對的,茶葉儲放那麼久,要清洗一下出去表面的灰塵;茶葉浸泡過後從乾乾巴巴,麻麻賴賴的一點都不圓潤到舒展開後一看就很清新很有喝的欲望了。
  • 黑茶、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的最佳喝法,你做對了嗎?
    《2》綠茶、黃茶的正確喝法之所以把綠茶和黃茶歸為一類,只因為它們屬於近親,唯一的差別在於黃茶在加工過程中多了一個悶黃的步驟,使得茶湯變化,茶葉變黃,與綠茶有了區別。綠茶、黃茶泡法要點1、用80℃~85℃水衝泡,現泡現飲。綠茶和黃茶,有不少是使用嬌嫩芽頭製作而成的茶,比如綠茶中的西湖龍井,碧螺春;黃茶的中的君山銀針,這些茶都不適合用剛煮開的沸水衝泡。若是用100℃的水溫衝泡,容易悶壞茶葉。
  • 白茶、綠茶、紅茶、武夷巖茶、普洱茶,頭道茶到底該不該喝?
    中華茶類何其多,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頭道茶該不該喝,得視情況而定。《2》頭道茶拿來洗茶,有必要嗎?在開始泡茶時,注入滾水後,快出倒出茶湯,將得出來的頭道茶湯倒棄,被視為洗茶之用。上述三類茶,在喝之前需要洗茶,頭道茶不適宜飲用。經過洗茶,能洗去附著在茶葉表面的雜質,祛除雜味,發散茶香,獲得更好的喝茶風味。《4》正常品質下,哪些茶,頭道茶湯可以放心喝?
  • 泡茶前為何需要洗茶?洗茶需要知道的三個小知識!
    ——《茶譜· 煎茶四要》從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到了明朝,「洗茶」有了更豐富的釋義,在唐朝時期洗去茶葉表面汙垢的基本上,增加了洗去茶葉冷氣的含義。二、為何要洗茶?為的是不讓這些雜質影響茶湯的口感。2.洗去冷氣什麼是茶葉的冷氣呢?雖然顯得有些故弄玄虛,但茶葉的冷氣的確是存在的。我們知道,茶葉新製成,火氣比較旺盛,立即飲用滋味不是最佳,而是要存放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