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樓種蔬菜」:荷蘭垂直農場如何解決溫飽問題?

2020-12-13 騰訊網

  圖/Giphy

  荷蘭在線中文網 文 | Lucas

  「嫋嫋青煙,漫漫田野,春耕秋收,瑞雪豐年」——在多數中國人的潛意識中,所謂農業便應是這幅歲月靜好、愜意融融的景象。

  然而現實的鋒刃卻無比凌厲:自20世紀以來,廣袤田地不復往昔,而世界人口卻與日俱增。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截止2050年全球人口總數將激增至90億以上,其中將近85%將居住在城市地帶。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如何能為這億萬生靈提供充足均衡的食物供給呢?

  學界大膽構想:用城市大樓滿足市民溫飽

  199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環境科學教授迪克遜·德斯帕米爾(Dickson Despommier)在課堂裡提出了一個「天馬行空」的構想:在城市中建造一座高30層的農場,這座農場將為五萬民眾提供生蔬蛋肉等食物。

  垂直農場培植的蔬菜,圖/pixabay圖庫授權使用

  他在課上解釋道,水溶培植的作物可以在上層種植,而低層則適於養殖雞鴨魚等動物。儘管迪克遜教授的提議遭到了環境科學界以及工程界的諸多質疑,但這一顛覆性的構想卻不脛而走,深入人心。

  這位教授更是在當時豪氣置言:要用5公頃的屋頂花園來滿足全曼哈頓兩百萬人的日常飲食需求,但他的研究生經計算後發現,縱然窮盡教授的屋頂花園種植法,也不過只能滿足兩成的曼哈頓民眾。儘管如此,2001年,歷史上第一個系統性的垂直農場方案還是在教授的不懈研究下面世。

  荷蘭垂直農場:用有限資源創造無限價值

  作為農業科技領域的佼佼者,荷蘭的農產品出口量僅次於美國,其鮮花與蔬果的出口量更是穩居全球第一把交椅。

  但是,眾所周知,荷蘭的國土面積不過重慶市的一半。荷蘭需要至少三倍以上的耕地面積來滿足公民的糧食需求。儘管傳統的露天農業尚可維持現狀,但伴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耕地面積被日漸蠶食,一種可以在城市內部提供新鮮食物來源的農業設施,在迪克遜教授的呼籲中、在嚴峻現實的要求下,正呼之欲出。包括荷蘭在內的歐洲多國政府在「未來農業」方面,提出了包括垂直農場,

  漂浮農場

  等概念性的新興農場。

  如果說漂浮農場是一座移動的夢幻牧場的話,那麼由荷蘭Except可持續發展基金會設計的28層垂直農場便更像是一個功能複合,五臟俱全的巨無霸。

  這個28層的龐然大物擁有14層種植區,一條透明的景觀長廊以及餐廳、咖啡廳、禮堂等娛樂休閒設施,而這個巨無霸恰是荷蘭為農業科技的未來發展所交出的答卷:即用有限的資源創造「無限」的產品,以滿足人口爆炸年代的基本需求。

  28層垂直農場設計外形,圖/Except基金會官網

  與露天農業或溫室農業不同,荷蘭的垂直農業技術並不需要日照陽光,卻需要另一種至關重要的科技產品:LED生長燈。通過不同的光譜配比以及具體的動態控制,LED生長燈取代太陽光,令不同植物得以24小時不間斷地生長,保障農作物生產單位可比普通溫室提高兩至三倍的產量,較之露天作物更是提高三四十倍的產量。譬如一些光譜可優化植物發育階段的生物量,另一些光譜則可阻礙植物開花結果。

  除此之外,溫度調節、灌溉營養、數據傳感等精密化手段更是促進農作物產量大幅提升。

  城市「客串」農村:農業奇蹟正悄然發生於城市一隅

  除了荷蘭Except可持續發展基金會外,荷蘭還有一家名為GROWx的初創公司也在垂直農場產業方面躍躍欲試。

  該公司以「清潔的食物,清潔的城市(Clean Food, Clean City)」為口號,目前正在全球各大城市擴張。正如他們在官網首頁寫道:「我們的使命是加速可持續城市農業的發展。因此,我們已經開始創建第一個由綠色電力供電的垂直農場,此舉不僅看上去極具未來感,也能為未來城市食物供給提供新的嘗試思路。」

  GROWx公司所建立的垂直農場已然形成了閉環型的內循環生態系統:頂層的水塔儲存雨水用於灌溉各類植物,兩旁的風力發電機為大樓提供綠色電源,中層的種植區內植物莖葉為魚類提供食料,而低層魚塘中的大量魚類排洩物則用於土壤施肥。

  GROWx公司與頂級廚師合作,圖/GROWx公司官網

  GROWx公司在經營策略上也另闢蹊徑:如果將垂直農場中的產品和普通農場的作物一樣放在市場上銷售,勢必會陷入被動的局面,這是因為其運營成本的高昂根本無力與傳統農業打持久的價格戰。於是,GROWx公司與米其林餐廳達成合作,為他們獨家定製高品質果蔬產品,如此實現了每季度的持續盈利。

  農村與城市,這兩個詞彙在過去往往相互對立,互無牽扯,但在垂直農場的概念語境中,兩者間的藩籬將被一舉打破,農村與城市深度融合形成L2L (local to local) 的全新格局。

  當餐桌上的食物從種植、運輸、銷售到購買的全過程都在方圓10公裡內實現完成,農場自身也儼然成為一座匯集農牧業、種植業、旅遊業與服務業的城市地標,農業的奇蹟正悄然發生於城市一隅,而中國的垂直農場鏈也正是向著這個理念而不斷前行。

  「綠美人」垂直農場摩天塔效果圖,圖/鄭建平作品

  2014年,「綠美人」垂直農場摩天塔在深圳落成啟用。摩天塔在外觀上突破了傳統的建築形式,集文化符號、建築美學、景觀藝術及高新科技於一體。其建築表面採用太陽能光膜材料與通透的採光設計,晶瑩的玻璃與綠色植物相映成輝,將一位長袖飄飄的中國古典美女溫婉靈動的優雅姿態呈現於大地之上。

  既立於城中,何必拘泥於草木之間?中國對垂直農業的二度詮釋將一棟功能單一的大樓打造成多層次、寬領域的亮麗風景,對於創造盈利模式、實現農業與城市的深度交融而言可謂別出心裁。

  垂直農場接連倒閉:如何突破成本高昂瓶頸

  一如開篇所提,自垂直農業這一概念出現之日起,質疑之聲便不絕於耳,近幾年來全球多家接連宣布倒閉的垂直農場不在少數。

  縱觀這些失敗的案例,其根源可歸咎為高昂的成本和戰略的失誤。

  先來談談成本問題。建造垂直農場所必需的氣候室所需費用約是同面積溫室玻璃的三倍左右,且24小時照射的LED生長燈同樣成本高昂,毫無疑問較之於傳統農業而言,前期投入與運營經費都居高不下。

  垂直農場採用的LED照明系統,圖/GROWx公司官網

  此外,經營如此一座未來農場,所需要的絕不僅僅是那些拿著鋤頭或開著拖拉機的農民,還有擁有豐富植物學與環境科學知識的管理型人才,而這些高技術人才的薪資成本亦不容小覷。

  如何突破成本高昂的瓶頸?獲得日本企業家孫正義兩億美元投資的農業公司Plenty,一方面邀請飛利浦技術專家優化LED照明系統減低損耗率與耗電量,另一方面積極與沃爾瑪、亞馬遜等大型零售企業溝通力求在盈利和市場之間尋找平衡點。

  圖/PhotoMIX Ltd./Pexels圖庫授權使用

  再來談談戰略決策問題。垂直農場的特性決定了其產品相較於傳統農場作物毫無價格優勢,因此,如何處理農場與餐廳、批發商和分銷商的關係,以及如何構建合理的供應鏈便成為了戰略管理的重中之重。

  Plenty掌門人堅持「以銷代產」的基本戰略,以菠菜,生菜,羽衣甘藍和芝麻菜為主打產品直接供應米其林餐廳,用於製作高級沙拉,同時還批發給大宗知名零售商,通過品牌效應打開銷路。

  新興農業的未來之路究竟如何,我們無從得知,但如荷蘭在線曾系統分析過的荷蘭漂浮農場一樣,垂直農場作為城市與農村深度融合的產物,既是眾多創業公司資本擴張的新寵,也是無數學者為人類可持續發展而尋找到的一種救贖。

  本文來自荷蘭在線中文網,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顛覆傳統種植方式,國外垂直農場火爆!中國正在摸索前行
    因此,要解決如此龐大人口的吃飯問題,我們或許需要一種新的食物生產模式——在摩天大樓裡種植糧食蔬菜的垂直農場。垂直農場給出的答案是:城市自己就能養活自己。因為,當種植的蔬菜不再受制於天氣的幹或澇,不再需要擔心土壤的汙染和蟲害的肆虐時,食物的命運,就能被人類掌握在手裡了。
  • 垂直農場:城市與農業新連結!
    2007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迪克森·德波爾最早提出了「垂直農場」這個概念。 垂直農場類似於高樓的發展模式,在摩天大樓裡通過技術手段模擬農業生物所需的水、陽光以及溫度等生長環境,促進農作物的生長。
  • 畝產提高七倍,荷蘭農場這樣種番茄
    今天,我們確實應該更加關心糧食和蔬菜,但是除了的農作物現有儲備和生產「存量」,更應該關心如何提升提升效率,找到讓農作物增產的「增量」。丨更少的資源,更多的產量面對,疫情帶來的危機 ,我們更應該思考,未來的農業,如何更好的提升效率,被譽為「農業矽谷」的荷蘭對此,表示「穩住,我們能贏!」。
  • 荷蘭風力驅動的垂直蔬菜農場收穫首批農作物
    歐洲最大的垂直農場項目第一階段建設現已完成,據報導,第一批有機沙拉和草藥已準備好交付給當地企業。 YesHealth集團和Nordic Harvest A/S於4月開始在丹麥哥本哈根附近的北歐最大批發市場Gr?nttorvet建設垂直農場。
  • 垂直農場(Vertical Farm)丨農場其實可以離我們很近
    這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Dickson Despommier 教授在與學生討論如何提高糧食產量過程的大膽設想,「垂直農場」的景象也隨之呈現在Dickson Despommier 教授眼前。當你第一次看到「垂直農場」這四個字時,你可能以為它是指植物生命「垂直」生長的一種狀態,你也可能以為它是因地而耕的梯田,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垂直農場」:又一場新農業變革?
    實際上,倫敦的地下防空洞並不是第一個「室內農場」,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種植者已經開始完全利用室內燈光來種植植物了,這會是另一場重大農業耕種方式變革的開端嗎?  向上垂直和向下垂直  一個新的農業發展趨勢正在以不同的新名詞出現:「城市農業」、「室內農場」或「垂直農場」。
  • 風起垂直農場中國城市準備好了嗎?
    藉助於孫正義對Plenty投資,一大波資本紛紛跟著下注砸錢,垂直農場一下子火起來。當前農業科技領域融資總額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三家是投資在垂直種植領域。垂直農場究竟是什麼?目前的投資狀況如何?在全球大城市人口不斷增長的背景下,怎樣高效地用更少的資源養活更多的城市人口?垂直農場會是解決城市食物問題的現實可行之路嗎?
  • 海洋農場、漂浮農場、垂直農場…未來的農場遠比想像中精彩
    不僅住的地方緊張,就連種地都成了大問題。根據實驗,這種農場不但可建在海上,也可建在一切有水的江河湖泊上,只要水深超過2米就沒有問題。垂直農場成為新方向之一。目前該垂直農場主要產出如小白菜、奶白、菜心、芥蘭、菠菜等最受當地歡迎的蔬菜。
  • 歐洲出口蔬菜的1/4都來自小國荷蘭?超強農業實力竟是餓出來的?
    《國家地理》雜誌曾用「彈丸小國,餵飽世界」這樣的語言來形容荷蘭,圖/《國家地理》官網譬如,荷蘭是世界第二大蔬菜出口國,每年的蔬菜出口額達60億歐元,從歐洲出口的蔬菜中,有1/4都來自荷蘭,但在用水量上荷蘭要少得多——自從2000年以來,荷蘭農民對水的依賴減少了90%。
  • 【原創】韓國最大垂直農場落成 LED技術助力顛覆性創新
    【原創】韓國最大垂直農場落成 LED技術助力顛覆性創新 文章來源自:高工LED
  • 荷蘭海牙打造"空中"綠色溫室 成歐洲最大城市農場
    中國網4月29日訊 據英國《衛報》4月27日報導,荷蘭城市海牙將一棟空置的辦公大樓房頂區域打造成綠色溫室,改造後的城市農場是目前歐洲城市中最大的垂直農業項目。據悉,該辦公大樓建於20世紀50年代,原為荷蘭飛利浦公司所有。該城市農場名為De Schilde,其頂層的「空中」溫室面積達1200平方米,種植著新型的微型植物和番茄等蔬菜。房頂下層便是該棟辦公大樓的第六層,現已改造成為了一個大型的魚類養殖場。據悉,De Schilde農場將於下個月正式營業。
  • 中國垂直農場商業變現在即!但要防止資本的曇花一現
    這樣的室內農場可以實現:不到1%的土地,1%的水,只用合成肥料,不用農藥,種出最新鮮、最好吃的農產品。30%的農村人口能養活70%的城市人口嗎?面對激增的城市人口和越來越緊缺的土地,糧食蔬菜成為了全球各大城市後城市化時代需要面對的問題。垂直農場給出的答案是:城市自己就能養活自己。
  • 梁駿:打造網際網路+概念的鳥巢垂直農場
    梁駿,浙江駿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作為十佳農創客的代表,正利用「網際網路+」這把槓桿,玩轉起了農場裡的「鳥巢」。  鳥巢,休閒科普和種植相結合的新型農場  何為鳥巢垂直農場?負責人梁駿向我們介紹到,這是一種基於仿生學的新型圓形溫室,其利用鳥類築巢原理設計建造,因此被稱為「鳥巢」大棚。
  • 室內高層垂直農場正在全球「生根發芽」
    這是該公司的第二個垂直農場,可能標誌著垂直農場的一個轉折點——使成本低到足以與傳統農場進行大規模競爭。幾十年來,垂直農場一直被吹捧為解決全球不斷擴張的城市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的一種解決方案。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在重複自然降雨、土壤和陽光的影響,代價是讓作物與傳統農業競爭。
  • 【模式研究】垂直農業:連結城市和農業的新模式!
    2007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迪克森·德波爾最早提出了「垂直農場」這個概念。 垂直農場類似於高樓的發展模式,在摩天大樓裡通過技術手段模擬農業生物所需的水、陽光以及溫度等生長環境,促進農作物的生長。
  • 上海市中心裡的垂直農場
    >烏託邦式的垂直農場 由一群未來主義者和「技術宅」所創造出來的烏託邦式「垂直農場」,在近年來才被大力普及,而自全球新冠疫情升級以來,垂直農場以其種植方式和供應鏈效率優勢展開全球擴產步伐。
  • 編輯精選|建在杜拜的全球最大垂直農場,將日產 5 噸蔬菜
    垂直農場會是永續農業的未來嗎?農業生物科技公司與航空餐飲業,聯手打造全球最大規模垂直農場環保意識高漲的年代裡,傳統農業對環境的破壞越來越難以忽視。今年巴西亞馬孫河熱帶雨林燃燒不止的大火,導因於農產企業為開發土地進行農、畜牧業活動而焚燒樹林,也引發了人類與自然爭地的爭議。
  • 垂直城市很「瘋狂」 能否解決「城市病」
    他所倡導的垂直城市將2%的土地面積用作居住,98%的土地用來種植糧食和蔬菜,其擁有龐大的體量、超高的容積率、少量的佔地,是一種可循環、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城市模式。  目前,世界各地出現的超高建築,一部分被認為是「垂直城市」理念的實踐。
  • 小空間大能量,人類食物的未來在城市農場?
    屋頂農場可以蓄存60%~70%的天然降雨,減少3dB的噪聲。 無論是解決吃飯的問題,還是改善環境,城市農場都有著顯而易見的優點,全球城市農場也在各方努力下蓬勃發展,湧現出一大批集觀賞性、實用性、商業推廣可行性於一身的創新項目。那麼,城市農場是如何發展起來的?阡陌交錯的田地如何與高樓大廈完美融合?城市農場能讓城市實現自給自足嗎?中國的城市農場存在哪些問題?
  • 韓國在廢棄隧道裡建垂直農場 還為作物循環播放《月光》
    未來網(中央新聞網站)北京9月1日電 近日,韓國首爾建成了全球首個室內隧道垂直農場。這裡生長的各種蔬菜和水果全都採用無土栽培技術,專家研發的LED技術和植物培育系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為了確保作物健康生長,隧道內循環播放著德彪西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