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研究】垂直農業:連結城市和農業的新模式!

2020-12-12 騰訊網

隨著人口不斷地膨脹,城市不斷地擴張,擁堵、事故、汙染等問題不斷地發生,越來越多的現代都市人開始厭倦都市的喧囂嘈雜,渴望回歸綠水青山的鄉野自然之中,疏解那些來自都市的壓抑與睏倦。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說: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森林。在過去,中國社會也是以鄉村為中心的。鄉村本就是我們生命和生活的源頭,有著我們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和最本真的生命狀態。

故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都市農莊突破城郊防線,進駐城市人群生活。

從翻土播種施肥,到收穫累累碩果,要將方寸之地變成菜園,耗時耗力還得下重本,大多數菜友並非那麼「有錢有閒」,卻樂在其中。對於他們來說,種下的不只是菜,更是一种放慢腳步、享受閒適的生活方式。

什麼是都市農場

提到都市農場,就要先了解「垂直農業」這個概念。這個專業術語最早是在 20 世紀初由美國地質學家吉爾伯特·埃利斯·貝利提出的,從那以後很多建築師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對其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和研究。

2007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迪克森·德波爾最早提出了「垂直農場」這個概念。

垂直農場類似於高樓的發展模式,在摩天大樓裡通過技術手段模擬農業生物所需的水、陽光以及溫度等生長環境,促進農作物的生長。簡單的說就是在高樓大廈裡進行各種農業生產,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資源和溫室技術,大幅度提高農業產量和土地利用率的一種新型農業發展模式。

▲Pasona東京總部辦公樓內的城市農場

而都市農莊,是現代農業突破地域限制,將城鄉種植活動帶入城市居民生活的一種農業生產形式,近年來因其具有互動性的體驗項目備受旅遊業的青睞。

「農夫、山泉、有點兒田」是不少都市人嚮往的生活,這是屋頂菜園的「升級版」,也是大部分休閒時間少、追求體驗活動新鮮感的年輕都市居民想要體驗的「農耕」生活。

▲壘土番茄植物工廠

垂直農場的優勢

在迪克森·德波爾教授的設計構想中,一座佔地不足600平方米、30 層高的垂直農場就可以為 5 萬人提供大約一年的食物和飲用水。如果建造 150 座這樣的垂直農場,就可以為整個紐約市提供一年的糧食、蔬菜和飲用水。由此可見,垂直農場具有傳統農場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節省耕地面積充分利用城市空間。

據調查,一座佔地僅僅只有 1.3萬 平方米、58層高的「垂直農場」,其產量相當於一個四百多萬平方米的傳統農場,足夠為三四萬人提供一年的糧食和蔬菜等。

▲蜻蜓垂直農場

2、充分利用各種溫室栽培技術,大大提高農作物產量。

垂直農場利用溫室栽培的手段可以使農作物在適宜的環境中生長,一年 365天,不間斷的進行農作物生產,不受乾旱、洪水以及害蟲等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因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影響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多達上萬億元。而通過垂直農場養殖農作物,可以避免自然災害的侵蝕,擺脫生產土壤、地理氣候等等因素的束縛,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質量。

3、垂直農場可以合理利用有機廢物,處理城市汙水,提高城市公共衛生。

在垂直農場裡,可以利用雨水收集系統、中水系統等先進綠色環保技術,把農作物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物轉化成可以利用的清潔能源。

不僅如此,垂直農場還可以調節城市氣候,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把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變成真正的綠色生態森林。

▲新加坡熱帶地區生態設計大廈

4、垂直農場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可再生能源。

垂直農場是一個獨立的綠色生態循環系統,在農場裡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並且能將一些無法利用的農作物通過環保技術做成燃料,為城市提供一些可再生的清潔能源。

此外,垂直農業能夠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對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壘土番茄植物工廠

5、垂直農場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大量的休閒空間和就業機會。

一座垂直農場將集農作物生產、養畜、辦公休閒於一體,這一種新的農業生產模式,將會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為城市居民提供大量的休閒空間,解決城市居民的休閒需求。

此外,垂直農場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垂直農場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裡面不僅包含農業,還包括電力、機械、建築等等一系列工程。它的建設需要一大批具有專業技術的建築師、工程師、城市規劃設計師、農業機械技術專家等高技術人才。

壘土在垂直農場中的應用

壘土作為新型節能環保建築輔材的一種,它能解決目前國內立體綠化中高層建築上植物附著困難的根本性問題。

傳統立體綠化工程由於種植土壤基質的重量和散狀物理結構,很難在承重差的已建築屋頂和立面牆體上實施,同時下雨會有立體綠化基質的土壤流失堵塞下水道,乾燥的大風天氣容易造成塵土飛揚等。而用纖維活性土做立體綠化卻能解決這些問題,還有很好的隔熱、降噪等功能。

▲壘土番茄植物工廠

目前壘土在立體綠化牆的應用優勢非常明顯,可以完美契合當下城市立體綠化高檔次多元化的景觀需求。

應用於都市農場,因環境的限制,屋頂是否能夠負重植物、排水系統、排水設施、結構規劃以及安全保障的因素。壘土特有的保水性、排水性以及輕巧且固化成型,不僅比普通營養基質更穩定可靠,而且施工方便,不造成二次汙染。

▲壘土番茄植物工廠

並且因其三維網狀的穩定結構,對植物的根系的氣體交換非常有利,有效的抑制了土內高溫和缺氧。

未來可期

隨著人類的快速發展,城市生態資源匱乏,鄉村生態破壞嚴重。未來的都市農場不僅僅是作為旅遊的產業,而將發展為利用極少土地為城市提供數量可觀、供應穩定的農作物產品,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引導城市居民進入低碳生活。

而壘土作為綠色生態之芯,也將在都市農場的應用中發揮自己的一份力。

來源:尚佳綠色

———————————————————————————————

(農業行業觀察視頻號)

(申請進【農業行業觀察】粉絲群)

如果覺得本文不錯,請別忘了動動手指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垂直農場:城市與農業新連結!
    什麼是都市農場 提到都市農場,就要先了解「垂直農業」這個概念。這個專業術語最早是在 20 世紀初由美國地質學家吉爾伯特·埃利斯·貝利提出的,從那以後很多建築師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對其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和研究。
  • 垂直農業:百億級規模,小眾市場、商業模式等待驗證
    接下來沒我們對垂直農業的發展做一個復盤,希望大家可以從復盤過程中發現問題、找到機會。1、商業模式待驗證其實,垂直農業的優勢在於節約成本、提高產出率,但蔬菜成品依然不能成為市場競爭的方向。我們發現,垂直農業的競爭者不是傳統農業,而是類似於垂直農業模式的高效農業。
  • 「垂直農場」:又一場新農業變革?
    實際上,倫敦的地下防空洞並不是第一個「室內農場」,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種植者已經開始完全利用室內燈光來種植植物了,這會是另一場重大農業耕種方式變革的開端嗎?  向上垂直和向下垂直  一個新的農業發展趨勢正在以不同的新名詞出現:「城市農業」、「室內農場」或「垂直農場」。
  • 農業嘉年華與田園綜合體的關係研究
    農業嘉年華發展歷程農業嘉年華作為城市近郊區農業擴散出來的大型農業活動,是以農業生產活動為主題,以狂歡活動為平臺的一種農業休閒體驗模式[1],是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一種都市農業新業態。作為農業、科技、旅遊與文化四輪驅動的綜合載體,在中央大力推進農業改革背景下,農業嘉年華這一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日臻成熟。
  • 研究|立體農業:3個運營模式、4大商業模式
    立體農業3大運營模式目前我國的立體農業分為三種農業模式:(1)江西省泰和縣千煙洲:丘上林草丘間塘,緩坡溝谷果魚糧。(2)珠江三角洲:基塘農業;(3)黃淮海平原:魚塘-臺田模式;1、千煙洲立體農業千煙洲的立體山區農業農業模式屬於丘陵山地立體綜合利用模式的一種。針對地形變化大,氣候垂直變化明顯的特點式;充分利用當地的「立體氣候」,依據不同生物的生活習性和空間的多層次性,合理布局農、林、牧、漁、副業的農業模式。
  • 中國信通院李敏:農業數位化轉型發展研究
    「十三五」期間,網際網路規模持續擴大,應用不斷深化,已經融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經濟運行規律和社會發展模式均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是近年來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為廣大農村和偏遠地區全面進入信息社會提供了捷徑,有助於農村跨越式發展。將網際網路全面融入到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中,優化升級農業生產模式,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活力,為貧困地區創新發展帶來新的機會,為廣大農民實現脫貧致富提供新的路徑[3]。
  • 科學界定休閒農業模式分類
    休閒農業雖然以農業為核心,但實質是第一、二、三產業結合起來的複合形態。我們在研究中不僅要考察其生產和服務的供給行為,還要關注消費行為,更需要對其進行跨領域的全面分析。  我國對休閒農業的模式分類有多種觀點,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
  • 日本生態農業的四種模式;中國農業發展在於品牌和市場
    該《方案》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為抓手,推動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加強試點示範,完善扶持政策,拓寬利用渠道,創新工作方法,形成政府、企業與農民三方利益連結機制,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產業化發展格局。
  • 打造農業產業化服務平臺——天成農業模式研討會在山東臨沭成功召開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領導、行業專家、產業鏈合作夥伴、核心經銷商合作夥伴和優秀種植戶近300餘人共同參加了本次活動,與會各方共同對中國農業產業化服務新模式進行深入探討,將攜手搭建農業產業化綜合服務平臺。
  • 現代觀光休閒農業園區運營模式的研究—以洋河農業嘉年華為例
    本文以洋河農業嘉年華為例,探討觀光休閒農業的運營模式及發展方向,為如何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參考。現代觀光休閒農業的概念及背景1.園區吸引的消費主體是城市居民,根據城市居民不同層次、不同愛好、不同年齡和需求,預先規劃建設有不同的設施,在不同季節服務的對象有所側重。2.
  • 開拓以水為中心的農業生態研究
    建站之初,我們反覆領會黃先生關於以水分為中心開展農業生態系統研究的見解,一再斟酌修改,提出了研究方向,即研究我國北方乾旱半乾旱區農業生態系統和農林業複合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物質遷移與能量轉化的基本規律;探索農作物與林木生長發育、產量形成與環境因素的關係,探求充分發揮自然生產潛力、高效與資源節約型持久農業的優化模式,為農業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實踐途徑。
  • 「未來農場計劃」探索農業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Mathias Kremer表示,耕地和水等自然資源日益稀缺,人口增長與糧食需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技術的發展為解決農業領域的瓶頸提供了可能性。未來農場計劃希望能通過高新技術,在探索效能最大化的同時保護環境,實現農業生產和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同時增加農民收入,給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產品。
  • 什麼是觀光生態農業模式?觀光生態農業模式還具有這幾種特點!
    什麼是觀光生態農業模式°觀光生態農業模式是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將生態農業建設和旅遊觀光結合在一起的良性模式。觀光旅遊型生態農業模式是一種新的園林形式,是近年來新興的城郊農業發展模式,該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開發為中心,以農產品加工為突破口,以旅遊觀光服務為手段,在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培植名貴瓜、果、菜、花卉和特種畜、禽、魚以及第三產業等新興產業,進行農業觀光園建設。
  • 2017茂名品牌農業資源連結交流會暨農村電商高峰論壇隆重舉行
    2017茂名品牌農業資源連結交流會暨農村電商高峰論壇現場先看視頻,來了解一下茂名品牌農業和農村電商↓↓↓導讀5月11日,由茂名市商務局主辦,廣東省農村電子商務協會、茂名市電子商務協會承辦的「2017茂名品牌農業資源連結交流會暨農村電商高峰論壇」在茂名市高州樂天溫泉度假村隆重舉行。
  • 休閒農業項目中的四大經典創意模式解讀
    因為歷史傳統因素,農產品的創意相對較少,這麼多年的農業項目策劃中,感覺最具有創意的產品就是日本的「瓜果書」這是最為暢銷的創意產品。「瓜果書」是一個經典創意,寓教於樂,而且充分挖掘產品特性和市場特性,將農產品變成創意形式進行銷售,拉動了市場和人們的好奇心,是多年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創意產品。
  • 【循環農業】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對於現代農業生態改造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為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治理及結構調整提供全新的系統化解決方案。 我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與實踐 目前,我國各地已經探索出許多獨特而實用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主要包括種養加工複合模式、立體複合循環模式及物質再利用模式3種常見模式。
  •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擬推薦這些項目申報2020-2021年度神農中華農業...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21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擬推薦申報2020-2021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項目的公示,擬推薦申報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科學研究類成果、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科學普及類成果、優秀創新團隊類成果三個獎項。
  • 物農網董事長陳培江:C2F訂單農業模式推動的變革
    物農網就是其中一家,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以C2F訂單農業模式,為農業、農民提供市場對接的生態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公司位於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物農網在陳培江董事長的帶領下,2017年物農網轉型為C2F訂單農業模式,如今已走到訂單農業新風口,走上了C2F訂單農業會員制電商的快車道。2019年7月1日,「物農科技躍龍門」全國運營中心大會在深圳總部召開,會上發布了物農網的品牌升級、商業模式升級、物農標準升級計劃,重點介紹了物農網大力推行的C2F訂單農業模式。
  • 海峽兩岸農業論壇——走進臺灣:源鮮智慧農場
    為深化兩岸農業農村農民交流,融匯對接現代農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了解臺灣農業發展情況,記者走進臺灣相關農業單位進行採訪報導。從今天起將播出海峽兩岸農業論壇——走進臺灣系列報導,帶您了解臺灣先進的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
  • 物農網陳培江:C2F訂單農業模式推動有機農產品的變革
    物農網就是其中一家,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以C2F訂單農業模式,為農業、農民提供市場對接的生態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公司位於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物農網在陳培江董事長的帶領下,2017年物農網轉型為C2F訂單農業模式,如今已走到訂單農業新風口,走上了C2F訂單農業會員制電商的快車道。2019年7月1日,「物農科技躍龍門」全國運營中心大會在深圳總部召開,會上發布了物農網的品牌升級、商業模式升級、物農標準升級計劃,重點介紹了物農網大力推行的C2F訂單農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