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老成都」出書暢談美食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昨日上午,有「老成都少城街哥」之稱、80歲的成都美食作家羅亨長,推出新書《成都吃話》。羅亨長用30多萬字,講述飲食雜談、烹飪歷史、美食掌故、食客佳話。該書在講述火鍋、鍋魁、泡菜等經典美食的同時,還用散文的筆觸,回憶自己童年時代的美食記憶,比如他幼時在少城街頭,聽到的各式各樣的叫賣聲,堪稱一部老成都民俗風物記。羅亨長說:「我在寫成都美食的同時,融入了自己對人生、友誼、以及美食所體現的巴蜀文化的大量心得感悟。」

華西都市報記者張杰

相關焦點

  • 只有14張桌子的市井火鍋,80年代的老成都風味
    泉城路 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今天拔草,店鋪裝修很有特色,各種80後的回憶。口味方面,火鍋店用80年代的老成都風味加以精心打磨,人們在享用美食的同時對時代的記憶也不由得湧上心頭。鍋底是真不錯,乾料上桌大塊牛油在鍋裡直接展示,店家配茶水加湯,工作人員介紹該茶水做湯解膩敗火,百度搜了一下才知道四川重慶好多火鍋都是用這個叫老鷹茶的茶水加湯。菜品口味也還好,醃製過得小排骨麻辣牛肉小郡肝很不錯。
  • 文殊坊,藏著老成都的美食信仰
    文殊坊,還原了老成都的佛系生活。這座位於成都市中心的「都市禪林」,匯集了老成都九街十廟的人文精髓。因為不想排隊,又一心只想吃嚴太婆鍋,真的有人心甘情願的去做了實習工,工作還特別賣力,所以文殊坊外還藏著成都人的美食信仰。
  • 完美再現80年代老成都洛帶·幸福場9月28日閃亮登場幸福回歸
    在成都,說起趕場,恐怕只有30歲以上的人還有記憶,00後基本就很少有機會感受了。因為隨著時代的變遷,「趕場」已經漸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但如今在成都再度登場的幸福場,將會深度還原老成都的趕場文化。吃的、用的、穿的、土的、洋的,在這裡都可以買得到!
  • 歷時三年 《老成都漫畫》出版
    >_______《老成都漫畫系列》文案收集整理緣由1997年5月23日,我的一張小畫見諸報端。>________《老成都漫畫系列》漫畫方案草稿我一直在媒體圈工作,很多漫畫都是圍繞新聞創作,選題都講究實效性,熱點過去了,為之創作的漫畫也被遺忘了。這一次,就想畫點已經侵於我們生活,時間帶不走的東西,畫老成都人流傳給我們的語言、美食、文化景點的漫畫故事,就是個很好的切入點。現在的孩子痴迷手機遊戲,同樣也喜歡閱讀漫畫,我兒子也不例外。
  • 老成都的市井味 落戶冰城哈爾濱
    我們記憶中的老成都樣子是那些穿起褂褂兒拿著挑子的剃頭師傅;瓦房屋簷下的藤椅邊,蓋碗茶裡泡的三花兒;牛皮紙做的印刷海報;還有街邊邊上逮貓,跳躬,打彈子的小孩兒.....而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則是在那條老巷裡,還原了80、90年代風格的一家火鍋店。
  • 消失的老成都,你還記得老成都的味道嗎
    巴山蜀水,是很多人出門旅遊喜歡去的地方,尤其是成都,這裡美食美景匯聚,閒適的生活,造就了一句廣為流傳的話: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很多人到成都旅遊,都雲裡霧裡的,不知道怎麼遊玩,其實總結一下:文殊院,大慈寺,寬窄巷子並稱成都歷史文化保護區。也是很多來成都旅遊的遊客目的地。
  • 賞書網的出書方式,和要來出書的你一樣與眾不同!
    【書,獨享不如眾賞】從1本到1萬本,從0歲到121歲,從素人到紅人,從文盲到文豪,不論擁有幾十萬字的文稿,或是有一個傳奇的經歷,亦不論文字、圖畫、照片、書法、攝影、篆刻作品等…在[賞書網],有夢,皆可出書。
  • 5歲半"裸跑弟"出書細說酷炫經歷 開飛機登富士山等
    原標題:5歲半「裸跑弟」出書細說開飛機等經歷   「裸跑弟」(多多)要出書了!還記得去年除夕他只穿一條小褲衩在-13℃的紐約雪地中奔跑而紅遍網絡的視頻嗎?多多今年5歲9個月了,準備出版的書暫名《我是裸跑弟》,將細述他至今為止的各種「酷炫」經歷——參加國際帆船比賽,開飛機,登富士山,去西點軍校,參觀哈佛大學等。
  • 荷蘭雙胞胎「櫥窗女郎」計劃出書 妹妹70歲仍在接客
    荷蘭最高齡妓女、70歲的福肯斯雙胞胎姐妹荷蘭最高齡櫥窗女郎準備出書綜合國外媒體9月18日報導,荷蘭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的櫥窗女郎舉世聞名,向來是重要的觀光景點,現在兩名70歲的雙胞胎、該國最高齡的「櫥窗女郎」計劃出書,講述她們在「紅燈區」的生活經歷
  • 彭鎮老茶館兒:通往老成都的「時光隧道」
    若召迷魂歸去,我願留在那裡,不再返回……」  這是著名學者流沙河在《老成都·芙蓉秋夢》一書中發出的感嘆。這位耄耋老人一生中絕大部分時間都留在成都,自稱「貨真價實的成都人」。80年代成都大邑縣趕集農民在茶館裡品茶,擺「龍門陣」。新華社記者孫忠靖攝
  • 她53歲開始學英語,88歲獨自一人海外旅行,91歲寫作出書演講
    很多人說那要跟誰比,國人的平均壽命在78歲左右,如果說歷史是一本書,那麼七八十年只是這本書中一句話而已。而有的人則認為人生很長,忙忙碌碌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當你53歲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很多人就說等待退休、給兒女看孩子或者是廣場舞上進行揮灑風採。88歲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很多人已經不去想了。或者已經作古,或者纏綿病榻,很少有人去想88歲要去做什麼。
  • 律界大咖熱議:律師為什麼出書?怎麼出書?
    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出書?更加不知道該如何出書?為此,大灣區青年律師成長沙龍攜手律媒社特邀來自全國不同地域的律所主任、合伙人,共同開啟線上圓桌討論,並以他們豐富的出書經驗,為青年律師答疑解惑,打通律師出書之路!
  • 在冰城體驗老成都「市井」火鍋 尋找屬於自己的有拈頭style
    而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則是在那條老巷裡,還原了80、90年代風格的一家火鍋店。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名為「市井」就是希望將成都市井文化呈現給食客,它起源於成都的市井街道之間,還原老成都火鍋,復古的裝修裝飾,以及個性鮮明的服務特色,是成都人間煙火味濃鬱的火鍋美食。
  • 80後夫妻花3萬玩轉歐洲 旅遊筆記出書受熱捧
    對於西安80後的年輕小夫妻趙熠和李璐君來說,一次憧憬已久的旅行,就是最棒的婚禮。不僅如此,這次浪漫週遊歐洲五國,長達19天的旅行,因為兩人的縝密計劃,一共只花費了3萬元。近日,這對80後夫婦將自己的旅遊筆記、攻略、照片集結出書,受到網友熱捧,有網友這樣描述讀後感,「一次完全自助的旅行,用一本書的方式紀念。希望自己將來也有機會,重走他們的歐洲蜜月路!」
  • 老成都民俗公園遊記
    老成都在人們的記憶中漸漸忘卻,為了讓市民和遊客對老成都的民俗和一些生活場景有直觀的了解,成都市在人南立交橋下修建了一座老成都民俗公園。人南立交橋南端兩邊都是高樓大廈,比較有名的有凱賓斯基大飯店,以及它對面的幾家銀行大廈。從凱賓斯基走到橋下,整個橋下就是成都民俗公園的範圍。
  • 7旬老人出書釐清趙郡李氏源流 80餘萬字跨越千年
    ■77歲的賈國鎖每天都會查閱各種歷史文獻資料。(資料圖片)  七旬老人出書釐清趙郡李氏源流  80餘萬字跨越千年光陰 為研究中國姓氏文化提供了參考依據  □文/圖 本報記者 李兵  通訊員 趙志勇  徐哲普 聶聰超  李姓,在世界上總人數已超過一個億,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姓氏之一。
  • 奎星樓 | 一條從老成都到新成都的美食街
    1982年,19歲的熊姐在毛巾床單廠當工人,因為呼吸道受不了棉絮的飛毛,她毅然辭去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隨後便大刀闊斧地在當時的和平電影院(通順橋街)開了一家餐廳,取名為美食酒家,生意很是火爆。1995年,因為通順橋街要拆遷,熊姐關停了美食酒家,去了外地做其他生意。
  • 荷蘭69歲「櫥窗女郎」擬出書憶紅燈區生活[圖]
    資料圖:露易絲(左)與瑪婷  東方網9月19日消息:據臺灣「中廣新聞網」19日報導,荷蘭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的櫥窗女郎舉世聞名,向來是重要的觀光景點,現在兩名最高齡的「櫥窗女郎」要出書  69歲的「櫥窗女郎」露易絲及瑪婷是雙胞胎,她們將在9月底以英文出版回憶錄,在此之前,她們荷蘭文版的自傳銷售已突破了5萬本,名列荷蘭非小說類暢銷書名單。  這對姐妹花兩人的「櫥窗生涯」加起來超過一百年,書中講述了她們如何開始從事色情業,到內心的掙扎以及到後來在阿姆斯特丹「紅燈區」擁有自己的妓院,她們還成立第一個非正式的妓女工會。
  • 成都記憶:老成都的街景
    老成都街道上的民宅。圖片上的是一處吊腳樓,房屋都是用成都的小青瓦蓋的屋頂。現在這種風格的老屋,已經消失殆盡了,以前的老成都,真的再也回不去了。老成都天祥寺街13號屋外曬著蘿蔔乾,充滿了老成都的生活氣息。至今,蘿蔔乾依舊是成都人很喜愛的一道小菜。
  • 有一種生活美學 叫地鐵出行|坐地鐵 當盤「老成都」
    今天,小錦帶你坐地鐵,當盤「老成都」,馬上安排!「老成都」之「茶」2號線人民公園站——鶴鳴茶社從人民公園站B口步行340米左右,就來到了位於人民公園裡的鶴鳴茶社。隨著一聲聲「老闆,摻茶!」,蓋碗茶、銅質茶壺、竹椅木桌、典型川西風格的走廊涼亭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