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哈邊境新疆兵團團場漢哈兩族職工的「塔門」
中新社烏魯木齊6月12日電 題:中哈邊境新疆兵團團場漢哈兩族職工的「塔門」 作者 楊東東 趙麗華 在中哈邊境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五團九連,住著一位平凡而樸實的哈薩克族職工扎滿·葉西木拉提,他友善好客、樂於助人的品行成了當地促進民族團結、兵地融合的典範、橋梁和紐帶,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塔門」(哈薩克族語:好朋友)。
-
輝煌「十三五」|兵團旅遊業: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推進「兩帶」建設提升旅遊產品影響力 風景優美的景區,美食飄香的農家樂,果實纍纍的觀光採摘園……如今,兵團的旅遊業態更加豐富,各具特色的旅遊景點吸引了國內外遊客。 「十三五」期間,兵團積極推進環天山生態文化旅遊帶和西部邊境旅遊帶建設。
-
兵團「十三五」旅遊產業發展綜述:跑出旅遊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推進「兩帶」建設提升旅遊產品影響力風景優美的景區,美食飄香的農家樂不斷加快邊境團場旅遊開發建設。與自治區共推G219邊境旅遊精品廊道建設,對沿線兵團旅遊景區景點進行提質升級;與自治區共同建設運營霍爾果斯口岸、吉木乃口岸和巴克圖口岸邊境旅遊合作區,打造邊境旅遊品牌,成為區域旅遊的特色和亮點。
-
稻鴨「混搭」米飯香!稻鴨米,還你小時候的味道!
——「混搭」是一個流行用語,往往是指將不同的東西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大悟縣三裡城鎮有這麼一個80後農民,他巧妙地將鴨子和水稻共養,混搭出了效益,也開闢了一條傳統農作物增產增收的新路。——「咱家的鴨子喝的山泉水,吃的幹麥子,鴨糞就是天然有機肥,種出來的水稻自然入口綿軟,唇齒留香。」
-
稻穀飄香的肇源大米,中國綠色有機食品的新標杆
「肇源大米」因產自黑龍江省肇源縣而得名。目前,肇源大米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55萬噸,90%的水稻原糧不出縣,年商品量35萬噸。 據了解,近年來肇源縣全力打造知名大米品牌,「肇源大米」21個產品通過農業部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多個品牌獲得省著名商標和名牌。「吉源香1號」通過黑龍江省種子管理機構審定,肇源大米擁有了看家品種。
-
「好食味」全國有機大米品評大賽閉幕!南麓煦米等12個品種獲有機...
9月6日,2019年有機稻米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班暨「好食味」有機大米品評與產銷對接活動在吉林市閉幕,活動為期3天。活動上,來自全國各地水稻專家、企業等參會人員代表就我國有機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瓶頸與技術支撐、標準化生產技術與應用模式創新,有機水稻病蟲草害防控技術,稻田休耕、輪作、秸稈處理綜合技術、稻穀收穫、乾燥、貯存、保質技術及應用模式等內容,進行現場溝通、學習。
-
新疆兵團團場沙漠中打造5A級景區 建沙漠水上樂園
新疆兵團團場沙漠中打造5A級景區 建沙漠水上樂園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戚亞平 攝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150團沙漠中打造5A級景區,建成水上遊樂園。 戚亞平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30日(記者 戚亞平)新疆「紅五月·紅色旅遊季」活動30日在軍墾團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150團啟動。
-
2018新疆兵團團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設崗位計劃教師招聘477名公告
人事局 編辦<關於貫徹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方案>的意見》(兵教發〔2006〕44號)精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2018年繼續實施團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以下簡稱「特崗計劃」),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
【今日聚焦】評選你最喜歡的「2015年度兵團特色景觀旅遊名團(鎮)」
鎮)特色景觀資源,積極發展團(鎮)旅遊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農業富餘勞動力轉移,拓寬職工增收渠道,推進兵團新型團場建設,兵團建設局和旅遊局決定開展兵團特色景觀旅遊名團(鎮)示範工作。近幾年,六十一團以「生態強團、文化促團」為目標,大力開發農業生態觀光旅遊、文化旅遊、邊境旅遊、鄉村旅遊。通過逐步發展,打造了六十一團阿力瑪裡邊境生態旅遊風景區、萬畝果園區、霍爾果斯河邊境風光區等眾多旅遊景點。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四是吸引外來個人或企業到團場開發荒地。 三、兩費自理、租賃經營、風險抵押承包全面推開,職工經營自主權得到擴大。全兵團生產費自理的農工約24萬人,自理金額約19億元,分別佔總數的61.3%和48.7%。租賃經營不僅在腹心地區的師、團場,而且在邊境邊遠團場大力推行。部分團場還推行了連隊領導幹部大額風險抵押承包、職工租賃經營。
-
湖南大米綠色升級樣本:「稻鴨米」種植 米好鴨美味
吉娃米業生產的「稻鴨米」。紅網時刻8月25日訊(記者 馮鈞 童妙 攝影 李璐)「集合——集合了——」在嶽陽華容縣鯰魚須鎮高山村湖南吉娃米業有限公司的基地,隨著村民一聲吆喝,綠油油的稻田裡立刻鴨鳴一片。伴著鴨子在禾苗中穿梭的聲音,不一會兒一群鴨子就出現在面前。
-
稻田養鴨:稻鴨雙豐收,新農人的家庭農場種養秘籍
, 把種植和養殖結合, 構建一個生態互利互補, 有利於生產出更優質、安全的有機稻米和鴨子。 二是稻鴨種養技術有利於無公害有機大米的生產。用無機肥減少稻田和水稻的汙染。鴨子的糞便可以代替化肥。10公斤鴨糞相當於49克氮、72克磷和32克鉀。鴨糞直接排入田間,發酵後及時補充給水稻,為水稻生長提供豐富的養分。所以,在稻田中放養鴨子,無機肥料的施用量就較少。 三是鴨子肉蛋鮮美,效益更高。
-
兵團改革開放40周年回眸(十師北屯市篇)
潮起風勁正當時——兵團改革開放40周年回眸(十師北屯市篇)七月的北屯市熱鬧非凡,來自五湖四海到白沙湖景區旅遊的遊客、疆內來龍疆設施農業基地採摘蔬果的小家庭,絡繹不絕地來往於這座歷久彌新的兵團城市,開始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旅程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向南發展作先行
近年來,兵團不斷加大交通建設投入力度,持續改善南疆師團和基層連隊的交通狀況,讓一條條平整美麗的農村公路通連達戶,方便了職工群眾出行,也助力了產業發展。兵團「三區三州」涉及南疆師市主要有41個團場、465個連隊,總人口為66.9萬人,佔兵團總人口的24.2%。
-
一年好春景 田疇盡歡歌 兵團各團場春播工作有序推進
天山網訊(記者冉雙國 通訊員劉丹 李豔麗 孟瑞麗報導)連日來,兵團各團場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加大力度,強化措施,紮實推進春播工作,各墾區春播進展總體順利。 截至4月15日,五師八十九團已播種棉花5.8萬畝,職工邊播種、邊鋪管、邊澆水,處處呈現一派繁忙景象。今年,八十九團計劃播種棉花12萬餘畝。
-
春潮——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場改革紀實
這一年,以「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大農業」示範中國小農經濟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始了以職工「土地確權頒證」為先導的團場改革。 ——「分田到戶?!」無疑晴天一聲驚雷!疑慮瀰漫在兵團乃至新疆的各個層面。 無論是哪個層面,卻又無法迴避兵團農場「統一種植,統一農資採供,統一產品收購,統一農機作業,統一產品銷售」管理體制的現實—— 2007年9月22日,兵團127團因「棉花外流」,團場管理層與棉農發生正面衝突。事件起因並不複雜:5連一農工拾了兩天的棉花沒按「五統一」要求及時交到連隊棉場,引發連鎖反應。
-
貝店優選「鴨稻共生」大米,帶你重拾生態天然的香甜記憶
這裡看不見噴灑農藥的自動化機械、也沒有現代水稻育苗的大棚,放眼望去,稻田旁只有稻鴨、稻田和水渠。 這裡是範縣有機大米的 「鴨稻共生」生態水稻基地,從這裡生產出來的有機大米在今天上線貝店,引發了購買熱潮。 近年來市場興起有機大米,其只在有機土壤裡栽種、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無汙染和口感香糯等特點,深受追求健康生態食品的消費者們認可。
-
綠色大米是有機大米嗎?
綠色大米是有機大米嗎?關於這個問題,在稻米之鄉的花腰妹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綠色大米不一定是有機大米,而有機大米一定是綠色大米。綠色大米稻田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綠色大米?按國家相關部門的說法,綠色大米是按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過檢測,大米內所含的農藥含量不超過國家最低標準的可以稱之為綠色大米。
-
華容稻飄香「華容道」
中新社嶽陽8月6日電 題:華容稻飄香「華容道」中新社記者 白祖偕 劉雙雙 鄧霞八月酷暑,中新社記者來到瀕臨長江與洞庭湖邊的湖南省華容縣東山鎮採訪。這裡以傳說中的古戰場「華容道」著稱,今年雖然經歷了持續的特大暴雨與洪水襲擊,但時近立秋,綠樹成蔭、古道兩側,良田萬頃,稻浪飄香、荷花吐豔。
-
十師北屯市3個團場城鎮揭牌成立
兵團日報訊(記者陳洋 通訊員李正虎報導)9月16日,十師北屯市雙渠鎮、豐慶鎮、海川鎮揭牌成立,標誌著十師北屯市團場城鎮建設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團鎮合一」管理體制邁出重要一步。 雙渠鎮政府設在一八三團團部。一八三團自1959年成立以來,幾代軍墾人發揚兵團精神,在荒漠戈壁上開荒種田,經濟社會實現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