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故鄉溪口竟然有如此美景

2020-12-21 小文哥的vlog

寧波市溪口鎮為蔣介石的出生地及蔣氏父子的故裡。溪口以剡溪之水而得名。剡溪由西向東流過全鎮,至東端,有武嶺頭與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來。

溪口,古代就已經形成「溪口十景」。即奎閣凌霄、武瀦浪暖、平沙芳草、碧潭觀魚、松林曉鶯、溪船夜槕、錦溪秋月、雪峰晚照、屏山雪霽、南園早梅等。

蔣氏出生地、故居別墅、祖墓宗祠、家庵等遺蹟分布在溪口鎮武嶺街旁。

西北的雪竇山是浙東著名的旅遊勝地,漢代時就有人稱其為「海上蓬萊,陸上天台」。雪竇寺宋時被稱為「天下禪宗十剎之一」,是佛教界公認的彌勒道場之一。張學良將軍曾一度被軟禁在雪竇山中。

溪口滕頭旅遊區主要景點有:進入溪口鎮的必經之路武嶺門、「溪口十景」之一的文昌閣、蔣經國先生住過的小洋房、

蔣氏故居「豐鎬房」、蔣母王採玉之墓、落差186米的千丈巖瀑布、

蔣介石的別墅妙高臺、雪竇山風景區的核心建築雪竇寺等。

相關焦點

  • 浙江奉化溪口掀蔣家熱 蔣介石模仿秀盛行
    就在臺灣爭吵是否把中正紀念堂改名,甚至慈湖撤衛兵的時候,大陸的奉化溪口也就是先總統蔣介石的故鄉,卻出現蔣家熱!不只蔣家住處豐鎬房成觀光景點,大街上還有臨時演員打扮成蔣介石模樣,表情和說話口音,相似度高達百分百。
  • 蔣介石遺願死後葬於老家溪口,本來可以實現,蔣經國不同意!
    眾所周知,蔣介石去世多年至今仍沒有下葬,蔣介石的靈柩仍然停放在臺灣桃園大溪鎮的慈湖陵寢,其主要原因是蔣介石有個遺願:死後葬於老家溪口。
  • 遊記蔣介石在老家溪口的私人別墅——文昌閣
    文昌閣位於浙江寧波奉化溪口鎮,初建於清雍正九年(1731),是清代溪口十景之一。1924年清明,蔣介石回鄉掃墓,見其破敗不堪,就出資拆除重建,次年完工建,是一座飛簷翹角的兩層樓閣式建築。蔣介石取名為「樂亭」並作《武嶺樂亭記》來描述其美景。
  • 寧波溪口:這個閣樓很虐狗,蔣介石和宋美齡公然撒狗糧
    溪口風景區,位於浙江省奉化市,距離奉化高鐵站27公裡,是全國首批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溪口鎮是蔣介石的出生地,也是蔣氏父子的故裡,溪口景區主要的景點就是蔣氏故居和雪竇山景區。武嶺門原址為武嶺庵,1930年蔣介石將舊庵拆除,在此修建了武關式的城樓,該城樓雄踞溪口鎮東而成鎖鑰,盡顯秀嶺雄關入桃源之勝狀。城門正面由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手術,背面是蔣介石親題。沿著步行街向前,穿著中山裝騎著老式自行車的路人、美嶺花園咖啡的琉璃燈,穿著旗袍的姑娘溫柔的揮動手中的摺扇,好一幅千年溪口,風情民國的美景。
  • 浙江溪口蔣介石故居,進去參觀要120元門票費,你會去嗎
    近代這裡又因是蔣介石的故裡而引世人矚目,就是蔣介石的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單位。溪口鎮入口處,有座灰色城樓棗武嶺門,進入此門,便進入了蔣介石的故鄉。奉化蔣氏故居包括豐鎬房、玉泰鹽鋪和小洋房。蔣氏故居豐鎬房,位於溪口下街,是一座傳統的富紳庭院,規模不大,但精巧講究,整個建築為前廳後堂、兩廂四廊的傳統格局。
  • 奉化溪口,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後一個春節過得冷冷清清
    蔣介石發表這項任命說明他已經看到敗局已定,大陸即將不保,派其子赴臺協助愛將陳誠經營臺灣,使國民黨日後尚有立足之地。然而蔣經國並未立即赴臺就職,而是始終陪侍其父共度危難。1949年,蔣經國隨蔣介石奔走大陸和臺灣各地,為挽救蔣家王朝,作垂死掙扎。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被迫第三次下野。蔣介石下野後循慣例返溪口老家反思,尋找重返政治舞臺的捷徑。
  • 《遊溪口》
    但是,畢竟在近代史上,他有過濃墨的重筆。我們不對其做出評價。只是抱著好奇的心情,觀察他的家鄉和景色人物。今天的溪口人民,很懂得在市場經濟下,歷史人物可以帶來經濟效益。一進溪口鎮,感受到的,一是風光如畫,二是商味兒很濃。無論是餐館、酒樓、旅店、商品、景點兒,都儘可能與蔣委員長或民國扯上關聯。溪口今天的繁榮景象,出自溪口人民的辛勞和智慧,也源於溪口人對歷史人物和旅遊資源的開發。
  • 溪口安在,就是他早已走了
    (老宅豐鎬房)我比較好奇的是蔣家老宅、祠堂和蔣母墓經過改天換地革命,尤其是經過文革,怎麼竟然還能保存下來?一考古,毛主席打京滬杭戰役時說:在佔領奉化時要告誡部隊不要破壞蔣介石在奉化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築物。
  • 蔣介石故居受到怎樣的保護?
    50年代,兩岸尚有秘密往來,出於統戰需要,蔣氏故居被較好地保護了起來。1956年,兩位新華社記者到訪溪口,奉命「對蔣氏故居和祖墳一一拍了照片」,由人帶給蔣介石看。1957年,曹聚仁受蔣經國委託訪問大陸。他走訪溪口後,給蔣經國寄去照片和書信,信中說,「尊府院落庭除,整潔如舊,足證當局維護保全之至意。聚仁曾經謁蔣母墓園及毛夫人墓地,如照片所見,足慰老人之心。」
  • 在奉化溪口
    提起奉化溪口,人們自然會想到,這是蔣介石的老家。
  • 奉化溪口—蔣氏故裡
    古鎮溪口群山環翠,秀溪橫貫,是蔣介石的故鄉,蔣氏遺蹟遍布整個景區,並且保存完好。這裡風景秀麗。雪竇寺,雪竇寺位於雪竇山,雪竇寺前有兩顆銀杏樹樹齡有千年以上,而大殿後的兩株銀杏樹為張學良將軍親手所種。雪竇寺最有特色的是彌勒寶殿,而寺內的彌勒道場在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佛教界都有重大影響。
  • 千年溪口,江浙滬周末的好去處
    2017年7月1日,由中國銀泰文旅集團與寧波市奉化區溪口旅遊集團共同成立了寧波市溪口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全面獨立運營溪口景區,從此揭開了溪口旅遊發展的新篇章。1929年前還是個小庵堂,蔣介石的母親篤信佛教,常到這裡念經拜佛。1930年被蔣介石改建為三間兩層的武關式城門建築。門額兩面都鐫「武嶺」題字,正面為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所寫。背面是蔣介石親筆手書。武嶺門內,只見三裡長街與蜿蜒剡溪相依相伴,宛若世外桃園,仿佛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寫的「武陵」景象。武嶺路三裡長街就是蔣氏父子從小生活的故鄉。
  • 奉化溪口一日遊攻略
    1929年蔣介石在這裡改造成三間二房城樓式城門建築。門額兩面都有「武嶺」兩字,外面是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所寫,而裡面則是蔣介石自題,之所以將此取名「武嶺」,是蔣介石為了體現尊重前輩之意。因為,其一蔣介石崇尚武德;其二「武嶺」為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的諧音,進武嶺門後的三裡老街便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倆從小生活的故鄉。
  • 溪口景區榮獲「國內最佳旅遊景點」!
    這裡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蔣氏故居」系列人文景觀,有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雪竇山,有「天下禪宗十剎之一」的雪竇寺及全球最高坐姿露天彌勒大佛,還有觀光列車(幸福快車)、客運索道等便捷的旅遊設施,由此形成了自然風光與人文積澱並擅的「溪口醉美之旅」「溪口經典之旅」「雪竇山祈福之旅」「雪竇山穿越之旅」等多條旅遊路線,廣受中外遊客讚譽。
  • 臺灣拆蔣公銅像 浙江興起蔣介石熱
    在大陸浙江省奉化溪口鎮,也就是蔣公的故鄉,現在流行起蔣介石熱,沿街一整排賣的都是蔣公在家鄉最愛吃的千層餅,其中還有一家百年老店,當年蔣公還曾經讓軍機飛回故鄉,專門帶回熱熱的千層餅,給南京總統府內的官員品嘗。
  • 浙江奉化 | 溪口48小時:民國遺風與珍饈飲饌
    的48個小時,竟是如此有趣充實、令人回味。妙 高臺 後面的建築是蔣介石在1927年建造的私人別墅,是一座實實在在「總統套房」。整座別墅,分為二層,上下平房共六間,用西式平臺連成一體。站在二樓的平臺之上,眼前的開闊豁然開朗,舉目遠眺便可以將山間美景一覽無餘。
  • 遊記:奉化溪口行
    溪口 雪竇山風景區是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 寧波 市西南20公裡,東靠武嶺,南瀕剡溪,北臨雪竇山,水繞山環,景色秀麗。景區總觀賞面積140平方公裡,主要景點有雪竇山、蔣氏故居。 溪口 鎮為蔣介石的出生地及蔣氏父子的故裡,中華民國時期一度成為國民政府指揮中心。
  • 溪口雪竇山:浙東四明山餘脈,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溪口雪竇山為浙東四明山餘脈,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由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雪竇山、亭下湖三個景區組成,以剡水、古剎、蔣氏故裡和幽谷飛瀑名聞遐邇,早在漢代就有「海上蓬萊」之譽。溪口鎮為蔣介石的出生地及蔣氏父子的故裡,民國時期一度成為國民黨指揮中心...溪口風景名勝區為國家5A級旅遊區。
  • 浙江最大的山水名鎮溪口將起飛
    蔣介石一生三次下野,三次下野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他每一次都會選擇在故鄉溪口暫居,遊歷故鄉的山水之餘,在溪口遙控指揮。以退為進,每一次總能在國民黨內部東山再起。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位梟雄的三次下野經歷,可以折射出半部寧波民國交通史。第一次下野是1927年。
  • 懷古寧波之溪口普陀——美麗中國(葉平)
    溪口是中國近代歷史人物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故鄉,蔣介石下野期間一度成為國民黨的指揮中心。溪口具有特殊的歷史地位,為海內外人士所矚目。1929年蔣介石在這裡改造成三間二房城樓式城門建築。門額兩面都有「武嶺」兩字,外面是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所寫,而裡面則是蔣介石自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