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禮:中美貿易戰若爆發 將影響世界經濟格局

2020-12-25 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屈麗麗 北京報導

中美貿易戰一旦爆發,對中、美、歐的三邊關係和世界經濟格局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為什麼全球股市會以暴跌做出反應?為什麼英國央行會擔憂這將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呢?

就此,《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了經濟問題專家、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劉明禮。在他看來:「如果中美貿易問題不能得到有效緩解,一旦爆發貿易戰,歐洲作為經貿關係最為密切的第三方市場勢必會牽涉進來,最終導致歐洲同樣採取貿易保護主義,並不可避免地向全球蔓延。」

中美貿易戰影響到的歐洲市場

——歐洲作為第三方市場首當其衝。

在劉明禮看來:「關於貿易戰對中美關係的影響,現在討論得比較多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也很大,但中美貿易戰對中、美、歐三邊以及整個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也非常值得關注。」

的確,從經貿關係來看,中美歐三方往來是最為密切的,相互之間要麼是第一大貿易夥伴,要麼是第二大貿易夥伴,所以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勢必會影響到歐洲市場,給歐洲市場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劉明禮告訴記者:「從中美貿易戰釋放出的信號來看,徵收的關稅非常之高,激烈程度前所未有,貿易戰一旦爆發,那麼會給第三方市場帶來很大影響。首先,美國企業對華出口的產品和中國企業對美出口的產品在面對強大的貿易壁壘的時候,勢必要向第三方市場轉移,歐洲市場的經濟結構與中美接近,所以歐洲市場將首當其衝,大量產品湧向歐洲,會打破歐洲原來的貿易平衡,給歐洲各國國內的市場和企業帶來巨大壓力。」

「同時也將影響到歐洲的貿易政策,歐洲很難無動於衷,很可能會由被動地應對中美貿易壁壘帶來的挑戰,最終走向貿易保護主義。

事實上,歐洲在過去幾年本身就有貿易保護主義的衝動,在進口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很可能會出臺相應的保護措施,這些措施很可能不僅僅針對中國、美國,而是普遍性的,很難區分針對哪個國家,這樣做的後果將帶來普遍性的貿易保護,最終導致貿易保護向全球蔓延。」劉明禮警告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經濟危機和貿易保護就是源自相似的背景,所以這一次非常值得警惕。

史上對WTO規則的最嚴重挑戰

——拋棄WTO,美國很難再建全球多邊貿易規則。

中美貿易戰衝擊全球股市暴跌,體現的是對全球經濟穩定性的擔憂。而這種擔憂的背後,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對規則的挑戰。

劉明禮告訴記者:「從中美這次的貿易摩擦來看,無論是232條款(美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還是301條款(美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都屬於美國依照國內法對他國奉行的貿易單邊主義,這種做法嚴重挑戰了WTO的國際規則。」

「把WTO規則束之高閣,有可能導致對這一規則的拋棄,對現行的國際規則造成嚴重挑戰,這是貿易戰升級前的信號,如果各個國家在被動的情況下都不再遵守這一規則,國際貿易關係就會變得混亂。」劉明禮表示。

事實上,近十年來,WTO規則一直處於比較尷尬的狀態,從規則制訂的角度來看,多哈談判之後十多年來這一規則都沒有什麼進步,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但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卻非常迅速,規則停滯不前,導致很多新問題新矛盾無法解決,所以近年來各國都在尋求雙邊或小多邊的貿易協議。這直接造成了WTO對國際問題管理不了的尷尬,WTO在前進中遇到了困難。

不過,在劉明禮看來:「WTO規則雖然沒有大的進步,倒也沒有嚴重的倒退,雖然美國對301條款的執行給WTO規則的執行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但是鑑於能夠廣泛承認的多邊規則很少,WTO規則仍應該是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的重要工具。」

相關焦點

  • 中美貿易戰對航空公司的影響分析
    此前,美國總統川普於3月23日籤署備忘錄,基於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對華「301調查」報告,指令有關部門對從中國進口約600億美元商品大規模加徵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中美貿易戰將影響中美兩國乃至全球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影響到航空市場的經營環境、加大航企經營壓力。
  • RCEP和中國加入CPTPP將深刻影響世界貿易和中美貿易格局
    東亞太平洋在世界經濟和貿易中的比重及地位均將進一步提升,在世界貿易格局的重要性將增強。三大板塊的平衡將趨於改變,北美板塊地位可能下降。中國東協貿易額將進一步遠超美國東協貿易額,中國在日韓澳新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進一步超過美國。美國對華貿易戰將加速失去中國市場。中國加入CPTPP又將進一步擴展太平洋兩岸貿易一體化。
  • 美國對中國貿易戰結果 中美貿易戰對世界的危害和影響
    美國政府的對華經濟關係思維和貿易霸凌行徑,至少已經產生或正在產生五大世界性危害,影響著國際社會關於全球治理與發展走向的認知與理解。  重挫世界經濟增長  貿易增長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然而,第一大經濟體對第二大經濟體發動貿易戰和科技封鎖,讓原本處於艱難復甦中的世界經濟,面臨著重陷衰退的危機。
  • 沃頓院長:新冠疫情不止給中美兩國貿易帶來衝擊,還將對全球經濟...
    這不是軍事擴張的方式,而是經濟參與的方式,對整個世界都有極大意義。「一帶一路」為新興市場國家提供了基礎設施發展的空間,使受益國和中國都能快速發展。2大國糾纏接下來談談中美貿易。事實上,在2011年的時候,中美之間就已經出現了貿易逆差。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之後,這個逆差變得更大。
  • 海關公布2019年貿易數據,中美貿易戰影響有多大?
    中美貿易戰影響有多大?回顧2019年1-12月,中國進出口數據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巨大。首先,2019年中美貿易數據全面下滑。1-12月中美進出口累計5412億美元,較2018年下降14.6%;其中出口4185億美元,下滑12.5%;進口1227億美元,下滑20.9%。
  • 香港特區政府官員表示將與業界共同應對中美貿易戰影響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志敏):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27日與主要商會及中小企業協會代表會面,討論中美貿易摩擦相關事宜。邱騰華會後與業界代表一同會見傳媒時表示,特區政府將與業界共同應對中美貿易戰對香港經濟帶來的影響。
  • 中美貿易戰打響第一槍:深層次思考和未來沙盤推演
    我們將及時向世貿組織通報相關情況,並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同時,中方再度重申,我們將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保護企業家精神,強化產權保護,為世界各國在華企業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我們將持續評估有關企業所受影響,並將努力採取有效措施幫助企業。
  • 陳文玲:世界經濟格局的演化與中美關係視角下的香港問題
    第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格局正在發生哪些重大變化?第二,中美關係的重大變化,當前中美競爭和博弈的情況,美國對中國採取了哪些打擊遏制手段,這些手段越來越升級。第三,面向未來的世界,面對中美和世界大國之間的競爭博弈,香港應該怎麼辦?我也想對香港提點建議,對香港問題談談看法。咱們是一起討論問題,不當之處也請各位不吝賜教。 第一個問題,對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的分析研判。
  • 中美貿易戰對半導體產業鏈有何影響?
    打開APP 中美貿易戰對半導體產業鏈有何影響?因此中美貿易摩擦對上述細分領域中出口美國收入佔比較高的企業有一定不利影響。上述細分領域主要集中於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中上遊。 針對封測產業而言,由於其位於半導體產業鏈後端,且目前並不屬於美國重點限制的細分領域,因此中美貿易政策變化對國內封裝測試企業的影響,主要來自於上遊企業傳遞而來的間接影響。雖然中美貿易摩擦導致部分產業鏈中上遊企業的境外銷售收入有所下降,但上述企業目前主要的增長驅動力在於高端集成電路的新產品開發以及國產化替代。
  • 最新消息,中美貿易貿易大戰停了!
    這對雙方和世界來說,都是一個重要時刻。真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中美隨後發布了一份聯合聲明,雖然不長,但信息量非常大,行走君在這裡為大家簡單解讀一下:1、中美貿易總量,要創新高了。
  • 閻學通:亞太已形成中美兩極格局
    其後,他還談到了中美兩國今後博弈的主要看點:不再是爭奪資源、戰略要地、市場,爭奪的核心是規則制定權。而在亞太地區,中美兩極格局已經比較明顯。這一判斷,實則與他2013年的著作《歷史的慣性》中的預測一脈相承,他曾在書中寫道,到2023年,中美綜合國力將達到同一等級,世界將形成中美兩個超級大國的國際格局。
  • 中美貿易戰迭起演變:美國佬的救命稻草
    這其實和他的商人的身份有關,作為一個地產商,必定直接或間接接觸過大量中國企業,幾十年商場交戰,對中美貿易中出現的大量規則深諳其道,想必深受中國企業受政府補貼有違市場經濟的行為大為惱怒,在貿易上制定出種種新的對華貿易規則。而在外交上,一個沒有政治經歷的人沒有更好的外交經驗,跟隨上屆政府說些客套話還是聰明的。
  • 辛巴威主流媒體力挺中美貿易爭端中方立場
    針對美國政府單方面發起的中美經貿摩擦,中國不得不採取有力應對措施,堅決捍衛國家和人民利益。文章評稱,辛巴威和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與中國保持著日益密切的貿易關係,中國對津有數十億美元的技術轉讓和投資。貿易戰不僅影響中美兩國,還將波及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影響世界貿易體系和國際市場商品流動。對此,中國政府表示中方願意採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決,推動達成互利雙贏的協議。
  • 歐美常爆發貿易戰,除香蕉戰、牛肉戰、雞肉戰等,還爆發文化戰
    歐美常爆發貿易戰,除香蕉戰、牛肉戰、雞肉戰等,還爆發文化戰歐美之間常常爆發各種貿易戰,除香蕉戰、牛肉戰、雞肉戰等經濟領域裡的貿易戰外,近年來歐美之間還頻繁爆發文化戰。加拿大將愉快地接受美國的汽車部件,但不是好萊塢的霸權。如果喪失了民族特性,加拿大與美國就沒有什麼區別了。」而美國方面則認為,加拿大政府所進行的這場戰爭的對手並不是美國,而是加拿大的消費者。文化戰已不只局限在歐美,它在向全球擴展。
  • 中美貿易戰休兵對臺灣2020選情的蝴蝶效應
    臺灣2020大選在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本周請假投入選戰後,將進入短兵相接。在中美貿易戰休兵後,民進黨強打的「芒果乾(亡國感)」議題眼看著就要後繼無力,國民黨若還繼續跟著「芒果乾」走,便是跳進對手坑洞裡。中美貿易戰休兵對臺灣將產生蝴蝶效應,後續發展值得觀察。香港修例抗爭從6月迄今燒了100多天,回顧這段時間也正是蔡英文利用撿到槍,支持度節節攀升的關鍵轉折,部分民調甚至大贏韓國瑜高達20%以上。香港事件不止推升民進黨情選,也讓第三勢力的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以及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知難而退,放棄參選2020。
  • 兩位美國前駐華大使發聲:「貿易戰給美國造成嚴重問題」
    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美媒稱,兩位擔任過美國駐華大使的前州長洪博培和駱家輝說,惡化的中美關係對他們所在州的貿易、旅遊、就業和人員交流造成很大損失。他們認為,從地方層面恢復中美交流對各州人民福祉至關重要。
  • 中美貿易、新冠疫情之後,全球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明顯
    新冠疫情大流行對全球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雖然國外媒體與政客都呼籲在供應鏈上減少對中國。但是就是全球製造中心已從美洲和歐洲轉移到亞洲,尤其是中國,而中國已成為無可爭議的世界工廠。中國產品在全球出口中所佔的份額實際上正在上升,現在甚至超過了2018年中美貿易戰之前的水平。有人同時也認為,最近達成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亞洲和大洋洲15個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將進一步加強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
  • 保持戰略清醒 坦然面對挑戰——中美貿易戰觀察
    保持戰略清醒 坦然面對挑戰——中美貿易戰觀察 原標題:   【特別關注·中美經貿摩擦】  在美國政府近期宣布對中國340億美元商品徵收25%的關稅,而中國予以對等反制之後,
  • 臺媒:中美爆發貿易戰,大陸對臺灣高科技產業依賴更深
    兩岸政治關係緊張,經貿關係卻更趨緊密,不但標誌民進黨當局「脫中」政策失敗,細部分析對大陸出口成長因素,更可以發現,中美貿易衝突,大陸對臺灣高科技產業依賴更深,代表兩岸經濟已形成一種誰都離不開誰的關係。上半年臺灣出口大陸比重創新高,主要來自半導體設備及積體電路等電子零組件的貢獻,佔整體對陸出口比重高達50.6%,若與同類別全球出口值相較,大陸比重更是逼近6成。再從時序資料來看,上半年半導體設備及積體電路對陸出口,同樣大幅成長28.4%,是整體電子零組件對陸出口成長率的1.4倍。
  • 著名經濟學家魏傑:中美貿易戰期間企業應以穩為主
    著名經濟學家魏傑:中美貿易戰期間企業應以穩為主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8-05 09:47:57 今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已經歷多輪來往,直至現在,仍未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