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解暑不悶腳,水陸兩棲晴雨皆宜,探路者2020款溯溪鞋涉水實測

2020-12-12 騰訊網

我喜歡戶外運動十年有餘,每年都要參加一些越野、跑步比賽,所以對戶外裝備還算了解。探路者作為中國知名戶外運動品牌,在專業戶外運動領域有不小的知名度,曾經的南極科考和北京奧運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雖然知道探路者品牌很久,但很少購買探路者的產品,幾年前曾入手過該品牌的雪鏡,用著還不錯。最近一次接觸是在去年年底的一場越野比賽上,看到隊友穿了一身的探路者裝備,當時對他的背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次入手探路者溯溪鞋是因為要參加《2020越山向海》接力賽,在比賽中會面臨多變的環境,正好可以體驗一下探路者裝備的性能。

一、開箱展示

探路者溯溪鞋外觀設計採用黑紅撞色搭配,比較吸引眼球。靠近仔細聞,可以聞到一股較重的膠水味和塑料味,鞋子都會使用膠粘工藝,膠的好壞直接影響鞋的質量。放在窗口經過兩天的風吹日曬氣味基本全無,這下可以放心穿著。

鞋面整體選用單層透氣網布熔斷工藝,舒適透氣,輕盈不捂腳。從鞋的內側可以看出這層網的網孔設計有多大,連陽光都能透進來,足以說明透氣性非常不錯。

我拿來跟自己的兩款越野鞋比較過,這種網布不是那種普通的柔軟網布,而是略硬一些,有點像尼龍網的材質,既能保證鞋面的保護性,阻擋沙石,又兼顧透氣性,排汗、排溼,保證雙腳自由呼吸。

鞋帶並沒有採用系帶式,而是選用了抽帶式,它的好處是可以快速穿脫,同時也免去了鞋帶反覆鬆開的煩惱。上手感受一下,抽帶式的鎖扣比較緊,一般不會出現自動鬆脫的情況。鞋舌並沒有設計的很長,可能也是為了穿脫方便。

仿生科技的運用一直是探路者產品的特色,這款溯溪鞋則在鞋底運用了這類科技。鞋底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林蛙腳蹼及獨特的吸盤造型,橡膠鞋底上有很多細小紋路與大的凹槽,確保鞋底與地面充分接觸,提高鞋底橡膠粘性,從而增加抓地防滑的能力。不過從這鞋底的造型也基本可以看出,探路者溯溪鞋並不是一款專業越野鞋,應對多變的山路可能會有些吃力。

如果不是為了詳細了解它的軟硬程度,我根本不會發現鞋底橡膠上竟然還有這種設計。在3mm厚的橡膠上由機器切割出了很多條橫向波浪紋,這不僅增加了一定的抓地力,同時也有助於鞋子的發力彎曲。兩張照片對比可以看出,這波浪紋切的嚴絲合縫,用戶很難察覺。

中底重點介紹一下,TOLITE超輕中底,既能保證鞋子彈力,又能減輕重量。中底兩邊設計了8個側向排水口,鞋底雙層多方位隔沙排水系統,進一步提升了排水效果,趟水、溯溪效果更佳。

從鞋子內外兩側都可以明顯的看到,鞋子中底金屬網的存在,排水和透氣不在話下。應該說這裡就是探路者溯溪鞋排水設計的核心所在。

從內側及鞋頭位置來看,鞋子的走線非常工整,普通鞋子鞋墊底部的走線一般都會敷衍了事,但這款探路者溯溪鞋的縫製可以用精製來形容,每針的距離、長度都勻稱到位。

鞋跟與鞋舌設置了反光條,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被動安全性。

鞋墊採用泡沫材質,表面有一層織物纖維,底部布滿了六角形的透水孔,從照片上也可以看出它的透氣與排水性能。

鞋子個別部位可以看出有一絲絲漏膠的痕跡,並且底部橡膠粘合細節可以做的更好一些,品控仍需加強。目測橡膠厚度在3mm左右,個人感覺略薄了一點。

兩個鞋帶扣眼的金屬環出現了掉漆的現象,還沒有穿就發現這種情況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估計以後在穿著時,上面的噴漆會被磨掉,影響美觀。

鞋帶個別位置也有起毛的情況,不明白其原因,這將會降低鞋帶的使用壽命。

二、戶外體驗

探路者溯溪鞋首先在顏值方面還是比較討人喜歡,撞色的搭配確實為其加分不少,而且在服裝搭配上也很百搭。官網上一共有四種配色,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騷氣的紅黑搭配。

整鞋的重量控制在300克左右,比普通運動鞋略重,但比專業越野鞋還是要輕一點。以我這45碼的大腳,並不會感覺穿著有任何負擔。

鞋底應該說對舒適度有著重要影響,太軟或太硬都不會達到最佳效果。如果把鞋底硬度分為很硬、偏硬、中等、偏軟、很軟五個級別的話,探路者溯溪鞋的硬度應該算適中,公路與草地行走起來比較舒服。

1、海灘體驗

下面著重說說海邊沙灘的體驗:

走在鬆軟的海灘,細鵝卵石、沙灘會有一定後滑的情況,這應該是大部分鞋子的通病。探路者溯溪鞋的排水性能真的沒話說,腳抬起的1~2秒時間內就可以把鞋裡的水排空,再不會像普通鞋子那樣,鞋裡一包水、拖著沉重的腳步前行。走在沙灘上,海浪打來,會有細沙從網眼鑽進鞋裡,多了之後硌腳不太舒服。小鵝卵石還好一些,不會進到鞋子裡。

這裡還想提醒大家一下,穿溯溪鞋千萬不要穿襪子……

2、涉水體驗

作為溯溪鞋,其最主要的使用場景還是涉水環境,除了海灘,山間河水、溪流、瀑布等也是夏季遊玩常去的地方。周末,筆者進山體驗了一下。與海灘不同的是,山裡涉水場景裡的石頭一般會有青苔,或者石面比較光滑,鞋子的防滑性就要發揮作用了。我在的這個未知的溪流,水不深也不急,路面的情況也不是很滑,在水裡可以放心大膽地行走。

3、石路體驗

山間小路粗石荒地,上坡下坡較多,探路者溯溪鞋走在這些地方有打滑的情況出現,由此也可以看出,溯溪鞋並不適合粗糙的山路,所以大家不要拿它當專業越野鞋使用。我比較擔心鞋面的耐磨程度,野外的路況複雜多變,一旦網面磨破,那這雙鞋子的壽命也基本終結了。

除了出門遊玩,對於南方在小夥伴來說,溯溪鞋也是一個夏季解暑好物。透氣性好,不悶腳。遇到下雨天,溼鞋也不要緊。總體來說,探路者這款溯溪鞋可以帶來不錯的腳感,特別是有風吹來的時候,整個腳面都可以感受到清涼。特別是在踩水以後,更是有一絲冰爽感覺。

個人感覺如果將鞋底換成大顆粒結構設計,或許可以增加探路者溯溪鞋的應用場景,比如在礁石、巖石上,它就表現的略顯吃力。畢竟真的要到山間戲水的話,肯定要遇到亂石路況,大顆粒結構鞋底必然增加抓地力,從而降低打滑的情況出現。

三、總結

探路者溯溪鞋應該說是一款功能性很強的鞋,它在排水透氣方面的性能,簡直讓我嘆為觀止。以前遇到涉水的情況都是要停下來將鞋裡的水倒掉,而溯溪鞋就省去了這個步驟。我不想用它與越野鞋和旅遊鞋相比較,因為定位不同,所以效果肯定不同。如果探路者能夠創新的將溯溪鞋加入一些越野設計,那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畢竟現在越野已經成為年輕人最時尚的運動之一。目前,我正在與之磨合,希望可以在不久後的《越山向海》人車接力賽中取得滿意的成績。現在某寶活動價才不到300元,在性價比方面具有很大優勢。最後再多說兩句,對於國產品牌我一項保持寬容的態度,一些細小的問題我完全可以接受。一款產品並不會讓所有人都喜歡,只要讓需要的人認可這就OK了。現在正是需要國產品牌站起來的時候,同時也需要大家共同支持國產品牌。我現在在購買各種產品的時候,能選擇國產品牌,儘量都不買進口品牌,這樣才會為國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個人觀點,大家勿噴)。

相關焦點

  • 探路者仿生溯溪鞋:水路皆宜,晴雨無阻,讓雙腳自由呼吸
    整體分為上下單合頁設計風格,正面赫然寫著「在探索太空的道路上,我是一名探路者」,不論在太空還是在地球表面本身,我們始終是探路者。俯視仿生溯溪鞋,看到的橙底,鞋幫內側均為橙色襯託,除卻之外均為黑色。此款仿生溯溪鞋,顏色橙色、深藍色、黑色三款顏色,男款和女款均有不同型號可供選擇。
  • 穿上這款「水陸兩棲」的溯溪鞋,讓你無懼溼滑
    由於溯溪環境沙石較多出發前一定要準備好一雙溯溪鞋除了加以防水處理更重要的是支撐穩定性和保護作用因此溯溪運動一定不要穿拖鞋探路者溯溪鞋,所採用的耐水解納米PU+大網眼網布材料。不是市面上那種普通的PU革,它是利用納米技術和原理製作而成的新型納米PU皮革,具有極其優異的耐水性。
  • 巖石捉蟹防滑耐磨,下海摸魚排水走沙,探路者仿生溯溪鞋評測
    筆者集齊了各種下海裝備,溯溪鞋是必不可少的。曾經體驗過一款溯溪鞋,凹槽在鞋底,水可以從鞋底直接流出,出水便利。但是,那種溯溪鞋會被巖石上的海蠣子皮戳穿紮腳,也會被水下的水草捅到腳心,有利有弊。最近,筆者有幸拿到了探路者仿生防滑溯溪鞋的評測機會,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體驗。
  • 溯溪必備之溯溪鞋
    什麼是溯溪鞋?溯溪鞋是指經常出水和入水的鞋,這就要求鞋子的排水性要好,而且泥沙也能隨水一同排出,減少對腳部的磨損。為什麼需要溯溪鞋?你是不是已經受夠了布滿青苔的石面?經常從石板上滑下來?追不上近在咫尺的美女?讓我們來幫幫你吧!要讓溯溪更有樂趣,你要穿上更專業的鞋。
  • 橘子洲水陸兩棲車(艇)首航 開啟中國首條水陸兩棲遊之旅
    華聲在線12月25日訊(記者 李向)亦車亦船,既能像巴士一樣在陸地上行駛,又能像船舶一樣在水域中航行的水陸兩棲車你見過嗎?今天上午10點30分,在長沙橘洲沙灘公園,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郭固權宣布,橘子洲水陸兩棲車(艇)首航正式起航。
  • 評測夏天到了,你的涉水鞋備好了嗎?
    夏天就是陽光、沙灘的季節,在這清涼夏天,相約幾位好友一去水上運動,豈不美哉?想要這戶外水上運動更安全,這專業的涉水鞋可不能少。戶外沙灘上砂礫,石子對腳的傷害是很大的,尤其是對喜歡光腳的人來說,更是要給自己備一雙涉水鞋。
  • 這款水陸兩棲裝甲武器不一般,打破設計傳統,高顏值的存在
    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一個非常特別的裝甲武器成為了最亮眼的存在,從外觀上來看,簡直就是一輛運兵裝甲車,不過它真正的作用確實一艘兩棲快艇,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裝備了可摺疊和伸縮的履帶結構。讓人們完全分辨不出它究竟是裝甲車還是快艇了。
  • 橘子洲水陸兩棲車(艇)正式起航,開啟水陸兩棲遊玩之旅
    (12月25日上午,在長沙橘洲沙灘公園,橘子洲水陸兩棲車<艇>首航正式起航。)  星辰在線12月25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柳佳路)既能像巴士一樣在陸地上穿梭行駛,又能像船舶一樣在水域中航行的水陸兩棲車你見過嗎?12月25日上午,在長沙橘洲沙灘公園,橘子洲水陸兩棲車(艇)首航正式起航,一臺大型兩棲車(艇)和六臺小型兩棲車(艇)緩緩駛入湘江,正式開啟水陸兩棲遊之旅。
  • 澗行的利器---溯溪鞋 [組圖]
    那麼現在介紹一下溯溪運動的基礎和必備之物---溯溪鞋。  在此,先不給大家一個定義,而是結合溯溪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情況,來理解溯溪鞋的概念和一些品牌產品的設計思想。那麼溯溪的樂趣和所遇到的是一種什麼地形情況和難點呢?
  • 橘子洲水陸兩棲車(艇)首航 開啟中國首條水陸兩棲遊之旅
    華聲在線12月25日訊(記者 李向)亦車亦船,既能像巴士一樣在陸地上行駛,又能像船舶一樣在水域中航行的水陸兩棲車你見過嗎今天上午10點30分,在長沙橘洲沙灘公園,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郭固權宣布,橘子洲水陸兩棲車(艇)首航正式起航。一臺大型兩棲車(艇)和六臺小型兩棲車(艇)緩緩駛入湘江,正式開啟水陸兩棲遊之旅。
  • 溯溪,夏季最適合的戶外運動
    玩溯溪,其實算是戶外運動中有一定難度的項目了,溯溪集結了徒步、登山、攀巖、越野、涉水等為一體的戶外運動,可謂是戶外運動的集大成者。溯溪活動中,如果戶外經驗不豐富,那在場地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難度係數低的。在烈日驕陽的夏季,找一條平緩的小溪,溯溪而上,一樣可以玩的開心愉快。夏日溯溪,各有玩法,有人喜歡高難度的挑戰,有人偏愛休閒式的戲水。無論是那種形式,在炎炎夏日和清涼的溪水來一場狂歡,都是無法拒絕的夏日好時光。
  • 溯溪必備 遨遊仕W3H溯溪鞋"水"與爭鋒
    2015款遨遊仕W3H溯溪鞋,專為夏季的溯溪、溪降、漂流等水上運動而設計,經過W1、W2、W3的不斷升級完善,功能更強大,外型更時尚,顏色更亮騷。溯溪鞋經常出入水中,首先排水性一定要好,同時,要將泥沙以及其他雜物擋在外面,或將泥沙隨水一同排出,從而減少對腳的磨損。遨遊仕W3H鞋面採用的是高剝離超纖合成革和3D網布功能面料,透氣性好,抗水快幹,結合COOLMAX速幹技術減震鞋墊和鞋底直排式多孔排水設計,從鞋面到鞋墊,再到鞋底,排水一慣而下,將鞋放在水中拿起來,到身體直立起來時,水已經排出的所剩無幾。
  • KEEN春夏新款溯溪鞋 涉水功能完美並添新色(圖)
    第1頁:男款橄欖綠 第2頁:男款橄欖綠側面 第3頁:石灰藍男款 第4頁:螢光綠設計 第5頁:粉色女款     搜狐體育訊 9年前,一款NEW PORT溯溪鞋設計轟動全美,不僅贏得了《時代周刊》對其創新設計的讚譽,也開啟了KEEN作為世界三大涼鞋品牌之一的歷程
  • 2015新款遨遊仕(OUNCE)W3H溯溪鞋全新上市
    2015新款遨遊仕(OUNCE)W3H溯溪鞋全新上市,專為夏季的溯溪、溪降等戶外水上運動而設計,堅持以專業性為本,全面考慮產品需求特點,最突出的優勢為可拆卸擋沙套設計,在溯溪過程中阻擋泥沙進入鞋內,減少清理泥沙的次數,保護雙腳,這種特殊的設計目前很多品牌都沒有,同時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 南和退伍兵手工造出水陸兩棲車(圖)
    ■30年懷揣兩棲車夢今年53歲的高尚會年輕時曾是一名「舟」兵,常隨部隊出去架橋。「有了水陸兩用車,就不必花那麼多人力物力去架橋了。」老高告訴記者,從當兵時起,他便有了研製水陸兩用車的想法。而唯一讓他感到不足的是,30年前造水陸兩棲車的夢想一直未實現。5年前,手頭寬裕的老高開始著手他的夢想——— 造一輛水陸兩棲車。在修車之餘,老高便尋找配件進行組裝。經過無數次改進,去年這個時候,他的「水陸兩棲車」問世。■怪車叫「悍艦」在老高的汽車修理門市院內,記者見到了這輛與眾不同的車。這部車像小型客車,呈四方形,金屬外殼,車身塗滿綠色。
  • 溯溪 | 4月10-11日嘎灑溯溪-涉水
    這裡被稱為雲南的小西雙版納目前已全程高速路僅需3小時即可到達除了7公裡的紅河源頭涉水還有溪谷溯溪攀登中級溯溪可以進一步讓溯溪者了解溯溪的意義,強度及危險度較高。參與者需經驗豐富且有一定技能。高級:行程2公裡以上,海拔高度差500米以上,需要4-5天行程,途經高大瀑布、神潭、峽谷地形、難度高且需要緊急露營。溯溪者需要具備熟練的技術和良好的體能,適合專業人士探險體驗,挑戰性極強非常刺激收穫也最大。
  • 退伍老兵自製水陸兩棲車 自稱「悍艦」(圖)
    11月15日,河北南和縣退伍老兵高尚會展示自己手工造出的水陸兩棲車。中新社發 姚計統 攝11月15日,河北南和縣退伍老兵高尚會展示自己手工造出的水陸兩棲車。該車以四輪驅動,既能爬山又能涉水,陸地時速為70公裡每小時,水上時速達10公裡。因其越野性敢與悍馬車媲美,研製者稱為「悍艦」。圖為「悍艦」成功駛上河岸。
  • 7個驚人的水陸兩棲車
    各位小夥伴都開車嗎,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一下世界上七個最特殊的水陸兩棲車吧!為了應付複雜的路面環境,俄羅斯技術專家研究開發出了這款能夠徵服任何地形的越野車,即便是衝到了水裡,也能憑藉它那1.5米寬的大輪子浮到水面上繼續行駛!
  • 溯溪不是你想去,想去就能去,溯溪鞋了解一下!
    和很多人一樣,第一次聽到「溯溪」這個詞,我將它理解成了沿著小溪行進的輕鬆活動。溯溪溯溪,聽起來就很美啊!但是,如果不會玩,那真的體驗不到逆流而行的樂趣,不提前做做功課,很可能會摔的四腳朝天哦!疼就不說了,那種蜜汁尷尬,保證你再也不想體驗,別問小編怎麼知道的,哈哈哈。溯溪運動原是歐洲阿爾卑斯的一種登山方式,現演變為相對獨立的戶外運動。
  • 水陸兩棲車,科幻的現實體現
    說實話,在小王看到水陸兩棲車的時候,是驚喜的,雖然小王目前沒有車也沒有錢買車,但這並不妨礙我喜歡車呀~水陸兩棲車,通俗的說就是一款陸地水上通用的交通工具,有著類似汽車的外形,能夠實現山林、水域、沼澤、危化積液區等多種特殊地勢地形的行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