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晚鐘為什麼在晚上敲響

2020-12-14 杭州的小故事

人人都說西湖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西湖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有美景

春有蘇堤春曉,夏有曲院風荷,秋有三潭印月,冬有斷橋殘雪,傍晚會有雷峰夕照,就是這早晨好像缺點啥

有人說早晨可以去聽淨慈寺的「南屏晚鐘」

「晨鐘暮鼓」嘛

只是在杭州,這鐘聲要在晚上才可以聽到

今天的故事

「南屏晚鐘」是南宋十景之一,位於西湖南岸的淨慈寺裡,因寺廟背靠南屏山而得名

淨慈寺

北宋畫家張擇端有幅畫《南屏晚鐘圖》,很多人認為「南屏晚鐘」名字就是這個時候開始叫起來的

它也是南宋十景中最早有名字的一景

淨慈寺是杭州四大叢林之一

公元954年五代吳越國錢弘俶為高僧永明禪師而建,原名永明禪院

宋太宗於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賜慧日永明院為「壽寧禪院」

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圓照宗本住持該寺,當時西湖水乾枯,只有這寺廟的西邊有一泉水,相傳泉內有「金色鯉魚遊焉」,於是鑿泉為井,得名「圓照井「

同時,僱傭萬人在寺廟前開鑿水池,名「萬工池」

到了明代,因盛行淨土宗,提倡行善放生,該池改名為「放生池」

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趙構下旨敕改壽寧院為「淨慈禪寺」

紹興九年(1139年),宋高宗為表示奉祀遠在北方的宋徽宗,特將淨慈禪寺改名為「報恩光孝禪寺」

紹興十九年(1149年)十月,又改稱為「淨慈報恩光孝禪寺」(簡稱淨慈寺)

到了明代,有一件著名的歷史疑案發生在淨慈寺,且不論真假,聽故事

明惠帝朱允炆因年號「建文」,人稱「建文帝」,永樂年間,當燕王朱棣率靖難軍進軍金陵時,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說死了,有的說逃了

到了永樂四年(1406年),朝廷聽說淨慈寺有個僧人在篡修文典,隨即要封他為「釋教總裁」,並遷住五臺山

而這個時候,這名僧人卻消失不見了,後人傳說這名僧人就是藏在淨慈寺的建文帝,並有其畫像為證

這個說法雖不能都信,但是杭州名僧溥洽(當時已徵召為右僧錄司)卻因此涉嫌助建文帝出逃,先後入獄十五年

這個就當傳聞故事來聽吧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三月,康熙到淨慈寺,改「淨慈報恩禪寺」為「淨慈禪寺」,並手書「淨慈寺」寺額和「西峰」兩字

更好玩的是,康熙還把「南屏晚鐘」改為「南屏曉鍾」

不過沒多久,他的孫子乾隆,在公元1751年又將「南屏曉鍾」改為「南屏晚鐘」

一直到了現在

現在在淨慈寺門口看到的這個亭子是在1986年建的,到了2002年又在裡面立了塊碑,正面是康熙題的景名「南屏晚鐘」

南屏晚鐘碑

現在碑上的「晚」字還是人們模仿康熙筆跡寫出的,因為康熙只寫了「南屏曉鍾」

碑的背面為乾隆題的詩

淨慈掩映對南屏,斷續蒲牢入夜聲。

卻憶姑蘇城外泊,寒山聽得正三更。

淨慈寺裡的鐘樓重建於1986年,裡面掛的銅鐘高3米、口徑2.3米、重10噸。鐘身內外鐫鑄《妙法蓮華經》,共有銘文6.7萬餘字,也是新鑄造的

1986年11月21日上午10點,沒有聲音達100多年的南屏晚鐘重新響徹杭城

這南屏晚鐘的聲音有人曾經算過,大約可以持續120秒

這一個是因為這個鐘確實夠大,還有就是因為這南屏山

南屏山的巖石是石灰巖、整座山又有很多洞穴,聲音到了這裡因為巖石和洞穴,形成了音箱效應

有人說現在南屏晚鐘的聲音沒有說的那麼大,也對,這一個因為現代城市構造,一個因為鐘樓小了更加密封,還有一個就是南山路人多車多,聲音嘈雜

以上是關於淨慈寺和鐘聲的故事

下面故事是淨慈寺為什麼要晚上敲鐘

這個就要說到淨慈寺對面的雷峰塔

古代雷峰塔晚上是要亮燈的,當然,現在雷峰塔晚上也亮燈,不過是為了西湖夜景

雷峰塔夜景

雷峰塔,它開始建造的時間是吳越錢弘俶開寶八年(975年),造塔的時候,淨慈寺的僧人還參與了其中的建設

雷峰塔的故事:為什麼雷峰塔「不好看,在公眾號【杭州的小故事】

古時候雷峰塔是樓閣式的塔,人們是可以登上去的,就像86版西遊記第18集:「掃塔辨奇冤」,唐僧掃樓的就是這樣的塔

這個塔的窗洞是可以放置燈的,而且那個時候雷峰塔和淨慈寺是屬於一體化的,雷峰塔上點燈的和尚,很有可能就是淨慈寺的和尚

雷峰塔為什麼要亮燈?

一個可能是起到導航照明的作用,也有可能是為了紀念皇妃塔建成時去世的吳越王妃孫氏

雷峰塔什麼時候亮燈?

這個還得聽淨慈寺的鐘聲

明代的《南屏淨慈寺志》上一位叫凌雲翰的人,寫過一首叫《雪鍾》的詩:「一百八聲才擊罷,雷峰又點塔上燈。」

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雷峰塔點燈的時間是根據晚鐘的鐘聲而定

南屏晚鐘在晚上敲響還有其他的作用

王洧在《南屏晚鐘》中寫道

涑水崖碑半綠苔,春遊誰向此山來。

晚煙深處蒲牢響,僧自城中應供回。

以前的杭州城是有城門的,西湖在城外,人們出去玩是要通過武林門、錢塘門、湧金門等城門的

下午到了時間點,城門都是要關的

那個時候杭州城也沒有這麼大,到了傍晚,淨慈寺的鐘聲一響,在城外的老百姓就要回到城裡

淨慈寺的和尚聽到鐘聲,也就知道要從城裡回到寺廟裡去了

淨慈寺僧人最多的時候有千人,而這其中最有名的應當就是「古井運木」的濟公

濟公,我只喜歡遊本昌演的

今天的故事講完了

更多故事公告號【杭州的小故事】

相關焦點

  • 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鐘
    南屏晚鐘,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鐘圖》。儘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34;即指南屏山淨慈寺傍晚的鐘聲,南屏山在杭州西湖南岸、玉皇山北,九曜山東。
  • 熊明:南屏山上聽晚鐘
    這一片鐘聲光影,便是西湖最迷人的晚景——南屏晚鐘。,引人遐想: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  森林它一叢叢  我找不到他的行蹤  只看到那樹搖風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  森林它一叢叢  我找不到他的行蹤  只聽到那南屏鍾  南屏晚鐘,隨風飄送  它好像是敲呀敲在我心坎中  南屏晚鐘,隨風飄送
  • 窮遊中國杭州西湖之、南屏晚鐘
    西湖十景之中,唯一一個以佛教寺廟中的法器作為一個景觀命名,「南屏」是指淨慈寺後的南屏山,南屏山在西湖以南、玉皇山以北。石壁如屏,「晚鐘」是指淨慈寺內高高懸掛的青銅大梵鍾,每到傍晚敲響的鐘聲清越悠揚洪厚,此山峰青秀,怪石遍布,。因處杭城南,有石壁作屏障,故名曰南屏山。南屏山,山體延伸長達數千餘米。
  • 南屏晚鐘,淨慈濟公
    淨慈寺的出名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其一是楊萬裡那首著名的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其二是西湖十景的「南屏晚鐘」,加上徐小鳳同名歌曲的加持;其三是是濟公和尚在這裡的古井運木的故事。三者疊加,這裡絕對令人神往。淨慈寺來過多次,再來一次也無妨。門口領取香花券,設計得也挺有韻味。
  • 南屏晚鐘「淨慈寺」
    每當萬籟俱寂的傍晚時分,位於南屏山北麓的淨慈寺便傳來陣陣洪亮的鐘鳴。鐘聲在蒼煙暮靄中悠揚迴蕩,傳播甚遠。此景即為「南屏晚鐘」。淨慈寺是西湖四大古剎之一,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元年,系吳越國王錢鏐為供奉永明禪師而建造的。
  • 天籟之戰華晨宇蘇詩丁《南屏晚鐘 》完整歌詞
    華晨宇 蘇詩丁《南屏晚鐘 》歌詞原唱:崔萍作曲 : 王福齡作詞 : 陳蝶衣音樂總監:安棟音響總監:安棟編曲:華晨宇/鄭楠吉他:倪方來/畢赫宸鍵盤:洪信傑貝斯:張夢斌鼓手:NgimKok Leong打擊樂:Leonardo Antonio Susi和音:愛之音和音Program:鄭楠(華)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叢叢我找不到他的行蹤只看到那樹搖風(蘇)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叢叢我看不到他的行蹤只聽到那南屏鍾合唱:啊~~(合唱)南屏晚鐘
  • 音樂鑑賞:經典歌曲《南屏晚鐘》百聽不厭,好聽極了!
    今日歌曲《南屏晚鐘》《南屏晚鐘》《南屏晚鐘》是由崔萍1958年演唱的一首歌,收錄於同名專輯《南屏晚鐘》中。南屏晚鐘位於圓明園福海南岸邊,廣育宮東面。是一座十字型亭,亭外簷懸掛乾隆御書「南屏晚鐘」,此景與杭州西湖南屏晚鐘同名,是圓明園西湖小十景之一。《南屏晚鐘》這首經典歌曲創作於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由陳蝶衣填詞,王福齡譜曲。
  • 向來都是晨鐘暮鼓,為啥淨慈寺要敲晚鐘?
    「南屏晚鐘」,世人皆知。作為著名的西湖十大景點,為什麼淨慈寺要敲晚鐘呢?當年的康熙皇帝還想把「南屏晚鐘」改成「南屏曉鍾」,結果遭到了杭州百姓的反對,沒有改成功。知道杭州人為什麼這麼維護「南屏晚鐘」嗎?
  • 春遊最佳地 訪淨慈寺聽南屏晚鐘看雷峰夕照
    春遊西湖,去杭州淨慈寺一地可賞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鐘、雷峰夕照二景,還可以會見濟公活佛,是一處眼耳聲色深度享受,遊春體驗惜春感悟的最佳遊玩景點。淨慈寺是杭州歷史上四大古剎之一,位於西湖南屏山慧日峰下,雷峰塔對面,因為寺內鐘聲宏亮,位於西湖南屏山慧日峰下,雷峰塔對面,因為寺內鐘聲宏亮。
  • 再訪淨寺聽晚鐘 別有滋味在心頭
    第一次聽南屏晚鐘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一晃已是四年。四年來,每年都會到杭州,也每年至少聽一次晚鐘。如果說四年前還留下什麼疑慮的話,如今早已雲開霧散。除了首次和本次,我沒進過寺,沒跟寺中的師父詢問過什麼,往往只是隨性而來,有時恰逢周末,但也有周一、周二……可能一周七日我都曾到過了吧。每一次,我都聽到了鐘聲。去年我也有帶母親來,就是那次,我們才聽清鐘聲之前還有激昂澎湃的鼓聲。
  • 中國好聲音第五季單良《南屏晚鐘》費玉清原唱mp3在線試聽
    然而在對戰中他則選擇了一首中國風的歌曲《南屏晚鐘》,更是別具匠心的混搭了英文歌曲《I’m yours》,讓導師們都拍手稱妙。對於這首費玉清早期的作品,那英自曝當年自己沒有作品的時候,出去演出唱過《南屏晚鐘》:「但是我唱得超級難聽」,「有的時候中國風的韻味很重要」。而單良的英文發音讓同是東北人的那姐倍感熟悉和自豪:「你的英文是東北英文,全國獨一份兒,東北英文就是好聽!」
  • 《再見,南屏晚鐘》:好題材不等於好電影
    2019看的最爛的一個片子:《再見 南屏晚鐘》。2012年6月15日,川大女教師羅洪玲跳樓自殺,這起「同妻自殺案」轟動一時。《再見 南屏晚鐘》能把一個很容易出彩的同妻題材拍得這麼爛,導演使出了渾身解數。母親被同志騙婚,當場捉姦,痛不欲生。女兒心疼母親,奉勸母親離婚。母親說那我跟你去美國。女兒表示同意,只要母親把婚離了。
  • 夜遊西湖,夜色下的雷峰塔,還有南屏晚鐘,燈光真是美輪美奐
    幾近黃昏之時,寫著『南屏晚鐘』四個紅色大字的石碑在周圍燈光的掩映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作為西湖十景之九,若有幸能夠聽到附近不遠處南屏山淨慈寺傍晚的鐘聲,或許就不虛此行了吧!穿過馬路,再次來到西湖邊。時間已經到了晚上,光線漸漸變暗,湖邊的美景在各式各樣的燈光掩映之下,越發展現了另一種別樣的魅力。即便是再美的景色,也有落下帷幕的那一刻。強烈的燈光把西湖邊的一棵垂柳裝飾的格外有趣,如果有可能,我多麼希望西湖的美景可以永不落幕,可以在歲月長河的洗禮之中始終保有它與眾不同的芬芳!
  • 盛夏時節,西子湖畔,感受淨慈寺的清涼舒適,南屏山的靜謐古樸
    南屏山上,有一處淨慈寺。相傳初建於五代時期,距今千年有餘,歷經多次戰火,後又一次次被修繕還原,才有目前的樣子。寺中有一口大鐘,重達十噸,屹立在山寺後院,每天傍晚時分,有專人負責敲響大鐘,鐘聲迴蕩在山谷中,綿延不絕,後世稱為「南屏晚鐘」,與「雷鋒塔影」相對,成為西湖十大美景之一。
  • 12月31日跨年杭州這個景點擠滿人,為了敲響零點鐘聲排隊六小時
    每年的12月31日晚上這裡擠滿了遊客和香客,大家一起倒數321,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很多遊客為了敲響新年第一聲鐘聲,提前6個小時就去排隊了。這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鐘所在地--淨慈寺。淨慈寺位於西湖的南岸,雷鋒塔的對面,和靈隱寺一起被稱為南北之最。
  • 「煙雨新安天然畫,南屏晚鐘經典歌」——一個古老典雅的村莊
    南屏村,被稱為迷宮村,村內保有規模宏大的明清建築,由縱橫交錯,號稱有72巷道的巷子連結。南屏位於黃山市黟縣縣城西南四公裡處,曾名葉村,有1100多年歷史。全村僅1000多人口,卻有36眼井、72條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村內道路錯綜複雜,宛若一大型迷宮,因此又被稱為「百巷村」。
  • 杭州西湖邊最鬧中取靜的地方:響起南屏晚鐘的千年古剎「淨慈寺」
    但是,作為杭州本地人,還是比較喜歡位於南屏山慧日峰下的「淨慈寺」。從外地來杭州旅遊的遊客,大多不太知道「淨慈寺」。杭州人管「淨慈寺」又叫「淨寺」。寺廟的山門,若非重大儀式,大多是關閉的,遊客只能從旁邊的小門進入,為此,經常在寺院門外被不知情的遊客拉住問:這裡面是什麼地方?
  • 杭州西湖邊最鬧中取靜的地方:響起南屏晚鐘的千年古剎「淨慈寺」
    但是,作為杭州本地人,還是比較喜歡位於南屏山慧日峰下的「淨慈寺」。杭州錢王祠 淨慈寺內的「南屏晚鐘因此,這便有了「南屏晚鐘」的雅號。乾隆皇帝曾經為此景題詩一首,將淨慈寺的南屏晚鐘比作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
  • 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斷橋殘雪、南屏晚鐘,各種故事,都發生於此
    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斷橋殘雪、南屏晚鐘,印象中這座城市就是這樣,文人騷客,各種故事,都發生於此一樣。走進西湖,因為是國慶,難免少不了各地的遊客在此週遊,背上了書包和相機,穿了一雙很久沒穿的帆布鞋,把自己的後腳跟都磨出血,有些痛真是無法言喻,只想快點到酒店,換一雙鞋子。
  • 漫步錢塘 晚鐘悠揚 | 雲林文化走讀秋冬季活動圓滿
    雲林文化走讀團一起走過風雅書香、馥鬱沁人的北山街與南山路;瞻仰佇立潮頭、雄偉精緻的佛教雙塔;穿行墨客流連、雅俗共賞的吳山;拜訪清幽靜謐、古樸莊嚴的高僧塔院;敲響西子湖畔迴蕩悠揚的南屏晚鐘···八條走讀線路,十一次走讀活動,近四百位來自社會各界的歷史文化愛好者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