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為什麼遷都?新首都內比都是怎樣一座城市?

2020-12-11 地理喵

內比都是緬甸的首都,位於緬甸前首都仰光與古都曼德勒之間,內比都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成為首都之前,它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彬馬那,彬馬那現在是內比都下轄的一個行政區。

內比都作為首都的歷史僅15年,2005年,當時執政的軍政府決定將首都前往彬馬那,並將新都命名為內比都,在緬甸古語中,內比都是京都的意思。

至於緬甸為什麼要遷都,官方給出的原因是,仰光是殖民者給緬甸設定的首都,並不是緬甸人民的意願,另外,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有利於政府的施政。

在很多人看來,緬甸遷都就是延續緬甸歷史上頻繁遷都的習慣,背後並沒有太特殊的意義,緬甸歷史上的都城經常遷來遷去,封建時代最後一個都城是曼德勒,殖民時代的首都則是仰光。

其實,緬甸遷都的原因並沒有那麼簡單, 遷都是一個重大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可能是軍方大佬啪啪腦袋就決定了,一定是經過內部全方位論證過的。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緬甸遷都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為了防止美國的襲擊,因為當時緬甸是軍政府統治,美國視其為眼中釘,即使現在,緬甸依然是軍方和民選政府共治的模式,很多政策沒有軍方的認可,是無法實施的。

另一個原因是緬甸政府為了加強對少數民族的控制,眾所周知,緬北地方民族武裝非常之多,而且經常和緬軍發生交火,把首都前往內地的內比都,有利於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

緬甸軍政府為了建設好新的首都,花費是巨大的,但是在一片空白的的地方新建一座城市,規劃布局會更合理一些,功能分區更加細緻,新首都共分為政務區、賓館區、住宅區、商業區等,雖然設施已經較為完善,但是很多國家的大使館依然設立在仰光。

其實,內比都作為首都的地理條件還是非常優越的,它東邊是撣邦高原的本弄山脈,西側則是緬甸著名的勃固山脈,內比都就建在兩山之間的錫唐河沿岸,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內比都向南是發達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向西跨過勃固山就是伊洛瓦底江中遊,屬於緬甸相對富裕的地區,北面是緬甸佛教中心曼德勒,東面則是撣邦高原,內比都正好位於中央位置,的確便於政府施政。

內比都大金塔是內比都境內最主要的旅遊景點,這座大金塔是仿造仰光和平塔而建,規模比仰光和平塔要大得多,裝修豪華氣派,內部和外部均用貼金裝飾,是內比都的地標性建築。

內比都另外一處較為著名的景點是緬甸國家地標公園,該公園是一座以緬甸文化為主題的公園,裡面建有多處緬甸風格建築,從高處看俯瞰公園整體布局,宛如一幅緬甸地圖。

現在的內比都以發展為全緬第三大城市,從一個小鄉鎮,發展為緬甸第三大城市僅用了十多年的時間,這也算是一個緬甸奇蹟了,在看得見的未來,內比都的發展還會更快,說不定哪天就超過曼德勒成為第二了,如果你是緬甸人,你會去內比都買房嗎?

相關焦點

  • 緬甸首都內比都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內比都是緬甸的首都,位於緬甸前首都仰光與古都曼德勒之間,內比都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成為首都之前,它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彬馬那,彬馬那現在是內比都下轄的一個行政區
  • 緬甸最年輕的首都內比都:一座不為人所知的城市,充滿神秘色彩
    在東南亞有一個經濟落後的國家叫做緬甸,緬甸是個神秘的國家,這個國家大部分人口是從事農業生產的,緬甸的首都你知道是哪裡嗎?可能很多人認為是仰光。仰光是緬甸第一大城市,從1948年開始就成為緬甸的首都,但是在2005年後緬甸遷都了,仰光不再是緬甸首都了。
  • 緬甸為何遷都?揭開緬甸新首都神秘面紗(組圖)
    揭開緬甸新首都神秘面紗(組圖) 2007年05月23日 17:31 來源:外交部網站
  • 仰光做了一百多年首都,為何緬甸要遷都至內比都?
    東南亞中南半島有五個國家,這五個國家的首都有一個巧合,漢名都是兩個字。比如緬甸首都仰光、泰國首都曼谷、寮國首都萬象、柬埔寨首都金邊、越南首都河內。不過,這份名單早在十幾年前就更新了,因為緬甸遷都了,新首都是三個字——內比都。
  • 到內比都五年了 緬甸新首都比仰光大九倍、很神秘
    仰光內比都中國新首都地理位置圖  緬甸是個神秘的國家,常有霧裡看花的感覺。政府部門從大都市仰光搬遷至內比都至今,新首都依舊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1月29日報導,在這塊偏遠而神秘的新首都內比都,緬甸領導人正在勾畫藍圖。  悄悄揭開神秘的面紗  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命名為「內比都」。 內比都(原稱彬馬那)以前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仰光以北390公裡處。時過境遷,很多政府部門設施都已在新首都運作起來。
  • 走進緬甸:緬甸新首都內比都,值得一去嗎?
    大家都知道緬甸的舊首都是仰光,仰光也是緬甸目前最大的城市。在2005年11月就已經從仰光遷都到內比都了。雖然遷都已經有了15年左右,但是內比都的名氣還是遠遠不夠。提到緬甸旅遊,大家注意的對象還是:仰光、曼德勒、蒲甘。那麼內比都到底值不值得一去呢?
  • 定都仰光150年之後,緬甸為何突然將首都遷往荒涼的內比都?
    這裡有世界聞名、金碧輝煌的仰光大寶塔,市內更是遍布佛教古蹟;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緬甸最大的港口,這個港口帶動了緬甸的經濟發展。然而,就在2005年11月4日,緬甸政府突然下令,緬甸首都和政府部門,開始前往緬甸新建首都內比都。與仰光相比,內比都在2002年以前,是一座連統一英文拼寫都沒有的荒地,究竟是何原因,讓緬甸政府決定遷都呢?
  • 內比都——緬甸新首都
    相比於仰光,緬甸新首都內比都的名氣要小很多。早在2005年11月,當時的軍政府就陸續開始把首都遷到了中部小鎮彬馬那,後改名內比都。內比都是緬甸古語,意為「京都」。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地區,距南部經濟中心仰光市391公裡,距北部歷史古都曼德勒市302公裡。根據緬甸官方公布的數據,新首都共包括8個鎮區,人口超過90萬人,主要居民為緬族,另有撣、克欽、克倫等少數民族,農林業是當地的支柱產業。歷史上,彬馬那曾經是緬甸的第三大城市,也是緬甸著名的民族英雄昂山將軍發動獨立戰爭的軍事要地。
  • 緬甸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為何一定要遷往內比都,新首都發展得如何
    仰光是緬甸最大城市,面積598.75平方公裡,人口500萬以上,在2005年之前一直是緬甸的首都,那麼緬甸為何要遷至閉塞荒涼的內比都呢?1855年英國人強行將緬甸都城曼德勒遷移到南部沿海的仰光,將其作為英屬緬甸首府,緬甸獨立後,依舊以仰光為首都。仰光地處三角洲平原,向來物產富饒,而經濟發展水平在緬甸算得上首屈一指,不過仰光作為都城並不安全,周圍不是開闊的平原,就是毫無屏障,無險可守。又處於地震帶之上,各種自然災害也不少。
  • 緬甸遷都的三個原因:仰光已成為課本中的歷史
    實際上,2005年11月6日緬甸已正式將首都從仰光遷出,新首都是位於仰光以北400公裡的內比都,在緬甸古語中意為「京都、都城」,仰光已成為了「故都」,成為了課本中的歷史。 緬甸遷都可謂是十分倉促,或者說是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在遷都前兩天才召見各國駐緬使節通知遷都事宜,而那時的新首都還叫彬馬那,是一個小城鎮,城內僅有一座機場、一家醫院、一座高爾夫球場、兩家小型賓館……條件可以說的簡陋至極,城內基本生活配套設施極不完善。
  • 緬甸為什麼把首都從仰光遷到了現在的內比都?
    仰光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的原首都,地處緬甸最富饒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緬甸的經濟、文化中心,仰光是一座具有熱帶風光的美麗的海濱城市。城區三面環水,東面是勃固河,南面是仰光河,西邊是萊河。人口約736萬,面積為312平方英裡,是緬甸內外海陸交通的總樞紐。
  • 新德裡位置有多尷尬,為什麼不遷都,印度首都人口密度有多大
    19世紀中期,印度成為英國的殖民地,首都被遷至加爾各答。1911年德裡再次被宣布為首都,隨即在德裡城外的西南開始興建一座新城市,並於1931年完工,這就是如今的新德裡,現在的新、老德裡已經融為一體。
  • 你不知道的緬甸首都內比都
    內比都從2005年成為緬甸的首都,位於緬甸中部山區的彬馬那附近,距仰光以北約400公裡。由於各國駐緬甸使館目前仍然在仰光,所以很多拜會、外事活動均要驅車從仰光到內比都辦理。內比都全市只有三四家大超市,其餘就是筆直、空曠的大道,路兩旁就是農田。在總統府、議會、總司令部、大金塔門前的大路寬闊無比,最多有12條車道,戲稱「可以起降飛機的公路」。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國的首都裡也許也是獨一份。
  • 新都城成「鬼城」——徹底失敗的緬甸遷都計劃
    兩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朝開放了不少沿海、沿江地區的城市做通商口岸,在巨大的商業利好刺激下,這些城市也迅速發展,繁榮蓬勃。緬甸也是如此,殖民緬甸後,英國就選了緬甸一個靠近海的城市——仰光,用作商業集散中心,仰光也迅速發展了起來,成為了緬甸的龍頭城市,之後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緬甸的首都。
  • 新德裡位置有多尷尬,為什麼不遷都,帶你了解一下印度首都
    甚至於超過了在印度有著「西部門戶」之稱的孟買了,成為了印度最大的一座城市。在我國首都北京的總面積有1.64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也才2150萬人,而作為直轄市的上海市,其總面積也是有6340平方公裡,在這當中常住人口還不足2500萬人,因而可以得出印度首都新德裡的人口密度有多大。
  • 東南亞最慘首都:哪都比不上國內其他城市,很多人名字都叫不上來
    眾所周知,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的代表城市往往都會是它知名度最高或者是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像我國的北京、法國的巴黎、英國的倫敦等等無疑不都是最能體現一個國家特色的城市。但當然也有很多國家的首都並不是如此,畢竟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 從什麼時候開始,仰光不再是緬甸的首都了?
    仰光曾經是緬甸的首都,不過這個東南亞的鄰居距今已經遷都十五年了。2005年,緬甸宣布將首都遷往仰光以北400公裡處的彬馬那,同時該城改名內比都,作為緬甸新都而存在。橫向比較來看,內比都無論在城市規模還是發展水平上都難以同仰光一較高下,那麼緬甸為什麼還要執意遷都北方呢?
  • 緬甸定都仰光已經150年,後來遷往荒涼的內比都,15年了有效果嗎
    提起緬甸,大家會立刻想到哪座城市?估計多半是仰光吧,這是很合情合理的,因為仰光是緬甸人口最多,也最發達的城市。不過這座城市,卻也被很多外國人當成緬甸的首都,這就是錯誤的認知了。誠然,仰光確實一度做過緬甸的首都,但自2005年11月起,緬甸的首都已經遷到了另一座叫做"內比都"的城市,所以仰光雖然很出名,卻早已不再是首都了。
  • 緬甸,內比都+曼德勒之行
    緬甸在一夜之間將首都火速搬遷到了這裡,理由據說是擔心美國可能襲擊緬甸。仰光在海邊,而這裡距離仰光約400公裡,遠離大海,至於遷都的真正用意,目前還不清楚。一方面,內比都在北邊,這樣就可以方便對北邊民族武裝的打擊。還有一方面就是仰光在緬甸的最南部,這樣不利於全國的均衡發展。所以遷都內比都是一個還不錯的選擇。
  • 神秘的東方佛國緬甸旅行感受內比都篇
    內比都大金塔煩惱仰光造一直以為萬象是緬甸的首都。到了緬甸才知道緬甸首都在1905年就搬遷到內比都去了。內比都,一個位於緬甸內陸的城市,距離仰光有400公裡。是緬甸第三大城市,位於仰光曼德勒之間。仰光是英國殖民時期的首都,緬甸人們心中一直不認可。所以有了遷都的事情。內比都作為一個新首都還是在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