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劉瀟 通訊員 李溢春 宋清水 李青)截至2019年8月31日,持續了62天的2019年鐵路暑運圓滿收官。記者從來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鐵路局」)獲悉,今年暑運期間,共計發送旅客6796.15萬人,增幅6.4%,創暑運新記錄。其中,京津冀區域內共計送旅客3415.3萬人,增幅6.9%,河北雄安新區白溝、白洋澱站攜手邁進10萬+。
共計發送旅客6796萬人
石家莊火車站 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瀟 攝
今年暑運期間,北京鐵路局在圖定列車788對的基礎上,加開旅客列車3273列,共計發送旅客6796.15萬人,增幅6.4%,再創暑期運輸新記錄。其中,高鐵和動車組發送旅客3095.4萬人,佔比45.5%,創高鐵動車組發送旅客新高。
今年暑運最高峰出現在8月24日,當日發送127.94萬人,增幅7.5%,創暑運單日新高。北京南站發送旅客1063.6萬人,首次突破千萬大關;雄安新區白溝、白洋澱站分別發送10.5萬人、13.26萬人攜手邁進10萬+;天津西站發送旅客增幅最多,共計發送旅客523.43萬人,增幅45.2%。
跨區域加開旅客列車480列
石家莊火車站 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瀟 攝
今年暑運期間,京滬高鐵發送817.8萬人,增幅11.1%;京廣高鐵發送864.5萬人,增幅13.1%;津秦高鐵發送158.8萬人;增幅14.6%。
去年年底新開通的京哈高鐵(河北段),開啟承德邁入高鐵時代的同時,首次迎來暑運共計發送8.09萬人。承德南站高峰日8月11日發送2130人。
鐵路再調圖,列車再優化
7月10日,鐵路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新增列車進一步優化。
由天津客運段擔當值乘任務的天津西—香港西九龍站G305/306 「津港」高鐵列車來往運送旅客達49.46萬人次,京津冀與粵港澳大灣區聯繫更加緊密、來往更加便捷。針對跨境旅客出行新需求,以Fine理念、Friendly體驗、Fit章法、Future智能「4F智美服務」為核心,全力探索與打造高起點、高層次、高標準的高鐵新服務,推出並特別製作跨境列車乘車服務指南,旅客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體驗一站式嚮導服務;
2017年底,由石家莊客運段擔當的北京西—成都東G89/G90次列車正式開行,北京至成都間單程運行時間由原來30小時縮短至不足8小時,實現了北京到成都當天往返,讓蜀道不再難。該列車在2018年第一個暑運期間運送旅客19.31萬人次的基礎上,2019年再創新高達到20.1萬人次,同比增幅4%;
隨著一帶一路的穩步推進,由北京客運段擔當值乘來往於北京(北京站)—莫斯科(亞羅斯拉夫車站)K3/4次國際聯運列車,在保持五連增良好態勢的同時,更實現5年來暑運期間發送旅客之最。期間,共計往返運送旅客4238人,在2018年增幅16%的基礎上今年又增幅2%。
京津冀加開旅客列車2793列,佔加開列車的85.3%
期間,京津冀區域內共計送旅客3415.3萬人,增幅6.9%,總發送量50%。其中,京津城際發送661.2萬人,增幅6.9%;石濟高鐵發送55.1萬人,增幅13.4%;津保鐵路發送旅客246.1萬人,增幅27.7%。為保障北京延慶世園會交通出行,S2線開行列車由日常14對增加到周末18對,共計發送 68.31萬人,增幅19%。滿足人民群眾休閒度假需求,盤活區域內豐富旅遊資源,剛剛升級改造開通的S5懷密線,共計發送旅客1.98萬人。衡水北站首次新增始發終到省會石家莊列車共計發送旅客 4.9 萬人。
8月21日,唐曹鐵路(唐山--曹妃甸東)開通,開行動車組4對,分別為:唐山站-曹妃甸東(港)站2對,北京南站-曹妃甸東(港)站2對,共計發送2.77萬人,不僅結束了北京與曹妃甸間沒有直達旅客列車的歷史,還進一步完善了京津冀區域路網結構,由此唐山站成為京津冀區域內繼石家莊、天津西、天津、德州東之後新的「十字」軌道交通客運樞紐。
各車站屢創總量、單日新紀錄
石家莊火車站 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瀟 攝
石家莊站發送旅客923.54萬人,增幅12.2%,高峰日8月19日17.1萬人,增幅11.46%。唐山站發送旅客179.64萬人,增幅8.1%,高峰日8月24日3.32萬人,創暑運歷史新高。
隨著雄安新區建設不斷推向深入,暑期旅遊流、務工流、商務流疊加,地處雄安新區的白溝、白洋澱站同時突破發送旅客10萬人次大關。分別為:白溝站發送10.5萬人,同比增幅27%;最高峰8月11日發送2108人,增幅 9.2%。白洋澱站發送13.26萬人,增幅33%;高峰日8月16日發送2767人,增幅41%。均創下兩站暑運歷史新高和兩站建站以來單日發送新記錄。
除此之外,北京三大站共計發送旅客3013.3萬人,天津站發送旅客566.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