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故宮七大展覽,為太原博物館開館助威!

2020-12-12 騰訊網

2018年10月1日,

紫禁風華——2018太原·故宮文物展

將在太原博物館隆重開展!

7項專題大展的千件文物,

集體亮相。

開工10年的太原博物館,

終於要正式開館啦!

故宮如此大規模的對外借展,

歷史上尚屬首次。

這對博物館行業和山西人來說,

無疑是個大事件!

太 原

被暱稱為「五桶方便麵」的太原博物館

博物館建築靈感來源於中國紅燈籠,

主要建築為5個相對獨立,

又相互連通的橢圓倒錐體塊連接組合而成,

以中國紅和青銅色為建築外牆主色調。

建成後,

因其獨特别致的外形,

曾被市民親暱地戲稱為五桶方便麵。

太原博物館何時開放,

曾經是太原人的一個經年猜想,

也是省內外各界人士經常關注的話題,

「太原博物館什麼時候開」的詢問不絕於耳。

其建設方案,

2009年8月經山西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

並被確定為「省城十大重點建設項目」。

從2009年9月30日正式開工算起,

距今已近十年!

而懸念,

終於在9月19日的故宮博物院解開。

雖然在此之前,

故宮出宮和太博開放已顯端倪

9月19日,

此次文物展的推介會

在故宮建福宮花園舉行。

故宮院長單霽翔、常務副院長王亞民,

太原市委副書記、市長耿彥波,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立剛,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璐,

故宮博物院相關部處領導和專家,

太原市文物局負責人及57家媒體參加。

今年3月,

山西省政府與故宮博物院籤訂合作協議,

擬在合辦展覽、古建保護、文物修復、

數位化展示、文博宣傳、人才培養、

學術交流、文創產品研發等方面,

開展全方位合作。

根據協議,

雙方約定以借展方式

在太原展出故宮部分館藏珍貴文物。

此次文物展,

由故宮博物院、太原市委市政府共同組織。

在今年8月23日的北京,

首屆文創匯博覽會上,

山西晚報記者採訪故宮單霽翔院長,

問是否到太原博物館揭幕展覽時,

單霽翔院長回答:

一定去!

展覽介紹

紫禁風華——2018太原·故宮文物展

為系列展覽,

於10月1日在太原博物館開幕,

共7項專題大展,

展出1000餘件故宮院藏文物。

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典展

主要展示清代宮廷壽慶的禮儀形式、筵宴情況,展品包括玉石仙臺、乾隆碧玉交龍鈕「古稀天子之寶」和青田石「元音壽牒」組印等,旨在弘揚尊老敬賢之意,倡導孝悌之風。

▲乾隆碧玉交龍紐「古稀天子之寶」

日麗紫禁—明清官式建築展

主要展示紫禁城建築的楹聯匾額、琉璃瓦件、營造工藝、模型燙樣,展品包括圓明園西路萬方安和燙樣、五福五代堂匾、琉璃走獸行什等,呈現明清時期宮殿建築的華美考究與工藝匠心。

凝華煥彩

—故宮博物院藏宮廷琺瑯器精品展

主要展示宮廷典章、陳設、生活、宗教等內容,展品包括乾隆款掐絲琺瑯海水龍紋筆架、掐絲琺瑯海水龍紋暖硯等,展現宮廷琺瑯器的整體面貌和帝王的審美意趣。

▲清乾隆款掐絲琺瑯海水雲龍紋筆架

▲清乾隆款掐絲琺瑯海水雲龍紋暖硯盒

御瓷擷英—明代御窯瓷器展

主要展示明代洪武至萬曆朝代表性御瓷精品,展品包括青花海水白龍紋天球瓶、鬥彩雲龍紋「天」字蓋罐、嬌黃釉獸耳罐等,讓觀眾近距離欣賞御窯瓷器的燒造品種和藝術成就。

筆走龍蛇—

傅山及明末清初名家行草書特展

展示傅山及其同時期的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等5位藝術大家200餘幅書法和畫作。

紫禁藏影—故宮博物院藏老照片展

聚焦近代中國,時光跨越晚清至民國,通過精選館藏800張老照片,集中展示歷史時期的建築風貌、人生百態、社會變遷和王朝更替。

數字故宮·萬象紫禁

分三個區域進行展示。

數字展示區通過《天子的宮殿》《養心殿》等影片展示故宮建築之美;

文化展示宣傳區通過《古陶瓷之美》《中國繪畫欣賞》《中國書法欣賞》3部文化專題片宣傳中國傳統文化;

互動體驗區提供「親制御膳」互動項目,讓觀眾體驗親自動手「做御膳」的樂趣。

另外,還將舉辦瓷上摹古、故宮彩畫、火中涅槃景泰藍、化蝶成壽、老照片合影等傳統手工藝術教育活動。

▲太原博物館

10月1日當天,

為了讓公眾多角度欣賞展覽,

太原市將舉辦:

開展儀式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專題報告會

博物館館長論壇

等一系列配套活動。

同時,

未來計劃在太原古縣城,

舉辦《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互動藝術展,

挖掘國寶《清明上河圖》原作的藝術神韻、

文化內涵與歷史風貌,

融合8K超高清數字互動技術

、4D動感影像等多種高科技互動藝術,

構築出真人與虛擬交織的沉浸體驗。

觀眾可以在各個音樂章節的串聯中,

以第一人稱視角,

體驗北宋都城汴京的眾生百態,

成為長卷中的人物,

橫渡船舶如織的汴河,

在宋代人文雅韻中喚醒文化的記憶。

北京故宮,

太原博物館,

皇宮深紅宮牆與汾河紅燈籠映照

在10月高秋的晉陽,

將掀起一股新的文化風潮!

▲太原博物館夜景

故宮博物院內宮牆殿宇

自:文博山西

文/輯| 方天戟 南麗江

圖|故宮博物院 新華網 王敬 寅明 網絡等

圖片版權歸原機構或作者所有

審核| 方天戟

· 有一種愛叫做點讚 ·

-END-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相關焦點

  • 萬眾矚目的太原博物館今日盛大開館!
    10月1日,由故宮博物院和太原市委、市政府聯合舉辦的《紫禁風華-2018太原·故宮文物展》在太原博物館拉開帷幕,也讓太原市的地標性文化建築-太原博物館以靚麗的身姿呈現給觀眾。上午9點,在太原博物館前廣場舉行「2018 太原·故宮文物展開展暨太原博物館開館儀式」。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樓陽生出席開展儀式並宣布文物展開幕,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羅清宇分別發表致辭,太原市委副書記、市長耿彥波主持。
  • 故宮博物院七大展千餘件珍貴文物「十一」亮相太原
    中國網新聞9月19日訊 (記者 蘇向東) 故宮博物院7項專題大展,1000餘件珍貴文物將於10月1日亮相太原博物館。展示主題包括清代萬壽盛典、明清官式建築、宮廷琺瑯器、明代御窯瓷器、傅山及明末清初名家書法和畫作等。「這是故宮歷史上到地方城市辦展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展覽也是太原博物館開館後的首展。」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
  • 故宮博物院大規模「院外展」亮相山西太原
    新華社太原10月1日電(記者王學濤)「2018太原·故宮文物展」1日在山西太原博物館開幕,故宮博物院1000餘件文物與觀眾見面。這是太原博物館開館後的首展,也是故宮博物院一次大規模的院外展覽。本次展覽從2018年10月1日開始,至2019年3月31日結束,共有壽慶、宮廷琺瑯器、御窯瓷器、名家書畫、明清官式建築、老照片、數字故宮7個專題展。「數字故宮·萬象紫禁」數字展示廳吸引了不少觀眾,它以專題片、互動體驗等方式,從古建築、歷史事件、文物珍藏等多個角度,生動講解故宮蘊含的豐富信息和背後故事。
  • 這座堪稱「海上故宮」的國家級海洋博物館即將開館!
    日前,地位堪比故宮博物院的國家海洋博物館已基本完工進入最後收尾階段,預計今年實現試開館!
  • 樣式雷珍貴圖檔欣賞:國家典籍博物館開館展覽
    樣式雷珍貴圖檔欣賞國家典籍博物館開館展覽佳展回顧國家典籍博物館開館的首展首展由金石拓片、敦煌遺書、善本古籍、輿圖、名家手稿、西文善本、樣式雷圖檔、中國少數民族文字古籍和中國古代典籍簡史等9個展覽組成,共有展品800餘件。樣式雷圖檔展品清代主持皇家建築設計的雷氏家族所設計、繪製和寫作的建築圖樣與文字檔冊,被統稱為「樣式雷圖檔」,已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 臺北故宮今年展覽精彩紛呈 南院區年底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今年展覽精彩紛呈 南院區年底開館  新華網臺北2月25日電(記者曹典、李寒芳)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25日向媒體透露,位於嘉義的臺北故宮南院區將於今年年底對外開放,新的一年將獻上諸多精彩展覽,為故宮博物院90周年院慶獻禮。
  • 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重新開放,七大展覽盡顯古代文化魅力
    2020年12月29日,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升級改造後重新開放。同時,七大展覽也同期向市民開放。這七大展覽中,既有「問陶之旅——深圳博物館陶瓷展」「吉金春秋——深圳博物館銅器展」「藝為心聲——深圳博物館書畫展」三大館藏文物展覽。許多文物為首次展出,堪稱深博「亮家底」。
  • 故宮博物院在太原創造歷史!2018太原·故宮文物展開幕 樓陽生出席
    今年3月,省政府與故宮博物院籤訂合作框架協議,決定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同促進文化遺產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傳承和博物館事業不斷發展進步。根據協議,雙方約定在太原展出故宮部分館藏珍貴文物。2018太原·故宮文物展從10月1日開始,至2019年3月31日結束,將歷時半年,分清代萬壽盛典展、故宮博物院藏宮廷琺瑯器精品展、明代御窯瓷器展、傅山及明末清初名家行草書特展、明清官式建築展、故宮博物院藏老照片展、數字故宮·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16期):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將...
    ·熱點新聞 / Headlines【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將推出系列文化活動】2019年12月30日,故宮博物院舉辦「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故宮博物院在「大慶之年」將為觀眾奉上的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
  • 王旭東:故宮博物院的使命與擔當|洛陽考古博物館開館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1925年成立故宮博物院,自成立以來,一代又一代的故宮人為完整保護故宮及文物藏品,為實現博物館職能,在坎坷中探索,在曲折中前進,逐步形成了宮院一體的博物館格局和「四個故宮」的建設體系。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回顧故宮博物院95年的光輝歷程,更加堅定故宮人的初心與使命。
  • 太原博物館開館籌備衝刺 唐代金棺銀槨亮相
    路過太原長風商務區的人都有印象:商務區西南角,矗立著5個倒圓錐體建築,通體紅彤彤的,特別像5個方便麵桶。呵呵,這是個什麼東東?這就是長風商務區最後開放的標誌性建築——太原博物館。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179期):太原明代古城牆對外開放
    ·熱點新聞 / Headlines【太原明代古城牆對外開放】日前,山西太原北大街72號,始建於明代的拱極門城牆對外開放。在沉寂多年後,重新走進公眾視野的古城牆,激活了「老太原」的城市記憶,也給快速變化的城市留下一些文化承載。據史料記載,太原古城建於明代洪武9年,周長24華裡。
  • 「紫禁風華—2018太原·故宮文物展」參觀攻略
    位置太原博物館位於長風商務區中央文化島,北鄰山西大劇院,東鄰山西省科學技術館。路線和展覽時間駕車路線:1.駕車走濱河西路—廣經路—廣成路—到達太原博物館。2.駕車走新晉祠路—長興南街—到達太原博物館。停車場:太原博物館地下車庫未對外開放。
  • 義烏博物館正式開館 推出「海絲絕響」特別展覽
    今天一早(3月25日),得知義烏博物館的開館消息,記者隨即趕往,提前給大家探探路。每日三次消毒,同期參觀人數嚴格控制「今天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已經充分做好了防控和接待工作。每天上午、中午、下午,整個場館都會進行消毒。」義烏博物館館長王永平說,「工作人員也嚴格按照要求,每日進行測溫、消毒工作。
  • 國際博物館日 | 開館還有展覽,邀你來!
    國際博物館日今日開館今天5·18國際博物館日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正常開放!開放時間:9:00-16:00疫情期間暫不提供人工講解,可使用公眾號子菜單語音講解今日展覽雨花英烈精神--信仰的力量展覽:江蘇四種革命精神聯展開展時間:5月17日,持續時間為2個月開展地點:雨花臺烈士陵園內中心紀念區倒影池兩側今日放送線上展覽為
  • 博物館裡過大年!數十項精彩展覽春節假期開放
    春節假期臨近,本市各大博物館紛紛放出大招,新展覽接種開幕,市民足不出京可以遍覽世界各地風情,「速覽」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精彩瞬間。 值得提醒的是,今年春節假期趕上了周一,博物館常規閉館日,有些博物館開放時間會有調整,觀眾參觀前應該留意。
  • 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展覽資訊
    這是故宮博物院首次與葡萄牙國立瓷板畫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展覽,共展出16世紀至21世紀50餘幅葡萄牙瓷板畫精品。葡萄牙是「瓷板畫王國」,其瓷板畫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體現出濃鬱的地方特色。葡萄牙瓷板畫融合東西方多個文明的元素,堪稱葡萄牙歷史與文化的縮影。作為大航海時代的先驅,葡萄牙是較早與中國發生聯繫的歐洲國家,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隨著貿易往來而頻繁不息。
  • 臺北故宮南院亞洲藝術文化資料中心開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亞洲藝術文化資料中心📍 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館7月6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宣布,位於其南部院區的「亞洲藝術文化資料中心」正式開館。亞洲藝術文化資料中心是一所專門圖書館,以亞洲與臺灣地區文化、藝術圖書及數位多媒體等資料為館藏之資料中心。資料中心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研究策展同仁提供展品、策劃展覽及教育推廣等資料,也提供一般民眾對亞洲藝術、文化愛好者閱讀資料的場所。
  •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開館 憑身份證免費參觀
    原標題: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開館 觀眾憑身份證取票免費參觀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瓊海4月26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麥)4月26日上午,在美麗的南海之濱,海南省瓊海潭門中心漁港旁,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正式對社會公眾開放。
  • 國家海洋博物館:詮釋海洋人文的「海上故宮」
    這座博物館面朝大海,恢弘澎湃。這是國家海洋博物館,我國首座國家級、綜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館,將把海洋自然歷史和人文歷史展示給大眾,重塑中國國家海洋世界觀。海洋博物館有一個別名,號稱「海洋上的故宮」。作為中國第一個海洋博物館,與故宮比肩,體現的是國家的海洋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