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廠房華麗轉身,天津紡機廠升級為1946創意產業園引領產業集聚
(原標題:老廠房華麗轉身,天津紡機廠升級為1946創意產業園引領產業集聚)
-
老廠房變身文化創意產業園屬多贏之舉
一座座老廠房,記載城市的發展變遷,承載幾代人的記憶。濟南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產生與發展的重要城市之一,有豐富的工業遺存,記者近日對市區的老廠房進行探訪發現,目前它們的保護現狀不一,有些已變身為文化創意產業園,還有的正在經歷改造等待重生。
-
鄭州這個老廠房華麗蝶變 成文化創意園
其中,提到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時指出,二七區依託產業園區,加快產業項目提質增效、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走出了一條結構更優、質量更高、效益更好、優勢充分釋放的轉型升級新路子。作為全區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項目,瑞光創意工廠項目是怎麼做的呢?記者為此前往探訪。
-
十堰廢棄老廠房蛻變汽車文創園,又一網紅打卡地明年建成
十堰廣電訊(全媒體記者 耿吉國 特約記者 劉愛理)為保留城市記憶,傳承汽車文化,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投入3500萬元,對東風小康老基地廢棄的舊廠房進行改造,全力打造十堰汽車文化主題創意產業園。遠處的外牆已用有色漆做成了紅磚牆體,迅速把人帶入七八十年代老工業廠區的氛圍。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局項目負責人王濤介紹:「建築立面將突出工業風格,以傳統的紅磚廠房為基調,採用玻璃、金屬板、剛構架為材料,增加廠房現代感和通透空間,以適應現代文創產業園的需要。」
-
蘇州:老廠房重獲「新生」 「工業鏽帶」轉型為「生活秀帶」
日前,蘇州姑蘇區「藍·芳華」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獲評全省「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類」節地模式先進典型案例。 26000平米的產業園,由原蘇州金塔電子老廠房改造而來。作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全國電視機組裝配件的重要生產基地,這裡的老廠房得以保留。
-
十堰打造汽車文化主題創意產業園 明年對外開放
效果圖為保留城市記憶,傳承汽車文化,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投入3500萬元,對東風小康老基地廢棄的舊廠房進行改造,全力打造十堰汽車文化主題創意產業園。遠處的外牆已用有色漆做成了紅磚牆體,迅速把人帶入七八十年代老工業廠區的氛圍。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局項目負責人王濤介紹說,「改造建築立面突出工業風格,以傳統的紅磚廠房為基調,採用玻璃、金屬板、剛構架為主要改造材料,在原廠房的兩端重點改造,增加廠房現代感和通透空間,以適應現代文創產業園的需要。」
-
當創意產業「拍了拍」老舊廠房……
然而,當創意產業遇上老廠房,新的激情重新被燃起。 姑蘇區是全國首個也是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近年來,伴隨著「退二進三」進程的加快,轄區內遺留了不少老廠房、老市場等閒置資源,就像一顆顆珍珠散落在古城中。這些載體既是工業遺存,更是亟待開發的、可利用的發展空間。
-
六必居:老北京的飲食文化
這是古人建設街巷的講究,將橫豎的線條交錯成棋盤一樣的布局,有了血脈相連和曲徑幽深的感覺,而不是將什麼街道都要開闊成寬敞的大街。如今,煤市街已經名存實亡,前些年擴西側路時,基本拆光。而糧食店街幸運得以保存至今,雖然破舊不堪,低端的攤販和小店蒜瓣一樣擁擠一起,卻是全須全尾,已屬不易。不過,儘管是一條老街,街上殘留的遺存,完整保留的只剩下兩家,一家是中和戲院,一家便是六必居,兩家緊緊相鄰。
-
從老工業廠房中走出的「奉天記憶」
在鐵西區齊賢北街與北四中路交匯處東北角,有一處閒置了20年的老廠房。最近,隨著圍擋的拆開,它的新面目也終於揭開面紗——奉天記憶文化創意產業園。在老瀋陽人的記憶裡,這處老廠房的名字叫瀋陽飛輪廠。尋求適於工業遺產的文化旅遊開發模式,在保護工業遺產的同時,進行適度、合理的文化旅遊開發,促進工業遺產地經濟的繁榮和歷史文化的傳承,已經成為工業遺產保護及旅遊發展的熱點問題。特別是在瀋陽,失去功能的老廠房、倉庫,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文化陣地。奉天記憶文化創意產業園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奉天記憶」在保持原自行車廠工業元素和主要建築的基礎上,進行修舊如故,保留工業元素和歷史遺存。
-
後元吉村建起文化醋坊
農耕文化展廳村口一處古色古香的院落門前飄出一股淡淡的醋香。這就是後元吉村打造的元吉老醋坊。 元吉老醋坊由山西錦福元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打造,醋坊內建成了農耕文化展示園區、燻醋釀造區、產品品嘗區、餐飲接待區等多個分區。遊客進入醋坊後,可以品味傳統農耕文化,現場參觀醋的釀造流程。
-
遛馬、打球,開開卡丁車,服務區秒變南昌文化體育產業園
江西省內多個首創項目將落地園區雷公坳文體產業園佔地面積204畝,建築面積逾5萬平方米,園區分運動訓練場館、實景娛樂互動、藝術培訓體驗、文創辦公孵化、餐飲零售商業、水中健身活動、時尚運動休閒、康養休閒生活八個功能分區。「這裡以前是雷公坳高速服務區,道路兩邊的地塊閒置了近十年時間。
-
T.I.T創意園:老廠房變身時尚創意夢工廠
這裡原是一個以紡織為主業的傳統老工業生產區域,如今卻變成了以現代服務業為特點的創意園區,以服裝設計研發、流行趨勢發布、品牌推介展銷結合為主的紡織創意中心,實現了「退二進三」的完美變身,成為珠三角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典範。
-
龍門籌建現代蘭花產業園
今年4月,惠州御花源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市級蘭花公園項目已獲惠州市政府批准,擬打造集種植、加工、銷售、文化展覽、旅遊於一體的主題公園。蘭花種植將成產業扶貧「硬抓手」日前,廣東省蘭花協會顧問、原順德蘭花協會會長胡應東前往龍門交流經驗,對於當地籌劃發展蘭花產業,他表示,「這是當地立足優勢,助力鄉村振興的明智之選」。
-
朝陽28家老國企轉型文創園
原標題:朝陽28家老國企轉型文創園 中國傳媒大學北門向西一站地路北,名為定福莊西裡。站在朝陽路向北望,這片區域密匝匝擠著自上世紀60年代至本世紀初建成的眾多居民樓,就在這片居民樓當中,還有一個54歲老工廠——北京齒輪總廠,現在叫北京北齒有限公司。打一入秋,這家老工廠就忙著搬家。這片廠房,要改成文化創意產業園了。
-
阜南:柳木文創園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高標準建設明年底交付 柳木文化產業是阜南縣支柱產業之一,但是目前面臨著企業規模小而散、產品老化單一、銷售嚴重依賴出口、企業抗風險能力差等問題。為破除制約發展的瓶頸,阜南縣創新思路、開拓進取,引入社會資本方——安徽路網集團,探索以「PPP+產業園」的模式,搭建產業創新發展平臺,推動柳木文化產業轉型升級。
-
北京文化產業園區轉型升級 老園區串起城市文化新亮點
原標題:老園區串起城市文化新亮點——來自北京文化產業園區轉型升級的報導(下)近日,2020年度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授牌,98家園區分獲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提名)、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
天津:「老廠房」煥發「新青春」
徜徉在位於天津市河東區海河東路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很難想像這裡曾是天津輕紡工業的重要遺蹟——天津第三棉紡廠,曾見證了當年紡織業發展的歷史與輝煌。隨著歲月的變遷,諸多「老廠房」的輝煌被定格成過往,但卻並未退出歷史舞臺。如今,很多「老廠房」搖身一變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煥發出新的青春活力。
-
探訪濟南老廠房:部分變身文化創意園,有的拆遷改造待重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於悅 實習生 董一揚 蘭曉儀一座座老廠房,記載城市的發展變遷,承載幾代人的記憶。濟南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產生與發展的重要城市之一,有豐富的工業遺存,記者對市區的老廠房進行探訪發現,目前它們的保護現狀不一,有些已變身為文化創意產業園,還有的正在經歷改造等待重生。
-
從「瓦片經濟」到「服務經濟」——來自北京文化產業園區轉型升級...
751文化公司總經理張軍元像這片老廠區一樣也完成了一次轉型跨越,他說以前管理工廠流程,現在跨入時尚產業,每年見證五百餘場高端品牌國際會展及新品發布活動,這裡實現了展示、發布、交易、雙創孵化的業態聚集,形成以時尚設計為主,涵蓋服裝、建築、家居、汽車、大數據、智能硬體等多門類設計產業基地,服務實體經濟。
-
六必居百年老店大柵欄重張 醬菜博物館明年迎客
人民網北京9月8日電 (記者鮑聰穎 通訊員曹蕾)9月8日,歷經百年風雨的六必居老店,在位於西城區大柵欄糧食店街3號的原址重裝一新,隆重開業。此外,在百年老店的背後,正在緊張建設的「中國六必居博物館」,預計也將於2017年開門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