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打造,讓恩施玉露馳名中外

2020-12-16 恩施新聞網

恩施玉露面世以來,就成為世人的寵兒。1686年,創製不久的恩施「玉綠」被徵為官衙禮品,並作土貢進貢到朝廷。1862年前後,「玉綠」由吳永興商號銷往漢口,成為都市的消費新寵。1938年開始,恩施玉露銷往重慶等地,成為陪都達官貴人的高級飲品。後銷往襄樊、光化、豫西等地。1945年,恩施玉露銷往日本。新中國成立後,更是一時風光無兩,成為湖北的名優茶。但在1984年,隨著茶葉市場放開,有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擾亂市場,導致恩施玉露身價大減。

近年來,人們重新認識到恩施玉露的品牌價值,經過多年的努力,恩施玉露成了東湖茶敘的國飲,恩施玉露的品牌價值由2009年的1.87億元提高到了現在的18.07億元。

製作恩施玉露茶。

立早硒茶公司的茶葉基地。

玉露復興:重新爭奪市場的老品牌

經歷過輝煌後,由於一系列原因,玉露從市場銷聲匿跡。但在玉露最低潮時,一些人認識到了玉露的價值,嘗試恢復其品牌,但效果並不理想。

1998年,廣東客商丁洪山在恩施考察恩施玉露後,於當年7月在恩施成立湖北恩施玉露茶葉有限公司,從事恩施玉露的加工銷售。但因該公司未能有效啟動市場,只一年時間就倒閉了。這一結果令人唏噓,對恩施玉露品牌的恢復影響巨大,此後5年時間再沒有人投資玉露。

2005年,江蘇常州人張文旗和一群年輕人來恩施旅遊,看了芭蕉的茶園、深入了解恩施茶葉產業的歷史和產業優勢後,毅然放棄了當時紅火的房地產行業,決定投資茶葉產業,打造恩施玉露品牌。當年12月31日,他組建了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傾力打造恩施玉露。從此,恩施玉露走向了復興之路。

「那個時候,武漢的茶葉市場賣的都是川茶,我們這個雖然是老品牌,但根本進不去。」張文旗說,這樣一個有著輝煌歷史的老品牌的茶葉,對於當時的市場來說卻是一個新面孔。

雖然復興市場很難,但自潤邦茶業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他們就把恩施玉露恢復和品牌打造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要務。公司2006年開始專業化生產恩施玉露,並進行傳統技藝與機械化製作試驗,公司參與了《恩施玉露生產湖北省地方標準》起草和恩施玉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評審工作。2007年4月,由公司主持的「恩施玉露新工藝、新技術研究」項目獲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鑑定,加工技術已達國內先進水平。2008年,公司主持實施「恩施玉露茶機械化與連續化加工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建成中國第一條蒸青針形綠茶連續化生產線。後來,該公司在全國各地進行一系列的推廣宣傳,玉露被人們重新認識。

潤邦成為恩施玉露復興的一個縮影,不斷有人加入到品牌復興大軍中來。

商標之爭:7年官司「搶回」13億品牌價值

2007年,恩施市將恩施玉露作為名片開始打造,名氣也開始提升。然而,這樣的品牌讓人動起了心思。當年從註冊商標開始,湖南長沙的一家公司從中作梗。一次官司,兩次官司……恩施玉露商標註冊可謂歷盡艱辛。

地理標誌商標是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並且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誌,申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是目前國際上保護特色產品的一種通行做法。2008年5月,剛成立的恩施玉露茶產業協會正式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出「恩施玉露ENSHIYULU及圖」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申請。

2009年3月27日,「恩施玉露ENSHIYULU及圖」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公告發出。但在恩施玉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在初審公告期滿前5天的2009年6月22日,湖南省嶽陽市北港茶廠以「恩施玉露ENSHIYULU及圖」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與引證商標「玉露」近似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出異議。協會收到商標代理機構轉來的《商標異議答辯通知書》,這時才知道湖南岳陽市北港茶廠註冊有「玉露」商標。

後來,雙方不服從調解,直接對簿公堂。2012年9月14日,法院開庭審理,一審判決,恩施玉露茶產業協會贏了官司。但是隨後對方走上了無休止的上訴之路。

時任恩施市農業局分管茶葉副局長、恩施玉露茶產業協會管理人員之一的蘇學章,是整個案件的親歷者和參與者,他對此感受頗深。

「我們剛開始沒有什麼經驗,但後來隨著事情的深入,我們全面掌握了對方的情況,完全能夠從容應對。」回憶起當時的情況,蘇學章感慨萬千,在他看來,當時恩施玉露茶產業協會在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都還有一個擔憂,就是作為被告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是否會認真對待,因為這場官司的輸贏對他們來說無關緊要,而對恩施市則關係恩施玉露的生死存亡。

後來經過多次開庭審理,2016年7月1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對方公司的上訴,強制維持原判。恩施玉露的商標之爭落下帷幕,而此時距離第一次爭議開始,已經悄然過去了7年。

2011年,浙江大學CARD農業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國茶葉》雜誌共同組成的課題組,對恩施玉露價值進行評估後表明,恩施玉露品牌價值達到4.06億元。2012年,其品牌價值達到5億元;2013年,達到6.81億元;2016年,更是達到13.28億元。商標官司的最終勝利,讓玉露品牌牢牢地握在了恩施人民手中。

保障品質:讓玉露品牌永葆活力

2006年,茶葉產業已成恩施市第一大農業支柱產業,茶葉基地面積近14.91萬畝,產量4397噸。恩施市確定把恩施玉露作為城市名片打造,使其成為恩施市的產業亮點。但是,怎樣才能夠讓這個品牌持續健康發展?

「想要這個品牌永葆活力,光靠量的發展肯定不夠,我們還是要回到品質的發展上來。以品質來讓品牌的競爭力更強。」恩施立早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章開普說。

立早硒茶公司於2009年成立,他們在屯堡鄉擁有500畝的茶園基地。他們的基地與別人的有所不同,他們基地的茶樹當年是用茶籽種出來的,後來由於疏於管理,茶樹就野蠻生長。但是,經過試驗發現,這樣的茶樹加工過後,茶葉品質反倒更好。

在立早公司成立之初,章開普就請來多位恩施玉露技藝的傳承人,這些傳人堅持用傳統工藝進行製作,始終將茶葉的品質放在首位。經過幾年的發展,公司的產值達到了5000萬元。接下來,章開普計劃進一步減少對基地茶園的人為幹擾,讓茶葉自然生長,從源頭保證茶葉的品質。

恩施玉露茶產業協會為將這個品牌保護好,也將保證茶葉品質放在首要位置。現任協會的會長張文旗介紹,協會將聘請業內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負責審定行業標準、茶葉質量,對生產企業進行審核;另外協會將聘請律師,對於市場上那些對玉露侵權、濫用品牌的企業和個人進行維權。將來還會聯和執法部門,對市場準入進一步規範,要讓保證茶葉品質的意識注入茶葉生產的各個環節,讓這個品牌永葆活力。

相關焦點

  • 恩施玉露茶
    首屆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論壇18日在北京舉辦,經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評估,恩施玉露品牌價值為1.87億元,恩施富硒茶品牌價值為0.12億元。此次論壇由農業部信息中心主辦,是我國第一次以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為主題的專業高層論壇,也是我國第一次由專業研究機構開展農產品品牌價值評估。近年來,在發展茶葉產業上,恩施市堅持「整合品牌成大器」的理念,把恩施玉露作為該市「三張名片」之一全力打造,今年成效開始顯現。
  • 增強維護「恩施玉露」品牌意識
    範建生據報導,近日,恩施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茶葉市場整治及「恩施玉露」地理標誌保護工作。享有「中國十大名茶」和「湖北第一歷史名茶」之稱的「恩施玉露」,歷史悠久,其加工工藝沿襲唐朝的蒸青制茶工藝,創製於清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恩施玉露」作為蒸青茶,其幹茶、湯色、葉底「三綠」特徵明顯,堪稱綠茶典範。
  • 恩施市聚力「恩施玉露」品牌建設
    恩施日報訊(記者朱述耀)7月23日,恩施市召開「恩施玉露」品牌管理座談會,該市茶葉協會及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為「恩施玉露」未來發展建言獻策。「恩施玉露」作為州域公用品牌恩施硒茶的子品牌,恩施市著力提升其品牌影響力。
  • 恩施州借力軍運會叫響「利川紅」「恩施玉露」品牌
    恩施潤邦茶業公司、飛強茶業公司的恩施玉露和星鬥山利川紅這兩個湖北茶葉龍頭品牌繼2018年4月成為中印東湖會唔國賓茶禮後,時隔一年再次被推上世界重要活動的大舞臺。活動中,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執委會市場開發部部長張東斌現場宣布恩施玉露、星鬥山利川紅成為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綠茶、紅茶獨家供應商;武漢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有祥分別向潤邦茶業公司、飛強茶業公司授牌;隨後,「攜手一代一路、共品一杯好茶」恩施玉露、利川紅全球推廣活動正式啟動。
  • 「最綠色」的恩施玉露原來是這樣走出深閨的
    紅色茶罐裡,裝的是「利川紅」;綠色茶罐裡,裝的是「恩施玉露」。4月28日,恩施玉露與利川紅一起,作為2018國事活動茶敘用茶,經人民日報官微報導後,一夜刷屏,成為風靡大江南北的「網紅」。「曾經養在深閨人不識的恩施玉露,如今終於揚眉吐氣了!」熟悉與喜愛恩施玉露茶的朋友們,對此津津樂道。
  • 恩施玉露
    中國茶葉學會副理事長、湖南農業大學教授施兆鵬為恩施玉露題字:「恩施玉露、茶中極品」;日本茶師清水康夫到恩施考察茶葉生產時題字:「恩施玉露、溫古知新」。  歷史發展  恩施玉露 是中國傳統名茶。自唐時即有「施南方茶」的記載。明代黃一正《事物紺珠》載:「茶類今茶名……崇陽茶、蒲圻茶、圻茶、荊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
  • 蒸青綠茶,恩施玉露
    取山泉之水,生火煮茶,春櫻印山,水氣騰騰,茶湯翠玉,恰如初春的玉露,千百年一直如初,且看這一杯恩施玉露的故事。恩施玉露的變遷「自唐宋制茶至今日變遷」好的恩施玉露考驗的是一個師傅的製作經驗,通過不斷學習和總結逐步摸索出自己的方法,歷史的沉澱將帶給恩施玉露新的機遇。恩施玉露的核心產區「中國唯一的蒸青綠茶」
  • 湖北恩施特產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產於湖北上西南部的恩施州芭蕉侗族鄉,是富硒綠茶,是中國傳統名茶,是湖北第一歷史名茶,以前曾叫「玉綠」,後改為玉露。在1945年,恩施玉露外銷日本,從此「恩施玉露」就從地方特色茶開始揚名於世。恩施玉露在2007年3月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恩施的芭蕉侗族鄉也被譽為「湖北省無性系良種茶葉第一鄉」。恩施玉露是中國罕有的傳統蒸青綠茶,主要是採用蒸汽殺青的工藝製作而成,工藝複雜要求嚴格,一般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日本在唐代時傳回國的就是蒸青制茶法。
  • 三家「恩施玉露」打擂茶博會
    本報訊(見習記者蔡木子 實習生舒江雯 劉卓雅)「還有兩個『恩施玉露』參展」,恩施潤邦國際富硒茶業經理何潔前日告訴記者。在第四屆茶博會上,記者發現三個「恩施玉露」同臺打擂,究竟誰擁有「恩施玉露」商標權商家各執一詞。
  • 恩施玉露、利川紅獲軍運會獨家供應商授牌
    恩施日報訊(記者牟凡 通訊員魏凱)4月28日上午,位於武漢市的東湖賓館長江廳,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執委會、州政府、省農業農村廳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獨家供應商新聞發布會暨武漢東湖茶敘周年茶會在此舉行,吸引了全國100餘家茶葉企業和部分茶葉協會參加。出席會議的領導、嘉賓和茶企負責人共同啟動「攜手一帶一路、共品一杯好茶」恩施玉露、利川紅全球推廣儀式。
  • 恩施玉露入圍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網絡聲譽50強
    中國硒都網訊(通訊員 胡芳芳 何遠軍)日前,在第二屆中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峰會上,恩施市茶葉公用品牌「恩施玉露」入圍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網絡聲譽50強,名列第25位,在全國茶葉類品牌中進入前10位,是湖北省唯一一個入圍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 名茶介紹——恩施玉露
    品一杯新鮮、醇爽的恩施玉露茶,看著嫩綠明亮的湯色,聞到清鮮馥鬱持久的茶香,仿佛聽到了屋簷外的雨滴落到綠葉上的聲音,春天忽然就在眼前。就如同崇山峻岭包圍著的土苗風情一樣,恩施玉露也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無論是傳說中康熙年間的發源,還是歷經滄海桑田的風霜洗禮,到現今恩施市著力打造的「三張名片」之一,都充滿著神秘的傳奇色彩,只有探根究底,細細品讀,方能體會她的味道。
  • 恩施日報:解碼武漢東湖茶敘「恩施玉露.長齡1299」,香飄世界的茶
    楊長勇當即表示「肯定選送」,同時在心裡暗暗思索:全州擁有近160萬畝茶園,茶葉基地總規模位居全省第一,而且品牌眾多,究竟什麼樣的「一紅一綠」最能代表恩施硒茶的品質優勢、產品特色和文化底蘊?他隨即與州農業局茶葉專家胡興明一起,找到分管副局長田代華進行商討。「綠茶就選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的『恩施玉露』,一定要用『苔子茶』做原料!」
  • 從「活下來」到「走出去」 恩施玉露的蛻變之路
    (劉正臣攝)  8月27日至30日,作為今年疫情後的首場專業茶博會,第二屆上海國際茶產業博覽會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來自全國69個名茶產區的近500家品牌企業參展。其中,僅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便有35家茶企參展,展館面積超過400平米。
  • 恩施玉露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勝偉「加冕」國家級
    50多年實踐總結,他對恩施玉露製作技藝進行統一規範和標準化梳理,先後培養茶學專業學生1200多名,其中掌握恩施玉露傳統製作技藝者400多人,培訓茶葉企業恩施玉露製作技術工人200多人,為恩施玉露製作技藝的保護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綠茶製作技藝(恩施玉露製作技藝)
    恩施玉露是我國現存唯一的蒸青針形綠茶,主要產於恩施市芭蕉侗族鄉和恩施市舞陽壩街道辦事處五峰山一帶。恩施玉露製作技藝歷史悠久,於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年)由施南府黃連溪一藍姓茶商,按陸羽所著《茶經》中的「蒸之、焙之」工藝壘灶制茶。所制茶葉,外形勻整、緊圓、挺直、色綠、豪峰銀白如玉,曾稱「玉綠」。後因其茶味鮮爽、毫白如玉、格外顯露而改名「玉露」。早在清朝就與西湖龍井、武夷巖茶、黃山毛峰等一起被列入清代40支名茶品目,後又被列入中國現代名茶品目。
  • 茶科普 | 都是玉露,恩施玉露與日本玉露有什麼區別?
    恩施玉露與日本玉露(煎茶)都是蒸汽殺青,日本玉露方法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日本玉露加工機械、工藝流程是按照恩施傳統手工生產玉露的工藝演變而成的,是對中國傳入制茶法的繼承和發展,兩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 湖北恩施培育玉露茶產業助脫貧
    原標題:綠色資源 村民共享 本報武漢6月19日電 (範昊天、汪盛松)「這陣子,我的微信朋友圈被鄉親們發的恩施玉露茶刷屏了,今年玉露鮮葉價格又要『創新高』了。」6月18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屯堡鄉花枝山恩施玉露茶葉基地,土家姑娘湯宗萍一邊採摘茶葉一邊自豪地說。
  • 見證軍運榮耀—恩施玉露的軍運國茶故事
    潤邦茶仙子與國外記者互動中2018年4月28日,恩施玉露,這個永遠載入湖北綠茶品牌發展史冊的日子。由恩施潤邦茶業生產的恩施玉露成為武漢東湖中印國事茶敘用茶,使得恩施玉露萬眾關注,走出湖北,走向全國,成為新聞熱點!2019年4月19日,恩施潤邦茶業代表湖北綠茶品牌再次引起業內聚焦,成為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綠茶類獨家供應商。
  • 茶名中的故事——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初聞其名,便感覺這是款有故事的茶,果不其然。恩施玉露,是我國傳統名茶,發源於現恩施市芭蕉鄉一帶,自唐朝起便有「施南方茶」的記載,明代黃一正《事物紺珠》載:「茶類今茶名……崇陽茶、蒲圻茶、圻茶、荊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