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有一種茶
像烏龍茶一樣
囊括了世間所有美好的香氣
它就像一個氣味博物館
當你走進它豐富多彩的世界
就再也捨不得離開
烏龍茶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特色的茶葉品類,屬於半發酵茶。是介於不發酵茶(綠茶)和全發酵茶(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吸收融合了紅茶和綠茶的精髓,既有紅茶的甘甜香濃,又有綠茶的清爽鮮醇。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成型於清雍正年間,由安溪先傳入閩北、廣東,後傳入臺灣,在日本烏龍茶也十分流行。
宋代貢茶龍團、鳳餅
我國烏龍茶種類繁多,商業習慣上根據其產地不同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等亞類。烏龍茶為我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近年來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
閩北烏龍中最負盛名的是武夷巖茶,其次為「四大名叢」,即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此外還有閩北水仙和武夷肉桂。
武夷巖茶產於「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其品質獨特,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鬱的鮮花香。
武夷巖茶品質特徵為幹茶壯結、勻整條形,色澤綠褐鮮潤;衝泡後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豔麗;葉底軟亮,葉緣朱紅,葉心淡綠帶黃;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衝泡五六次後餘韻猶存。
安溪是閩南烏龍茶的主產區,種茶歷史悠久,唐代已有茶葉出產。目前境內保存的良種有60多種,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大葉烏龍、梅佔等都屬於全國知名良種,因此安溪有了「茶樹良種寶庫」之稱。在眾多的茶樹良種中,品質最優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數鐵觀音了。
鐵觀音既是茶樹品種名,也是茶名,是烏龍茶中的極品。其品質特徵是:茶條捲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衝泡後湯色金黃濃豔似琥珀,有天然馥鬱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鐵觀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餘香」。
廣東烏龍茶產於汕頭地區的潮安、饒平,豐順、蕉嶺、平遠、揭東、揭西、普寧、澄海、梅縣地區的大浦,惠陽地區的東莞。主要品類有鳳凰水仙、鳳凰單叢、嶺頭單叢、饒平色種、石古坪烏龍、大葉奇蘭、興寧奇蘭等。以潮安的鳳凰單叢和饒平的嶺頭單叢最為著名。
鳳凰單叢產自潮州市東北部的鳳凰山,採用水仙群種經選育繁殖的單叢茶樹鮮葉製作而成。鳳凰單叢茶外形條索粗壯,色澤黃褐,油潤有光;衝泡後清香持久,且具獨特的山韻蜜味,有天然花香;滋味濃醇鮮爽,潤喉回甘;湯色清澈黃亮,葉底邊緣朱紅,葉腹黃亮,民間有「紅鑲邊綠腹」之稱。按成茶香氣和滋味的差異,鳳凰單叢茶有黃枝香、芝蘭香、肉桂香、蜜蘭香、桂花香等10多種香型。
目前鳳凰單叢茶有80多種品種,但無論哪個品種,均以「四絕」、「三耐」而著稱。「四絕」即形美、色翠、香鬱、味甘,「三耐」即耐衝泡、耐貯存、耐回甘。
臺灣氣候溫暖,雨量分布均勻,適於茶樹生長,是我國烏龍茶主要產地之一。臺灣栽培之茶樹品種早期皆由先民自大陸傳入,福建烏龍茶的制茶技術亦先後傳入。
臺灣烏龍茶種類花色繁多,其中以文山包種、凍頂烏龍茶、木柵鐵觀音、白毫烏龍及高山烏龍茶為臺灣主要特色茶。
文山包種茶外觀呈條索狀,色澤翠綠鮮活,水色蜜綠鮮豔,香氣清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潤帶活性,是著重香氣的茶葉,香氣越濃鬱品質越高級。
凍頂烏龍茶產於南投縣鹿谷鄉,外觀緊結成半球形,色澤墨綠,水色金黃亮麗,香氣濃鬱,滋味醇厚甘潤,飲後回韻無窮,是香氣、滋味並重的臺灣特色茶。
膨風茶又稱白毫烏龍、東方美人、風烏龍,為臺灣名茶中之名茶,全世界僅臺灣產制。
膨風茶,以芽尖帶白毫愈多愈高級,故又稱「白毫烏龍」,其外觀不重條索緊結,而以白毫顯露,枝葉連理,白、黃、褐、紅相間,猶如朵花為其特色,水色顯琥珀色,具熟果香、蜜糖香、滋味圓柔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