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和疫情的鬥爭依然嚴峻,但是經濟生產同樣重要,目前,各行各業都已經復工或者正在復工的路上。而國產大客機C919,也於3月2日開始年後的首次測試。據媒體報導,當天下午,C919的105號原型機在瑤湖機場溼地跑道開展滑行試驗,同時也拉開了大客機在江西南昌試驗的序幕。
目前,C919大客機所有6架原型機已經在上海浦東、西安閻良、山東東營、江西南昌四地全部投入試驗試飛,預計2021年正式交付使用。而在未來,江西南昌依託洪都飛機的技術資源,還將成為C919重要的生產基地。
不過,前一段時間,《華爾街日報》曾報導美國政府將考慮限制GE公司、霍尼韋爾向中國出口C919發動機和飛行控制系統的可能性。雖然距離當時的截止日期2月20日已經過去了半個月,美國方面並沒有什麼大動作,但我們依然不可掉以輕心,為C919發動機和飛行控制系統尋找B方案,甚至是C方案的努力一刻也不能放鬆。
在C919研製之初,除了GE公司的CFM LEAP-1C之外,還有兩個備份的發動機,國產的CJ1000AX和俄羅斯的PD-14。其中CJ1000AX早在2017年久完成了首臺整機裝配,但成熟性依然需要等待時間的驗證,對於C919來說,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而俄羅斯PD-14和PS-90A-76發動機一樣,可靠性存在問題,而且產能也跟不上MC-21和C919兩型客機的需求,所以依然不是最佳選擇。
CJ1000AX和PD-14都不夠給力,渦扇20是否可以呢?首先,客機對發動機的體型、重量有著嚴格的要求,換一種發動機,需要對飛控系統進行全面的調整,否則就有可能是波音737MAX一樣,釀成巨大災難。其次,渦扇20是為運20準備的軍用發動機,軍用發動機的性能和民用發動機有著很大的區別。比如軍用發動機要求推力大,加速快,能適應惡劣環境,而民用發動機要求省油、經濟性好。更重要的是,民用發動機對維護和成熟性有著非常高的需求,比如普通的客機要求每天飛一兩個來回,第二天接著再飛,而大型運輸機是辦不到的,大型運輸機維護幾十個小時,才能飛一兩個小時,正因為這些原因,無論是渦扇20、還是D30K、渦扇18,都不適合安裝在C919上。
不過,面對C919的發動機困局,我們也不必過於擔心,首先是因為美國如果真的給C919斷供,同時也意味著徹底失去世界第二大民航市場的巨額訂單,對于波音公司來說,則是致命一擊,所以美國政府絕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面。
其次,除了美國的GE之外,世界上還有另一大發動機供應商,英國的羅羅公司。而羅羅公司和中國有著悠久的合作歷史,比如殲轟7飛豹戰機的渦扇發動機就來源於羅羅公司。而從英國堅持採用華為的5G設備來看,西方國家之間遠非鐵板一塊,它們之間也有著很深的矛盾,而我們則需要利用好這一矛盾,為C919打造更為可靠的通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