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長洲水利樞紐船閘
央廣網梧州7月23日消息(記者劉發丁 通訊員鍾霞宇李海鑫)西江長洲水利樞紐,一艘艘滿載貨物的船舶正在有序通過船閘;俯瞰寬闊的江面,波光粼粼,百舸爭流。
這座繁忙的船閘,投入運營五年來,過閘貨運量逐年大幅攀升,2019年全年貨物通過量突破1.5億噸。
這是中交四航局承建的廣西長洲水利樞紐三線四線船閘工程。日前,驗收專家組成員對船閘工程完成情況、施工質量、是否具備正常運行條件、工程調度運用及度汛方案落實情況等方面進行檢查與討論,一致認為:長洲水利樞紐三線四線船閘經過數年的試運行,通航表現滿足設計要求,船閘質量得到了充分檢驗,滿足竣工驗收的條件,一致同意通過竣工驗收。
長洲水利樞紐三線四線船閘是目前世界內河通行能力最大的單級船閘,也是西江下遊最為關鍵的咽喉工程。它位於梧州市上遊約12公裡的西江幹線上,船閘設計通航能力為3000噸,工程規模按1級船閘建設,通航建築物軸線長度約為4500m,引航道底寬153米,年單向通過能力9604萬噸。
船閘多項主要技術指標創下世界之最,不僅首次在高等級航道實施雙線並列船閘互灌互洩,每年可節水1億立方米,還獨創門楣自然通氣技術和平面閥門通氣型式,閘室和輸水閥門尺度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一次可容納15至18艘3000噸級貨船待航通過,3000噸級船舶可從西江幹流順江而下直達粵港澳,對於徹底解決長洲水利樞紐滯航問題,緩解西江黃金水道通航壓力,吸引珠三角產業轉移,促進區域性經濟協調發展和深入推動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提出的「雙核」驅動戰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航建設者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幹一項工程,樹一處豐碑」的決心,在工程建設中敢於擔當、善於創新,以優質服務、精品工程向業主單位交上了滿意的答卷,在廣西船閘市場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2017年,四航局又相繼中標西津水利樞紐二線船閘土建Ⅲ標項目、柳江紅花水利樞紐二線船閘土建Ⅲ標項目。現在,這兩項工程正在高質量建設中,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