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推出午門斬首!歷史上的午門,真是用來斬首的地方嗎?

2020-12-19 知歷史工作室

在古裝影視作品中,經常會出現:推出午門斬首這樣的臺詞,而午門也成為網上傳言中處決死刑犯的場所。

提起午門,似乎總會有股血腥味兒,午門我們都知道,那是在紫禁城中軸線的開端,居中向陽未當子午,顧明午門。由當年明代永樂皇帝朱棣所建,形成了午門現有的五鳳樓闕的獨特格局。

作為紫禁城的第一道大門,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門廳場,連一國之尊的皇帝都不可能天天走,竟然被用來斬首,這能是真的嗎?

想想也不可能的。皇家顏面帝國的象徵,在這兒砍頭血裡呼啦的,能吉利嗎?

明史和清史的午門

實際上,根據明史和清史記載,午門是皇帝頒布詔書和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在遇到國家重大戰爭大軍凱旋時,皇帝也會在午門舉行隆重的受福禮,康熙、雍正都曾登臨午門舉行受福禮儀式。這麼一個重要的場所,怎麼可能是砍頭的刑場呢?

那好了,午門既然不做斬首之用,為什麼在影視劇中常會聽到:推出午門斬首,這樣的話呢?以至於這麼長時間,大家都被蒙了啊!這是因為明代,有一部分官員專門負責向皇帝納諫,就是提建議。

大明呢,有些皇帝可沒那麼寬容啊,作為大臣,那可就慘了,推出午門廷杖,歷史上倒是屢屢發生。廷杖就是用大棍子打屁股,是錦衣衛執掌刑罰的一種方式,本來呢,是起到訓誡作用的,但下手重了,那也是相當慘烈啊!

午門如何廷杖

咱們現在就說說,午門前是如何廷杖的?行刑時被打的大臣要身著囚服,用繩索捆牢,有錦衣衛和太監扭送至午門,行刑處百名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手握大木棍等候命令。行刑開始:四人先過來用布把犯人兜住,左右兩邊大聲喝道,擱棍,旁邊一錦衣衛拿著棍棒,快步過來,將棒子擱在犯人的臀部。

這就準備開打了,他們按照司禮監太監的命令齊聲大喝:打!行刑者先熱身,啪啪啪打三下,再傳令打多少打多少。最後喊一聲:著實打,這就正式開打了!身旁還有百名軍士啊,是高喊壯威,喊的聲音越大,行刑者就會打得越用力,打完再把布兜拋起來,幹嘛呢,就是讓受刑大臣重重摔在地上,剛打的皮開肉綻,這猛的一下,不死也得殘吶。

據秘聞記載,執行廷杖。其實還是有小九九的。行刑的錦衣衛,一般呢,都會偷瞄監督執法司禮監的腳。這是要通過腳的擺放來決定手裡掄棍子的份量:如果兩腳分開,意思是可以放條生路下手輕點兒,如果尖角朝裡,完了,那意思就是往死裡打!於是,每個錦衣衛都會心知肚明,齊聲大喊,用心打,好吧。這可是要使出吃奶的力氣哈,以至於每打五人就換一人。此時午門上空行刑者的吆喝聲和聲聲沉悶的棒打聲,還有被打者的呻吟聲交織在一起,觸目驚心吶。

通過剛才這段描述可以看出,我們行刑的廷杖,那真是慘無人道。想必每天文武百官經過此地上朝時,腿都會發抖吧。此等酷刑,在明朝的正德、嘉靖這兩位活寶皇帝在位的時候用得特別頻繁。誰讓皇帝心頭不舒服,皇帝就讓誰的屁股不舒服。被打死的大臣有幾百人。

大宦官劉瑾

歷史上午門呢,也見證了這麼一次大快人心的廷杖。你可能不知道,這次被打的呢,是敢造皇帝反的人,他就是當年權傾一時的大宦官劉瑾,他不但貪贓枉法,還經常假借皇帝名義殘害忠良,罪行罄竹難書。

從史料中可知,在正德五年,當皇帝下令抄劉景家時,僅黃金就搜出了二百五十萬兩。被捉住時,劉瑾氣焰,還十分囂張,反說拿他的人都是自己同黨,誰敢審他,他事後就讓誰不好過。這讓當時的錦衣衛不知該如何是好。幸好當時參與逮捕他的人中,有一個比當時皇帝還高兩個輩分的駙馬爺,只見駙馬爺厲聲道:我乃皇親國戚與你毫無瓜葛,今日奉旨將你法辦,來人拿下!錦衣衛這才拿下劉瑾扭送到午門。

當時,錦衣衛向皇帝請旨,問問打多少棍,可這邊呢,還沒等皇帝回話呢。眾人齊聲高喊:有旨仗責四十,五棍一換人,往死裡打!啪啪啪,這打的真是解氣呀。但劉瑾想不到的是,慘的還在後面,被打完之後,他又被凌遲處死了,這可真是天道好輪迴啊!

總結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午門不是砍頭的地方,那古代真正處決犯人的地方又在哪裡呢?

去考證當年明初都城在南京,就是在三山街附近,遠在午門,西南直線距離約四公裡。朱棣遷都後,北京就是在菜市口兒,而這個菜市口巧了,也在午門西南方向直線距離也是約四公裡。

反正都是個死嘛,這是鬧市區呀,作用就是來示眾警示周圍的百姓啊!

相關焦點

  • 午門真的是殺人的地方嗎,午門又是在哪裡
    在很多古裝影視劇中,我們總會聽見一句臺詞——「推出午門斬首」。在古代的時候,要是有人犯下過錯,其罪當誅的情況下都會出現一句「推出午門斬首」,這句話也已經深深的刻在了我們的心裡。午門就是紫禁城(即明清皇宮)的正門。
  • 故宮的「午門」:哪裡會是斬首的地方!
    故宮的「午門」:哪裡會是斬首的地方!如今的古裝影視劇中,常見這樣的情景:當皇帝或皇族人惱火了,立馬決定要殺人時,常會聽到一聲「推出午門斬了如此莊嚴神聖之地,怎麼可能成為血肉橫飛的斬首法場呢?故後來民間才有了「推出午門斬首」的流言訛傳。
  • 細說故宮:午門是做什麼用的?「推出午門斬首」真的是在這裡嗎?
    午門,紫禁城的南門,也是正門,是紫禁城中最大的門。我們進入故宮的第一道屏障。 從前這個午門城樓,是皇上在大軍凱旋時候,在這裡接受「獻俘禮」。居高臨下,俯瞰下方,體現君王的至高無上。清代皇帝每年陰曆十月初一,在這裡頒發第二年的曆書。經常聽到說的「推出午門斬首」,那是謬傳。
  • 北京紫禁城的午門從來不是殺頭的場所,真正斬首的地方如今很繁華
    來北京遊玩,故宮是必去的景點,這裡是皇權的象徵,對普通人來說,紫禁城是可望不可見的地方。隨著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播出,讓更多的普通人了解中國的文化,以及故宮裡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當你來到紫禁城參觀,需要從午門買票進宮,這裡的午門跟影視劇裡的「午門斬首」有關係嗎?
  • 推出午門斬首?乾清宮有密道?真實紫禁城到底啥樣?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多家文博機構選擇把文物或展覽「搬上雲端」,採用直播或線上展覽等方式,滿足公眾的參觀需求。日前,故宮博物院在官方網站推出了「我要去故宮」公益視頻課,頗受關注。據介紹,該線上課程講述了故宮的宮廷建築、歷史文化……與其同名的系列圖書也已經出版。
  • 細說紫禁城之探秘午門
    說到紫禁城,皇帝、妃子、宮鬥以及文物、濃厚的歷史等關鍵詞都會大量的湧入我們的腦袋,但是不管故宮給你的印象是什麼,這裡每天都在迎接著對它好奇的新老遊客們。紫禁城太大,如果全部開放,你完全可以在裡面逛上2天。 不過要細說紫禁城的「老」和大,就要從午門開始。為什麼是午門?因為午門是紫禁城的開始,了解這座偉大的宮殿,就必須從這裡開始。 午門名字何來?
  • 古代犯人砍頭一般不在午門 ?多是在人多熱鬧的街市
    「推出午門斬首」是我們在看戲劇和影視時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在人們的印象中,午門成為皇帝處置官員罪犯的行刑場地。但是經過學者們的考證,對這一觀點提出了質疑:「推出午門斬首」其實是錯誤的說法。那麼到底午門是不是斬首的地方呢?
  • 最東方:故宮午門|五鳳樓|太和門|溥儀|午門|紫禁城|太和殿
    金瓜武士,將姜桓楚剝冠服,繩索綁,姜桓楚罵不絕口,不由分說,推出午門⋯⋯▲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封神演義》封面但實際上午門斬首一詞不過是小說家的構想明代斬首地在「棄市」如胡惟庸、藍玉等人就是在街市被斬首清代執行死刑多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
  • 最東方:故宮午門
    金瓜武士,將姜桓楚剝冠服,繩索綁,姜桓楚罵不絕口,不由分說,推出午門⋯⋯ ▲ 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封神演義》封面 但實際上 午門斬首一詞不過是小說家的構想 明代斬首地在
  • 千門萬戶,午門為最,紫禁城六百年再說午門
    午門門洞的秘密 要想進入紫禁城,必要先經過午門的門洞,你去了那麼多次紫禁城,真的有好好觀察它嗎?有沒有發現它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天圓地方的寓意就這樣不著痕跡的體現在午門的門洞設計上,外面是地,裡面是天。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設計,讓參觀的人免不了產生些疑惑,我看見的,我正要走進去的,到底是天上人間?還是人間天上?當你穿過門洞,來到開闊空曠的太和門前的廣場時,突然就有了一種天上宮闕的感覺。 午門城臺下開有五座門洞。
  • 午門——中國皇家第一門
    顯然,午門所繪的彩畫為前者。 #一生的榮耀與落魄都在這裡皇后 作為皇家第一等重要的門,午門在出入上有著嚴格限定。 在午門的5個門洞中,等級最高的是中門,只有皇帝能出入,就算是「母儀天下」的皇后,一生中也只能在大婚之日,坐著轎子由此入宮。
  • 影視劇中的一些常識性錯誤,我們被誤導了多少年
    絕不會像影視劇中那樣,叫一聲或者皺皺眉頭就行了。 5、被蛇咬傷或者被毒箭刺中,用嘴將毒吸出來 【影視劇中,銀針貌似可以試所有毒,只要有毒就變黑。】 事實上,古代用銀針試毒,只能試一種毒——砒霜。
  • 故宮的這些小知識你都知道嗎?原來故宮大缸是這個作用,午門不是...
    在古代的天上有中央紫薇大帝,居住的宮殿叫「紫宮」,而故宮既然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那自然也是禁地,故而結合這兩個字命名為「紫禁城」。而紫禁城在清朝滅亡之後,是已故王朝的宮殿,所以也被人們親切的稱為「故宮」。
  • 拍照被導遊說不吉利 逛故宮您可得留神 事實是他說的那樣嗎?
    很多人都會在午門拍照留念,我也不例外,正當我擺出剪刀手的時候,突然旁邊有個人掛著導遊證的人湊上來說,「哥們兒,這裡可不能照相啊,你沒聽說過推出午門斬首嗎?這是殺人的地方,照相不吉利啊。」真的是這樣嗎?我笑而不語。
  • 看到午門內心驚了一下
    但是不管怎麼搬運,北京故宮的建築是搬不走的,北京故宮的紅牆黃瓦,處處彰顯這皇家威嚴的地方,是任何地方都無可比擬的。去到故宮的第一感受,故宮真大,真的太大了。因為在故宮走了快一天,腳都走的酸到不行,然後集合的時候,導遊跟我們說,你們只不過是逛了故宮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內心很崩潰,想著古代的宮女,太監一天天的生活在這偌大的宮殿裡,如果有事,還真的要跑斷腿啊。
  • 隔斷古今的界門——午門
    午門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也是今天故宮博物院的正門。午門位於紫禁城乃至京師南北軸線的正南方,建於明永樂十八年,直至天啟年間才修建完成。平面呈巨大「凹」字形,中間廣場面積超過9900平方米。不只紅牆,梁枋上的彩繪亦以紅色為主,門樓內外簷朱紅地繪「西番草三寶彩畫」,顯示光明正大。按傳統四靈獸的方位,南方既以朱雀為象徵,午門由5座樓閣組成,形若大鳥展翅,故又稱為五鳳樓。前面既有兵勇把關、三面紅牆聳峙、上面城樓監視,將這個廣場變成本來應該繼續前進,又無法前進,兼且被嚴密監視的「壓力」空間。
  • 在中國古代劊子手斬首,真的是一刀人頭落地嗎?
    決不拖泥帶水,切莫傷及自身,這個是中國古代劊子手斬首行刑的場景,我們經常在古裝劇裡看到被判處斬首的犯人,在劊子手手起刀落下,人頭落地,乾脆利落,一刀斬首,令人驚奇!難道,古代犯人被斬首,劊子手都是一刀人頭落地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