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之殤!北冰洋或將無冰,北極「赫塔」們流淚,醒醒吧人類

2021-01-09 萌萌旅遊小當家

最近,德國柏林柏林Tierpark動物園為北極熊Hertha慶祝了他的1歲生日,動物園還為他準備了一個帶「1」字的生日冰棒,從照片上可以看到Hertha正快樂地舔著冰棍玩,別說可愛的Hertha看起來是那麼的憨態可掬,你還記得Backkkom嗎?

據報導, Hertha於去年12月出生,是柏林動物園12年來第一隻新生的北極熊,今年四月初, Hertha首次與動物園的遊客見面,一直是動物園遊客的「寵兒」。

值得注意的是,Hota是由柏林Hota俱樂部贊助的,根據動物園數據顯示,該贊助計劃持續兩年,該計劃的目的之一是資助照顧北極熊的部分費用,同時,Hota是一項公共事業,旨在向公眾宣傳北極熊在自然中瀕臨滅絕的危險,這意味著Hota的生存非常重要,她的使命是為北極熊群體"發聲"。

現在,北極熊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氣候變暖,環境汙染,偷獵,以及工業幹擾等都對它們構成了重大威脅。

一隻飢餓得皮包骨的北極熊,被加拿大攝影師保羅-尼克倫等人拍下,刺痛了人們的眼睛,由於長期營養不良,導致全身肌肉萎縮,只能拖著後腿無力地在地上走,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每年有25,000隻北極熊因為沒有食物,沒有飢餓而死亡,更可怕的是,現在這個數字還在增長。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北極熊捕食海豹的重要棲息地——冰蓋正在消失,它們不能在海面上捕食,被迫拖著骨瘦如柴的軀體上岸,在人類的垃圾中尋找可吃的食物,但最終卻一無所獲,此外,由於北極熊幾十萬年的進化過程,適應了極端寒冷的環境,它們的毛皮可以鎖住熱量,只通過爪子和臉部散熱,但是氣候變暖,甚至在北極地區,氣候也會變暖,這都會導致北極熊熱死。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還對北極熊造成致命威脅,研究顯示,北極熊作為最大的捕食者,可以在體內積累此類化合物,破壞其神經系統,影響繁殖和免疫功能。

他們有禍了,這些北極的"主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榮耀,更可悲的是,他們只能被動地接受血淋淋的現實,默默地承受著人類破壞環境的後果,而人類又不得不面對現實,北極熊也許會在接下來的100年裡滅絕,

所以,人類,請看北極的其他"赫塔",他們正飽受飢餓之苦,你看到他們眼中的淚水了嗎?

相關焦點

  • 北冰洋的「無冰之夏」
    美國科學家近期在學術期刊《氣候》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北冰洋很可能在2034年迎來第一個「無冰之夏」。  北極海冰並非一成不變,一年中會動態變化:夏季持續融化,在9月前後達到最小面積;冬季持續結凍,在3月前後達到最大面積。近幾十年來,由於北極地區氣溫持續升高,海冰在夏季的面積隨之持續減少。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眾所周知,地球有兩級,南極和北極。南極有南極洲,而北極有北冰洋。北冰洋是四大洋之一,雖然是四大洋裡面最小的一個,但因為北冰洋有厚厚的冰層,所以,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存地之一。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最近的衛星照片顯示,北冰洋上的海冰數量達到有記錄以來的夏季第二低,僅次於2012年;北極冰層面積縮至4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小。美國國家雪冰數據中心專家塞雷澤表示,「我們正朝著季節性無冰的北冰洋的時代靠近,今年是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
  • 在北冰洋漂流的75天:極夜、風暴與北極熊
    在這艘名為「極星號」的科考船上,中國科考隊員第一次來到冬季的北極中央地帶。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國際聯合北極科學考察項目,今年10月將正式宣告結束。隱藏在北冰洋的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密碼,也將浮出水面。
  • 北冰洋即將迎來「無冰之夏」,航海者歡呼,卻是地球災難的開始
    美國海洋大氣局的科學家提出了這個觀點,他們指出,通過不同角度的研究發現,地球變暖趨勢的繼續,北極地區將會迎來沒有冰的夏天,這一切可能就會發生在本世紀中葉,也就是2050年,也有可能,無冰之年到來的時間還會提前。
  • 北極氣候大變,我們低估了冰川融化速度,2030年或迎來無冰之夏!
    北極氣候大變,我們低估了冰川融化速度,2030年或迎來無冰之夏!英國科學家調查北極發現,12.7萬年前的冰川有了融化的痕跡,北極未來的形勢並不樂觀,有可能會有更大的損失。甚至有科學家預測,到了2035年,北極或將迎來一場無冰之夏,無冰的北極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北極了,就連北極熊也要瀕臨滅絕的邊緣。北極氣候大變,我們低估了冰川融化速度,2030年或迎來無冰之夏!
  • 北極熊俄羅斯是如何爭奪北極霸權的?|蘇聯_軍事|北冰洋|西伯利亞|...
    文/王凱迪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命令批准《2035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國家基本政策》,標誌著俄羅斯人在日益激烈的北極領土競爭過程中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素有北極熊之稱的俄羅斯帝國,是如何一步步在爭奪北極霸權的呢?
  • 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或15年內夏季無冰!
    從數據看,2020年夏季海冰面積比2019年減少了41萬平方公裡,海冰的流失速度如此之快,也讓科學家們預料不及。 另外科學家發現,北極地區從一年到下一年存活的海冰減少,平均冰齡也減少了。而上世紀80年代,在北極發現的大部分海冰都屬於「多年冰」,它們至少經歷了多個夏季。但在過去的十年中,北極大部分海冰已經轉變為「第一年冰」,通常更薄,並且在夏季更容易融化。
  • 15年內北極海冰或將消失,北極熊面臨滅絕,其它生物不會好過
    不過,伴隨著人類轟轟烈烈開展工業革命,特別是進入到20世紀之後,當人類發射的衛星在太空中拍下了北極海冰的照片,科學家們才發現,北極海冰正在不斷減少。是什麼讓北極海冰越來越少?如今,北極地區上萬年才形成的多年冰已經差不多完全都消失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每年冬季形成的「一年冰」,這些冰由於凍得不夠牢固,所以在夏季到來的時候,它們融化的速度會更快。這樣一來,北極海冰越來越少,北冰洋的海面上升也就自然越來越高,同時,北極生態系統也會因此而受到破壞,包括整個地球。
  • 問吧精選丨那片32℃的北極地區並無北極熊,真相是什麼?
    近日,朋友圈裡「北極圈罕見32℃高溫,在我們有生之年,或許再也看不到北極熊了」,「這個地球的空調正在癱瘓」等這類信息幾乎每條都有很高的點擊率。因為在常人眼裡,32℃與印象中冰天雪地的北極,並不搭邊。但在北極地區做連續觀察的自然科學工作者們眼中,這個溫度記錄好像來得並不那麼突然。
  • 北冰洋「老冰」30年來減少了95% 科學家擔憂北極以後夏季無冰
    美國海洋與氣象局年度報告稱,過去30年來,北冰洋的「老冰」減少了驚人的95%。這意味著,目前,北冰洋冰層大多數都是一年內新形成的冰——它們將更容易在夏天融化,加劇海平面上升與溫室效應。過去30年來,北冰洋的「老冰」減少了驚人的95%據《華盛頓郵報》報導,能夠在北極生存超過四個夏天的厚冰,被科學家成為「多年冰」(multiyear ice),這些冰塊厚度可以達到10尺,並發展為高大冰山,而這些最古老的冰可以被認為是一種
  • 「北冰洋正在死去」 這次探險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
    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了389天。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他們不僅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還帶回了這樣一個噩耗,那就是:「北冰洋正在死去。」在那片遙遠的冰天雪地,科學家們究竟看到了什麼?又經歷了怎樣特殊的一年。兩名中國科考隊員為我們揭秘。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目前,北極地區的氣溫上升速度至少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與此同時,北極正上演一場「冰與火之歌」:北冰洋正在變暖,格陵蘭的冰蓋加速融化,每年夏季整個苔原野火肆虐……作者供圖海冰「空調」正在崩潰科學家說,北極是全球氣候的領頭羊。
  • 北極熊是如何適應極端的北極環境的?
    因此,北極大部分地區被冰雪覆蓋,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02 北極熊的棲息地北極熊並不是北極所有的地區,在北極的中部是北冰洋,四周被亞、歐、美洲大陸環繞著,因此,北冰洋的溫度並沒有很低,海水常年的平均溫度在-2℃左右。
  • 身陷多重困境,北極熊或將於2100年滅絕
    2019年9月,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聯合北極科考團「馬賽克」從挪威特羅姆瑟啟航出發,展開了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之行。「馬賽克」科考團在這次行程中,科考團親眼目睹了北冰洋正在「消亡」,海冰融化的速度遠超預期。科考團在夏天經過的一大片開闊水域,通常情況下應該是被已形成多年的厚冰所覆蓋。在北極,四處可見千瘡百孔的融冰。
  • 北極熊俄羅斯是如何爭奪北極霸權的?
    文/王凱迪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命令批准《2035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國家基本政策》,標誌著俄羅斯人在日益激烈的北極領土競爭過程中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素有北極熊之稱的俄羅斯帝國,是如何一步步在爭奪北極霸權的呢?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如果北極是「病人」,那麼這份報告就是對這個龐大而重要的生物群落健康狀況的全面「體檢」結果:氣溫在上升,冰在融化,雪在消失,北極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正在迅速演變。報導稱,北極已不是幾十年前的那個北極,再過幾十年,它也不會是原來的那個北極了。
  • 北極科考:我們為什麼要在北極呆上一年?
    北極:一個不歡迎人類的大冰原  在有關極地科考的新聞裡,我們通常聽到的大多是南極科考的項目,不止是因為南極有可愛的企鵝而北極只有兇猛的北極熊,而是因為南極是比北極更容易抵達和進行科考的地區。    北極地區也有春夏秋冬之分,但像是被摺疊一樣,冬季佔了一半,春秋、夏季各只有兩個月。在短暫的7-8月的夏季,在北極圈附近的廣袤荒野可以看到蔥蔥鬱鬱的植被和忙著繁衍後代的動物,豐富的食物鏈保證了這些動物在夏季獲得足以挨過漫長冬季的營養和脂肪,北極熊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那個仔。而在北冰洋下面,也生活著各種魚類、海豹、海象和鯨魚。
  • 32℃高溫下北極熊瀕臨滅絕:北極熊的今天,就是人類的明天!
    北極熊盡力抓住一塊浮冰,這是它最近能找到最大的了。它已經連續遊了很多天,遊了很遠了。9天,680公裡。它這會勉強能喘息一會,但這塊冰也在持續不斷融化中,用不了多久,它就得去尋找一塊新的。可能說起來你不會相信吧,擅長遊泳的北極熊,很多都是因為溺水死亡。原本極寒的北極,在這個夏天溫度甚至達到了32℃,冰塊開始大面積融化。
  • 海冰融化對北極熊的生存有什麼影響?
    北極地區有此巨獸,得益於北極圈周圍大陸的貢獻,它們正是從那裡進入北極圈並成功定居下來的棕熊Ursus arctos。如今,北極熊仍然可以和北美的棕熊交配並產生有生育能力的後代。甚至在1 萬年前,它們還具有一些棕熊的形貌。不過雖說北極熊是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它的學名Ursus maritimus 的意思卻是「海熊」,它完全適應了北冰洋的海冰上的生活。
  • 假如北冰洋沒有冰
    文/李振福 段偉  你能想像沒有冰的北冰洋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項發表在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研究認為,這樣的場景最早可能在24年後成為現實。受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影響,自2044年到2067年之間的某個時間開始,北冰洋每年夏天都可能出現海冰完全消融的情況。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遠在北冰洋的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