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業旅遊地標陸續開放,線上線下銷售齊頭並進

2020-12-17 新民晚報

路邊的櫻花、玉蘭花都開了,春天已然到了。近日,上海已有8家A級景區開放,其中5家還是各具特色的商業綜合體。今天上午,本報記者實地採訪位於楊浦區的上海國際時尚中心發現,這個既是景區又是商業綜合體的地標,防控工作有條不紊,人氣正在逐漸恢復,商家還利用微信直播等方式開展線上銷售,網上網下齊頭並進。

圖說:上海國際時尚中心。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

上午11時,上海國際時尚中心剛開門營業,就有五六個青年抱著1歲的孩子進來逛街了,其中一個還是孕婦,看穿著打扮,他們就是住在附近的楊樹浦居民。11時25分,耐克折扣店裡,已有近10名顧客在挑選,幾乎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與疫情之前的顧客相比,他們購物的目的性更加明確,進店後都直奔運動鞋區,幾乎不在服裝區逗留,更不會東摸摸西看看。時尚中心負責人介紹說,2月10日復工重新開放後,顧客的購物目的性更加明確成為一個顯著特點,所以,儘管目前整個園區的客流人數同比只恢復到40%左右,銷售額卻已恢復到48%左右,顯示出來園顧客都有明確的購物意向。

同時,從疫情發生後,中心還帶著各店鋪一起開展網上銷售,目前,132家已開業的商鋪中,已有71家建立了微信直播群。在Guess折扣店裡,店員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建立了幾個微信群,每隔一天向數百名客戶直播店內熱門款式,線上日均銷售二三千元,已佔到總額的6成。Vans折扣店的店員也說,微信直播大大促進了銷售,三八當天的秒殺活動做到了三萬餘元的銷售額,效果十分好。

線下實體店銷售也在逐步回暖。2月10日,國際時尚中心恢復開放,因為這裡是由原紡織車間改間,敞開式公共空間面積很大,商鋪也比較開放,與大型商場的封閉式空間不同,所以,在開放首日就有1600餘名顧客光顧。顧客進入園區大門時,首先要測體溫、登記信息,在2月11日,園區還將人工登記升級為掃碼登記,進一步降低接觸風險,也避免人員在門口積壓。經過不斷積累,商鋪已有94%復工,銷售額也從最初的相比去年同期僅為13%上升到同比的48%,其中,線上銷售累計已達到50餘萬元。

伴隨著情況日益好轉,中心計劃從下周開始延長開放時間,從現在的晚上6時閉園延長到8時,並酌情恢復到原先的工作日晚9時30分、節假日10時閉園。

新民晚報記者 孫雲

相關焦點

  • VR遊戲產業商業模式:線上線下齊頭並進
    目前來看,眾多遊戲廠商和行業巨頭仍主要選擇了建立在硬體品牌之上的內容分發平臺,少有與線下體驗店建立深度合作的廠商。而現有的VR平臺,由於缺乏可靠的商業模式,大多數是面向內容開發者的分享平臺。  1、線上:VR內容平臺分發
  • 集市與商業融合,線上與線下交互,BFC點亮地標外灘的生態體驗
    此外,通過延展外灘楓徑打造更多優質內容,BFC也得意將靈活豐富的集市業態組合與現有的商業布局有機融合,創造出更豐富多元的消費場景。線上生態的進化完善空間上的引流之後,是線上向線下的導流。就在芝麻街和主題集市啟動的同一天,從8月15日-8月30日連續三個周末,BFC與抖音合作,推出「外灘魔幻日」主題策劃,以「線下體驗發布,線上內容發酵」為主軸,形成兩線互為引流的正向循環,吸引更多人群到線下現場體驗。
  • 商業一線|上海恒隆廣場:線上線下互動的新商業生命力
    今年上半年是一段非常不簡單的日子,疫情突來、商業停擺、國際航線停運等等,都對2020年的商業形成了衝擊。用平常心去堅守,用堅韌心去提升,對於商業地產而言,2020年成為考驗場景能力的試金石。在半年報披露後,恒隆地產交上一份不凡的答卷。
  • 幸福西餅——從純線下轉型到線上線下,重構商業模式
    讓我從商業邏輯角度,抽條拔絲,提煉出幸福西餅的模式,供廣大努力尋求轉型的企業家們借鑑。01 幸福西餅顛覆傳統商業邏輯傳統蛋糕店家在生產/製作糕點方面是「做了再賣」,即在店裡做完之後,放到到門店或者線上平臺去賣,通過渠道和門店進行銷售。
  • 「夏日經濟」激發消費新活力——線上線下商業活動的一線觀察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 題:「夏日經濟」激發消費新活力——線上線下商業活動的一線觀察新華社記者王雨蕭、陳愛平最近,全國許多地方陸續進入「高溫模式」,酷暑來襲的同時也催熱了「夏日經濟」。「清涼商品」銷售量上漲,跨省旅遊復甦回暖,夜市小店「煙火」升騰……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火熱的「夏日經濟」為消費市場注入了新活力。清涼消夏商品「火」了上個周末,北京市民馬女士在京東下單了一臺家用冷風機。
  • 國美零售踏上商業模式變革之路,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在此期間,國美零售也意識到線上線下相融合才是新的零售商業模式變革的必由之路。而在供應鏈輸出商方面,國美零售通過在三至六線城市布局新零售店、入駐拼多多、京東,與線下超市和建材店合作等方式,向億萬中國家電提供「家·生活」解決方案。眾所周知,質優價廉,是唯一的用戶會長期買單的秘訣,而從根本上來說,核心即在於零售企業供應鏈的整合和輸出能力。
  • 遵義方竹筍在上海線上線下齊銷售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無論是鮮味濃厚的醃篤鮮,還是鹹鮮香甜的油燜筍,上海市民對鮮筍可謂獨有的偏愛。當孕育了黔山秀水靈氣的方竹筍與「講究」的上海人發生碰撞,會產生何種效果?10月10日,記者從貴州省商務廳網獲悉,遵義方竹筍現已入滬銷售。  遵義方竹筍生長在海拔1200米至2500米的貴州大婁山深處。
  • 線下轉戰線上銷售,上美集團積極抵抗疫情低谷
    學會和疫情共存,在疫情下生存,將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現實選擇。向數位化生意模型轉型,轉戰線上業務疫情蔓延,使得人們不再出門聚會、逛街,本應是春節動銷的計劃也全盤落空,全國各大門店無奈閉店,線下銷售渠道損失巨大,上美集團副總裁劉明在採訪中直言「2020年春節疫情期間,上美線下渠道下滑95%」。
  • 攜程旅遊 線上線下合作共贏
    新京報:近年來,在線旅行服務對於傳統的旅行社業務有很強的衝擊,曾經有專家表示在短期內在線旅遊服務還不會「戰勝」傳統旅行社。有人說「在線旅行服務的關注者多為年輕人,而一些相對保守的人因為擔心會產生糾紛,往往更喜歡選擇傳統的旅行社出行。」 如今傳統旅行社公司也紛紛開通網絡服務業務, 同時也特別注重門店的拓展,攜程怎樣看「線上」 和「線下」的未來發展趨勢?
  • 新零售背景下,線上線下商業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至此,商業的經營方式,開始有了很大的不同。從此,客流分為了兩部分,線上人流和線上的人流。電商的出現,帶上網際網路或者高科技的光環,對線下實體造成了很大衝擊,同時也確實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便利。到目前為止,線上電商已經佔據了商業總額15%的市場份額,85%的商業仍然在線下發生。
  • 這場線下商業的雲沙龍 讓我看到了線下商業的未來
    Q2:傳統線下商業要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變革?   有很多做線下的企業,其實它們會忽略線上的功能。也就是說有一個非常好的工具 有很多線下並沒有使用,所以 這一次讓我們真正的可以去做一次線上的學習。   Q1:這場疫情,給線下商業企業帶來哪些思考和啟示?   通過這次疫情,我覺得所有人可以學習到或者可以反思的,就是應該要擁抱線上,多做O2O,希望可以全渠道銷售,不應該將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應該能夠將商業多元化發展。   Q2:傳統線下商業要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變革?
  • 大洋集團大步邁向新零售 促線上線下銷售一體化
    12月4日,大洋集團在證交所舉行法說會,會中宣告集團最重要中國控股公司大洋百貨集團有限公司,經主管機關核准,正式更名為大洋晶典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完成集團更名的最後一塊拼圖,也是集團發展新的裡程碑。6月12日,大洋正式對外公告,變更集團各公司門店中文名稱,將不再局限原有的百貨產業,蛻變為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商業集團,以更能適切貼近集團轉型與未來發展方向。大洋表示,從幾年前就已經陸續實行商場改造,於品牌升級同時拓展無界零售業務,實現商場數據化升級,為如今集團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奠定堅實的基礎。
  • 線上線下全面銷售 廉江紅橙香飄四海
    「我們已幫果農銷售廉江紅橙30萬斤,線上六成,線下四成。今年我們的目標是賣出100萬斤廉江紅橙。」近日,在廉江市城北市場新開張的紅橙專賣店裡,劉志豪開心地與朋友們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而銷售廉江紅橙則是故事中的他認為最值得自豪的一部分。
  • 轉型「指尖上的旅行社」攜程線下銷售渠道再「縮編」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移動端正成為OTA(onlinetravelagency,在線旅遊)競爭者們新的必爭之地,重心已轉至線上的行業巨頭攜程,不得不一次次對原有的線下銷售渠道進行裁撤
  • 近500家迪信通店鋪陸續入駐京東到家 實現線下到線上的創新轉型
    針對無法現場購買產品的消費者們,京東之家作為京東通訊線下新型智能門店,也在積極推動以線上形式為用戶服務,通過企業微信「一對一」的客戶觸達模式,發布新品信息、優惠信息,為近百萬客戶提供了線上諮詢服務,實現線上客戶運營閉環;同時建立全國門店企業微信社群,通過群聊溝通、群發起直播的形式,向客戶介紹當前熱銷品、新品的功能特性,用戶還可以直接通過「京挑好貨」小程序完成下單直接配送到家或由店員配送上門,從2月1
  • 轉型"指尖上的旅行社" 攜程線下銷售渠道再"縮編"
    移動端正成為OTA(onlinetravelagency,在線旅遊)競爭者們新的必爭之地,重心已轉至線上的行業巨頭攜程,不得不一次次對原有的線下銷售渠道進行裁撤。繼今年1月裁員500人後,近日又傳出攜程「地面」銷售部門裁員500人的消息。
  • OMO商業模式: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
    幾乎每一次雙十一盤點,都會提及線上狂歡和線下冷清的強烈對比。現在,不斷有人提出線上和線下如何打通、那麼如何融合?據消息透露,中亞矽谷海岸產業園有著前瞻性地提出OMO商業模式創新理念,即通過在線分享商務、移動電子商務、線下商務的有效聚合,打造線上、移動、線下三位一體全時空的體驗館、全產業鏈價值鏈營銷平臺,使企業與用戶能夠通過各種載體及終端進行交易和消費。
  • 「線上」下單2萬斤「線下」銷售3萬斤 貓山村青見柑橘暢銷
    通過「線上」電商平臺下單2萬斤,開展「線下」採摘活動銷售3萬斤  貓山村:青見柑橘疫情期間也暢銷  3月,春光明媚,蓬溪縣新會鎮貓山村金果滿山坡,一片生機盎然。   今年,青見採摘期正遇疫情期,但這並沒有阻擋它們上市的腳步,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銷售模式,新會鎮的青見果子闖出了大市場。   目前,通過「蓬溪優選」電商平臺已成功將2萬斤的青見配送到蓬溪本地居民手中,讓宅在家的居民品嘗到了新鮮的水果。此外,採摘基地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近期恢復了自主採摘,平均每天現場交易3000斤,讓果農又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 上海新世界:疫情催生「線上線下融合」 消費潛力逐漸釋放
    位於南京路的上海新世界城,2019年進行了過去近25年來最大規模的閉店調整與全面升級。疫情發生後,新世界城積極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全商場有近50%的品牌參與「五五購物節」五折促銷活動。新世界城自1995年開業以來,連續20多年排名全國單體百貨銷售十強,並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誠信企業等200餘項榮譽稱號,是一家有著百年歷史文化底蘊的中華老字號企業。據2019年新世界年報,公司屬於單體門店形式的零售企業,單體銷售連續20年雄踞全國商業銷售十強、上海商業銷售三甲之列。
  • 上海地鐵2號線途經7大商圈 串聯19個地鐵上蓋商業體
    上海濱谷文化休閒廣場   上蓋站點:威寧路   商業類型:區域型配套購物中心   項目詳情:上海濱谷文化休閒廣場坐落於長寧區天山路與威寧路交叉口,項目及商業、餐飲、休閒、文化娛樂等多功能的綜合性生活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