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動畫片應付1歲孩子?家長在孩子小時愉的懶,會慢慢還回來

2020-12-14 琉璃巧育兒

文/琉璃蘇比

那天,帶娃坐地鐵,人擠人的,後來終於有位置坐了,於是讓孩子自己坐,以免被別人擠著。我則站在旁邊幾步遠處。

前面坐著的是一位抱著娃的媽媽,手裡還拿著兩臺手機,一臺時不時地自己看信息,另外一臺給看起來只有兩歲多的孩子看動畫片,聲音放得很大,孩子也津津有味地看著。

我家孩子坐好後,跟我要樂高玩具玩,我從包裡拿出來給他,他就旁若無人地玩了起來。那兩歲的孩子瞬間就被玩具吸引了過去,盯著看了一會,但最後還是禁不住動畫片的誘惑,眼睛又轉回來。一直到我下車都沒見他從手機上移開……

越來越多兩歲的孩子就開始依賴手機

這沉迷度!才兩歲的孩子啊!連在路上在地鐵裡家長都用看動畫片來打發他,可想而知要在家裡,看起來更是沒完沒了了。

再後來,發現地鐵裡,為了防止孩子吵鬧而用動畫片來吸引孩子目光的家長比比皆是。不乏一歲左右的孩子!

難怪現在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都是電子產品看太多的緣故。或者說,是家長為了偷懶,不想花時間精力陪孩子,所以用動畫片來打發他。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愉的懶,孩子大了,都會慢慢還回來的!

一、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1、藍光造成超過50%孩子近視!

每年有約300萬兒童戴上眼鏡

因為短波藍光造成的視力下降,每年有約300萬兒童戴上眼鏡!

本月初11月5日,在教育部舉行的通氣會上,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指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高達:53.6%(其中近視率各分別為:6歲兒童14.5%、小學生36.0%、初中生71.6%、高中生81.0%),15個省份近視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4個省份近視率超過50%。

六歲兒童都有14.5%,高中生近視率已經達到81%以上,太可怕了!

近視的主要原因,電子產品是罪魁禍首。除了在家經常看電視,現在的人對手機的依賴尤其嚴重!這也和家長過早地給孩子買手機給看手機分不開的。

英國的調查發現,在8歲以下的孩子中,手機擁有率為25%。小學生手機擁有率為58%。中學生就更多了,11-12歲的就已經高達90%以上。

而在中國,孩子們手機的擁有率也非常高,小學低年級的10%,高年級的30%。中學生的手機擁有率為70%以上。高中幾乎人手一部手機。

對此,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研究所林丹華教授的團隊成立了『青少年手機依賴』課題組,他們在廣西進行的調查顯示,初學生中手機依賴率高達近20%。

小時候電子產品看多了,養成了依賴性,長大了就越容易依賴電子產品,長期使用電子產品,藍光對眼球是有害的。

藍光就是人肉眼可見的光

什麼是藍光,藍光就是人肉眼可見的光。

短波藍光是波長處於400nm-480nm之間具有相對較高能量的光線。高能短波藍光如果一直直射我們的眼球,而且沒做任何防護措施的話,該波長內的藍光會使眼睛內的黃斑區毒素量增高,嚴重威脅我們的眼底健康,藍光會誘發致盲眼病。

光的能量有大有小,能量小的光對眼球的刺激會小一些。而藍光能量較大,波長較短,這種高能短波的藍光可以直接穿過眼球晶狀體,對視網膜在成較大的衝擊,時間久了就會導致眼睛乾澀、疲勞、近視等症狀。

大量的高能短波藍光都出自電腦屏幕,手機屏幕,平板屏幕,LED顯示屏等。

年齡越小的孩子,藍光射入眼球的數量就越多。0至2歲,約70%至80%;2至10歲,約60%至70%;60至90歲,約20%。由此可見,藍光最大的危害往往發生在人生命最初的階段。因為嬰幼兒晶狀體非常清澈,所以無法像成年人一樣對藍光進行有效過濾。

因此嬰幼兒父母尤其需要謹防藍光可能對嬰幼兒眼睛健康造成的傷害。三歲以下的,真的不要給孩子看手機了。

報告稱,2020年,中國或有7億人近視

2、會吞噬孩子的健康:手機幅射破壞孩子神經系統,導致記憶力衰退和睡眠變差

如今,由於科技發達,各種高科技產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也帶來了副作用,最常見的就是輻射。尤其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手機。

我們可能感受不到輻射,但只要家裡有電器,電子產品,輻射就無處不在。輻射也無聲地吞噬著孩子的健康。

而且由於孩子的神經系統正處於發育階段,受到的潛在威脅比大人更大。這是有科學依據的。看看科學家們怎麼說。

英國華威大學的傑勒德·凱都博士警告說,手機輻射會破壞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引起記憶力衰退、頭痛、睡眠紊亂等一系列問題。

英國《微波理論與技術》期刊研究顯示,兒童顱骨厚度顯著低於成人,對輻射的吸收率明顯高於成人。

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一項測試表明,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3、影響兒童情緒和性格,孩子會變得敏感多疑、內向,不喜歡與人交流。甚至變得暴力。

經常看動畫片的孩子,會沉溺於虛擬世界裡無法自拔,而且越小的孩子,越無法分辨現實與虛擬世界的區別,會隨著虛假世界的喜怒哀樂來或喜或悲。

而且在現實生活中的交際能力越來越弱,變得敏感多疑,而且不喜歡寫他人交流。

而且最糟糕的是,如果看的動畫片暴力性的,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會變得有暴力傾向。

孩子為了要錢去網吧上網打遊戲,家長不給錢,就分分鐘對家長拳打腳踢的新聞,比比皆是。

早前被刷屏的一則消息:某小縣城的街道上,12歲的孩子,當街對著奶奶暴打,還拽頭髮,虐得老人家滿臉是血,僅僅是因為偷了奶奶的幾十塊錢上網,奶奶阻止了他,就大打出手!暴力得可怕。

這孩子的大腦,已經是完全電腦化了。到了無藥可救的邊緣。

4、孩子專注力變差,且影響思維能力

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坐在電視前,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也不動。也不吵也不鬧,很安靜,以為這就是孩子的專注力很好。以後學習肯定很好!

完全錯了!我們表面看起來,孩子很專注地看電視,但全都是在被動接受圖像和聲音的刺激。大腦是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去分辨,去主動學習。

我們知道,電視裡播放的任何畫面,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種被動吸收的模式。也就是眼睛看到什麼,大腦就吸收什麼,而且不加過濾地吸收,也不會過多地思考,僅僅就是吸收。這和自主做一件事。完全是大相逕庭!

媽媽們肯定也會發現,看動畫片很安靜很專注的孩子,做其它事卻叫不動。學習看書做作業也經常地走神。這就是被動式的專注和主動式的專注的區別。因為他已經習慣了被動式吸收。所以當他切換到主動性去做事的時候,就不會主動思考了,專注力就變差了。思維能力也變弱了。

動畫片因為其精美的畫面,有趣的故事情,所以孩子根本無需意志就會沉浸其中。這就是為什麼看動畫片可以集中注意力,看書或寫作業時就會注意力不集中的關鍵原因。

5、自控力較差

大部分愛看動畫片的孩子,面對動畫片和手機遊戲的誘惑,表現出毫無抵制力。只要有動畫片看就可以廢寢忘食的地步,到吃飯時間了,怎麼叫都叫不動。

家長要是限制他看他就反抗,而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愛亂發脾氣。就更別說主動學習了。

自控力差的孩子,長大以後離開了父母的管教,在生活中就會表現得毫無秩序感,比較隨意,容易情緒化。為人處事的情商也會非常低。

由此可見,用動畫片應付孩子,不僅影響孩子的健康、性格、專注力、自控力,還會影響兒童智力發育,影響兒童學習效率,荒廢學業……

如此看來,電子產品反而成了傷害孩子的育兒兇器!

二、網際網路時代,如何避免電子產品給孩子帶來傷害?

如今是網際網路資訊時代,完全遠離電子產品也不行。因為現在電子產品,尤其是手機,已經變成了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了。

那如何做,才能避免因為過多依賴它而給我們的孩子帶來的傷害?

1.讓3歲以下的孩子儘可能地遠離電子產品

如前面所說,年齡越小的孩子,藍光進入孩子眼睛中的比例就越大,傷害也就越大。所以一定要避免讓三前的孩子看手機電腦IPAD等電子產品。

有些父母可能會說,孩子要看呀,沒辦法呀。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早教研究會林教授說:三歲前的孩子,是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學習階段,而且是完全主動性地學習和模仿的階段!因為他要快速地鍛鍊他的四肢和身體,提升生存能力,以適應環境。

也就是說,孩子除了學習日常所需的生活技能以外,也在模仿大人的各種行為。如果大人沒有經常對手機愛不惜手的話,孩子是不會模仿這一行為的。

所以,當你陪伴孩子的時候,請放下手機,用全身心來陪伴孩子吧!

2、視力保護

為了避免電子產品帶來的危害,一定要經常給孩子做視力檢查。3~4歲時開始,就要進行視力檢查,以後至少每年檢查一次。

除了視力檢查,還要多食用富含葉黃素的深綠色蔬菜,因為葉黃素多見於菠菜、甘藍等深綠色蔬菜。

3.每天至少戶外活動2小時。

還有就是一定要多做運動!

而且是有自然日光照曬的戶外活動!

一份來自澳大利亞的數據研究表明,想讓孩子不近視,一定要每天帶孩子在10000勒克斯(光照強度單位)的光照下呆2-3小時。10000勒克斯相當於陰天的戶外光強度,對比之下,採光再好的室內也達不到500勒克斯。

所以每天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至少2-3小時就對了。

三、如何讓電子產品成為育兒的利器

1、藉助工具,讓孩子從中學會了解時間。

很多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就沒完沒了。其實這沉迷勁也和大人追電視劇一樣,看了一點就想繼續看下去。

時間長了,家長自然就也開始嘮叨起來,或者生氣地一把搶過手機/IPAD。這時候孩子正好看得入迷,自然也不幹了,大哭大鬧起來。

那如何做才能讓孩子不吵不鬧地乖乖放學看得正入迷的動畫片呢?

這時候就要藉助一個小工具了:計時器。

讓孩子學會使用計時器。看動畫片的時候,事先約好看20分鐘、30分鐘。時間快到的時候就提醒他一下:還有五分鐘……三分鐘……最後一分鐘……

這樣重複幾次後,一來,孩子就知道了五分鐘大概有多久,一分鐘大概有多久。對時間的把控會越來越好!

二來,因為是提前約定的,也提前提醒了,再沒收手機,孩子也不會那麼抗拒。

2、學會做好時間管理

把時間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當他知道如果可以做完作業,做完其它功課,可以看一會動畫片作為獎勵的時候,他會非常認真的規劃自己的時間和作息。和孩子一起製作一張日程安排的時間表出來。

比如我們家規定是周末才可以看動畫片,那周一到周五的時間他就絕不會要求看動畫片。除了功課外,他自己會安排他的時間來做其它的事,比如下圍棋,各種桌遊,看書等。

到了周末就可以放鬆看了。

這樣,孩子可以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自然就不會太痴迷動畫片,也不會耽誤功課了。

3.把手機當成工具

教孩子學會把手機當成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工具。這樣孩子就不會只因為動畫片而痴迷手機了。

比如教孩子拆解手機的功能:

手機=電話,手機=電腦,手機=相機,手機=信用卡,手機=導航儀,手機=掃描儀,手機=MP4……

讓孩子了解了所有的工具,告訴他手機可以用來做這麼多事,有這麼多功能,如果有興趣的還可以繼續研究和探討各種話題。擴大了孩子的視野與認知,自然就不會無知地只沉迷動畫片了。

四、沒有電子產品的高質量陪娃模式

1.閱讀。親子閱讀是最溫馨的最好的家庭共處模式.

2.桌遊。市面上各種各樣的益智桌遊正在進入越來越多的家庭。不僅能娛樂,還能開發孩子的邏輯思維,而且是一家人共度的快樂時光。何樂而不為。下棋也是其中一種桌遊方式哦。

3.陪娃做手工。畫畫,做手工,玩彩繪,彩泥等小手工,不僅對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有好處,而且還能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4.玩遊戲。各種各樣的室內遊戲都可以玩起來,還有角色扮演。其中這裡考的也就是家長的耐心和童心。

5.去博物館、展覽會。周末空的時候,多帶娃去參觀各種博物館,展會,開拓孩子的視野,增長見識。

6.短途遊。多帶孩子去旅行,慢慢培養一個見過世面的靈魂。

7.做美食。各種烘焙美食都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起來,好吃又好玩。還可以共同度過美好的快樂時光。

8.去爬山,做運動。身體乃革命本錢,培養孩子從小愛運動的習慣。

9.參加各種活動。包括公益活動。讓孩子學會付出,給予。懂得知足,和回饋社會。

更多的高質量陪娃模式,歡迎評論留言探討。

在育兒路上,不管是什麼樣的方式。最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你的用心陪伴。而不是把孩子交給電子產品來代養!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不要錯過,不要在未來的日子裡後悔!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兒,國際IP童話繪本作者,編輯,繪本閱讀指導師,早期教育研究會會員。分享國際前沿育兒理念。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你還在阻止孩子看動畫片嗎?推薦家長十部讓孩子變聰明的動畫片
    當孩子對你說:「媽媽,我今天可以看會動畫片嗎?」你會怎麼回答。「不行,趕緊做作業去,作業寫完了就去看書,哪樣不比看電視強」、「我們不是約定好了,等周末的時候才可以看嗎?必須遵守約定哦!」、「你今天的任務都完成的話,可以獎勵你看兩集」、「你想看就看吧!」
  • 孩子看光頭強喜羊羊等動畫片時家長要注意什麼
    動畫片是孩子的最愛,動畫片陪伴著孩子的童年成長,好的動畫片讓孩子學到很多的東西,不好的也同樣可以傷害到孩子,所以家長在孩子看動畫片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一些問題,不能放手不管,那麼家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3歲孩子看動畫片學方言,還罵人笨蛋,動畫片看不好毀一生!
    有了孩子的媽媽們一定都用過這個絕招,就是給孩子看動畫片,哭了鬧了看一看,百分之百一秒見效。小朋友們對電視裡那些蹦蹦跳跳的卡通人物,有著我們成年人無法理解的迷戀,可能也跟我們追劇的心情一樣吧,我們喜歡帥氣的歐巴,他們喜歡可愛的卡通人物。
  • 朋友圈每日為孩子打卡,是應付老師,還是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在某一段時間裡,我們經常會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家長發布孩子讀書的小視頻,一般還配有這樣的文字:家長一:「飽腹詩書芳自華」XXX學習課外讀物,打卡第N天
  • 小時候的動畫片可以影響孩子一生,家長選擇要慎重
    動畫片裡的卡通人物色彩鮮豔、活潑可愛、配音好聽,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能讓孩子快速安靜下來。於是很多爸爸媽媽為了哄孩子,很早就讓他觀看動畫片,其實這樣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專家建議孩子三歲之前儘量不要看動畫片,看完下面幾點你就明白是為什麼了。
  • 動畫片《小豬佩奇》熱播 孩子模仿豬叫引家長熱議
    對此觀點,也有部分家長表示反對,認為這部動畫片充滿童真,三觀端正,是寓教於樂的好片子。對此,記者採訪心理學專家了解到,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如何模仿以及模仿的效果,家長都可以加以引導,即便是學豬叫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遊戲和一種體驗」,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扮演觀察者的角色,而動輒就用黑名單來禁止孩子觀看動畫片,久而久之會養成家長在教育中為了避免麻煩的「懶政」。
  • 不是所有動畫片都適合孩子看,幾部超讚動畫片,推薦給媽媽們
    帶娃絕對是一件體力活,朋友菁菁,生完孩子以後,沒有節食沒有鍛鍊,硬生生帶娃累到了90斤,而她剛生完孩子的時候體重有128斤。用菁菁自己的話說是:帶孩子是不斷希望中失望,然後慢慢絕望,最後就習慣了。她說夜奶的時候,累到崩潰,後來想著過了6個月就解放了,等到1歲就給寶寶戒奶,到時候就輕鬆了,可以睡好覺了。可是寶寶借了夜奶之後,晚上可以稍微睡好一點,結果孩子睡前鬧騰得厲害,孩子越來越大越來越重,抱的腰都快折了。
  • 孩子用遙控汽車交換回來廉價塑料玩具,家長應該要求孩子換回來嗎
    一:案例最近看到一個這樣的事件,因為家裡經濟出現了問題,10歲的小男孩陽陽想用自己的方式幫助爸爸媽媽減輕壓力,於是在班裡賣起了自己的舊玩具。沒想到孩子的這一操作,引起了諸位家長的不滿,有說孩子從小就長在了錢眼裡,有說敗壞學校風氣的,也有擔心影響自家孩子的。
  • 家長還在讓孩子看《小豬佩奇》嗎?孩子從多大才適合看電視
    0-6歲的時候模仿是他的天性,動畫片看多了自然也就開始模仿裡面的動畫片角色的行為,但是家長也不能徹底的讓孩子杜絕動畫片,家長在陪孩子觀看動畫片的時候一定不要讓他沾染上一些不好的習慣,家長要做好監督的工作。
  • 孩子看動畫片有利有弊,父母不懂控制和篩選,才是最大的問題!
    最近,她發現,兒子每天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看動畫片,然後一直看到吃晚飯才肯起來,這讓她有些擔心,畢竟看時間太長,容易導致近視,也會影響其它方面的發育。後來,邊莉就給康康制定了一個看動畫片的規則,每次只能看20分鐘左右,然後就關掉。但是,每次在關電視時,康康都會哭上好一會,有時候無論她怎麼安慰、怎麼轉移注意力都沒有用。
  • 《宇宙護衛隊》:孩子受益 家長放心的精品動畫片
    中新網9月26日電 小時候,總有那麼一部動畫片,會讓我們每天放學回到家便守在電視機前,滿心歡喜地等它開播,直到看到片尾曲唱完出現下集預告才肯離開,可以說動畫片是陪伴孩子成長最美好的禮物。  今天,成為父母的我們,如何在各種各樣的動畫片中選擇出適合孩子,尤其是低齡孩子觀看的作品?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 8部適合孩子磨耳朵的英文動畫片,全部由風靡歐美的繪本改編!讓孩子...
    時長:43集,20分鐘一集適合年齡: 4歲+推薦理由:情節曲折生動,不枯燥,是非常經典的美國小朋友喜歡看的動畫片。建議學習方法:1.純正的美語發音,是喜歡美式英語的家長和孩子的首選。建議學習方法:1.故事由淺入深,從小寶寶如何來到這個世界開始發展,一直到他們愉快成長,孩子會非常有代入感。繪本採用了非常多的心理學理論,家長也可以有很大的育兒收穫。2.純正美音,語速很慢,用的單詞和表達也比較簡單和實用,非常適合英語啟蒙。
  • 7歲男孩模仿動畫撐傘跳樓,這些動畫片可能會毀孩子一生
    發現孩子墜樓後,有人立刻報了警,孩子的家屬也趕到了現場。幸好,孩子被送到醫院後進行了緊急救治,目前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更讓人揪心的是,這樣的事件並不是個例。在一些動畫片中,為了視覺效果,通常會有許多誇張甚至暴力的鏡頭,但一些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卻會將其挪用到現實中,從而釀成悲劇。
  • 真正聰明的家長,都是陪孩子一起看動畫片的
    陪孩子看動畫片就是一種高質量的親子陪伴體驗。孩子都很愛看動畫片,陪孩子一起看動畫片既可以控制他們看動畫片的時間,也可以拉進和孩子的距離,用他們理解的方式來溝通、交流。最近,《百變布魯可》第五季上線了,家裡的兩個小淘氣每天準時準點守在屏幕前,為了做一個稱職的媽媽,皮皮媽也儘量抽出時間陪他們一起看!
  • 日本知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做懶媽媽的孩子,心裡究竟會有多幸福
    52歲的年紀又創辦KDDI,這幾大企業現今都是世界500強企業,而道生和服本人,也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聖」。其實稻盛和夫寫過不少的書籍,像是著名的《幹法》、《人為什麼活著》、《企業家成功之道》,這些書都是探究企業永續經營的奧秘,很少會有人知道,他其實還出過一本關於母親,關於養育的書籍。
  • 蠟筆小新不適合孩子看?曾被不少家長認為會帶壞孩子
    從蠟筆小新引入國內以來,就一直有不少家長就提出質疑,蠟筆小新在動漫中經常做壞事,作為動畫片會帶壞孩子,那麼這部動漫真的就不適合小孩子看嗎?蠟筆小新是「壞孩子」大家之所以覺得蠟筆小新是壞孩子,其實也是因為其中小新經常做一些不好的時候。
  • 孩子不想學習真的是「懶」 嗎?
    在長江健康傳媒上周的《心晴》欄目線上互動中,長江健康心理專家智庫專家、湖北東方明見諮詢公司程寅老師告訴家長們,「拒絕上學」的核心問題不一定是孩子懶,不求上進,也不一定是孩子不想學習,而可能是父母和子女的矛盾升級造成的。14歲的女孩媛媛(化名)本來成績很好,就是疫情防控期間在家上網課自覺性不夠後來人就變「懶」了。新學期上學經常起不來,寫作業也拖拉。
  • 勤勞的家長VS「懶」家長,你是哪一種?懶家長原來好處這麼多?
    年齡較小的孩子,非常自覺地拿起了自己的勺子,一點一點的把飯送到自己嘴裡,或許是因為太小,吃飯這個技能掌握的還不是很熟練,已經很用心的在吃飯了,卻還是會把飯菜灑的一地。媽媽並沒有責備孩子,用紙巾擦掉,繼續陪孩子吃飯。
  • 模仿動畫片:5歲孩子墜樓,10歲女孩鋸掉妹妹鼻子
    江蘇新聞12月25日報導,多名幼兒因模仿動畫片中危險動作導致自己或他人受傷,小荔枝提醒幼兒缺乏分辨能力,需要家長看管和安全意識教育,遠離危險。 常州6歲女童蕾蕾平時喜歡看動畫片。 然而近幾年來,此類事件頻頻發生…… 10歲女孩模仿光頭強用電鋸鋸開妹妹鼻子 今年3月,陝西一家醫院接診了一個5歲的小女孩,女孩鼻子和右臉都被鋸開了。當時女孩的媽媽在屋裡做飯,小女孩和10歲的姐姐在院子裡玩耍,不知怎麼的,姐姐就翻出了一把電鋸,學著動畫片《熊出沒》中光頭強的常見動作,在妹妹臉上鋸了過去。
  • 獲國際大獎的10部英文動畫片,給孩子磨耳朵的寶藏,建議家長收藏
    有的孩子看中文的動畫片比較多,突然看英文的會拒絕。所以家長想通過動畫片提高英語的話,要從一開始就看英語的。我斷斷續續給他找過很多的英文動畫資源,給這個年齡的孩子選動畫片,要選擇時間不太長、語速慢、畫面簡單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下我們這幾年看過的比較好的10部,主要針對學齡前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