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遙控汽車交換回來廉價塑料玩具,家長應該要求孩子換回來嗎

2020-12-24 一諾媽聊育兒

一:案例

最近看到一個這樣的事件,因為家裡經濟出現了問題,10歲的小男孩陽陽想用自己的方式幫助爸爸媽媽減輕壓力,於是在班裡賣起了自己的舊玩具。沒想到孩子的這一操作,引起了諸位家長的不滿,有說孩子從小就長在了錢眼裡,有說敗壞學校風氣的,也有擔心影響自家孩子的。

拋開學校裡應不應該賣東西這個問題不談,也拋開家長們有沒有同理心的問題不談,今天就單獨聊一聊兒童財商。

二:分析各位家長的問題。

這幾位反對陽陽在班裡賣玩具的家長,分析其心態,無非是這幾種。

1、對於孩子之間私下的交易,家長是不認可的,認為是只有成年人才可以,孩子是不應該的。

2、陽陽賣的玩具都是自己的舊玩具,擔心自家孩子吃虧。

3、認為孩子的錢是自己的錢,當孩子的利益受損時,相當於家長的利益受損。

三、關於兒童財商的發展

1、一對一的物物交換

孩子在5、6歲之前,特別熱衷於物物交換。只不過大多數的幼兒園和家長沒有給到孩子應有的環境,因此很多的孩子沒有機會品嘗到物物交換帶來的快樂。

諾諾前兩年的很多玩具,都是交換得來的。看到別人家她喜歡的玩具,就和好朋友商量,拿自己的玩具交換。大多數時候都是拿著很新的比較貴的玩具,交換來一個很舊的髒兮兮的玩具。對於這些,我和對方的媽媽都保持沉默。

孩子在交換玩具的過程中,收穫的不僅是友誼。當孩子在自由活動中,孩子們在藉助玩具構建最早的人際關係,認識人和物、人與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同時,在持續的交換過程中,孩子體會著交換到特別喜歡的玩具時的喜悅,也體會著別人沒有遵守承諾,拿走自己的玩具之後卻沒有帶來交換的玩具的憂傷。這是其成長所必須的過程。孩子的每一次交換,都為下一次的交換積累著經驗。這種經驗,是經由孩子親自體驗所得到經驗,即生活的智慧產生了。

注意事項:物物交換的原則

孩子必須首先擁有物品,才能消費這個物品。這就出現了物品所有權的問題。

孩子交換物品的原則: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拿別人的東西首先要徵得別人的同意;自己的東西給不給別人,自己有決定的權利。

在這裡,家長要特別注意的一些問題是:

*孩子的玩具是孩子的,只有孩子才能決定孩子玩具的去留等問題,大人無權做主。

*家長幫助孩子建立交往的原則並形成秩序,不折不扣的去執行。

2、賣東西(服務)——得到金錢——買東西

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大多數孩子體驗的是拿錢去買東西。

拿錢買東西,能讓孩子明白,錢是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和需要的東西和服務。

賣東西能讓孩子明白,錢是從哪裡來的,並且大體知道錢在這個社會上的運轉方式。

諾諾的幼兒園每個月都有一次跳蚤市場。每次跳蚤市場之前,老師都會提醒家長:

1、給每個孩子備好5元零花錢。

2、和每個小老闆一起準備要賣的東西。

3、小老闆賣的東西,無論是定價過高或者過低,請家長笑而不語。

4、禁止聲光電玩具出售。

孩子們在跳蚤市場上,會完整的經歷賣東西——得到金錢——再去買東西。即最基本的收入、消費的概念算是有了。

3、收入、儲蓄、消費的合理分配

當孩子自食其力,勞動所得,賺了一小筆錢之後,讓孩子學會合理分配是關鍵。

年齡小的孩子得到一筆錢之後可能會想馬上全部花掉,對與這點,家長不必太苛刻,只要這筆錢家長的心理能承受住,就讓孩子花掉也無妨。

5、6歲的孩子,家長就要適當引導孩子如何合理分配金錢。比如掙來的收入一半用於儲蓄,一半用於消費。

儲蓄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用儲蓄罐,也可以給孩子開一個銀行帳戶,順便給孩子安利一些銀行的有關知識。

消費方面,孩子可以一下子全部花掉,也可以細水長流的花,這是孩子的自由。但是當孩子想買的東西用於消費的錢不夠,這個時候要讓孩子學會做預算。

比如孩子想買一輛四驅車或者一個芭比公主,但是錢不夠怎麼辦?儲蓄的錢不能動,那孩子就會想其他的辦法,比如再去賣東西或者自己不想要的玩具去賺一些錢,或者幫助家裡勞動(我不建議孩子幹家務家長給錢的做法,在這裡的勞動指的是家裡有開店或者做生意的,可以考慮適當的給孩子小時費。)

至此,孩子對於金錢最基本的概念和金錢的運轉模式已經清楚並能熟練運用,並且在金錢方面能做到合理分配了。在孩子大概10歲左右,就可以進行進階階段了。

4、投資理財、借貸還貸等。

論投資的重要性:

最近重慶一個10歲小男孩,私自轉走媽媽5萬塊錢到理財app,被媽媽發現後報警,沒想到結果不僅沒有賠錢,還賺了十幾塊錢。

這個事件儘管有點像笑話,但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投資理財的重要性。

富人之所以富,不是沒日沒夜的工作,而是更懂得用錢生錢。這個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具體到孩子身上,該如何操作呢?

(1)、投資理財。

孩子的零花錢太少,如果用以投資,收益甚微。這個時候,孩子的壓歲錢就派上用場了。在對金錢整體的合理分配基礎上,可以拿出一筆用以投資的錢,給孩子看一看理財之後的收益,再對比一下本金,引起孩子的興趣。再和孩子商量好,開個獨立的在線理財帳戶,和孩子一起購買定期的理財產品。

在一開始的時候,基本上是家長操作和講解,孩子在旁邊觀摩和聽講,可能似懂非懂,等時間久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並且能自己上手獨立操作了。

(2)、借貸還貸

如果孩子看中了一件現在還買不起的東西,但是現在需要或者特別想現在擁有,那麼你可以讓孩子向你借貸。

這個時候,遊戲升級了。你提前講清楚借貸的遊戲規則,孩子就得自己思考和研究:利息每個月是多少?我這樣做划算不划算?如果到期了還不上怎麼辦?我的信用降級了會怎樣影響我以後的生活?

到了這個階段,家長可以給孩子推薦一些有關財富和經濟方面的書籍,讓孩子自己去研究。在把控大的方向之外,其他的細節問題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操作了。

四:培養孩子財商,家長的必備項

1、心態和觀念。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之間私下的交易是不認可的,看到孩子交換了東西,基於各種成年人的顧慮和思維方式,會強制孩子再去把東西換回來。

文章開頭提到的事件,陽陽在班裡賣玩具,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從小就有了銅臭味,會造成班風不正。

孩子之間的交往就是成年人的微觀世界。所有孩子在社會上有天終將要學習的東西,在孩童時代我們就應該給與支持和啟蒙。

猶太人在商界的精明、在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國華爾街的霸佔,就是因為猶太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便開始培養孩子的財商。

金錢本是中立的,讓錢有了好的意義和壞的意義的,是使用錢的人。並且在我們這個經濟社會中,如果家長還抱著以前知識分子視金錢如糞土的觀念,顯得有點可笑。

2、家長的界限要清晰。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東西都是自己花錢買的,家長擁有孩子東西的權利,甚至把孩子都認為是自己的專屬物品。

家長要明白,不管孩子的東西是誰花錢買的,一旦買下來,送給了孩子,這個物品的所有權就是孩子的,只有孩子才有處置物品的權利。

當有朋友家的孩子來玩時,走的時候想帶走孩子的玩具,家長不要顧及大人的面子,大方的把自家孩子的玩具直接送給朋友家孩子。你可以說:「這個玩具是寶寶的,你問我不管用,你可以去問問我家寶寶同意不同意。」

同樣,當孩子參與物物交換時,不管孩子拿的是貴的物品交換便宜的,還是拿便宜的交換貴的,請家長都保持沉默。這是孩子的東西,是孩子的自由,同時也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必經階段。

可能對方家長和你持不同的觀念,這時候就會產生衝突。比如對方家長感覺孩子吃虧了,要求換回來,等到對方家長感覺佔便宜了,就不吭聲了。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這整個交換事件和過程,讓孩子自己總結出碰到這樣的情況下應該如何做。

3、家長自己首先對財富的知識要有清晰的認識和了解,最好有實際操作的經驗。

這個道理不用我詳細說明了,家長如若自己對於金錢的合理規劃、投資理財都一塌糊塗,如何教育孩子?

如果家長對於這一方面並不精通, 沒關係,學習,什麼時候都不晚。家長可以自己提前學習相關知識,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和孩子一起摸索。

五:寫在最後

不要害怕金錢「沾汙」孩子純潔的心靈,從小為孩子建立起正確的金錢觀,儘早開始擁有和支配自己的財產,讓孩子明白經濟社會的運行規律,這樣孩子在未來,才不會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迷失方向, 成為金錢的奴隸,而是金錢的主人。

我是@一諾媽聊育兒 ,80後全職寶媽一枚,一手帶娃一手碼字,致力於做科學育兒的踐行者和分享者,如果你喜歡,感謝你的關注,讓我們一起探討育兒那些事。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必刪)

相關焦點

  • 孩子之間喜歡交換玩具,如果價格相差比較大,家長是否有必要幹涉
    有的玩具價格比較貴,比如孩子用幾百塊錢的玩具換回來一個十幾塊的東西,家長會難免心疼。 但是家長不要過多去幹涉,為了避免儘可能少出現這種情況,父母親應該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 幼兒園流行交換禮物,孩子收到高價手辦,家長為難是換還是還?
    但為防止孩子攀比,都是讓他們選取10元之內的禮物,這樣換取的禮物差值不多,家長和孩子都能接受。但朋友慢慢也發現了,孩子們之間交換的禮物越來越貴重了。這不,上個月,孩子換回來一個手辦,看著就很貴的樣子。她還專門去網上搜了一下價格,4000多,並且還是限量版。朋友看到就慌了神,因為她家是工薪家庭,一般給娃買的玩具都不貴。
  • 送禮物引來的麻煩:孩子頻繁交換玩具,家長擔憂孩子養成攀比心理
    你家孩子會和其他小朋友交換禮物嗎?我猜你一定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通常我們對這種現象都不甚重視,因為這種現象十分正常,可能我們還會因為孩子能交到朋友而感到開心。但我們也要注意,這種合理的現象,正在慢慢「變味」,給家長和孩子帶來困擾。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交換玩具背後的意義比玩具更有價值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對另一個孩子說,我帶著好吃的東西,或者,我有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玩吧!於是,這個孩子可能就在幼兒園,交到了個新朋友。孩子通過分享玩具給對方玩,或者相互交換玩具,或者把玩具當作禮物贈送給對方,通過這些方式來建立關係,來拓展他的人際交往。
  • 小孩子之間交換了不等價的玩具,作為家長怎麼處理好呢?
    1、弦外之音,兩個孩子之間已經達成了口頭協議,交換玩具已成定局。那麼玩具也不能再換回來,否則孩子們會不高興的。2、未經雙方家長同意,孩子私自交換了不等價的玩具,另一方家長感到特別吃虧。於是內心感到非常不平衡。但是又不能強加幹涉,否則孩子會生氣的。家長進退兩難,這件事該如何圓滿處理,家長異常煩憂。
  • 當孩子遭遇玩具被不等價交換、被搶、被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我女兒一點主見都沒有,別人說交換就交換,結果女兒的玩具被小朋友玩壞了,對方又要求換回來,女兒也不懂拒絕,她為啥這麼好欺負啊?」此外還有些家長表示,自家孩子換都不換,直接將玩具送人。孩子在人際關係敏感期都會經歷從用食物、玩具到用個人能力交朋友三個階段。既然交換是孩子交朋友的一個階段,那孩子為啥會樂此不疲的「不等價」交換呢?心理學家表示幼兒沒有關於物品的價值概念,在他們眼中物品只分為有趣和無趣,物品中包含的金錢概念是屬於成人社會裡的成分。
  • 交換禮物,家長需與孩子一起成長
    新年臨近,一幼兒園老師鼓勵孩子們準備禮物在聯歡會上交換,本想讓孩子畫張賀卡做禮物的王女士看到別的小朋友精美的禮物,趕緊去超市買了只百元左右的樂高恐龍。(12月29日《北京日報》)據報導,這位老師已經提醒過孩子們,禮輕情誼重,別買貴重禮物。可見,這位老師的初衷是好的。
  • 孩子總拿新玩具交換舊玩具,是傻嗎?其實是人際關係敏感期的表現
    有時候剛給買的好幾十的新玩具,他就一股腦裝到書包帶到學校,跟別的孩子開始交換。其實交換也無可厚非,但朋友發現,兒子經常帶著新玩具去,交換回來的卻是一堆破爛玩具,這讓花錢買玩具的朋友心裡有點不舒服,她覺得兒子有點傻,但又覺得好像不能跟他直接說,怕自己成年的利益眼光影響孩子,所以她無比糾結。
  • 微課堂(視頻)丨王捷老師:家長如何幫孩子挑選玩具
    一套普通的積木遠遠不如一輛遙控汽車昂貴,但它卻可以讓孩子充分地動手動腦。所以,不要盲目地認為,越貴的玩具對孩子的發展越有利。適合孩子的才是好的。誤區四:越精緻的玩具越好。細心的父母也會發現,現在市場上的一些仿真玩具製作得惟妙惟肖,不僅形狀上與實物十分相近,而且顏色、色澤也與實物十分接近。試想一下,孩子拿到這樣的玩具之後會用來幹什麼呢?
  • 孩子哭鬧要買玩具,媽媽沒有打罵,說了一句話,孩子乖乖聽話
    前不久看到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四五歲左右的孩子在超市購物。按照這個年紀的通病,肯定會拉著他媽媽給他購買玩具。果不其然,小男孩的腳步停在了玩具區,看上一款遙控汽車。他開始扯媽媽的衣角,對其撒嬌,小男孩的媽媽蹲下了身子,輕輕地詢問孩子:「這種類型的玩具家裡有很多,你確定要買嗎?」
  • 家長建議:定期開放玩具「跳蚤市場」
    寶寶2周歲生日時我們給買的大型遙控玩具車,回收價格卻只給了15元錢,還一再地告訴我給的價格並不低,想了想光這個價我們花力氣抬下樓都費事。」王娟無奈地告訴記者,「現在小孩子的玩具價格都不菲,便宜的少說也要十幾元,貴的則是成百上千元。小孩子玩玩具的興趣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不少玩具還沒玩幾次就被扔在角落裡再也沒有搭理過,家裡滿滿五大箱玩具,很多都是七八成新的,有的乾脆就沒玩過。
  • 孩子愛「拿」別人的東西,就是壞孩子嗎?
    如果因此打罵、恐嚇孩子,不僅起不到應有的效果,還可能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影響孩子正常的社交行為。但是家長也不能過分縱容孩子,還是應該採取適當方法,去矯正孩子的這種行為習慣。以免孩子將來長大,真的出現道德品質問題。
  • 孩子用嚴厲的訓斥對待孩子的錯誤?其實孩子更需要家長的愛
    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這樣一幕,一個女孩子蹦蹦跳跳的走著,走在旁邊的應該是孩子的奶奶,花園邊上有一個小男孩正在吹泡泡,孩子們興奮的追逐泡泡,女孩也去了,奶奶趕緊喊女孩回來「囡囡,快點回來,我們回家做飯了。」
  • 哆啦a夢遙控車玩具 男孩充電電動遙控汽車兒童玩具車寶寶遙控賽車
    作者:寶寶知道 戴錦璐用戶評價:最好3歲以上 易收納 哆啦a夢造型逼真,車子靈活 安全 塑料質量還是不錯的,只要不是故意使勁摔,完全經得住孩子的折騰。顏色也很好看,哆啦a夢很可愛,也可以拿下來,放一些別的小玩具在車上。
  • 迪士尼新「網紅」玩具被召回!這個玩具別給孩子玩
    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4》,新主人邦妮在手工課上用叉勺改造的「叉叉」成了絕對亮點。之後,迪士尼商店推出一系列《玩具總動員》周邊商品,叉叉同樣受到不少小朋友的喜歡。不過,如果買了這款周邊玩具的家長,應該立刻讓該玩具遠離幼童。召回原因召回範圍內的11英寸叉叉毛絨玩具的塑料眼睛,可能從玩具上脫落,存在幼童可能會將脫落的塑料眼睛吞咽的風險。
  • 玩具用南孚電池 讓孩子的快樂久一點
    四驅車、遙控飛機、玩具槍、智慧機器人……每個人的童年有玩具的陪伴。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好的玩具能促進孩子的語言動作技能和思想的發展,可以培養孩子思維能力、注意力、觀察力、想像力,還能開闊孩子的視野。
  • 孩子喜歡,家長罵的《小伶玩具》到底應不應該讓孩子看?
    看了之後對各種玩具如數家珍,什麼系列,什麼玩法全部都知道,經常求爸爸給她買玩具,特別是史萊姆,我是真的接受不了這種起泡膠玩具,還有怪味豆,什麼鼻屎味道,我每次看到都會想問「什麼鬼」?她還會問我,我們什麼時候去上海?我問她為什麼想去上海,她說去上海就可以參加小伶玩具見面會,去找小伶姐姐她們籤名!還送玩具呢!
  • 用動畫片應付1歲孩子?家長在孩子小時愉的懶,會慢慢還回來
    我家孩子坐好後,跟我要樂高玩具玩,我從包裡拿出來給他,他就旁若無人地玩了起來。那兩歲的孩子瞬間就被玩具吸引了過去,盯著看了一會,但最後還是禁不住動畫片的誘惑,眼睛又轉回來。一直到我下車都沒見他從手機上移開……越來越多兩歲的孩子就開始依賴手機這沉迷度!才兩歲的孩子啊!
  • 幼兒園流行畢業互送禮物 有孩子要求家長準備38份
    原標題:幼兒園流行畢業互送禮物 有孩子要求家長準備38份  2015年07月09日 09:45:10來源:廣州日報 「送禮回來那天,小馨很開心地告訴我,同學們都很喜歡她。」曾女士說。   部分家長認為,經常一起玩的同學間互送畢業禮沒問題,但全班都送,則容易形成攀比。曾女士稱,自己女兒給班上的孩子準備禮物,每份約20元,39份工花了近800元,而這已經算是節儉的了。班上同學送的最貴的樂高玩具,淘寶上賣的是57元每份,39份禮物共花了2223元。
  • 孩子搶玩具就是霸道?背後的原因要了解,3招讓孩子聽話照做
    而豆豆特別能搶玩具,每當他搶了別人的玩具,大人們就會拿其他的玩具去哄被搶了的孩子。豆豆媽經常教育豆豆不能搶別人的玩具,要友好相處。但是無論媽媽怎麼說都不管用,豆豆還是一如既往地搶別人的玩具,搶不過就會又哭又鬧,這時候,人家的家長看到了這種情況一般都會勸自己的孩子讓著豆豆,把玩具讓給他玩一會兒。